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通乡公路畅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排水以免杂质混入材料中,碎石料应根据材料状况分级堆放,要求底基层和基层分为 4 级(不含天然砂)。 建议分级界线:0~、 ~、 ~、 ~,为了备料方便以及便于保证施工质量,底基层和基层采用同一级配范围的混合料,细集料应有防雨遮盖措施防止雨淋,以保证合成混合料级配稳定满足要求。 3 底基层、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混合料,底基层、基层应 用摊铺机摊铺。 在正式拌和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可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都达到规定的要求,拌和设备应具有电子称量装置,保证计量准确。 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 4 底基层、基层施工时应尽可能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时应辅以人工对已发生离析的部分,及时换新的混合料补救。 5 基层、底基层严禁采用薄层补贴的方法进行找平及标高调整,严禁有意进行表面提浆。 6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铺筑时,应组织好施工,各工序间紧密衔接,作业段的长度不宜太长,尽量缩 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 从室内延迟时间试验结果看: 5%水泥稳定碎石,以延迟时间为 0 时的混合料强度作为基准强度,当延迟时间为 4 小时时,混合料的强度是基准强度的 %。 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取决于施工气温、水泥品种和集料的性质,在施工前必须做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强度影响的试验,确定现场应该控制的合适的延迟时间,并使此时水泥稳定混合料的强度仍能满足设计要求。 7 底基层、基层碾压结束后应立即采用节水保湿养护膜覆盖养生,并根据天气情况洒水,水泥稳定碎石表面始终保持湿润。 节水保湿养护膜的技术要求见下表,养 生期间禁止车辆通行。 节水养护膜 检验项目 要 求 3d有效保水率 ( %) ≥ 90 一次性保湿时间( d) ≥ 7 保温性能(膜内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之差) ≥ 4℃ 养护膜的养护的抗压强度比( %)(与表养比较) 3d ≥ 95 7 d ≥ 95 单位面积吸蒸馏水量( kg/m2) ≥ 8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养生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压实度分别不得小于 98%、 97%。 基层顶面的弯沉宜在养生完后 14 天内完成检测,采用后轴重 100KN 的标准车进行弯沉检测,检测频率 为每车道每 20米两点,非不利季节代表弯沉值不大于表 73 的规定。 对弯沉值过大的点,应进行局部处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9 横向接缝处理:对于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 5~8m 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可在前段未压部分添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后一并碾压。 对于每天最后一段工作缝处理,可将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碎石末端挖除成垂直面后进行垂直相接。 10 向接缝处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的施工应尽可能全断面施工,在必须分左右幅施工时,为延缓裂缝的发生,基层、底基层应至少形成 50cm 宽的错台,且纵向接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基层在前一半幅施工时可加大施工宽度,在另一半幅施工时可将路中央一侧压实度不足、离析及软弱部分切除后进行垂直相接施工,并确保左右幅连接处碾压密实,连接平顺。 、施工方案 1 施工准备: 进场后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施工测量放线,临时道路修建,施工机具队伍进场,修建临时房屋及设施,施工备料等工作。 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中心站厂拌设备集中拌合,自卸汽车运输稳定土、机械配合人工摊铺混合料。 3 劳动力安排 施工一队 10人负责合同段内路缘带的中心厂拌和运输、铺筑 工作,施工二队 8 人负责合同段拌和机配料及拌和工程,施工三队 14人负责合同段内混合料的运输、摊铺及相关工程施工。 4 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根据现场道路及情况,自行采购。 泥稳定碎石材料:碎石利用公路沿线的岩石轧制,碎石压碎值小于 35%,其通过方筛孔的重量积百分率应满足 , 0~7%, .6mm, 8~22%, ,18~38%, , 29~50%, , 45~68%, , 67~90%, , 90~100%, 100%,杂质含量不超过规定值。 a 泥稳定碎石基 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b 用厂拌拌合,在正式拌合之前,必须先调试厂拌设备,使拌制的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含水量、试件的干容重和强度都达到要求。 