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山景区道路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总面积71平方公里 ,山地占 1/5,辖 26个行政村 ,206个村民组 ,,其中农业人口,。 系“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范镇”、“中 永城市芒砀山景区 2020 年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州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芒山镇历史悠久,秦置砀郡,汉置砀县,唐称凤凰城,清为保安镇, 1949年设雨亭区隶属安徽 砀山县 , 1952年划归河南永城, 1953年更名芒山区。 1986年撤乡设芒山镇。 自古以来即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文人墨客接踵驻足之处,自春秋末年以来,留下了众多千古胜迹和文化遗产,以汉梁孝王夫妇“穿山阴宫”为主体工程的十三座大型汉墓分布在 14平方公里的群山之内,以规模之宏伟,年代之久远,工程之浩大而更胜于北京明代的十三陵。 以汉僖王 金缕玉衣 、敦煌前壁画为代表的众多惊世文物是芒山盛衰苍桑历史的最好鉴证。 以天下奇观“汉高祖斩蛇碑”、“夫子避雨处”等为代表的 29处知名人文景点,为今后芒山旅游业的兴旺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特种养殖、工艺雕刻 、绿色企业、科技工业、商贸旅游”是芒山崛起的五大经济支柱。 镇区内有幼儿园两所,小学三所,先后投资 318万元兴建的三所中学达 52个班,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 中心卫生院被省卫生厅审定为农村标准卫生院。 有线、无线电视,电信、移动通信入户率在 95%以上,宽带网也已接入普通家庭。 博物馆、体育馆、电影院等活动娱乐场所占地 42亩。 近年来,特别是 2020年以来,芒山镇在上级领导和建设部门的支持下,凭借着优越的区位环境和交通优势,以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以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高品位为目标,以旅游拉动、市场促动、产业带动 为举措,在前几年有效实施旧城改造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基础建设,加强市政管理,迈开了从“农民城”向“旅游城”过渡 永城市芒砀山景区 2020 年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转化的步伐。 高起点制定发展规划 芒山小城镇建设,从 1990年提出创建“农民城”起,曾先后聘请永城城建局、商丘规划设计院、郑州黄河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所三次进行规划设计。 随着文物旅游区的开发和镇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原设计方案已不适应形势要求。 2020年,该镇聘请北京建筑设施研究所专家高起点设计了芒山中远期城镇建设发展规划,设计镇区面积扩大到 15平方公里,把张庄 、柿元、夏庄、前尧、磨山、戏山等环山村都纳入镇区,建设成寓旅游景点、生态园林、居民生活、工业、文化、商贸服务区整体结合、布局科学的豫东边陲旅游重镇。 高投入加强基础建设 芒山镇党委、政府坚持“人民城镇人民建,建好城镇为人民”的宗旨,在努力发展镇域经济的同时,多方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城镇基础建设。 到 2020年,先后共投资 元,改造拓宽旧街道 9条,新建双层仿古檐门面房 17万平方米,沿街修下水道 ,置路灯 180盏,栽松柏和家槐树 4000余株 ;创建了面积达 5000平方米的山城农贸市场和雨亭小工业品市场; 3所中学、 6所小学、 2所幼儿园建起了教学楼,镇卫生院建起了门诊病房大楼;新建电视播转台和移动通讯发射塔 3个,有线电视入户率 98%,程控电话扩容到 6000门,手机入网 1960户,全镇年用电量达 596万千瓦时。 