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考地理命题热点试题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变暖 2.图中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导致 ① 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D.大气的保温效应加强 3.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 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A.引起海平面下降 B.腐蚀建筑物 C.导致世界各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 D 皮肤癌患者增多 20xx 年世界的能源消费总量为 160 亿吨标准煤,二氧化硫的排放达 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 3。 75 亿吨。 下图为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四国的能源消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比重图。 读图完成 4~ 6 题。 9 4. ① ~ ④ 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印度、美国、中国、日本 B.中国、美国、日本、印度 C.美国、印度、中国、日本 D.美国、中国、日本、印度 5. ② 国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来自 A.石油使用 B.煤碳燃烧 C.有色金属冶炼 D.火山喷发 6.四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A. ②① B. ③④ C. ②③ D. ④① 海洋温差发电是新近国际社会公认的“最具潜力的海洋能源”,它是指利用海洋热能转化技术把深海水抽到海面,使冷水遇到海平高温水发生汽化,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美国、印度、日本等国都建有海洋温差发电站。 回答 7~ 8 题。 7.从自然条件考虑,下列国家中,利用海洋温差发电最占优势的是 A. A B. B C. C D. D 8.温带海区表层海水和底层海水交换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温度距平是指该年平均气温与年平均气温的差距。 读图,回答 9— 10 题。 10 9.下列各时段中,全球气温均高于平均值的是 A. 1880~1900 年 B. 1900~1940 年 C. 1940~1980 年 D. 1980~20xx 年 10.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增加 D.高纬地区降水少更加干旱 答案: 综合题 1.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 、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等,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读下图分析回答: ( 1)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 ,这种现象称之为二氧化碳的。 ( 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日益剧增的原因:一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二是。 ( 3)把图中预测海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空格中,并与能源利用状况相适应。 ( 4)按图中 ① 状况发展下去,未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 A.岛屿面积和岛屿数量将有所减少 B.华北地区的春旱现象将有所缓和 C.宁夏平原地区将更加干旱 D.天山山脉的雪线将会明显下降 E.台湾海峡将变宽 ( 5)气候变化挑战人类,为何发达国家应身先示范。 参考答案 1.( 1)波动上升 “温室效应” ( 2)森林被大量砍伐 ( 3)对照图示得出自上而下依次是②①④③ ( 4) A、 C、 E ( 5)发达国家矿物能源消耗量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力;发达国家经济力量雄厚,技术先进。 36.( 20 分) 20xx- 20xx 年冬季是地球近百年来少有的暖冬季节,读材料一、材料二,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温室气体危害比重数据 11 材料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大气平均温度偏差的相关性 ( 1)简要说出材料一中四种温室气体危害比重前两位的自然和人为来源( 4 分) ( 2)材料二中 ①② 两条曲线分别是 ① ② , 总结归纳两条曲线变化的特点及其相关性。 ( 6 分) ( 3)简要描述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原理( 4 分) ( 4)回答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6 分) 参考答案 36.( 1)二氧化碳。 自然:植物腐烂、动物呼吸。 人为:燃烧矿物燃料;一氧化二氮:氮在土壤中的分解,人为:矿物燃料的燃烧。 ( 2)①二氧化碳浓度②平均温度偏差 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加大,平均温度偏差呈现波动性上升,平均温度偏差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不断上升。 ( 3)由于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可以到达地表,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具有吸收红外 线长波辐射的性质,把地面辐射的热量储存到对流层中,从而起到了保温作用。 ( 4)原因: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是毁林,使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迅速减少。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海平面上升威胁沿岸地区的安全②夏季高温,用电量增加③冬季取暖季节节省燃料④对农作物种植,高纬度地区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的生长。 (只要答出四个方面,合理即可得分) 五、关注海洋 读麦哲伦环球航线局部图,完成 1- 2 题 1.其在航行过程中,在 ① 、 ② 、 ③ 处 A. ① 逆水 ② 顺水 ③ 顺水 B. ① 顺水 ② 顺水 ③ 顺水 C. ① 顺水 ② 顺水 ③ 逆水 D. ① 逆水 ② 逆水 ③ 顺水 2. ① 和 ② 处海水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分别为 A.向高纬、向低纬 B.向低纬、向高纬 C.向高纬、向高纬 D.向低纬、向低纬 12 读世界某地区海岸附近等盐度线分布图,完成 3- 4 题。 3.影响图中等盐度线不与纬线平行的地理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面状况 D.地表径流 4.图中等盐度线并不与 3. 2 线呈同心圆式分布的原因是受 A.盛行风的影响 B.洋流的影响 C.大陆形状的影响 D.地理纬度的影响 答案: 六、地球运动 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的晨昏线,①点与②点的距离约为 3330 千米,读图回答 1~ 2 题。 1.图中 ② 点的地方时是 A. 4 时 B.昨天 20 时 C. 12 时 D. 16 时 2.图中 ③ 点的昼长是 A. 8 小时 B. 10 小时 C. 14 小时 D. 16 小时 下图为地球日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 3~ 5 题。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 120176。 W, 15176。 S B. 120176。 E, 15176。 S C. 120176。 W, 176。 S D. 120176。 E, 15176。 N 4.再过几小时全球处于同一天 A. 8 小时 B. 16 小时 C. 14 小时 D. 18 小时 5.此刻 读日照图,回答 6~ 7 题。 6.甲地位于 A.大西洋 B.非洲大陆 C.印度洋 D.南美大陆 7.已知乙处的昼长为 6 小时,伦敦的地方时可能是 A. 18 时 B. 16:20 C. 13:40 D. 14:20 答案 : 2. B 七、能源问题 石油被称作“工业的血液”, 20xx 年 5 月纽约期货交易市场石油期货价格每桶突破 120 美元,由于石油价格在高位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目前许多国家纷纷建立石油储备机制,以应对“石油危机”。 据此完成 1~ 2 题。 1.下列地形区中石油资源丰富的是 ① 亚马孙平原 ② 德干高原 ③ 西西伯利亚平原 ④ 里海沿岸平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2.下列因素中属于影响石油储备基地选址的 是 ① 地形 ② 气候 ③ 市场 ④ 交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 2. C 八、 超强台风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年第 13号超强台风“鲇鱼”于 10月 18日上午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沿海一带登陆,于23日12时55分登陆福建漳浦六鳌镇。 “鲇鱼”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力13级,未来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福建省气象台预测,从登陆后到23日午夜前,福建沿海阵风10 — 12级,台风经过的陆地区域风力8 — 9级;漳州、厦门、泉州未 来12小时降雨量将达到100毫米,局部可能出现强降雨。 材料二 、超强台风 鲇鱼 路径图 1. 超强台风 “ 鲇鱼 ” 登陆地福建漳浦位于广东揭阳的 方向。 “ 鲇鱼 ” 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沿海一带登陆,直至登陆福建漳浦六鳌镇,其移动的路径基本是。 3.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