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现场管理在奥马电器生产线的应用与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类型分为: ( 1) 按流水线生产的对象的数目分为: ① 单一对象流水线(不变流水线)。 只固定生产一种产品,品种单一,属大量生产类型。 ② 多对象流水线。 是指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还可再分为: 可变流水线 , 是固定成批轮番地生产几种产品。 混合流水线 , 在一定时间内同时生产几种产品,在变换品种时,基本上不需要调整设备和工艺装备。 ( 2) 按生产过程的连续程度分为: ① 连续流水线 : 指生产加工对象在流水线上的加工是连续不断进行 的, 没有等待停歇现象。 它适用于大量生产,是一种理想的流水线形式。 ② 间断流水线 : 由于流水线上各工序的加工时间不相等或不成正整数倍,生产能力不平衡,生产对象在各工序之间会出现停放等待及时间间断等现象。 ( 3) 按产品运输方式可以分为: ① 无专用运输设备流水线 : 流水线操作人员直接用手利用普通的运输器具将制品传送给下 道工序。 ② 有专用运输设备流水线 : 采用专用运输设备在工序之间运送制品。 流水线平面布置 概念 流水线的平面布置应本着充分利用生产面积、人员操作方便、加工产品运 输路线最短的原则进行考虑。 流水线平面布置有许多种,各种形状的流水线在工作地的布置上,又分单列和双列两种形式。 单列式是将工作地布置在传送带一侧,双列式是将工作地布 置在传送带的两侧。 流水线的平面布置原则 : 进行流水线平面布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 有利于工人操作方便; ② 在制品运动路线最短; ③ 有利于流水线之间的自然衔接; ④ 有利于生产面积的充分利用。 这些原则同流水线的形状、流水线内工作站的排列方法、流水线的位置以 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形式有密切的关系。 中原工学院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9 流水线形状及工作站布置 ( 1) 水线布置的形状,一般 有直线形、直角形、S形、O形、U形和其他不规 则形状等。 ( 2) 流水线布置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两种: 单列式:是将工作地布置在传送带的一侧。 双列式:是将工作地布置在传送带的两侧。 单列式:是将工作地布置在传送带的一侧。 工序、工作地少。 双列式:是将工作地布置在传送带的两侧。 工序、工作地数目多,车间面积小。 平面布局 的目标 一个设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因此必须以设施系统自身的目标作为整个规划设计和动的中心。 设 施规划总的目标是人力,财力,物力和人流,物流,信息流得到最合理、最经济、 最有效的配置和安排,即要确保规划的企业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典型的目标是: ( 1)简化加工过程。 ( 2)有效的利用设备,空间,能源和人力资源。 ( 3)最大限度的减少物料搬运。 ( 4)缩短生产周期。 ( 5)力求投资最低。 ( 6)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符合职业卫生的条件。 车间流水线布局现状 本次流水线布局现状及分析的对象是广东奥马电器一分厂预装三线。 布局设计的方法可分为:摆样法,数学模型法,图解法和系统设计 SLP( 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法。 因为广东奥马电器有 限公司一分厂预装三线,规模相对不大,流水线布置不复杂,故选摆样法就很清楚的分析出流水线布置。 摆样法是最早的布局方法。 利用二维平面比例模拟方法,按一定的比例制成样片在同一比例的平面图上表示设施系统的组成,设施,机器或活动,通过相关的分析,调整样片位置可得较好的布置方案。 广东奥马电器一分厂预装三线流水线布置图如下 23所示 中原工学院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10 图 23 预装三线流水线布置图 图中所示为原预装三线流水线布置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流水线上工位较多 ,需要的工作人员也较多 ,造成了因工序多而产生的人员浪费;而且部分工位布置不合理 ,造成物料搬运距离远,搬运时间长,形成浪费。 