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水浴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体化、智能化仪表、家用电器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单片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标志着计算机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作为计算机两大发展方向之一的单片机,以面向对象的实时控制为己任,嵌入到如家用电器、汽车、机器人、仪器仪表等设备中,使其智能化。 水温检测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人们的生活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对水温进行严格的监控,以使得生产能够顺利的进行,产品的质量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 使用水温控制系统可以对生产环境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能够顺利、安全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水温控制系统 应用十分广阔。 水温控制系统设计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各个领域的科学与技术,应用和测量仪器的进展,智能化是现代温度控制系统的主流。 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控制对象的温度。 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温度控制领域,如温室 、 发酵罐 、 电源和其他地方的温度控制。 和温度控制完成人工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很多地方都需要的温度监测,以防止发生意外。 针对这一问题,该系统的设计,实现了连续的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精度高,它被广泛使用,功能强大,小巧美观,携带方便,是一种实用,价廉的控制系统。 特别是近年来,温度控制系统 已经应用到人们的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温度控制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我们的生存,无论是在工业和农业生产,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不能沸水。 为了控制水温,可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资源,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在当今水资源日益匮乏,具有简单和扩展温度控制系统,对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 方案设定与总体设计 2 2 方案设定与总体设计 方案设定 单片机及水温控制方案 建立单片机水温控 制系统可以采用 51 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系统, 51 系列单片机产品也比较多,本人常用 AT89C52 单片机,因为该单片机编程空间大,可用编程实现各种算法和各种控制,而且很容易控制进行数据转换及对电磁阀门进行智能控制,从而对水的温度进行了恒定的控制以及对温度的显示。 而水温主要靠温度传感器对控制水浴进行检测,然后把检测得到的温度穿给单片机,从而达到控制目的。 冷热水控制方案 控制冷热水阀现在通常用电机转动的正反转来控制水阀的开关,电机的转速控制流量的大小,流量监测使用流量传感器。 但是本设计采用的是单片机用两 个端口直接控制冷热水阀,当温度高于设定恒温值的时候,通过单片机启动冷水阀门,当温度低于设定恒温值的时候启动热水阀门,这样就可以达到一直处于设定温度值的水温效果。 电源设计方案 电源对于单片机尤为重要,因为单片机不能直接使用交流电源 220V,只有通过电源模块电路使 220V 的交流电源转换为 5— 12V 的直流电源才可以供单片机只用。 单片机内部电源我采用多电源供电,这样的好处是对数字电路、驱动电路分别提供电源,大大减少了对系统各个模块的干扰,以及保证了各个部分有充足的工作电流,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 性。 LED 显示设计方案 LED 数码管的段选 a、 b、 c、 d、 e、 f、 g 分别接在一起,每一个都拥有一个共阴的位选端,我采用的是十个数码管,因为温度传感器的位数是三位,虽然温度传感器能直接读出温度值,但实际读书操作有很多不便,所以用三位显示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三位显示键盘设定的恒定温度值,两个温度相比较就可以直观的查看整个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另外数码管的控制分别用两块芯片,由于断选需要有锁存功能,所以我选的是 74HC573。 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温度传感器 DS18B20 从 水浴 环境的不同位 置采集温度,单片机 AT89C52 获取采集的温度值,经处理后得到当前环境中一个比较稳定的温度值,再根据当前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 方案设定与总体设计 3 通过键盘 设定的温度 恒定 值,通过加热和降温对当前温度进行调整。 