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企业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0xx~ 20xx 榨季后,企业应具备利用木薯干片生产淀粉的能力。 可见,政府对环境的要求以及加大对环境整治的力度,是本项目的实施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减排工艺技术分析 淀粉废水是 云南 “ 四江流域 ” 的 主要污染源之一,淀粉废水具有三高一低一大的特点,即有机物污染深度高、悬浮物浓度高、氨氮浓度高、 pH 值低、负荷变化大(即水质、水量变化大)。 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淀粉生产废水中COD 的浓度变化范围一般为( 20xx~ 20xx0) mg/L。 目前, 云南 水环境治理形势严峻,环保管理部门加大了环境污染治理的监管力度,要求淀粉厂等污染企云南 某 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治污减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业必须对外排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有效治理,这就促使淀粉生产企业必须对废水进行处理,做到达标排放。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业急需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工艺,使处理后的废水水质达到环保排放要求。 根据现场调查了解, 某 淀粉公司目前在生产淀粉过程产生的废水均引入厂区周边的氧化塘自然氧化降解后农灌周围香蕉地、甘蔗地。 由于淀粉废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废水 COD 达 120xxmg∕L以上,仅采用氧化塘处理,出水水质难以稳定并达标 排放,且废水在氧化塘自然氧化的过程中易于腐败发臭,对大气环境及周边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污染,另外,氧化塘的废水无法适时用于农灌。 基于采用氧化塘处理废水的种种缺陷,如何采用更为有效的措施妥善处理外排的废水,将废水排放对周边环境及纳污水域水质影响到最小,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公司急需解决的环保问题。 本项目采用 “ 厌氧+好氧 ” 为主要工艺路线 处 理方法对淀粉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可有效削减废水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木薯淀粉生产废水的达标排放。 公司现有微生物试验室、废水试验室、分析检测设施、微生物生产基地等实施项目所需的 技术研究试验设施,已经具备项目实施条件。 本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 —海南沁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是以多家环保高科技企业及研究机构为依托而成立的专业环保工程公司。 公司集设计、施工、科研、产品开发于一体,专业从事废水、废气、噪音等方面的环境工程治理。 公司利用自己在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环保设施调试、运行的经验,同现有的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将最先进的厌氧内循环工艺、生物脱硫技术成功的应用于食品、 酒精 、印染、生物制药、橡胶、淀粉、养殖、屠宰、造纸废水处理。 云南 某 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治污减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 云南 “四江 ”流域综合总体规划和污染企业治理要求,可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及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 采用先进的技术处理淀粉废水,不仅公司能够降低运行成本,而且处理达标后的废水还可对周边旱地农作物进行农灌利用,减少农民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可产生良好的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是可行的。 云南 某 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治污减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4 工艺分析与建设规模 企业污染现状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云南某 淀粉有限责任公司采用湿法提取工艺,生产工艺流程为清洗、磨碎、分离、脱水、干燥、过筛等工段。 工艺流程见示意图 1。 清水 ↓ 木薯 — → 清洗木薯 —— → 磨碎 — → 筛分 —— → 浓缩 —— → 脱水 ———————— 黄浆水 废水处理系统 ← — 洗涤废水、薯渣 上清液 沉渣回用 ————— 沉淀 —————— → 成品 ← —— 包装 ← —— 过筛 ← —— 干燥 图 1 淀粉生产工艺及排污节点工艺流程示意图 废水排放 云南某 淀粉有限责任公司以鲜木薯作为原料生产木薯淀粉,榨季日榨鲜木薯量约为 800t,成品淀粉日产量为 200t。 