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坚水产桥改造工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筑。 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动泵头离开模板 10 厘米,先当中后周围均匀振捣,插点要求均匀排列,插点间距不大于 30 厘米;不漏振,避免碰振钢筋、芯模,要求快插慢拔,均匀插入,顺序进行;振捣时间要符合国家 规范要求,振捣区域应相互 重合;振捣器要求插入下层混凝土不小于 5 厘米,并不得插得过深,以防止破坏下层已初凝的混凝土;应加强对钢筋密集部位、异型部位的振捣;混凝土振实标志: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出现均匀灰浆。 板面层尚可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满振一遍,以增强密实度。 g、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压。 因桥面有铺装层,预制板面应作拉毛处理。 ( 7)混凝土养护 采用自然养护方法,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包浇水养护。 应在浇筑后 10~12 小时内进行养护;当气温较低,日平均气温低于 50C 时,不得浇水。 养护时间一般以达到标准条件下养护 28 天强度的 60%左右为度,本工程拟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14 昼夜。 浇水养护应使混凝土表面处于充分的润湿状态,当气温在 150C 左右时,每天浇水 2~4 次,气候干燥时,浇水次数应适当增加。 为使内部混凝土得到充分养护,可在孔两端加堵板进行蓄水养护。 冬期养护可覆盖多层草包保温。 桥面铺装 水泥混凝土 应尽量缩短铺装层与桥板之间的混凝土龄期之差,防止混凝土不均匀收缩。 铺装施工前用高压水将桥板的面层冲洗干净。 桥面的钢筋网使用垫块控制好保护层厚度,将钢筋网与铰缝钢筋焊接保证其正确位置。 施工 人员和机具不得踩踏钢筋网。 浇筑前在桥面范围内布点测量高程并用混凝土块布设,厚度与该点铺装厚度相同。 桥面的混凝土标号较高而且比较薄,因此施工时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坍落度要依据现场情况准确控制。 混凝土的铺设要均匀,铺设高度略高于桥面设计高度,然后用振动器压实,并用整平板整平。 因水泥混凝土上面还有沥青混凝土层,故水泥混凝土表面应做成毛面。 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质量目标 确保本工程质量达 合格 标准。 本工程的所有功能符合设计(变更)图纸要求;单元、分部工程质量达到检验评定标准,合格率 100%,优 良率大于 90%。 质量责任制 本工程实行质量责任终身负责制。 承包人的法人代表、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人员对本工程质量分别负终身的领导责任、直接责任和技术责任。 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质量、安全、试验等职能部门及相关责任人组成的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理负总责,技术负责人主持全面质量工作。 质量保证体系负责监督指导规范、规程、标准的执行,参加编制和审批质保措施计划、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参加 图纸会审,重大事故调查分析、处理,质量培训教育和特殊工种考核,做好交工后服务工作。 质 量保证网络体系附后。 建立三检制 本工程严格执行自检、复检、终检三级检查制度,即:班组自检、专职质检员复检、技术负责人终检。 材料检验 试验的材料,我们将配合监理委托有一定资质的试验机构进行。 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国家和相关行业部门颁发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 可能用到(不限于)以下标准、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xx)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xx) 《公路钢筋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xx)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技术规范》( JTJ D6320xx)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JTGT B020120xx) 质量保证网络体系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施 工 质 检 试 验 室 室 设计图纸及技术交底 工 序 检 查 班组自检、 互检、 交接检 专项技术措施跟踪指导 隐蔽工程验收查证 项目班组个人三级检查指导 季 月旬质量检查评估 试 验 及 检 验监督 施工材料取样抽检复查 原材料三证一报管理 工序质量检测控制 符合规范和要求 主要工序始终处于质量受控状态 保证原材料及过 程产品质量 创优质工程 工 序 检 查 需要指出的是,本工程可能涉及不止一个行业部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这就要求在技术交底中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四方面共同商定,哪个方面具体用哪个标准,必须事先确定。 2)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 ( 1)开工前,组织有关施工技 术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首先进行图纸自审,再经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共同会审,进行必要的澄清和修正,形成共识。 ( 2)做好内部各级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员、班组长及技术骨干必须熟悉图纸、施工规范、技术规程和标准,领会设计意图,确保施工质量优良。 ( 3)严格按照施工程序组织施工,并对主要的分部项工程编制出具体的施工作业计划以指导施工人员操作,对工期、工程量、劳力组合、操作方法、质量标准、关键要害部位的质量保证措施、作业安全事项等必须具体落实到人。 ( 4)严格把好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质量关,进场材料成品、半成品 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材料抽样试验必须按国家施工验收规范、规定执行。 无合格证和复试不合格的材料不能使用。 ( 5)做好测量放样工作,应保证测量仪器、检测设备的完好性和精度要求,测量人员必须认真负责测量定位及放线工作,确保各轴线、几何尺寸、形状、标高、位置正确。 ( 6)认真做好各工种、工序之间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工作, 并做好记录,实行工序交接传递制度;做到分项工程有复核、隐蔽工程不遗漏,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对不符合优良标准的工序,不得进入下道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