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信用社备考_计算机知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合称。 四人在初唐文坛较有成就,扭转了当时过于靡丽的文学风气 . 2. 唐代古文运动和宋代诗文革新运动 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倡导者。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欧阳修。 3. 唐宋八大家 唐 代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人的合称。 八人在散文创作上皆有较高的文学成就。 新乐府运动以白居易为代表,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4. 三苏 北宋文学家苏洵和其儿子苏轼、苏辙的合称。 父子三人以文著名于世,人称 “三苏 ”。 5.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的合称。 他们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 20xx 年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文学常识 (二 ) 中国古代主要作家、作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 (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 “仁 ”。 现存《论语》 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 ”,读 lu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 (d i),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 “兼爱 ”、 “非攻 ”、 “尚贤 ”、 “节用 ”。 著有《墨子》一书,今存 53 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 篇,古代称为 “兵经 ”,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 (山东 )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其中心思想是 “仁义 ”,主张实行仁政,强调 “民贵君轻 ”,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 “性善 ”论。 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 (河南 )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现存《庄子》一书, 33 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 “卿 ”,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 “孙卿 ”,战国时赵 (河北 )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针对孟子 “性善论 ”提出 “性恶论 ”,针对儒家 “天命论 ”提出 “天行有常 ”的朴素唯物论和 “制天命而用之 ”的 “人定胜天 ”思想。 著有《荀子》 32 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又名老聃。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思想主张是 “无为 ”。 代表作是《道德经》即《老子》。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 现存《韩非子》 55 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20xx 年农信社考试经济管理基础知识 (一 ) 一、 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 征 (一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熟悉商品的二因素 )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二因素 )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 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首先,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成其为商品。 其次,使用价值和价值又相互排斥。 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例题 1:商品是 ( )。 A. 供别人和社会使用的劳动产品 B. 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C. 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0xx 年农信社考试经济管理基础知识 (二 ) 1. 什么是生产调度 ? 生产调度就是组 织执行生产进度计划的工作。 生产调度以生产进度计划为依据,生产进度计划要通过生产调度来实现。 生产调度的必要性是由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性质决定的。 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环节多,协作关系复杂,生产连续性强,情况变化快,某一局部发生故障,或某一措施没有按期实现,往往会波及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行。 因此,加强生产调度工作,对于及时了解、掌握生产进度,研究分析影响生产的各种因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使差距缩小或恢复正常是非常重要的。 检查、督促和协助有关部门及时做好各项生产作业准备工作。 根据生产需要合理调配 劳动力,督促检查原材料、工具、动力等供应情况和厂内运输工作。 检查各生产环节的零件、部件、毛坯、半成品的投入和出产进度,及时发现生产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对轮班、昼夜、周、旬或月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资料和其它生产信息 (如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工时损失记录。 机器损坏造成的损失记录。 生产能力的变动记录等 )进行分析研究。 法 律基础知识 (一 ):法理学 一、什么是法 法律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 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 法的特征: (一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 (二 )法律是通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三 )法律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 (四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五 )法律是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的社会规范。 法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 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 ——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二、法律的作 用 (一 )法律的规范作用 (法的功能 ) 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二 )法律的社会作用 (法的职能 ) 法律的社会作用包括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护阶级统治两个方面。 法 律基础知识 (二 ):宪法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1. 