2020年,镇政府组织了对汽车站至水泥厂段的商品一条街 永城市芒砀山景区 2020 年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开发,投资 200万元建成门面房 400余间,动员群众投资 700万元在高速公路立交附近建起 2座大型加油站。 在镇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筹措资金兴办了基础建设八项工程:投资 320多万元修建 了四条 68米宽的水泥道路,投资 2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永砀路镇区南段长 ,投资 180万元建设了两 栋 59户教师宿舍楼,投资近 30万元建设了财政所办公楼和镇政府会议楼,投资 13万元为镇计生办新建了科室楼,投资近 10万元新建公厕 8个。 此外,组织实施了镇区部分街道门面楼房的空档补建,从而把镇区规模、设施规范化推进一步。 高标准实施环境治理 芒山镇区四面环山,与旅游开发中的五大文物景区紧密相连, 20多处国家和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景区(点)分布周围。 镇党委、政府站在宏扬民族 文化、重塑豫东古镇的高度,强化措施,倾力服务旅游开发,致力实施镇区、景区环境治理。 去年以来,一是组织环山村干部群众在保安山、黄土山、夫子山等山坡废地和景点通道线两侧规模栽植各类风景苗木 3万余株,在高速公路连接线两侧和景点邻近村腾地 5000多亩栽植速生杨树 30余万株,建成绿色林区。 二是集中时间,彻底清除镇区沿街违章建筑,不符合规划广告招牌和各种障碍物,严格按“三优”标准规范了沿街门面、摊点的物品摆放和卫生秩序。 三是镇成立了市政管理所,组织了 20人的专业清洁队伍,坚持全民性卫生经常清理,经常督查,从根本上解决了 占道经营和街面脏、乱、差问题,使镇区、景区环境绿化、净化、亮化起来。 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永城市芒砀山景区 2020 年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芒山镇小城镇建设坚持以膨胀镇区扩大需求、强化基础扩大就业、优化环境扩大招商为导向,推动了产业进步,市场繁荣,促进了经济发展。 近年来,先后引进资金 2400多万元,引进定点销售单位 11个,引进外地来芒经营商 106家。 2020年,镇区有各类经贸摊点 1200余家,建筑建材、石雕、机械、化工、加工、运输、修理、饮食、服务等行业经营者 2400多户,成为幅射豫皖苏鲁边界地区的商贸物资集散中心;新上投资 50万元以上 项目 12个,二、三产业的增加值 ,总产值实现 2.8亿元。 镇区居民比上年增加 1287人,人均现金收入 2258元,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 18个百分点。 永城市芒砀山景区 2020 年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第 3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景区道路现状分析 由于近年来景区建设主要集中在各个景点建设上,虽然修建了多条景区道路,形成了旅游循环圈,使通向景区的道路四通八达,为游客交通提供了方便。 但景区道路的建设仅限于对路面的修建,道路两侧依然是农田、民房和残墙断壁,路肩仅有的一排行道树,缺株严重,游人行走在道路上,和乡村公路没 有什么区别,找不到一点景区的感觉。 柿园路,从高芒路至永芒路,全长 2200 米,北段是农田,间有成片的桃园,南段是柿园村,民房建筑参差不齐,离道路很近,路边杂物较多,卫生较差,感觉很乱,柿园路的两侧各种植一排法桐行道树,品种是以前的老法桐,树干不直,结球落毛较多,而且局部地段可能是老百姓嫌法桐影响农作物生长,将法桐树干在离地面不到 3米的地方锯断。 道路两侧农田较低,路东侧是一条自然排水沟,宽约 3米。 大寺路,从永芒路至芒商路北,全长 815 米,东侧是苗圃,路边是一条排水沟,宽约 5米,但由于苗木长势不佳,没有形成应 有的景观,与芒商路交叉口,东侧有一水塘,由于垃圾随意倾倒,污水排放,已形成了一个污水池。 路口的西南角、西北角都有简易的临时建筑物,外观简陋,破旧,路侧行道树是 永城市芒砀山景区 2020 年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法桐和大叶女贞混栽,长势不佳。 道路两侧地势较低,平均比路面低 米。 芒商路,从永芒路至夫子庙路口,全长 2080 米。 