淀粉生产过程主要废水污染源包括黄浆水和洗木薯废水。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参照当前木薯淀粉生产行业一般水云南 某 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治污减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平,每吨淀粉生产废水量约为 25m3,据此估算 某 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期间废水日排放量约为 5000m3/d,一般每年榨季持续时间均约为 100 天,则项目每年榨 季废水总排放量约为 50 104m3/a。 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生产期间生产废水的种类、来源及性质和主要污染物源强见表 41。 表 41 淀粉企业主要生产废水的种类、来源及性质 序号 废水种类 废水来源 废水性质 1 黄浆废水 生产车间工艺废水 水量大、浓度高,其成分是不溶性蛋白质、可溶性 蛋白质、无机盐、糖类等,可生化性较好。 2 洗木薯废水 清洗工序 水量较小,废水中主要含有泥沙、木薯皮等 锅炉烟尘 淀粉生产过程中锅炉烟气已采用旋风除尘+水浴+水沐除尘系统,除尘效率可达 99%,脱 硫率 15%。 根据物料平衡估算和类比调查计算得出锅炉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锅炉及除尘措施正常运行时,锅炉房产生的锅炉烟气为19000m3/h,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浓度分别为 、。 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烟尘排放量为。 二氧化硫浓度高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类区Ⅱ时段标准限值 倍。 项目正常运行时,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对周围环境有影响。 工艺分析 淀粉废水处理系统 ( 1)工艺选择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主要是按污水水质成份 BOD5 与 CODcr 的比值进行选定 有机污水处理方法。 淀粉废水中有机物的可生化 BOD5 /CODcr 值大于 ,云南 某 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治污减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可生化性较好,因此淀粉废水处理方法选用生物处理方法。 根据处理的微生物不同,一般生物方法有厌氧法和好氧法两种。 方案一:厌氧污水处理法 该处理法工艺流程为:吸附浓缩→辅酶激活加速→中温厌氧→氧化塘 其中吸附浓缩、辅酶激活加速和中温厌氧段为新建,氧化塘是利用企业现有的氧化塘。 ① 吸附浓缩段 淀粉废水量大,而厌氧要求加温,故在本段流程中采用强化吸附浓缩器可以使废水处理总量降低 50%以上,从而降低加温运 行成本费用 50%以上。 增浓的废水由于有机物含量高,确保了厌氧消化能按预期设计进行,因此保证了厌氧转化有机物为沼气。 回收的沼气用于烧锅炉,节能效果明显。 可见,厌氧污水处理法除了环保效益外,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益。 强化吸附浓缩器通过投加少量的絮凝剂,可使淀粉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被吸附入细小悬浮物,并通过浓缩器的作用凝聚成较大悬浮颗粒,利用惯性分离技术和活性污泥吸附反应使废水中悬浮物凝聚分离。 ② 厌氧工艺段 厌氧工艺段包括辅酶激活加速和中温厌氧过程。 淀粉废水的有机物组成主要以淀粉、蛋白质、糖类为主的 复杂大分子有机物,完成厌氧过程需要反应生化段长,反应时间长。 因此,厌氧工艺段主要利用自循环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消化。 该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水力学特性,传质效果好,布水均匀,保证污水与菌种的混合效果,污泥分离效果好,循环通畅的云南 某 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治污减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特点。 工艺流程说明:进入污水系统的淀粉废水首先经过格栅除去大悬浮物,以确保废水中的大悬浮物不堵塞污水泵及管路;格栅出水进入调节池,经一次提升后进入吸附浓缩工艺系统;经吸附浓缩后的废水进入酶促水解池,经过锅炉加温和投入辅酶激活剂完成酶促水解过程;完成酶促水解过程的废水再通过厌氧进料泵进入高效自 循环厌氧反应器;废水中的有机物被最终转化为沼气,沼气经管道收集、脱水洗涤、调压器、阻火器后回收用于烧锅炉;废水得到净化后进入氧化塘。 处理效果见表 42。 表 42 各工艺单元污质去除效果表 单位: mg/L 工艺单元污染质 吸附浓缩 厌氧 排水 进水 出水 去除率 进水 出水 去除率 CODcr 10000 20xx0 100% 20xx0 1000 95% ≤ 1000 BOD5 6000 120xx 100% 120xx 500 96% ≤ 500 SS 800 20xx 20xx 300 85% ≤ 300 厌氧污水处理法优点是:去除单位有机物的运行费用低;厌氧菌种保存简单,无需管理,对营养的需求极低,非常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但缺点是污水中 COD 去除不彻底,原则上仍需要后处理才能达到较好的排放标准;厌氧反应器初次启动过程缓慢,约需要 3 个月以上; 净化处理后的废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农灌标准要求。 