20xx年高考试题原考纲化学卷7套带答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时在 D 中观察到得现象是 ___, D 中收集到的物质是 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 【 答案 】 【解析】本题考查 化学实验和有关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和试剂的选择。 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为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判断试管 A 为制取氨气的装置,因此装入的药品应该为氯化铵和氢氧 化钙,氨气要使用碱石灰。 加热后,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的铜,生成的水和氨气生成氨水留在了 D 中,而氮气通过排水法进行收集。 检验氨气可利用其碱性,检验水可以用无水硫酸铜。 29. (15 分 ) 现有 A 、 B 、 C 、 D 、 E 、 F 六种 化合 物, 已知 它们 的阳 离子有2 2 2 3, , , , ,K A g Ca B a F e A l ,阴离子有 223 3 4 31 , , , , ,C O H C H C O O N O SO C O ,现将它们分别配成 L 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 测得溶液 A、 C、 E 呈碱性,且碱性为 AEC; ② 向 B 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 向 D 溶液中滴加 32()Ba NO 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 向 F 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 实验 ②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E 溶液是 ,判断依据是。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A 、 C 、 D 、 F . 【 答案 】 第 11 页 【解析】本题考查 离子共存、盐类水解综合运用。 根据溶液的性质,确定 CO32—只能与 K+形成显碱性的溶液,另外可能形成的碱性溶液为碱 Ba(OH)2。 由于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所以醋酸盐水解的碱性小于碳酸盐,因此 A 为 Ba(OH)2, E 为 K2CO3, C 为醋酸盐,由 ② 可得 B 中阳离子为 Ag+,则肯定 为 AgNO3,由 ③ 可得 D 中无 SO42—,则 F 中的阴离子为 SO42—,D 中的阴离子为 Cl—。 由 ④ 可得 F 中的阳离子为 Fe2+,即 F 为 FeSO4,而 CH3COO—若与 Al3+形成溶液时, Al3+也发生水解,所以 C 为醋酸钙,而 D 为 AlCl3。 30. (15 分 )化合物 A 相对分子质量为 86,碳的质量分数为 %,氢为 %,其余为氧。 A的相关反应如下图所示 : 已知 RCH=CHOH(烯醇 )不稳定 ,很快转化为 2R CH CHO。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 A 的分子式为。 (2) 反应 ② 的化学方程式是。 (3) A 的结构简式是。 (4) 反应 ① 的化学方程式是。 (5) A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写出四个同时满足 (i)能发生水解反应 (ii)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两 个 条 件 的 同 分 异 构 体 的 结 构 简式: 、 、 、 ; ( 6) A 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它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 】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 推断 和性质,注意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根据题意, A 分子中碳 的原子数为 4 个,氢原子的个数为 6 个,则氧原子的个数为 2个,即 A 的分子式为 C4H6O2。 由于 A 可以发生聚合反应,说明含有碳碳双键,在硫酸存在条件下生成两种有机物,则为酯的水解,即 A 中含有酯基。 根据不饱和度,没有其他功能团。 由 A 的水解产物 C 和 D 的关系可判断 C 与 D 中的碳原子数相等,均为两个。 则 A 的 第 12 页 结构为 CH3COOCH=CH2,因此 A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得到 CH3COOH 和 CH2=CHOH,碳碳双键的碳原子上接羟基不稳定,转化为 CH3CHO。 A 聚合反应后得到的产物 B 为,在酸性条件下水解,除了生成乙酸和。 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 ) 5.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酚有一定毒性,不能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B.白磷着火点高且无毒,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C.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D.用食醋去处水壶中的水垢时所发生的事水解放应 答案 .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生活常识。 选项 A,苯酚虽有毒性,但可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用于杀菌消毒或防腐。 选项 B,白磷着火低,易自燃且有毒。 