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联考质量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说明班级在培优方面差异小。 另外,低分人数不少,且有非常差的学生,这部分导致了各班稍不均横的根本所在,全体数学教师该注重提升学困生,少让学困生掉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对率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5% 100% 100%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对率 95% 100% 90% 100% 100% 100% 99% 100% 99% 100%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对率 100% 100% 95% 95% 96% 90% 93% 100% 95% 96% 英语: 从七年级学生英语试题的卷面情况来看,听力题总体情况良好,只有少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该题型的考查宗旨,但总体失分情况不是很严重。 笔试题题型中,客观题中的单项选 择、情景交际、完成句子和书面表达较其它题型错误率相对较低一些;而单词拼写、动词填空、句型转换以及单句改错则相对出错较多,可以看出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主观题中,完形填空完成情况相对较差,可以看出七年级学生平日课外阅读量不够,阅读的面不广,尚没有形成初步的阅读技巧和语篇把握能力。 八年级共有 1500 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测试,学校均分为 分,优秀率是%,及格率为 %。 从各班情况来看,平均分最高的是 129。 1,最低分 120。 6,差距为 8。 5 分;从高低分人数来看, 140 分 以上,最多 30 多人,最少的约20 人, 130 分以上的人数各班比较均衡; 100 分以下的人数,最少的有 3 4 人,最多的已超过了 10 人,甚至达到了 15 人;最高分为满分,最低分为 25 分(个别情况)。 由此看出,大部分学生都能灵活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体现了新课改在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满分 34 18 13 25 60 150 得分 20 得分率 % 86% 61% 80% % % 7 我校的实施情况不错。 从试卷答题情况来看,听力题完成情况较好,其次单词拼写、动词填空、句型转换和改错等题型也完成得不错,可以看出平日基础题型操练到位。 但是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为能力题失分较多,还须好好练习。 九年级考试成绩比较优秀,总平均分为 分,最高平均分 为 分,最低平均分为 分,相差 分;个人最高分 150 分,共 7 人,最低分为 分;多数同学失分在听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选词填空上,反应了学生在能力题方面有待提高,选词填空多数同学没有注意用其适当形式,从而失分较多。 基础题做得不错,这也反应了平时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历史: 试卷客观性试题(选择题)得分率 75%,选择题第 1 13 题得分率很低只有约 30%,其他题得分率较高。 这证明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基础知识掌握相对扎实,但也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拓展不够,如学生只知道商鞅变法内容,但是 有30%左右学生得分不够全,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理论浑为一谈,这既是学生问题分析不够,也表明有的班级在传授这一知识点时没能给学生分的清楚。 历史感悟题第一题考查学生概括秦国富强的诸多因素,但得分率只有 80%左右,这反映有部分学生不能将零散的历史知识整合为一体。 而第 2 小题通过历史知识以史育人,也反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和认识深度。 试题反映出学生存在读题不透,结果出现答非反问或者丢掉问题内容等不该出现的现象。 第四大题同时考试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但阅卷中发现学生语言组织方面还有欠缺,部分学生的答案只是知识点的积累。 通过试卷反映出学生存在着如下问题:( 1)学生总体基础知识较好,但有些知识点被学生疏忽;( 2)学生读题不透,不理解问题就直接回答,答题缺乏综合性;学生对综合问题的理解和概括不够。 如第三大题第 1 小题。 政治: 学生读题不细(有的将自己为班级贡献的“功劳”答成班级优点;有的设计班风忽略“学习氛围”这一方面);学生对“八荣八耻”的了解不很牢固,有部分学生对此一无所知;所定的班风,一部分很恰当(如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活泼开朗、学习刻苦……)一部分答成了目标。 (如处于年级上游……) 2.八年级成绩情况: 语文: 我校参加考试班级为 24 个,班平均分最高为 122 分,最低分为 分,最大差距为 分,属正常范围。 年级平均分 分。 以下是对各题得分及总分情况的抽样分析: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满分 30 5 15 18 22 60 150 得分 3 47 得分率 % 60% % % % %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运用能力较强,其中第 7 小题 有的学生不会归纳,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基础运用能力。 文言文阅读整体情况不错,但第 13 小题多数同学没有根据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应加强学生的审题指导。 课内观代文阅读的答题情况也不错;课外现代文阅读失分较多;作文成绩平平。 数学: 全校八年级共 24 个班教学班,班数学平均分数最高分是 144 分,最低分是 136 分,班平均分差距是 8 分,抽样 200 名学生平均分是 ,班级均分差距较小,说明年级各班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很平衡,进一步说明了全体初二数学教师能够团结协作、在集体备课上下功夫,均衡发展,取得更好成绩。 100 分以下的学生很少,说明全体数学教师能注重提升学困生,少让学困生掉队。 现在抽 8 200 份数学试卷,前 54 名学生均是 150 分,后 54名学生均分是 ,区分度是 , 区分度不大。 英语: 全校八年级共有 1500 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测试,学校均分为 分,优秀率是 %,及格率为 %。 从各班情况来看,平均分最高的是 129。 1,最低分 120。 6,差距为 8。 5 分;从高低分人数来看, 140 分以上,最多 30 多人,最少的约 20 人, 130 分以上的人数各班比较均衡; 100 分以下的人数,最少的有3 4 人 ,最多的已超过了 10 人,甚至达到了 15 人;最高分为满分,最低分为25 分(个别情况)。 由此看出,大部分学生都能灵活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体现了新课改在我校的实施情况不错。 从试卷答题情况来看,听力题完成情况较好,其次单词拼写、动词填空、句型转换和改错等题型也完成得不错,可以看出平日基础题型操练到位。 但是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为能力题失分较多,还须好好练习。 物理: 全校八年级共 24 个教学班,班平均分数最高分是 93 分,最低分是 分,班平均分差距是 分,抽样 200 名学生的平均分是 分。 第一大题得分率占 90%,失分较多是 1 15 题。 第二大题得分率占 92%,失分率较少,有些学生对温度计的读数(零下)掌握不太好。 第三大题得分率占 91%,失分较多的是 30 题第( 3)问,学生的语言表达欠缺,第四题得分率占 90%,失分较多的是 31 题( 4)问,个别学生对材料题重视不够,理解题意不透,造成回答问题出现偏差,第五大题得分率占 94%,失分主要是回答不完善没有答在点子上。 政治: 通过分析学生答卷及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各班平均分差距不大,最高与最低差距仅 分;各班高分(优分)人数多、低分人数少,但无满分,最高分为 39 分,最低 分为 34 分,仅一人不及格。 (仅 32 分)学生在客观题上失分不多,大约在 2 分左右,最多一人在 8 分(共 30 分),而主观题失分主要集中要辨析题和探究题上。 历史: 客观试题、基础知识试题得分率较高。 选择题得分率为 85%左右,这充分说明师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 主观题的第 14 题活动与探究,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开放性、自主性、社会性、探究性,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了历史 学科的社会功用。 比如针对圆明园是否修复一问,既注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渗透,又注意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 多数学生的答案都能言之有理,有的同学思维能力极其丰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分析。 但活动总结中的“启示”学生表述多是拖泥带水不简练,思维触角不广,还需要训练学生文字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功底。 考试试题联系社会现实,不仅能够对历史教学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在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上进行思想感情教育,考查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主观试题的 15 题考察学 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较低。 这充分反映了考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其主要表现在:⑴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⑵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⑶考生综合能力欠缺,如第 1 小问极少有完全综合起来答完整;⑷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 如:第 2 问“他们的措施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 9 路吗。 ” 试加以说明。 很多考生只回答了一问,而“加以说明”却没有作答,造成失分。 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