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_牛奶纤维混纺大肚纱的生产与设计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锭花式捻机上生产。 大肚纱的纺纱原理 本设计的大肚纱是选用的是 HFXA7 型花式捻线机。 大肚纱是由纺制纤维型纱而得到的。 在正常纺纱的基础上,通过瞬间使前 罗拉减速成停顿 , 或使二、三罗拉瞬时超喂(即通常讲的停顿法与超喂法)从而形成纱的大肚。 棉纺细纱机生产大肚纱 棉纺细纱机改造生产大肚纱,这类大肚纱不用芯线和固线,由细纱机上一次纺成。 设备改造非常简单,采用电磁离合器使前罗拉间隙停动,即能生产大肚纱。 但是这类大肚纱不能纺得太粗,平均支数在 6 英支左右 (97tex),过大钢丝圈不易通过。 这类大肚纱大多用于花式线中做波形线或通过段染做花式线的固线,也有的用于做结子状的绳绒线。 花式捻线机生产大肚纱 ( 1)有芯线和固线的 大肚纱 本产品采用的是有芯线和固线在花式捻线机上生产的大肚纱。 该类大肚纱生棉 /牛奶纤维混纺大肚纱的设计与生产 第三章 大肚纱的仿制 6 产最简单,用粗纱经过中后罗拉间隙超喂而生产大肚纱,经前罗拉输出与芯线汇合再进入空心锭杆加上固线,这种大肚纱可以一次成纱,而且固线在大肚和细节处捻度基本上是一致的。 所以这种大肚纱手感比较粗硬。 如果饰线和芯线有一定的超喂比,也可形成波形大肚纱,但是不能纺得太粗,一般在 左右( 667tex)。 ( 2)只有固线没有芯线的大肚纱 这类大肚纱也是通过粗纱经中后罗拉间隙超喂,通过前罗拉直接进入空心锭管,使从加捻钩到前罗拉出口处,一段纱形成假 捻,通过加捻钩使纤维退捻而成平行状,由于没有芯线,纤维完全靠固线固定,和平行纺纱一样,纤维完全靠固线固定而产生强力。 ( 3) 既无芯线也无固线的大肚纱 这类大肚纱一般不经过空心锭管,直接由环锭加捻。 它的原理和细纱机纺大肚纱一样。 但是由于前罗拉到环锭一段比较长,所以开始纺纱时必须加引线。 这根线由前罗拉后边进入与牵伸后的纤维束重合共同出前罗拉,作为牵伸后纤维的依附体进入环锭纺加捻,当捻度达到正常后即可把它剪断,这时由牵伸后的纤维由于加捻使纤维相互扭合而产生强力,但是接头时较为困难,所以这种方法不适合大面积生产。 用空心锭做大肚纱的缺点: ( 1)空心锭做的大肚纱由于固线是均匀包在大肚纱和细节上,而且固线有一定的强力,所以在大肚处由于固线捻度较大而且紧,所以这种大肚纱蓬松度差,手感较硬。 ( 2)由于空心锭管内孔大都为 7mm 所以用空心锭做大肚纱不能纺得太粗,一般在 (667tex). 棉 /牛奶纤维混纺大肚纱的设计与生产 第四章 大肚纱工艺流程及机械设备 7 第四章 大肚纱工艺流程及机械设备 FKW3502 型微型清梳联合机 (棉纤维) FA306 型并条机( 2) TJFA458A ( 型粗机) AS181A梳棉试验机(牛奶纤维) HFXA7 花式捻线机 ( 1) W3502 型微型清梳联合机:占地空间小,最低原料起投量仅为 2公斤 /台时。 可供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以及与教 学研发进行小批量实验,最多可带三台梳棉机同时工作。 经过喂料机和多辊开清棉机开松、除杂、混合,再经过清梳联喂棉箱,最后由顺向喂入加自调匀整装置将棉、毛、丝、麻、羊绒、化纤等各种短纤维送入梳棉机。 ( 2) 306 型并条机:传动平稳而且准确,噪音低,机一代自调匀整并条机,采用三上三下压力棒。 该机适纺品种面宽,成纱质量高,无纱疵。 ( 3) TJFA458A 型粗纱机:本机具有速度高,卷装大,结构先进等特点。 全机结构可靠,运转平稳,噪音低,耗电少,在相同卷装条件下,占地面积小。 锭翼为悬吊式,可提高锭速和便于操作。 采用有四罗拉双短 皮圈牵伸装置,四罗拉的规格分别为: 28 28 25 28. ( 4) HFXA7 花式捻线机:速率高、流程短、效率高、卷绕大、花型多、变化快等特点。 另外升降、级升传动结构新颖。 级升调节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 ,使用方便。 钢领板升降换向采用电磁离合器控制 ,平稳,无冲击。 