当采集的温度经处理后超过设定温度的上限时,单片机通过 控制冷热水阀门的开关来实现,当温度高于设定值 1℃的时候就打开冷水阀门,注入冷水降低水温,当检测温度低于设定值 1℃,控制体系启动热水阀门,注入热水使水温上升,达到水浴恒温的效果。 当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太剧烈或由于加热或降温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温度传感头出现故障导致在 正常 时间内不能将环境温度调整到规 定的温度限内的时候,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扬声器发出警笛声。 系统中将通过串口通讯连接 PC机 存储温度变化时的历史数据,以便观察整个温度的控制过程及监控温度的变化全过程。 图 工作原理图 AT89C52 MCU 键盘输入 温度传感器 LED显示 阀门 冷水注入 串口通讯 超温报警 PC机 输入电源 热水注入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 硬件部分 4 3 硬件部分 单片机发展背景 经过 1970 年的微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与 SCM 单片微机,美国的美国英特尔公司在 1971 年生产的原型 4位单芯片 4004 和 1972 年生产的 8位单芯片 8008 的出现,这是首次公开亮相单片机。 1976 年,英特尔推出了首款名为 MCS48 系列单片机。 小体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赢得了广泛的应用,而 SCM 相关的一些公司推出了自己的微控制器。 1978 年上半年, M6800 系列单片机, Zilog 的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推出的 Z8 系列单片机。 1980 年,英特尔推出了 MCS51 系列高性能 MCS48 系列的基础上。 这种单片机的 I / O 串行口,定时器 /计数器 16,芯 片上的内存容量( RAM, ROM)增加 了 优先级的中断处理功能 、 MCU 的功能 、 扩大寻址范围,他们是主流产品单片机的应用。 1982 年,莫什特克公司和英特尔公司还推出了一种高性能 16位 MCU MK68200与 MCS96 系列, NS 公司和 NEC 公司也基于原来的 8 位 MCU 推出 16 位单芯片微电脑 HPC16040 和 μPD783 系列。 在 1987 年,英特尔宣布 CMOS80C1961988 高性能比 8096 年两次 EPROM87C196单片机。 由于 16位 MCU 的介绍后,昂贵的设备有限公司,发展的原因有多种,尚未被广泛使用。 8位 MCU 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应用的需求,因此,在 16 位单芯片同时推出的,新的高性能 8 位 MCU 已经公布。 经过这短短的 20年中,已经经历了 4 次更新,供应链管理是迈向一体化,多功能,多选择,高,速度快,功耗低,扩展存储容量和提高兼容 I / O 功能和结构的发展方向。 80C51 系列单片机与新一代的除了外的结构特点,主要技术特点的外部接口电路的扩展,以实现微控制器(单片机)控制功能的使命。 该系列产品提供了外部总线结构完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扩展和配置系统。 由于一系列的优良特性 80C51 系列单片机是单芯片的使用,已经是二十 一世纪的新的科学技术的一个标志。 单片机 AT89C52 单片机 AT89C52 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 CMOS8 位单芯片微型计算机,包含随机存取记忆体闪存只读内存 8K 字节可以被反复擦除和 256 字节( RAM),采用 ATMEL 公司的高密度的设备,非挥发性记忆体技术,兼容标准 MCS51 指令系统,片内置一般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 硬件部分 5 8中央处理器和 Flash 存储单元中, AT89C52 的芯片已被广泛用于电子工业。 AT89C52 封装芯片如图 ,仿真图片如图 所示。 图 AT89C52PDIP封装芯片 图 AT89C52PDIP仿真图片 功能特性 ① 兼容 MCS51 所有 指令系统 ; ② 8kB 可 重复 擦写 (可擦次数 1000 以上 ) Flash ROM; ③ 32 个 I/O 双向口;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 硬件部分 6 ④ 256x8bit 内部 的 RAM; ⑤ 16 位可编程定时 /计数器中断 有三 个; ⑥ 时钟频率 024MHz; ⑦ 可编程 UART 的 串行通道 ,二 个串行中断; ⑧ 有 8个中断源 ,其中有 2 个 是 外部中断源; ⑨ 2 个 写 读 中断口线, 3级加密位; ⑩ 掉电模式 与 低功耗空闲,唤醒功能 与 软件设置睡眠; 引脚 AT89C52 是 8 位微处理器,使用行业标准的 C51 内核,内部功能和引脚排列8xc52,主要用于收敛调节功能控制。 其特点包括主 IC 的内部寄存器, RAM 和外部接口的初始化数据融合,收敛调节控制,收敛测试图控制,红外遥控信号的接收和解码和红外主板和 CPU 通信的功能组件。 主 要有 : XTAL1(引脚 19)和 XTAL2(引脚 18)振荡器,外部 12MHz 振荡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口。 RST/ VPD(引脚 9)输入端口复位 、 复位电路 、 外部电阻和电容。 VCC(引脚 40)和 VSS(引脚 20)的电源供给口,分别。 +5 V 电源正和负端。 