因此,需要改进流水线布置的地方有以下几点:冰箱上胆备料区,压 R 蒸发器,小件粘贴,线中返修。 车间流水线布局的改进 ( 1) 在冰箱上胆备料区中,放置了以下几种物料:蒸发器,冰箱上胆, 1贴膜机,密封物料( 无底纸铝箔,封口透明胶带)。 在蒸发器放置区中,存放着几种蒸发器: DF17 上胆蒸发器, DF20 上胆蒸发器,还有一些用不到的 DF28 上胆蒸发器。 因为在三线不做 28 系列冰箱,所以 DF28 上胆蒸发器放置在存放区,占用了其他蒸发器 存放 的空间, 造成了空间浪费,因此可以将 DF28 上胆蒸发器运送到其他需要的地方,为其他蒸发器腾出空间。 在蒸 发器存放的地方离贴蒸发器的地方有一段距离,因此可以 减少蒸发器搬运的距离,而且工人拿蒸发器是一次拿一捆,重量较重,减少蒸发器搬运的距离,可以减少工人搬运时的体能消耗。 在上胆放置区中,放置着两种蒸发器: DF17 上胆, DF20 上胆。 工人在贴蒸发器前,必须先取上胆。 由于放置着着两种蒸发器,且贴蒸发器的地方离上胆放置的地方有近 3 米的距离,两种蒸发器摆放不整齐,工人在贴一个蒸发器,必须走 3 米距离去拿上胆,然后再返回去贴蒸发 器,往返要近 6 米的距离, 工人每次行走的距离太多,这样容易造成工人疲劳。 两种蒸发器应该摆中原工学院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11 放整齐,这样易于工人拿的方便。 图 24 为原备胆区布置图 可以通过减少蒸发器放置区与 贴蒸发器处的距离,以及贴蒸发器与 DF17上胆 、 DF20 上胆 存放区之间的距离来减少员工来回搬运移动的距离,同时也能减少员工来回搬运的时间,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 率。 图 25 为改进后的 备胆区布置图 米 米 蒸发器 放置区 贴蒸发器 DF17 上胆 DF20 上胆 存放区 压蒸发器 米 米 蒸发器 放置区 贴蒸发器 压蒸发器 DF17 上胆 DF20 上胆 存放区 中原工学院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12 下图所示为粘贴蒸发器作业现场: 图 26 粘贴蒸发器作业现场 工人原来去拿蒸发器所走的距离为: L1=3+3=6 米 改进后的移动距离为: L2=+= 米。 工人原来去拿上胆所走的距离为: L3=3+3=6 米 改进后的移动距离为: L4=+=3 米。 拿在预装三线实习时的产量 450 台举例, 工人每次拿一捆蒸发器,一捆 10个,这样共拿 60 次,减少搬运距离后可以减少 60*( L1L2) =60*( )=216 米。 拿上胆减少的搬运举例为 450*( L3L4) =450*3=1350 米。 这样每天工人搬运的距离总共为: 1350+216=1566 米。 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人疲劳,还可以减少搬运中时间的浪费,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 2) 蒸发器压贴过后,摆放比较混乱,不利于 下一步的密封蒸发器的进行。 中原工学院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13 图 27 为蒸发器 压贴过后摆放比较混乱 现象 改善后 压贴 好的蒸发器应该摆放整齐,如下图所示: 图 28蒸发器摆放整齐图 中原工学院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14 图 29蒸发器摆放整齐图 ( 3) 压 R蒸发器 压贴 R蒸发器这道工序需要的操作比较多,有 贴蒸发器; 11s 贴压贴蒸发器; 9s 安装感温导管; 8s 放置流水线上。 6s 这样完成这道工序总共要 34s,可以通过移动一项工序至下到工序上来减少作业时间,将 4 工序移至道下到工作中,这样减少了 6s,完成这道工序的时间为 28s,减少了这道工序的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并且将 压 R 蒸发器放置在线头,减少了移动的距离。 另外由于压 R 蒸发器 作业时的工序较多,需要的物料也较多,如果物料摆放不整齐,对 压 R 蒸发器 这道工位来说,就比较容易造成作业现场混乱。 压R 蒸发器 所需要的物料,蒸发器、感温导管,黑色海面胶纸。 在生产不同型号的冰箱时,需要不同类型的蒸发器,感温导管。 如果蒸发器,感温导管摆放混乱,作业现场将混乱,而且不利于生产作业。 图为 先前的 压 R蒸发器 的作业现场: 中原工学院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15 图 210 为先前的 压 R 蒸发器 的作业现场 这样通过移动部分工序,调整作 业的工作位置来提高作业效率。 