方案二:有氧污水处理法 有氧污水处理法中的活性污泥法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处理技术,其原理是将空气连续鼓入大量溶解有机污染物的废水中,经过一段时间,云南 某 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治污减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水中形成活性污 泥。 在活性污泥上栖息生活着大量的好氧微生物,并以溶解性有机物为食料获得能量,从而使废水得以净化处理。 设计工艺流程见图 2。 厌氧出水→ 曝气池 —— → 沉淀池 → 一级氧化塘 → 二级氧化塘 →农灌 ↑ ↓ 污泥回流←泵 定期清泥 定期清泥 定期清泥 定期清泥 图 2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图 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出水水质应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 GB508420xx) ,其 主要指标要求见表 43。 表 43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序号 项目名称 标准 作物分类 水作 旱作 蔬菜 1 生化需氧量( BOD5) ≤ 60 100 40 2 化学需氧量( CODcr) ≤ 150 200 100 3 悬浮物 ≤ 80 100 60 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LAS) ≤ 5 凯氏氮 ≤ 12 30 30 6 总磷(以 P 计) ≤ 10 10 7 灌溉水量( m3/亩年) ≤ 800 300 200~500 鉴于 云南某 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淀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最终走向农田灌溉,因此,净化处理后的废水必须满足或符合农灌标准要求。 而采用活性污云南 某 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治污减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泥法处理淀粉废水可以满足农灌标准要求。 云南某 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淀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用于香蕉、木薯灌溉,选用旱作标准,灌溉水量 300m3/亩 年。 公司以年产 100 天计,灌溉面积计算为: 6000 m3/日 100 日247。 300= 20xx 亩 公司现有灌溉面积大于 20xx 亩,符合本标准要求。 方案三:厌氧有氧污水处理法 厌氧有氧污水处理法是将厌氧污水处理法与有氧污水处理法有机结合的一种处理废 水方法。 ( 2)工艺确定 根据上述 3 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并结合 云南某 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淀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用于香蕉、木薯灌溉的要求,本工程选用 厌氧有氧污水处理法处理淀粉废水,即采用 IC 自循环厌氧处理、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沉淀处理。 本项目淀粉污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说明:进入污水系统的污水首先经格栅除大悬浮,以确保不堵塞污水泵及管路。 格栅出水进入调节池(由于 pH 值较低,厌氧微生物特别是产甲烷菌对 pH 值的波动十分敏感,即使在其生长 pH值范围内的突变也会引起产甲烷菌活力的下降。 为此该处理系统在内循环区设石灰中和装置 ,调节进液 pH 值),经一次提升后进入吸附浓缩工艺系统。 利用计量泵将混凝吸附剂投入污水提升管道中,通过管道混合器完成一次混合,然后进入吸附浓缩器。 在此设备中,通过初期形成的悬浮渣层分子能的嫁枝、架桥作用,以及悬浮渣层的过滤、吸附作用,污染物(污水中可溶性、不溶性云南 某 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治污减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有机物)被吸收、拦截,通过设备的分离作用,集中在浓缩部位,完成吸附浓缩作用。 经吸附浓缩后的污水进入酸促水解池,利用锅炉加温提升污水温度到38℃以上,加入辅酶激活剂,完成酶促水解过程。 再通过厌氧进料泵泵入 IC高效自循环厌氧反应器。 IC 自循环厌氧反应器为 主要的生化处理装置,钢筋砼结构,该罐采用半埋式结构。 其出水一部分回流到调节池,另一部分回到好氧池进行深度处理后排放。 沼气部分,设计水风罐及气水分离器分离后,送入锅炉燃烧。 沉淀池去除厌氧出水所夹带的悬浮污泥,同时厌氧沉淀水一部分回流至调节池与原水混合,当厌氧反应器进入正常运行时,其三相分离区出水所含的碳酸氢盐碱度较高,采用部分出水回流到浓水调节池后可提高原水 pH 值的缓冲能力,这样可以大大节省石灰的投加量,甚至可以免加石灰调节。 活性污泥池(氧化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