P0〜 P3是一个可编程的通用 I / O 脚,它的功能是由软件定义的,在本设计中, P0口( 32〜 39)被定义为 N1 功能控制端口,相应的功能的 N1 分别与销被连接到 13 英尺,定义为 IR 输入, 10 脚和 11 脚定义为 I2C总线控制端口(引脚 18)的 N1 SDAS 和 SCLS(引脚 19)端口, 12 英尺, 27 英尺和 28分别连接脚被定义为端口,连接到主板的 CPU 的相应的功能,针对当前系统的检测和控制的收敛功能的调整项的握手信号的 功能。 P0 口: P0 口是一组 8漏极开路双向 I/ O 口,即复用的地址 /数据总线端口。 作为一个输出端口,每个人都可以下沉 8个 TTL 逻辑门电路,到端口 P0 写 “1” ,可作为高阻抗输入。 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这组线分时地址翻译(低 8 位)和数据总线复用,激活内部上拉电阻访问。 在 Flash 编程, P0 接收指令字节,而在程序验证,输出代码字节,需要外部 接上拉电阻。 P1: P1是一个 8位双向 I / O 和内部上拉电阻, P1输出缓冲器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 4 个 TTL 逻辑门电路。 “1” 被写入到端口,通过内部的上拉电 阻端口到高电平,此时可以用作输入。 作为输入使用时,由于内部上拉电阻,信号引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 IIL)。 P2: P2是一个 8位双向 I/ O 内部上拉电阻,输出缓冲器 P2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 4 个 TTL 逻辑门电路。 端口 P2 中写入 “1” ,通过一个内部的上拉电阻端口到高电平,此时可以作为输入,作为输入在使用时,由于内部上拉电阻,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 硬件部分 7 信号标签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 IIL)。 在对外部数据访问到外部程序存储器或 16 bits 的地址记忆体(用于的示例将执行的 MOVX _AT_ DPTR 命令)的中, P2 发送一个很高 的 8个的位的地址数据。 在接受采访时与 8 个外部的数据的内存地址(例如作为的实施的 MOVX_AT_ RI 指令), P2 口输出闩锁 P2 的含量。 P3 口: P3 口是一组 8 位双向 I/ O 上拉电阻口。 P3 输出缓冲器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 4 个 TTL 逻辑门电路。 写 “P3” ,他们被拉高内部上拉,可以用作输入端口。 在这个时候,一个上拉电阻被拉到低的外部 P3端口将被使用的输出电流( IIL)。 P3 口除了 具有 一般的 I/O 口线外, 还具有 它的第二功能 ,如表 所示: 表 P3口第二功能表 端口功能 第二功能 端口引脚 第二功能 RXD( ) 串行输入口 T0( ) 定时 /计数器 0外部输入 TXD( ) 串行输出口 T1( ) 定时 /计数器 1外部输入 INT0( ) 外中断 0 WR( )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INT1( ) 外中断 1 RD( )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P3 还接收一些控制信号的 flash 编程和校验。 RST是 复位输入 , 当振荡器高高在上的两个机器周期的水平, RST 引脚使 MCU 复位。 ALE/ 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 ALE(地址锁存使能)低 8个字节的地址锁存输出脉冲。 在一般情况下,ALE 是在一个恒定的频率的 1/6 输出的脉冲信号发射,因此,它可以输出时钟用于定时目的。 应当指出的是:每次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将跳过一个 ALE 脉冲。 在 Flash 编程时,此引脚也是编程脉冲输入( PROG)。 如果有必要,可以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在 D0位置 8EH 单位面积,可以禁止 ALE 操作,只有一个 MOVX和 MOVC 指令,以激活的 ALE。 此外,该引脚微弱拉高,单片机执行外部程序,应该设置 ALE 禁令是无效的。 PSEN:程序存储使能( PSEN)输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 脉冲信号,当AT89C52 的取指令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两个 PSEN 每个机器周期,即输出两个脉冲。 在此期间,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它会跳过两个 PSEN 信号。 EA/ VPP外部访问启用: CPU只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为 0000H FFFFH),EA 端必须保持低电平(接地)。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加密 LB1 被编程,将内部锁存复位 EA 的最终状态。 EA 端为高电平( VCC 端), CPU 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指令。 Flash 存储器编程,该引脚与 +12 V 的编程允许电源 Vpp 的,当然,这必须是该设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 硬件部分 8 备是使用 12V Vpp 的编程 voltage。 