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煤矿揭煤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按人数计算: Q1=4N=425=120m3/min 式中: Q1—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 m3/min。 N— 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 N=25人。 按炸药量计算 Q2= 3 2 ])([ KSLA /t =。 式中: Q2爆破后工作面所需风量, m3/min。 t爆破后井筒通风时间, 30min A井筒全断面爆破的炸药量, ㎏ S井筒净横截面积, K淋水系数, K 取 L 井筒炮烟稀释安区距离, L=300m 通风机最大风量 Qmax=Q2 = =由于采取双风机通风,因此单风机 Q单 = Qmax/2=5 单 台 风机 压入式通风风压验算 H=R Q2 Q高效 = = 式中 : H压入式风机全压, Pa R胶质风筒风阻, R=Rm+ Rz+ Rc= ++= s2/m3 Q2工作面所需风量, Q2=Q 高效 通风机高效风量, Q 高效 =425m3/min=由上述计算得知,所选压入式通风系统满足井筒施工用风需要。 揭煤期间局扇必须设专职局扇司机看管,且局扇司机必须是电工。 5)通 风设施及风流路线(见通风系统图) 新风:地面→局扇→风筒→迎头 乏风:迎头→风井井筒→地面 F≥2 0 米≥2 0 米T1T28 地 面地 面吊盘安全梯吊桶图例:F局扇新鲜风流乏风流T1 T2瓦斯传感器8CO 传感器放炮警戒通风系统、避灾路线及放炮警戒示意图安全梯 供电系统 1) 揭煤区域内主要电气设备 ①揭煤头电气设备:照明综保 信号设备。 ②回风流电气设备:风井地面井口 20m 范围内非本安型电气设备。 2)局扇供电电源:揭煤掘进头设置 2台 2 (一主一备),局扇电源分别接风电、瓦斯电、闭锁 “三专”线路,局扇开关采用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 3)其他供电电源 ①动力电源从变电所供电。 井筒内照明监控信号由集控室信号照明综合供电。 ② 风井井口 20m 范围内电 气设备集控室馈电开关供电。 4)电气管理 ①加强电气设备检查维修,揭煤期间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台台完好,供电线路绝缘良好,电气保护灵敏可靠。 ②揭煤期间,施工单位每天必须有专职电工对揭煤掘进面电气设备防爆性能进行检查维修,相关单位每天必须有专职电工对回风流电气设备防爆性能进行检查维修,杜绝电气设备失爆、失保。 ③揭煤期间,必须有专职电工对局扇自动切换开关试验一次,挂牌留名,并记录。 ④ 揭煤期间,机电队每天必须有专职电工对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试验一次,并记录。 ⑤ 揭煤期间,机电队每天负责对井口及井下馈电开关进行漏电试验, 并记录。 ⑥ 揭煤期间,局扇安排专职局扇司机。 ⑦ 严禁带电检修及带电移挪电气设备及电缆。 ⑧ 严格停送电制度:检修或移挪电气设备或电缆前,必须切断电源。 检查瓦斯,在其周围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 %时,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切断电源时开关手把必须闭锁,并挂停电牌。 5)揭煤停、送电管理 ①揭煤期间,机电队安排固定 熟练电工,熟悉此范围内的供电系统电气设备和停电范围内需停电的电气设备、人员,并负责电气设备停送电。 ②机电队安排固定熟练电工负责 风井变电所内高低压开关柜 停送电。 ③ 保供工区安排固定熟练电工负责 35KV 变电所 6KV 馈电开关 停送电。 ④电工班长负责风井井口地面 20m 范围内电气设备停送电。 6)安全措施 ①负责停送电单位要派专职电工操作,并熟悉馈电开关性能及供电系统。 ②停送电操作必须听从揭煤领导小组现场负责人指挥,严禁擅自操作。 停送电操作后及时向现场负责人及调度所汇报, 并悬挂停电牌。 ③停送电要认真核对开关编号,防止误操作。 7)揭煤区域供电设计 ①动力电源取自变电所井下专用变电器。 ②局扇电源取自变电所专用 “三专”变压器,容量均为 351KW. ③动力电源采用 MY3 25+ 1 16 电缆,载流量 113A,工作面负荷为 3KW 能满足施工要求。 ④ 局扇电缆采 MY3 50+ 1 25电缆,载流量 175 A,局扇负荷 60 KW满足施工要求 馈电开关整定计算: 局扇过流整定为 倍 I=P/( 3 V cosα) = 60247。 ( ) =120A 120A =144A 过流整定为 144A 附图:风井井筒井下供电系统图 监测监控系统 在距风井井筒工作面小于 5m 范围内设置甲烷传感器 T1;在风井井筒上口向下 10~ 15m 处设置甲烷传感器 T2及 CO 传感器; T T2 探头断电开关为:集控室 80 开关。 主要切断 220Kw 井下照明、井下主副信号、主副翻矸台、内齿轮绞车、主井盖门、地面主副钩信 号、地面井口照明等。 因井口至绞车房之间的信号电源和井盖门控制按钮及井盖门绞车在井口 20m 范围之内,一旦断电,会造成工作面人员无法撤离、提升机紧急制动、井盖门打不开等后果,所以在地面增设风动绞车打开井盖门,并在井下及井口信号房与绞车房之间增设本安型信号进行联络,绞车房增设 T2探头同步显示预警装置,一旦 T2探头接近报警点,迅速起动本安信号。 T1 、 T2 断 电 范 围 及 其 断 电 值 如 下 表 : 表 5 探头 报警浓度 断电浓度 断电范围 复电浓度 T1 ≥ % ≥ % 风井井筒内及井口 20m范围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 % T2 ≥ % ≥ % 风井井筒内及井口 20m范围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 % 四、安全防护措施 远距离放炮 为安全揭穿 31 煤,揭煤期间采取远距离放炮安全防护措施,执行范围为:在风井迎头距 31煤顶板法距 3m至 32煤底板法距 止全 过程。 1)放炮基地:风井井口 20m 范围以外(兼救护基地)。 2)放炮前,切断风井井筒及井口 20m范围内的所有电器设备电源。 并在距风井井口 20m 以外安设专人警戒, 并撤出警戒区域内一切人员。 3)放炮 30分钟后,且炮烟吹散,根据监控终端显示该头迎头及回风流瓦斯及 CO浓度小于规定值后,先由揭煤领导小组成员、测气员、放炮员、班队长共同到工作面进行验炮,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由小组成员统一安排撤警戒、送电,进入工作面恢复工作。 4)放炮必须实行“一炮三检,一炮三泥,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5)井筒揭煤期间放炮采用铜脚线毫秒延期电雷管,正向装药,使用T100 型水胶炸药。 工作面验证 在工作面执行防突措施后,采用钻屑指标法 K1和 Smax值对工作面措施进行效果检验,施工 5个效检 钻孔,其中四个位于井筒四个方向,距局部措施控制区域边缘不大于 2m;另在井筒中部布置一个于工作面的校检孔。 在效检指标合格,且施工过程中未出现喷孔、夹钻等其它动力现象等情况下允许施工至煤层顶板法距 3m。 否则必须采取补充措施,并重新进行效果检验,直至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当工作面施工至 31煤层顶板法距 3m时,采用 K1 和 Smax再次对工作面进行验证。 五、确定揭煤区域及安全岩柱厚度 工作面揭煤区域为:距 31煤层顶板法距 3m至 32 煤层底板法 距 2m。 远距离放炮区域为:距 31 煤层顶板法距 3m 至 32煤底板法距2m 止,其对应的井筒深度为 ~。 从工作面距离 3 31下以及 32 煤层顶板法距 5m 开始,必须采取边掘边探原则,以确保工作面到煤层顶板具有最少不小于 3m 的安全岩柱。 当井筒工作面迎头进入远距离放炮区域( 31顶板法距 3m)前 ,采用远距离放炮措施进行揭煤施工 ,直到井筒穿过 32 煤层底板法距 止。 六、瓦斯压力测定 前探孔探 探 3 兼作测压钻孔。 前探孔探 1 煤后用水泥等封孔材料充填封实,防止漏气。 测压孔必须布置在岩层比较完整的地方。 三个超前钻孔见煤 点彼此之间的间距不得小于 5m。 钻孔要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煤层底板不小于。 钻孔见煤后,干煤芯管取样,煤样重量 ~ 4㎏ ,不得使用循环水取芯,为确保井筒施工进度,尽量减少路途送样时间,煤样可直接送实验室 测定 ,测定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 △ p值 )和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 a、 b吸附常数。 钻孔施工完毕后,用压风及扫孔器清除孔内杂物,向 测压钻孔内插入 尾端 带有压力表接头的 1/2″ 镀锌铁管 ( 长度 3m), 为缩短测压时间,测压室长度与煤层厚度吻合,测压管总长度要进入目标煤层内, 1/2″ 镀 锌铁管在孔口外 端安设 三通 阀门,为保证其气密性,管接头部分采用密封胶带缠绕 ,测压室管 段焊有直径略小于钻孔直径 1~ 2mm厚的垫板,安装时测压管 端头用 8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