选 项 C,油脂在 NaOH 溶液中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硬脂酸钠,硬脂酸钠用于制造肥皂。 选项 D,水垢的主要成分为 CaCOMg ( O H) 2 ,食醋与之发生复分解反应而除去。 6.下列叙述 不正确 . . . 的是 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钢铁 吸氧 腐蚀的正极反应: 22O +2H O+4e 4OH D.工业上电解饱和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 22Cl 2e =Cl 答案 . A 【解析】 本题考查电化学知识的应用。 选项 A,铁作阳极,铁要溶解,铁应该 作阴极。 选项 B, Zn 的活泼性比 Fe 强, Zn 失去电子而保护了船体。 选项 C,钢铁吸氧腐蚀时, O2 在正极获得电子。 选项 D, Cl― 在失电子能力大于 OH―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 Cl― 在阴极失去电子变为 Cl2。 7. W、 X、 Y、 Z 均为短周期元素, W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 7: 17; X 与W 同主族; Y 的原子序数是 W 和 X 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 Z 元素的物质焰色反映为黄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性: Y Z B 氢化物的沸点: XW C.离子的还原性: XW D 原子及离子半径: Z Y X 答案 . B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根据题设条件推知 W 为 Cl、 X 为 F、 Y 为 Al、Z 为 Na。 选项 A, Al、 Na 同周期,根据同周期元素递变规律, Na 的金属性大于 Al。 选项B, HF 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高于 HCl。 选项 C, Cl― 的还原性大于 F―。 选项 D, Cl― 的半径大于 Na+ 、 Al3+。 第 13 页 8. 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将 2CO 通入 2BaCl 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 2SO ,产生沉淀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 32Cu(NO) 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向 3AlCl 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 4NaHSO 溶液,沉淀消失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氨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 4CuSO 固体,速率不改变 答案 . C 【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 选项 A, CO SO2 均不能与 BaCl2 溶液反应,所以再通入 SO2 时也无沉淀产生。 选项 B, Cu 不能与稀 H2SO4 反应,但加入 Cu ( N O 3 ) 2 后,溶液中存在 HNO3, Cu 溶解在 HNO3 中。 选项 C, Al3+ 与 NH3 H 2O 反应生成 A l( O H) 3 沉淀,加入 N a HS O 4 溶液时, N a HS O 4 电离出的 H+ 使 A l( O H) 3 溶解。 选项 D,加入 CuSO4溶液后形成原电池而加快了产生 H2 的速度。 9.已知22H ( g) + I ( g) 2H I ( g)。 Δ H 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 2H和 2I 各 ,乙中加入 HI ,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 欲使甲中 HI 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 HI 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 B 甲中加入 He,乙不改变 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 D 甲增加 2H ,乙增加 I2 答案 . C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等效平衡。 在相同条件下,甲、乙容器中达平衡时是等效平衡,欲使甲中 HI 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 HI 的平衡浓度,则甲中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乙向着逆反应方向移动或者不移动。 选项 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时,平衡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且达平衡是二者等效, HI 浓度相等。 选项 B,加入稀有气体时,平衡不移动,二者 HI 浓度相 等。 选项 C,甲降低温度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平衡是 HI 浓度增大,而乙中 HI 浓度不变,符合题意。 选项 D,甲中增加等量的 H2 或 I2,达平衡是 HI 浓度相等。 10. 甲、乙、丙、丁 4 中物质分别含 2 种或 3 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 18 个电子。 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某拿酸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丙中含有 2 周期 IVA 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D.