棉 /牛奶纤维混纺大肚纱的设计与生产 第四章 大肚纱工艺流程及机械设备 8 图 1 粗纱机 图 2 小型梳棉机 图 3 并条机 图 4 花式捻线机棉 /牛奶纤维混纺大肚纱的设计与生产 第五章 大肚纱前纺各工序工艺计算 9 第五章 大肚纱前纺各工序工艺计算 梳棉工艺单 表 51 梳棉工艺计算 梳棉工艺计算 设生条干定量为: 26g/5m 落棉率 P 为: 3% 棉卷定量: 420g/m Ep 估 = 420 5   Em 估 = 3%  Em =21  修正 E 机械为 ,则 Z1=19, Z2=20 Ep =Em( 1+落棉率) =( 1+3%) = 机型 生条干定 量 g/5m 总牵伸倍数 棉网张力牵伸倍数 锡林与刺辊速比 转速 r/min 机械 实际 刺辊 锡林 盖板mm/min 道夫 FA201B 931 359 刺辊与周围机件隔距 mm 给棉板 小漏底入口 小漏 底出口 除尘刀 锡林 锡林与周围机件隔距 mm 活动盖板 后罩板 道夫 前上罩板 前下罩板 进口 第 1点 第 2点 第 3点 第 4点 进口 出口 上口 下口 上口 下口 马达盘 mm 刺辊盘 mm 轻重牙 Z1 棉网张力齿轮 Z2 道夫速度变换齿轮 Z3 盖板速度变换齿 Z4Z5 125 19 20 24 26/34 棉 /牛奶纤维混纺大肚纱的设计与生产 第五章 大肚纱前纺各工序工艺计算 10 G 生条 = 5 4 2 0 5= = 2 5 .78 1 .6 8E 棉 卷 定 量实 际 Tt=G 生条 ( 1+公定回潮 率) 200=(1+%)200=5577 棉网张力牵伸倍数: 24 .5 5 24 .5 5 20Z 平带的传动效率为 98% n 锡林 = 1361 4 6 0 0 . 9 8 3 5 9 . 0 2 / m in542 r   n 刺辊 = 1361 4 6 0 0 . 9 8 9 3 1 . 0 5 / m in209 r   锡林与刺辊的速比: 3 5 9 1 2 9 0= = 1 . 9 89 3 1 2 5 0nv n   锡 林 锡 林刺 辊 刺 辊dd n 盖板 = 452139ZZ  450 .5 1 1 4 2 3 3 0 9 8ZZ   n 盖板 = n 道夫 =Z3 Z3=24, 则 n 道夫 = 牛奶纤维梳棉工艺单 表 52 牛奶纤维梳棉工艺单 机型 生条干定 量 g/5m 总牵伸倍数 棉网张力牵伸倍数 锡林与刺辊速比 转速 r/min 机械 实际 刺辊 锡林 盖板mm/min 道夫 FA201B 931 359 刺辊与周围机件隔距 mm 给棉板 小漏底入口 小漏底出口 除尘刀 锡林 锡林与周围机件隔距 mm 活动盖板 后罩板 道夫 前上罩板 前下罩板 进口 第 1点 第 2点 第 3点 第 4点 进口 出口 上口 下口 上口 下口 马达盘 mm 刺辊盘 mm 轻重牙 Z1 棉网张力齿轮 Z2 道夫速度变换齿轮 Z3 盖板速度变换齿 Z4Z5 125 19 20 24 26/34 棉 /牛奶纤维混纺大肚纱的设计与生产 第五章 大肚纱前纺各工序工艺计算 11 牛奶纤维梳棉工艺计算 设牛奶纤维生条干定量为 25g/5m 落棉率 P 为: 3% 牛奶纤维定量: 300g/m 6025 5300 PE %31 60 mE 0 13 412  ZZE m 修正 E 机械为 则 Z1=19, Z2=20 %  )(落棉率)(EE mp 53005E 实际生条棉卷定量G 5 3 0 12 0 0% 0 01  )(公定回潮率)(生条GTt 棉网张力牵伸倍数: 24 .5 5 24 .5 5 20Z 平带的传动效率为 98% n 锡林 = 1361 4 6 0 0 . 9 8 3 5 9 . 0 2 / m in542 r   n 刺辊 = 1361 4 6 0 0 . 9 8 9 3 1 . 0 5 / m in209 r   锡林与刺辊的速比: 3 5 9 1 2 9 0= = 1 . 9 89 3 1 2 5 0nv n   锡 林 锡 林刺 辊 刺 辊dd n 盖板 = 452139ZZ  450 .5 1 1 4 2 3 3 0 9 8ZZ   n 盖板 = n 道夫 =Z3 Z3=24, 则 n 道夫 = 并条工艺单 表 53 棉头并工艺计算 道别 机型 条子干定 量 g/5m 并合数 总牵伸倍数 牵伸倍数分配 前罗拉速棉 /牛奶纤维混纺大肚纱的设计与生产 第五章 大肚纱前纺各工序工艺计算 12 表 54 牛奶纤维头并工艺计算 工艺设计与计算过程 头并 : 设 牛奶纤维生条定量为 25( g/5m) 半熟条特数为 5995tex,则半熟条定量为: )5/(%)(200 59 95 mgg , 根据406024 牛奶ggc,将 25牛奶g 代入得: )5/( mggc  机械 实际 12 23 34 度m/min 头并 FA306 6 罗拉握持距 mm 罗拉加压 N 罗拉直径 喇叭口直径 mm 12 23 1 2 3 1 2 3 39 41 180 310 70 45 3535 35 43 150 300 60 45 3535 总牵伸齿轮 Q、 G 轻重牙 H 冠牙 K 主牵伸变换齿轮 T、 R 马达盘 F 车头盘 d0 Q=44 G=52 H=26 K=124 T=53 R=71 180 150 道别 机型 条子干定 量 g/5m 并合数 总牵伸倍数 牵伸倍数分配 前罗拉速度m/min 机械 实际 12 23 34 头并 FA306 25 6 罗拉握持距 mm 罗拉加压 N 罗拉直径 喇叭口直径 mm 12 23 1 2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