现在的作业现场为下图所示: 图 211 为改善后的作业现场 中原工学院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16 4) 小件粘贴 原来的小件粘贴去在 压 R 蒸发器 作业区后面,原来的 压 R 蒸发器 作业现场就比较混乱了,再加上 小件粘贴 在此工序的后面,作业现场就更加的混乱了,因此将 小件粘贴 作业区往后面移动。 图 212 小件粘贴 作业区 上图所示为 小件粘贴 作业区;将 小件粘贴 作业区往后面移动,避免了与 压 R 蒸发器 作业区产生交叉,使得 压 R 蒸发器 作业区作业时比较清晰,不再那么混乱了,而且 小件粘贴 时物料摆放也更加清晰,更加便于 小件粘贴。 5) 线中返修 线中返修主要的作业内容有: 1) 保护箱体: 不合格品下线时,必须用保护垫做好保护,以防止箱体上、下线互相碰 伤、碰凹、划花。 2) 返修正面离缝 3) 返修装配不良, 最常见的装配不良为前顶板、中盖板、下横条装配到正面翻边外,返修时将侧板螺钉松掉,拆开侧板,重新装配。 4) 返修胆折、胆花 、胆裂, 5) 返修侧板凹、花。 侧板凹、花不是太严重的可通过补漆来返修,返修时先用硬物 (如: HIPS。 板、螺丝刀等 )将凹陷部位顶起,再用刀片把表面刮平,中原工学院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17 并将杂质刮去,然后将调配好的油漆补在凹、花的部位上 (注意补上的油漆必须与侧板颜色一致 ),待油漆干后用细砂纸磨平补漆部位,最后再用白蜡抛光。 由于线中返修不需要再流水线上作业,因此可以将这道工序取消,在其他的地方进行箱体返修。 改善 后流水线布局 下图所示为改善后的预装流水线布置图: 图 213 改善后的预装流水线布置图 通过原预装流水线布置图与改善后的预装流水线布置图相比较,原预装流水线有 42 道工序,改善后的预装流水线有 35 到工序, 通过合并,取消,重排部分工序, 减少了工序的数量,相应的减少了需要的工人数。 这样可以减少人员过多产生的浪费。 减少了 工人的人工消耗,节约了生产成本,也可以提高作业的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率。 下图所示为改善前后的流水线上员工分布对比图: 中原工学院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18 图 214 改善前后的流水线上员工分布对比图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 改善后的流水线上员工比改善前的流水线上员工数量减少了。 改进预装流水线布置,现场物流路程明显的到改善,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序减少,流水线上员工数量减少,现场混乱得到改善,员工操作时更加的容易,而且不易产生疲劳。 中原工学院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19 3 流水线 现场 平衡分析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当工序之间的作业时间差距很小,生产中的等待时间很少,这时的生产效率最高,我们称之为生产线平衡。 制造业的生产线多半是在细分化之后多工序流水化连续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容易提高,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 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细分化之后,各工序的左右时间在理论上、现实上都不能完全相同,这就势必存在工序间作业负荷不均的现象。 除了造成无误的工时损失外,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即在制品发生,严重的话会造成生产的中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对各工序的作业时间进行平均化,同时对作业标准化,以使 生产线顺畅流动。 生产线平衡 即是对生产的区别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的技术手段与方法,是生产流程设计及作业标准化中最重要的方法。 生产线平衡 的目的是通过平衡生产线使宣传更加容易理解“一个流(上工序。毕业论文现场管理在奥马电器生产线的应用与研究(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