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 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 1 价的元素 答案 . D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知识。 选项 A,甲是 18 电子的氢化物,且其水溶液为二元弱酸,不难得出甲为 H2S,其中 NaHS 溶液中含有 HS― 、 S2― ,但 NaHS 能与盐酸等反应生成 H2S。 选项 B, O2 的摩尔质量为 32g/mol,乙的摩尔质量也为 32g/mol,且含有 18 电子,如 CH3OH符合, CH3OH中只含有极性键无非极性键。 选项 C,第 2 周期 Ⅳ A 族元素为 C,如 CH3OH符合,但 CH3OH不是 CH4 的同系物。 选项 D, H2S 中元 素的质量比为 1/16(H/S), H2O2 分子中元素的质量比也为 1/16(H/O), H2O2 中氧元素的价态为- 1 价 ,符合。 第 14 页 11.有 4 种 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 : ① 3CH COONa 与 HCl ;② 3HC COONa 与 NaCl。 ③ 3CH COONa 与 NaCl ④ 3CH COONa 与 3NaHCO 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A. pH:② ③ ④ ① B 3c(CH COO ) : ② ④ ③ ① :① ③ ② ④ D 3c(CH COOH) :① ④ ③ ② 答案 .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① : CH3COONa 与 HCl 反 应后生成 CH3COOH和 NaCl,其溶液呈酸性。 ② : CH3COONa 与 NaOH 溶液, OH― 阻止 CH3COO― 水解,溶液呈强碱性。 ③ : CH3COONNa 与 NaCl, CH3COONa 水解溶液呈碱性。 ④ : CH3COONa 与NaHCO3 溶液, NaHCO3 水解呈碱性, HCO3― 水解能力大于 CH3COO― 的水解能力, HCO3―水解对 CH3COONa 水解有一定抑制作用。 选项 A, ④ 中的 pH③ 中 pH,错误。 选项 B, ②中由于 OH― 对 CH3COO― 水解抑制作用强,其 c(CH3COO― )最大, ④ 中 HCO3― 水解对CH3COONa 水解有一定抑制作用, c(CH3COO― )较大, ① 中生成了 CH3COOH, c(CH3COO― )最小,故正确。 选项 C, ② 中 c(H+ )最小,错误。 选项 D, ③ 中 c(CH3COOH)④ 中 c(CH3COOH),错误。 12.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 A、 B、 C、 D、 E、X 存在如在右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 X 是 23NaCO , C 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则 A 一定是氯气,且 D 和 E 不反应 B.若 A 是 单质, B 和 D 的反应是 23 2 3O H + H CO = H O + CO,则 E 一定能还原 23FeO C.若 D 为 CO, C 能和 E 反应,则 A 一定为 22NaO。20xx年高考试题原考纲化学卷7套带答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2 xxxxgxf 得 即 ,42,0)4)(2( xxx 得 ,52122 5)( 1)( 2 xxx xxxfxg 由于 3)( 1)(,02 xfxgx 则,其中等号当且仅当 x+2=1,即 x=- 1 时成立, ∴)( 1)( xfxg 时的最小值是- 3. 20.解:( 1)设中低价房面积形成数列 na
太师与何灌会晤,说起从前的事,查点起何巡检的神射,何灌说:“说的就是我啊。 ”萧太师惊惶地起身叩拜。 担任 河东将 时 ,与西夏 人 相 遇, 西夏 人 的 兵 马来 追 赶 ,何灌射出的箭都 穿透了 铠甲 , 打 穿胸 部 从背后 穿 出 ,再射中后面的敌人,西夏人非常害怕地退走了。 张康国把何灌向徽宗推荐,徽宗召见了他回话,询问起西北边境的敌我态势,何灌用笏板在御榻画图
正周期 2π 4π12T . 当 πsin 123x 时, ()fx取得最小值 2 ;当 πsin 123x时, ()fx取得最大值 2. (Ⅱ)由(Ⅰ)知 π( ) 2 sin23xfx .又 π()3g x f x. 1 π π( ) 2 s in 2 3 3g x x π2sin
应调为多大。 对应的最大水平距离 SBH为多少。 ( 3 若图中 H= 4m, L= 5m,动摩擦因数 = 0. 2,则水平运动距离要达到 7m, h 值应为多少。 23.( 20 分)如图所示,一矩形轻质柔软反射膜可绕过 O 点垂直纸面的水平轴转动,其在纸面上的长度为L1,垂直的为 L2。 在膜的下端(图中 A 处)挂有一科行于转轴,质量为 m,长为 L3 的导体棒使膜 *成平面。
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面 ABEF⊥面 ABCD,四边形 ABEF 与四边形 ABCD 都是直角梯形,∠ BAD=∠ FAB=90176。 , BC∥ 12 AD, BE∥ 12 AF, G、 H 分别是 FA、 FD 的中点。 (Ⅰ )证明:四边形 BCHG 是平行四边形; (Ⅱ )C、 D、 E、 F 四点是否共面。 为什么。 得分 评卷人 G H F E (Ⅲ )设 AB=BE,证明
一条棱的长为 2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在 ABC 中 , a b c、 、 分别为内角 A B C、 、 的对边, 且 2 si n ( 2 ) si n ( 2 ) si na A b c B c b C ( Ⅰ ) 求 A 的大小; ( Ⅱ ) 若 sin sin 1BC,试判断 ABC 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