c 备足够的运输车辆,维修好运料的道路,尽快将拌和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如运距过大,应覆盖混合料,以防水分的损失。 d 合料摊铺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摊铺厚度按混合料的松摊系数确定。 即:松铺厚度 =压实厚度 X 松铺系数( ~)。 e 合料摊铺后,立即用人工初步整平和整型,在压缩系数控制范围内用洛建 15T 压路机立即快速静碾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重复以 上步骤,整平过程中,对于局部的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面 5 厘米以上耙松,用新拌混合料找补平整,再整型一次。 f 摊铺后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铲除局部“粗集料窝”现象,并用新拌和料填补。 g 型后立即进行碾压,用 16T振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碾压,碾压时,按由边到中由低到高,重叠 1/2 轮宽的原则进行碾压,在规定时间能碾压到要求的压实度。 且无明显轮迹为止, 摊铺混合料 整形碾压 接缝处理 养生 集中拌合 施工放样 准备下承层 交通管制 质量检验 竣工验收 进入下道工序 一般碾压 6— 8 遍碾压速度先慢后快,先两遍宜采用 ~速,后几遍采用 2~。 h 铺混合料时,中途不宜中断,因故中断不应超过 2h,超 2h 应设置横缝。 在水稳层混合料摊铺结束后,在预定长度的末端,用 1 根与压实厚度等厚的方木,方木的另一侧用素土回填稳定,然后进行碾压。 第 2 天,将邻接的作业段施工完后,除去顶木,用混合料回填,靠近顶木的一小段适当加水泥用人进行补充拌合。 i 一工作日完成后,应作好工作缝、纵缝,接头处的处理。 养生:在碾压结束后,压实度检验合格后,立即开始保湿养生,养生期不少于 7d,养生期内保持表面湿润,随气温变化而确定洒水次数。 六、沥青表面处治面层的施工: .施工程序 层铺 法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有先油后料和先料后油两种方法,其中以前者使用较多,现以三层式为例说明其工艺程序。 三层式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施工程序为:备料 清扫基层、放样和安装路缘石 浇洒透层沥青 洒布第一次沥青 撒铺第一次矿料 碾压 洒布第二层沥青 铺撒第二层矿料 碾压 洒布第三层沥青 铺撒第三层沥青 碾压 初期养护。 路面附属物的处理 ( 1)路缘石。 城市道路的侧石(立式路缘石)、平石(卧式路缘石)和公路缘石(卧式路缘石)统称路缘石。 侧石 是指在城市道路中人行道或绿化带高出路面时,为保护和支承边缘用的立式路缘石;平石是指在城市道路中紧接侧石及路面边缘处,为起排水和保护路边用的卧式路缘石;缘石是指在公路上为使路面与路肩分界和保持路边用的卧式路缘石。 路缘石应有足够的强度,抗风化和耐磨耗的能力,其表面应平整、无脱皮现象。 外路缘石有水泥混凝土、条石、块石等,应根据要求和条件选用。 水泥混凝土路缘石持久战形尺寸(长、宽、高)偏差不得超过177。 5mm,外露面缺边、缺角长度不得大于 20mm,并不得多于一处。 路缘石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路缘石应在沥青面层施工前 铺砌; ② 路缘石基础要坚固、稳定,可采用水泥砂、石灰稳定土、石灰稳定工业废渣(土)以及砂砾等作业基础; ③ 石料或水泥混凝土路缘石铺砌后宜用水泥砂浆勾缝; ④ 公路路缘石铺砌后应及时回填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 ( 2)雨水进出口。 雨水进水口可分侧立式、平卧式两种。 侧立式应设置在侧石的位置,平卧式应设置在平石的位置。 平卧式进水口盖座外边缘与侧石边距离不得大于 5cm,并不得伸进侧石的边线。 ( 3)检查井。 检查井包括雨水、污水、给水、煤气、电话、电缆等附属设施的检查井。 检查井应在路面施工前安装,并经一定时间养护,待水泥砂浆硬化 后才可铺筑路面。 检查井盖板底座应铺砌牢固,四周应仔细夯实,盖板顶面标高应与路面标高一致。 1) 清扫基层 在表面处治层施工前,应将路面基层清扫干净,使基层矿料大部分外露,并介保持干燥。 对有坑槽、不平整的路段应先修补和整平,若基层整体强度不足,则应先予补强。 2) 浇洒透层沥青 透层是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 沥青路面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基层及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或粒料的半刚性基层上必须浇洒透层沥青。 透层沥青宜采用慢裂的洒布 型乳化沥青,也可采用中、慢凝液体石油沥青或煤沥青。 透层沥青的稠度宜通过试洒确定,表面致密的半刚性基层宜采作渗透性好的较稀的透层沥青,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粒料基层宜采用较稠的透层沥青。 各种透层沥青的品种和用量可按下表选定。 沥青路面透层及粘层材料的规格与用量 用 途 乳化沥青 规 格 煤 沥 青 规格 用量(L/m2) 规 格 用量(L/m2) 规 格 用量(L/m2) 透 层 粒料基层 PC—2 PA—2 ~ AL(M)—1(2) AL(S)—1(2) ~ T1 T2 ~ 半刚性基层 PC—2 PA—2 ~ AL(M)—1(2) AL(S)—1(2) ~ T1 T2 ~ 粘 层 沥青层 PC—3 PA—3 ~ AL(R)—1(2) AL(M)—1(2) ~ TT4 T5 ~ 水泥混凝土 PC—3 PA—3 ~ AL(R)—1(2) AL(M)—1(2) ~ TT4 T5 ~ 透层应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 浇洒。 当基层完工后时间较长,表面过分干燥时,应在基层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