宪法:规范民主施政规则的国家根本法,是有关国家权力及其民主运行规则、 国家基本制度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是现存社会经济结构要求的几种反映,是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体现。 2.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共性: 1)都是统治阶级利 益和意志的体现 2)都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3)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4)其内容都是有利于统治的物质生活条件 3.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1)宪法内容的根本性 2)宪法效力的最高性 i. 宪法是其他一般法律的立法基础,是其他一般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 ii.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表明任何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抵触,抵触者无效 3)宪法制定、修改程序的特殊性 4. 在我国,宪法修正案只能由全国人大委员会或者 1/5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 5. 宪法修改的要点: 1)谁有权提出 2)谁通过 3)谁颁布 6. 宪法的本质属性: 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宪法是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3)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7. 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民主宪政理论 8. 英国宪法产生及其特点: 产生:通过逐步限制王权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实现的。 特点:英国宪法由宪法性文件、宪法惯例、宪法判例等构成,没有统一的、完整的宪法典形式的、颇具特色的不成文宪法。 英国最著名的三个宪法:《权利请愿书》,《 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 9. 美国宪法产生及其特点: 产生: 1787 年制定、 1789 年生效 特点: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比较典型地体现分权与制衡的思想,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对宪法进行调整和完善 法 律基础知识 (三 ):民法 第一章 民法导论 (略 ) 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 1. 人身法律关系与财产法律关系 人身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因人格和身份利益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 财产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因财产的归属和流转而形成的,具有直接物质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二者的区别: 1) 两种关系中的权利性质不同。 前者中的民事主体享有的是人格权和身份权,与主体的人参不可分离,一般不能转让,后者是财产权利,权利人可以依其意志转让。 2) 保护方法不同。 前者遭到破坏时,对责任人主要适用非财产性质的责任。 而对后者的责任人则主要适用财产性质的责任。 2. 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是指在权利人之外,一切不特定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在这类法律关系中,权利人行使和实现其权利并不需要义务人的协助,义务人所承担的义务一般表现为消极不作为义务,即不实施任何妨碍权利人行使 和实现权利的行为。 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具体、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 在这类法律关系中,权利人实现权利必须有具体的义务人协助,并且义务人只是特定的一人或数人,其所承担的义务一般表现为某种积极的行为。 二者的区别: 1) 前者的义务人不特定,后者的义务人特定。 2) 前者的权利人行使权利不需要义务人的协助,后者则需要义务人协助。 前者中义务人一般承担消极不作为义务。 后者则承担积极作为义务。 3. 物权关系与债权关系 物权关系是指行为人可以直接支配物,而不需要义务人实施某种积极行为予以配 合的民事法律关系。 债权关系是指权利人的权利必须由义务人的行为相配合,才能行使和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 二者的区别: 1) 物权关系的。20xx年信用社备考_计算机知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将矩形折叠,使点 A 落在边 DC 上 , 设点 A 是点 A 落在边 DC 上的对应点. ( 1)当矩形 ABCD 沿直线 12y x b 折叠 时( 如图 1) , 求点 A 的坐标和 b 的值; ( 2)当矩形 ABCD 沿 直线 y kx b折叠 时, ① 求点 A 的坐标(用 k 表示) ;求出 k 和 b 之间的关系式; (图 1) yx( )OD CBA 第 5
ord University is ______ with tourists for its beautiful old buildings. A. different B. famous C. special D. popular 【 20xx 广西南宁】 72. Mrs Smith has a cute baby. It often smiles at people ________. A.
是发包方责任,所以可以索赔 事件二不可以索赔 上述原因是该项目部施工不当造成的,所以不能索赔 事件三 : 1 若地质条件符合勘探报告,则由于施工单位未考虑施工措施及方法造成的,不能索赔。 2 若地质条件与勘探报告不相符项目部可以索赔 5 天工期 25 万元费用 二,可以采用化学浆液 三,可以采用矿物素(如膨润工泥浆)界面活性剂(如泡沫)高吸水性树脂系 水溶性高分子系四类,也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 A.管理咨询 B.提供税务咨询 c.代理纳税申报 D 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56.接到检举的部门和负责处理的部门应当为检举人 ( )。 A.撑腰 B.保密 c.记功 n 发奖 57 收到检举违法会计行为的部门,有权处理的,应当 ( )及时处理。 A.按照职责分工 B.及时移交有权处理部门 D.认真调查后 58.《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依据 ( )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 构中
角形的腰是 5分米,底是 7分米 , 它的面积是( ) 平方分米。 7. 30个 7 连乘所得到的积的个位上的数字是( )。 8. 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千位后为 3000 的整数中,最大的是( )。 9. 用一根长 3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它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 围成的长方形中面积最大是( )平方厘米。 10. 数一数, 右图中一共有( )个三角形。 11.一个长方体 ,其中
是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而采取的 各种方式、手段和技巧的总称,行政方法中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共有的特点是( )。 A. 时效性 B. 无偿性 C. 垂直性 D. 强制性 30. 根据宪法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 A. 3 年 B. 4 年 C. 5 年 D. 6 年 31. 全国人大举行会议时,主持会议的是( )。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委员会 C. 委员长会议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