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复习课(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5 3 “ 悲 ” 是这首诗的关键字眼 , 从全诗来看 , 作者所 “ 悲 ” 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 3分 ) 赏析颔联在表达上的特点和作用。 ( 3分 ) 秋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 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 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 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 归去颍东田。 [注 ]鹿车:佛家 所谓 “ 三车 ” 之一, 小乘如羊车,中 乘如鹿车,大乘 如牛车。 此处借 指归隐山林。 作者所“悲”内容有: ① 因世事繁杂而双鬓苍老; ② 因享受厚禄而十分羞愧; ③ 因归隐园田与忧心国事的矛盾;④因面对美好秋景而自己无心欣赏。 (意思对,三点即可) 表达特点:颔联将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这几个名词联缀在一起,使用纯白描手法,不着一个动词,却写出了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的动态景象。 作用:这两句以乐景写哀情,照应“节物岂不好”,从反面衬托了诗人心情的“黯然”。 16 3 理解障碍 ——误读诗意,内容情感把握不准 建议: 读诗,需要一颗 “ 慢 ” 和 “ 静 ” 的诗心,诗心沉静,静则生灵,离诗歌就近一步,有了进入诗歌的前提; 尝试译读,连缀意象、诗句,理顺诗意,置身其中,复原情境,诗见其人,以情悟情; 仔细品味,尝试从 “ 写什么 ” 与 “ 怎么写 ”两个角度赏读诗歌,把握住 “ 情感 ” 这一诗歌核心,在细读中打开诗歌细微的 意义、意味、意韵空间,在品味中提高感悟能力。 17 3 理解障碍 ——误读诗意,内容情感把握不准 高考诗歌鉴赏的障碍: 审题障碍 ——不明题意,问题实质分辨不清 建议: 梳理历次命题,抓准常见的命题点 18 3 ( 20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 6分) [正宫 ]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 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 ]① 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 “ 渔父居处 ” 的代称。 (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 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 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 2分) (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 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 所蕴含的 思想情感。 ( 4分) 意象 情感 近年浙江卷高考诗歌题回放 19 3 ( 20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6分 )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 )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 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 ]山坡羊 燕子 (元 )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 ]① 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 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 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 意象 ,表达了深沉的 之 感。 (2分 )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 表现手法 及 语言特色。 (4分 ) 手法 语言特色 意象 情感 20 3 ( 20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6分)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 ]① 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⑴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 被贬异乡的 古人 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 2分) ⑵指出 “ 羁绪 ” 在全诗中的 具体内容 ,并简要赏析首联在 写法上的特点。 ( 4分) 内容理解 内容理解 写法特点 21 3 ( 20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2223题。 ( 6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①。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 ]① 萼:花萼。 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 “ 两种 ” 指的是。20xx年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复习课(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优良的党风可以促政风、带民风,故选项④正确。 选项①错误,我国由人民选举人大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而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答案为 D。 32.( 20xx年四川卷)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中,各成员国所持有的份额决定其发言权。 20xx年, IMF执行董事会通过改革方案,发达国家总体份额降至 ﹪
、茶礼、茶艺等茶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说明人民群众是茶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故选项③符合题意。 材料并没有反映不同民族茶文化对中华茶文化形成的影响,故选项④在材料中缺乏支撑。 本题答案为 B。 9.( 20xx 年安徽卷) 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 叶的产区在哪里。 这表明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
变暖 2.图中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导致 ① 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D.大气的保温效应加强 3.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 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A.引起海平面下降
with knowledge of using wind power. For many centuries, people used windmills to grind(磨碎 )wheat into flour or pump water from deep underground. When electricity was discovered in the late 1800s,
个焦点和一个顶点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____ ; 16. 为了保证信息安全传输,有一种称为秘密密钥密码系统,其加密、解密原理如下图: 现在加密密钥为 log ( 2)ayx,如上所示,明文“ 6”通过加密后得到密文“ 3”,再发送,接受方通过解密密钥解密得到明文“ 6”。 若接受方接到密文为“ 4”,则解密后得明文为 ; 三、解答题:(共 5 题,满分 60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北京卷)近期,我国批准成立了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消费贷款。 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 【解析】本题考查消费类型这一知识点。 贷款消费这一方式使消费者能够“花明天的 钱,圆今天的梦”,其原因是通过贷款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故 C 项正确。 消费贷款最终是要偿还的,因而无助于解决收入差距大等问题,故 A 项错误。 消费贷款增加了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