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考诗词鉴赏教师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②。 【注】 ① 落落:松高貌。 ② 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夏寒”一词的。 ( 2 分) 、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 2 分) (一) 16.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 ( 1 分) ,给人以阴凉之意 ( 1 分)。 评分标准:意对即可。 共 2 分。 17.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 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得 1 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 1 分。 共 2 分。 温州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5.补充点评。 (2 分 )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 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 ▲ 之情的自然流露。 16.完成随感。 (2 分 )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 15. (2 分 )依恋 (不舍、挽留 ) 16. (2 分 ) 示例 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示例 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 示例 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 舟山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15— 24 题。 (一) 书院二小松( 4 分)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 ( 2 分)。 ( 2 分) 、二尺。 (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 10 、赞美之情。 (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 15.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按要求答题。 (4分) 秋日行村路 [来源 :] 乐 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 荚姜芽社肉 ① 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 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 “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 蛉 伴绿螳螂 ” 是 千古名句 ,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 2分)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分) 15. (1) “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 ( 2 分,意思对即给分) (2)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 ( 2 分,意思对即给分) 金华 ㈠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8— 19 题。 ( 4 分) 访 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 ① 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②。 【注释】①澧( 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 zhǐ)壳花:枳树的花。 18.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2 分) 19. 这首诗 只写 村野风光 ,没有具体写 友人 和 别墅 ,这样写符合题意吗。 为什么。 ( 2 分) ㈠( 4 分) 18.写出了诗人 会友急切的心情。 19.符合题意。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 ,通过对 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 的描写 , 让 读者想象到 友人别墅的幽雅和 友人的风采。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 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 _________的特点。 (2 分 ) 1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 1地白 (白 ) 凄清 (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 1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 ) 菏泽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4— 5 题。 ( 4 分) 春雪 (唐)韩愈 新 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2 分) 5.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要赏析。 ( 2 分) 11 4.答案:表达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评分:共 2 分。 意思对即可。 5.答案: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把初春的景象写得富有情趣。 评分:答对拟人手法得 1 分,分析正确得 1 分。 共 2 分。 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2122 题。 ( 4 分) 西归绝句 ① [唐 ]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 ② 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 ②书:信。 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 作用。 ( 2 分) ,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 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 2 分) 22.(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头,忽见岸上嫣红一片。 放眼远眺,只见商山开满桃花, 春色妍丽,喜悦之情更为浓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21— 22 题。 (共 4分 ) 行路难 (其一 )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来源 :Z。 xx。 ] 21.“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 “ 破 ”“ 挂 ” 妙在何处。 (2 分 ) ,对未来仍抱 有希望。 (意 思对即可。 2 分 )[来源 :学科网 ZXXK] 22.“ 破 ” “ 挂 ” 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意思对即可。 逗号前后各 1 分.共 2 分 ) 一、诗歌鉴赏 (4 分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l~ 2 题。 (4 分 ) 菊 王孙 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 ① 高。 [注一 ]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 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2 分 ) 答: 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2 分 ) 答: 一、 (4分 ) 1. (2 分 )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 (想 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 ) 2. (2 分 ) 12 参考示例 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 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参考示例 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表现手法把握准确计 1 分,分析恰当计 1 分;语意相近即可 ) 宿迁 ,回答问题。 ( 6 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3 分)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 3 分 ) 6.( 1)( 3 分)梅子、芭蕉、柳花 (答对 1 个给 1 分) ( 2)( 3 分)“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 1 分),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1 分),呼应了诗题( 1 分)。 23.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4 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 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 入 ”、“ 流 ” 两个动词 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23.( 4 分) 23. ⑴ ( 2 分) 连用五个 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⑵( 2 分) 月影映入江水 ( 分) , 又随江水流去 ( 分 ), 同时暗点秋夜行船 之事( 1 分)。 (一)阅读杜甫的《不见》 一诗,完成第 7 题。 ( 6 分)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 ① 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 ② 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① 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 ② 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7.⑴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 ,。 ( 1 分) ⑵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 ( 3 分)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2 分) 7.( 1)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或 “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 )( 1 分) ( 2) “ 佯狂 ”“ 飘零 ” 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 “ 独怜才 ”“ 诗千首 ” 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 3 分,答到 “ 怀才不遇 ” 或 “ 疏狂自放 ” 得 1 分;答到 “ 才华横溢 ” 得 1 分;结合具体词句解答 13 得 1 分) ( 3) ① 对好友的挂念; ② 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 ③ 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 2 分) 16.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 4 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 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 2)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6.( 1)高大巍峨( 2)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以“ ”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 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23.(2 分 )“ 行 ” 字 为线索 (答 “ 春 行 ” 也 可 ), l 分; “ 早 春 美 景 ” , l 分。 24.(2 分 )示例:如 “ 争 ” 生动反映出 西湖 早 春黄莺 争鸣活跃的热闹 景 象,又写出春光给自然带来的活力;如 “ 几 处 ” 照应 “ 早莺 ” , 说明 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准确写出了钱 塘 湖初 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喜悦之情:如“乱”“迷”客观真实地再现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春之景等等。 四、 50 分(作文) (一)古诗词鉴赏。 ( 3 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 2 分)。 ( 1 分) 【答案】 (一)古诗词鉴赏。 ( 3 分)。 评分: 共 2 分。 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 14 评分:共 1 分。 ( 20xx 成都 市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l~ 2 题。 (4 分 )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 ① 高。 [注一 ]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 ,能。20xx年中考诗词鉴赏教师用(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理的成本。 禁止违法采购 不符合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的小规模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采购有三种形式: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 由承包商负责采购。 由双方约定的供应商供应。 资质管理 (1)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 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 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与惆怅的心情,含义十分丰富。 “ 沉舟 ”“ 病树 ”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
,文体不限。 ( 2)不少于 600 字。 (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34.( 20xx江苏宿迁)课堂,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沃土,聆听教诲的园地,体验生活的窗口,放飞理想的摇篮。 课堂里有启迪,有探究,有创造;有 感动,有快乐,有苦恼 …… 请以 “课堂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 60 分) 要求: ①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 写出真情实感; ③ 不少于 600字;
0xx 青岛 不定项选择 ]体积相同的铜、铁、铝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如右图所示。 已知这几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 ρ 铜 > ρ 铁 > ρ 铝 > ρ 水 ,则下列关于小球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所受浮力的关系是 F 铜 F 铁 F 铝 B、督一定是空心 C、质量的关系是 m 铝 > m 铁 > m 铜 D、空心体积最大的是铜 73. [20xx 青岛 不定项选择 ]如右图
. [20xx 烟台 多选 ]日常生活中,“热”字出现的频率很高,但所含的的物理意义却不同。 下列现象中,“热”字的含义为“温度”的是( ) A、热胀冷缩 B、摩擦生热 C、天气炎热 D、热岛效应 二 :填空题 1. [20xx 北京 ]向一杯 清水中 滴入几滴红墨水 , 过一会儿,清水渐渐变成红色 , 这 是 现象。 2. [20xx 杭州 ]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 煮粽子的水烧开后
以内 7用镜头焦距为 10cm 的照相机拍摄人像时,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该( ) A、超过 20cm B、在 10cm 到 20cm 之间 C、正好 20cm D、正好 10cm 三、 热学的初步知识 80、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正确的做法是( ) A、温度计的玻璃泡有部分浸入液体中 B、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液面之上 C、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后在读数 D、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液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