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铁出入口设计获奖作品(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思 地面站亭(无障碍出入口、风亭、冷却塔)等设施应该成为展示中原特色地域文化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风景线。 设计将中原城市郑州城市比作客厅,地铁作为客厅间的游廊,于是,地铁站就成为城市文化和景观展示的窗口。 乘客出入地铁,犹如做客于城市之中。 将地铁设施作为方便市民生活、活动的“城市家具”,使得地铁站在单纯的交通出入功能上附加了更加丰富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将地铁出入口和风亭等设施作为“城市家具”进行灵活多变的设计,使出入口成为“城市之窗”。 通过可变的模数设计,实现“一线一景”的统一风格和多变的建筑形式,并通过预制技术和现场拼装,保证实施的可操作性。 单体选型与模数体系 考虑经济因素和施工的操作性,站亭采用正方体的基本形式,强烈的形式特征呼应中原城市中正务实的特点,同时又提供了与城市的融合的多重可能性,恰如其分地反应出1号线作为郑州城市风景线的特征。 由于预留条件尺寸的多样性,设计将把站亭的尺寸统计归纳于34种尺寸,其覆盖的地下结构将根据现场条件增加“挑耳”等措施支撑地面结构。 方案一中站亭出入口跨度和长度均采用正菱形网格对角线600作为基本模数,跨度采用6000、6600、7200、7800mm几个等级,长度采用12000、12600、13200、13800几个等级,由此衍生出多种可能性。 风亭、冷却塔、紧急出口等参考站亭模数并加以调整。 标准化、工业化、预制化的生产建造方式,不仅赋予地铁站亭以时代特征,同时可以节省施工时间、节约建造和维护成本并且有效的控制建筑质量。 单位组件依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