XTAL1:输入到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内部时钟。 XTAL2:从反相输出振荡放大器。 特殊功能 AT89C52 的内存, 80HFFH 共 128 个单位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不是所有地址定义,从 80H 到 FFH 总共 128 字节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被定义,并且相当多的是没有定义。 没有定义的阅读和写作的单位将是无效的,读出的值的不确定性,写入的数据将会丢失。 不应该写数据到一个未定义的元素,因为这些单元可以在未来的产品赋予新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复位后的单元号总是 “0”。 AT89C52 此外,以 AT89C51 单片机的定时器 /计数器 0 和定时器 /计数器 1,还增加了一个定时器 /计数器 定时 /计数器 2 T2CON, T2MOD( RCAO2H, RCAP2L)的控制和状态位寄存器定时器 2捕捉 /16收购模式或 16个自动加载模式自动重载寄存器。 数据储存 AT89C5280HFFH 是 256 字节的内部 RAM, 128 字节和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地址重叠,是一个高 128 字节的 RAM和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地址是相同的,但他们是分开的物理。 当内部地址单元的指令访问超过 7FH,用于在指令的寻 址模式是不同的,即寻址模式决定访问 128 字节的 RAM 或特殊功能寄存器的访问。 如果指令直接寻址访问特殊功能寄存器。 例如,直接寻址指令访问 0A0H 特殊功能寄存器(即 P2)地址单元。 MOV @ 0AH,# data 间接寻址指令访问上 128字节的 RAM,例如,下面的间接寻址指令, R00A0H,访问数据字节地址 0A0H 的内容,而不是 P2( 0A0H)。 MOV @ R0,# data 堆栈操作间接寻址方式,因此高 128 位的数据, RAM可以用作堆栈区。 方法:定时器 0 和定时器 1: AT89C52 定时器 0和定时器 1 和 AT89C51。 片上资源 定时器 2: 基本特征:定时器 2是一个 16位定时 /计数器。 它可用于定时器时,还可以被用作外部事件计数器,工作方式由特殊功能寄存器 T2CON(表 3)的 C/T2 位选择。 定时器 2 有三种工作模式:捕捉模式,自动加载(向上或向下计数)和波特率发生。基于单片机的水浴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体公司推出的第一片支持“一线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他它具有微型化、低功耗、高性能、抗干扰能力强、易配微处理器等优点,可直接将温度转化成串行数字信号供处理器处理。 DS18B20 具有以下 优点: 适应电压范围宽,电压范围在 ~,在寄生电源方式下可由数据线供电。 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与微处理器连接时只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 DS18B20 的双向通信。 同时 DS18B20
入时候,需要写“ 1”,那么它里面的那个上拉电阻器就会把端口拉到高并会在某一个脚的外面的信号变低后输出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如果它在用作输出的时候它吸取电流可以带动 4个门电路。 P2口 具有八位两个方向的 IN/OUT 接口,它里面有一个上拉电阻器,在用作输入时候,需要写“ 1”,那么它里面的那个上拉电阻器就会把端口拉到高并会在某一个脚的外 面的信号变低后输出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号由 1到 0下落生产时时,记数器的价值加 1,在这工作之下,每个机器周期 5SP2期间,继续采样对外在输入。 如果在第一个机器周期的采撷价值是 1,但是在下个机器周期的采撷是 0的价值,是在下个周期的 S3P1期间记数器的以下关闭加 1。 由于区别 1到 0跃迁需要 2个机器周期,因此, oscilation 频率的最高的计数率 1/24。 为了保证采样准确性,请求输入级维护一个完全周 期
TNLCD、 STNLCD 和 DSTNLCD 之间的显示原理基本相同 [15],不同之处是液晶分子的扭曲角度有些差别。 下面以典型的 TNLCD 为例,向大家介绍其结构及工作原理。 在厚度不到 1 厘米的 TNLCD 液晶显示屏面板中,通常是由两片大玻璃基板,内夹着彩色滤光片、配向膜等制成的夹板 , 外面再包裹着两片偏光板,它们可决定光通量的最大值与颜色的产生。 彩色 滤光片是由红、绿
DIF ODD/SIGN 0 1 1 0 + 1 1 + 表 5 功能项表( 2) MUX Address Channel SGL/DIF ODD/SIGN 0 1 0 0 + 0 1 + 如表,若当这 2位数据都为“ 1”、“ 1”时, 表示只对 CH1进行单通道转换,若当此 2位数据为“ 1”、“ 0”时,表示只对 CH0进行单通道转换。 若当这 2位数据为“ 0”、“ 1”时,表示将
多级细分驱动系统,通过不同的细分档位设定,实现不同步数的细分,同时保证了不同的转动速度。 步进电机控制中已蕴含了细分的机理。 如三相步进电机按 A→B→C…… 的顺序轮流通 电, 步进电机为 整 步工作。 而按 A→AC→C→CB→B→BA→A……的顺序通电,则步进电机为半步工作。 以 A→B 为例,若将各相电流看作是向量,则从整步到半步的变换,就是在 IA 与 IB 之间插入过渡向量 I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