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复习课(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5 3 “ 悲 ” 是这首诗的关键字眼 , 从全诗来看 , 作者所 “ 悲 ” 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 3分 ) 赏析颔联在表达上的特点和作用。 ( 3分 ) 秋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 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 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 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 归去颍东田。 [注 ]鹿车:佛家 所谓 “ 三车 ” 之一, 小乘如羊车,中 乘如鹿车,大乘 如牛车。 此处借 指归隐山林。 作者所“悲”内容有: ① 因世事繁杂而双鬓苍老; ② 因享受厚禄而十分羞愧; ③ 因归隐园田与忧心国事的矛盾;④因面对美好秋景而自己无心欣赏。 (意思对,三点即可) 表达特点:颔联将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这几个名词联缀在一起,使用纯白描手法,不着一个动词,却写出了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的动态景象。 作用:这两句以乐景写哀情,照应“节物岂不好”,从反面衬托了诗人心情的“黯然”。 16 3 理解障碍 ——误读诗意,内容情感把握不准 建议: 读诗,需要一颗 “ 慢 ” 和 “ 静 ” 的诗心,诗心沉静,静则生灵,离诗歌就近一步,有了进入诗歌的前提; 尝试译读,连缀意象、诗句,理顺诗意,置身其中,复原情境,诗见其人,以情悟情; 仔细品味,尝试从 “ 写什么 ” 与 “ 怎么写 ”两个角度赏读诗歌,把握住 “ 情感 ” 这一诗歌核心,在细读中打开诗歌细微的 意义、意味、意韵空间,在品味中提高感悟能力。 17 3 理解障碍 ——误读诗意,内容情感把握不准 高考诗歌鉴赏的障碍: 审题障碍 ——不明题意,问题实质分辨不清 建议: 梳理历次命题,抓准常见的命题点 18 3 ( 20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 6分) [正宫 ]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 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 ]① 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 “ 渔父居处 ” 的代称。 (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 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 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 2分) (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 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 所蕴含的 思想情感。 ( 4分) 意象 情感 近年浙江卷高考诗歌题回放 19 3 ( 20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6分 )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 )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 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 ]山坡羊 燕子 (元 )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 ]① 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 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 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 意象 ,表达了深沉的 之 感。 (2分 )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 表现手法 及 语言特色。 (4分 ) 手法 语言特色 意象 情感 20 3 ( 20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6分)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 ]① 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⑴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 被贬异乡的 古人 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 2分) ⑵指出 “ 羁绪 ” 在全诗中的 具体内容 ,并简要赏析首联在 写法上的特点。 ( 4分) 内容理解 内容理解 写法特点 21 3 ( 20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2223题。 ( 6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①。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 ]① 萼:花萼。 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 “ 两种 ” 指的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