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sb接口的钢绞线性能检测系统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3 221   ( 2) 计算圆周速度 v smndv t / 0 0 060 0 0 060 11    ( 3) 计算齿宽 b=φ R178。 d1t=1/3 x = ( 4) 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 b/h 模数 mt=d1t/z1=齿高 h== x = b/h= ( 5) 计算载荷系数 根据 v=,7 级精度,由图 10- 8 查得动载系数 Kv=;由表 10- 3得 KHα =KFα =;查表 10- 2得 KA=;从表 10- 4中的硬齿面齿轮查得齿轮相对支承悬臂、 6级精度。 KHβ = 时, bK RRH 322 )(   所以, )31(])31([)(322322 bKRRH  考虑齿轮为 7 级精度,取 KHβ =,由 b/h=, KHβ =, 查图 10- 13得 KFβ = K = KAKvKHα KHβ = x x x = ( 6) 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由式 1010a得 mmKtKdd t 1 9  ( 7) 计算模数 m m=d1/z1=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10 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为: 3 222 2 ][1)( 4 F SaFaRR YYuzKTm   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公式 ( 1) 由图 10- 20d 查得齿轮 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σ FE1=σ FE2=620Mpa; ( 2) 由图 10- 18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KFN1= , KFN2=; ( 3)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由式 10- 12 得 M P aSK FEFNF ][ 111   M P aSK FEFNF ][ 222   ( 4) 计算载荷系数 K K= K AKv KFα KFβ = x x x = ( 5) 查取齿形系数 齿轮的当量齿数为: 5 8 4818c o s18c o s 2111 a r c tgzza r c tgzz v 6 2 0 61848c o s48c o s 1222 a r c tgzza r c tgzz v 由表 10- 5 查得 YFa1=, YFa2= ( 6) 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由表 10- 5 查得 YSa1=, YSa2= ( 7) 计算大、小齿轮的][ FSaFaYY 并加以比较 0 0 9 8 ][ 111 FSaFa YY  0 0 8 5 ][ 222 FSaFa YY  小齿轮的数值大。 2) 设计计算 11 mmYYuzKTmFSaFaRR0 0 9 8 1)37(18)31(31 9 7 8 ][1)(43 22232222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m 小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所以,取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m=,圆整为标准值 m=3mm。 几何尺寸计算 ( 1) 计算分度圆直径 d1=z1m=18 x 3=54 mm d2=z2m=48 x 3=144 mm ( 2) 计算齿轮宽 b=φ Rd1=1/3 x 54=18 mm 圆整后取 b=20 mm 以上所查表及图均查自机械设计课本。 同步带传动设计计算 为防止发生皮带打滑现象,本试验仪器的带传动采用同步带传 动。 带轮转速: n2=200/7 x 7/3=,减速比 i=2/5; 小带轮转速: n= n2 /i= x 5/2=, 电机转矩为: Tn=T x 3/7 x 2/5= x 3/7 x 2/5=178。 mm 传递功率: P=Tn/9550= x / 9550=。 功率设计 Pc=KgP Kg— 工作情况系数,查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上册表 1026可 得 KA= 所以 Pc=179。 =(W) 模数 m 查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上册图 1010,确定同步带轮的模数为 m=。 同步带轮齿数 之前的传动比计算时已经确定, Z1 =18, Z2 =54 12 带轮园直径 d1=m Z1 = x 18=45mm, d2 =mZ2 = x 54=135mm 带速  smndv /3 9 0 0 060 1 6 6 6451 0 0 060 1   初定中心距 a0 要满足 (d1+d2) 0a 2(d1+d2) (d1+d2)=(45+135)=126mm 2(d1+d2)=2(45+135)=360mm 初定 0a =350( mm) 初定带的节线长度 L0 及齿数    02122100 422 a ddddaL   =    3504 451351354523502 2  = 实际中心距 a 5 3 0 52 5 2 8 0 9 93 5 02a0  op LLa 小带轮啮合齿数 3 3 )5 3 0 56 451 3 521()621(112   za ddz n 单位带宽的离心拉力 2qvFc ,查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第上册表 10- 29 得, q=, 所以, mNqvF c /4 6 9 22  带宽 b 13 )( CPizc FFvKK Pb  式中 KZ— 小带轮啮合齿数系数,取 KZ = Ki— 传动比系数, 查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第上册表 10- 28得, Ki=; Fp-单位宽度的许用拉力,查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第上册表 10- 29 得, Fp=20 x 10179。 N/m。 mmmFFvKK Pb CPiz c 3 9 )4 6 (3 9 7 1 7 7)( 3  取 b= 40mm 作用在轴上的力 Q Q=Pc/v= 3 电路部分设计 传感器的选 择 传感器技术是实现测试与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 在测试系统中,被作为一次仪表定位,其主要特征是能准确传递和检测出某一形态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另一形态的信息。 具体地说传感器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可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 如 14 果没有传感器对被测的原始信息进行准确可靠的捕获和转换,一切准确的测试与控制都将无法实现,即使最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没有准确的信息(或转换可靠的数据),不失真的输入,也将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