东段,永芒路至大寺路,以花坛形式进行绿化,花坛于 2020 年绿化,由于绿化时花坛种植土没有更换,垃圾渣土较多,植物长势不良,加上两侧门店和行人踩踏,除法桐存活较好外,其它低矮的花灌木损毁严重,残缺不全,局部出现黄土祼露。 大寺路向西,两侧地面较低,平均比现有路面低 米,陈胜墓南北路以西,路北侧是陶瓷厂破败的厂房和围墙,杂草丛生,石砌围墙局部倒塌,一片凄凉。 再向西,是村民住宅,路面料物随意堆放,环境脏乱差。 芒商路两侧各种植一排行道树,树种为重阳木,目前长势较好。 陈胜墓前道路,从芒商路至陈胜墓景区门前,全长 917 米,南段是农田,两侧地势略低于路面。 北段西侧是村庄,由于前期景区两侧已征地,两侧征地宽约 25 米,并进行了简单的绿化,种植有大叶女贞、雪松、楸树、柏树等,但由于缺乏管理,村民在绿化树下种菜和庄稼,绿化效果不是很好。 高芒路,北起 汉风街,南至柿园路,全长 1500 米,主要绿化道路以东,现状主要是农田,在最北侧有几处简易临时房,在景区东门偏北,是道路建设时开挖的一个取水坑,长约 144米,宽约 58 米,面积 8352 平方米,再向南,是一片桃树林,成年果树,长势较好。 桃树林南侧,是村民住宅,离路较近,房屋外观较破,门前有杂物堆放。 综上分析,柿园路、大寺路、高芒路、芒商路、陈胜王陵 永城市芒砀山景区 2020 年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前道路等 5条景区道路,现状景观较差,还处于乡村道路建设水平,与景区发展不相协调,急需加强景观建设。 景区道路功能分析 柿园路、大寺路、芒商路、陈胜墓前道路和高 芒路等道路不仅是景区道路,而且是镇区道路,另外,道路周边村民没有搬迁,景区道路还兼具村村通道路的交通功能。 以上五条道路都没有修建人行道,也没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之分,行人、电动车、电动三轮车、摩托车、自行车、货车、参观小轿车等混行其中,车辆、行人不断。 柿园路,最西端与永芒路交叉处,正对芒山景区博物馆,东段与保安山景区南门南北路和高芒路相接,是芒砀山南部通往保安山景区的主要道路。 高芒路,北段直接通往汉风购物街,中间是保安山景区东大门,向南穿过 311 国道,一直通到永淮路,是从永城东部直接进入景区的最便捷的唯一 通道。 大寺路,从永芒公路直接通往大汉雄风所在的芒山北峰,从大寺路向北看,大汉雄风巨型雕塑正对路中间,是远观大汉雄风的最佳位置。 同时,该路与芒商路相连,是景区环路的一部分。 芒商路,东接芒山镇步行街,东段沿线北侧有芒山镇政府办公区、刘邦斩蛇处,西段北侧有夫子庙景区、文圣园景区。 中间与陈胜墓道路相通。 此路是芒山通往商丘的最便捷的道路,是芒山镇和芒砀山景区的西入口。 陈胜墓前道路,南接芒商路,北至陈胜王陵,与王陵景区大门前东西路构成景区的环路系统。 综上所述,柿园路、大寺路、高芒路、芒商路、陈胜王陵前道路等 5条景区道 路,是连接景区各主要景点的交通纽带, 永城市芒砀山景区 2020 年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是有效组织游览的交通基础,通过以上道路,将各个分散的景点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时,以上道路也是景区、镇区和周边村庄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担负着多方面的交通功能。 文圣园建设现状 文圣园景点位于永城市芒山镇夫子山主峰南麓,西面与文庙及孔子避雨处相邻,周边与僖山、保安山、黄土山、铁角山、芒砀山主峰相望,南北长 180 米,东西宽 160 米,北依夫子山主峰,东西两侧为约三十米高的悬崖峭壁,石壁下面是一泓长年不涸的泉水,水质甘咧,清澈见底。 其院落座北朝南,北高南低,负阴抱阳。 院 内现存三座康熙年间所建的古塔,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林占地总面积约 2公顷,设管理区及观光区两大功能分区,其建筑风格以明清为主。 依据“相地合宜,构图得体”的原则,“寓情于景”,在原来的地貌上,略加改造,因地制宜,布置亭、廊、阁、轩、斋、厅、堂等仿古建筑,营造一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天然图画”。 芒砀文圣园是一处仿清代园林建筑风格的群体建筑,布局紧凑,整体性强,处处表现出清代古典园林之特色。 文圣园的营建,是一座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