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大鲵苗种人工繁育建设项目申报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以自然方式繁殖,生产子二代苗种;投喂鲜活饵料;在冬季采用人工加温的方法,打破大鲵冬眠习性,缩短其生长周期,生产商品大鲵。 从而带动全市冷泉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大鲵养殖业的发展。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技术关键 引进大鲵对我市气候、冷泉水水温及水质的适应。 根据大鲵的生活繁殖习性建造仿生态养殖设施、投喂饵料、孵化、 培育种苗。 在冬季,对所养殖的商品大鲵采用人工加温的方法,打破大鲵冬眠习性,缩短养殖周期。 大鲵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 五、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 利用六盘水市气候冷凉、冷泉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的优势,开展大鲵苗种全人工养殖和繁育和养殖示范,储备种鲵,繁殖子二代。 5 按照大鲵的生活及生态习性,模拟大鲵野生状态下的生活环境,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仿生态繁育设施,促使种鲵以自然方式繁殖,生产子二代苗种;投喂鲜活饵料;在冬季采用人工加温的方法,打破大鲵冬眠习性,缩短其生长周期,生产商品大鲵。 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实施完成后,可 生产规格为 的商品鲵 500kg,规格为 250g/尾的幼鲵 500 尾;有 80%— 90%的亲本即 6065 组亲鲵达到性成 熟,可供开展人工繁殖工作,生产大鲵苗种。 六、项目实施方案及技术路线 本项目拟利用六盘水市条件适宜的冷泉水,修建标准化微流水大鲵养殖设施,购进储备子一代种鲵 60 组以上开展驯养繁殖,同时购进生长快、适应能力强,规格为 200g 的子二代大鲵进行饲养。 依托省内外大鲵自然保护区的大鲵资源,引进吸收省内外大鲵驯养繁殖技术,为六盘水市及周边地区开展大鲵养殖者提供优质的子二代大鲵种苗,为中心城区消费者生产高档商品鱼。 更重要的是,为较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全市的冷水资源,探索适宜于六盘水市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下大鲵驯养繁育的技术和经验。 主要技术路线: ( 1)修建仿生态专用养殖设施 —— 引进子一代种鲵 —— 仿生态培育种鲵 —— 人工繁殖 —— 鲵卵孵化 —— 苗种培育 —— 子二代苗种销售。 ( 2)修建标准化专用设施 —— 引进子二代大鲵种苗 —— 投喂鲜 6 活饵料养殖 —— 商品大鲵销售。 七、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 实施地点: 水城县滥坝镇以朵村。 位于水黄公路旁,离水城县城区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实施规模: ( 1)基础设施规模:进一步完善商品鲵养殖池 1200 ㎡,亲鲵培育池 700 ㎡,苗种培育池 500 ㎡,露天仿生态养繁殖池 700 ㎡等的配套设施,购置 大鲵繁殖孵化设。水城县大鲵苗种人工繁育建设项目申报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