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扑 外网系统是 办公楼 对社会公共的一张网络,要实现门户网站、 Inter上网、无线 WLAN覆盖等,承载业务较为简单,其重要性和重要级别相比内网都较低,因此,在建设模式和设备选型上采用“大内网、小外网”的建设思路。 本着以用为主的设计理念,设计以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统一的网管系统为原则,采用“核心- 汇聚 接入” 三 层架构设计,以“ 核心 汇聚采用万兆以太网技术,汇聚至接入层交换机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可升级至万兆),接入层支持 10/100/1000M 到桌面 ”的方案进行部署, 满足现在及未来 几年 的发展需要。 . 外网核心层 按照到“大内网、小外网”的建设思路, 针对外网建设,在网络中心部署 1台模块化核心交换机。 核心交换机配置双引擎,双电源,配置万兆光接口和千兆电接口,其中核心万兆光接口与 汇聚 交换机万兆光口互连,千兆电接口与 Web/FTP服务器互连。 . 外网汇聚层 汇聚层设计采用万兆路由交换机,每栋楼部署一台,汇聚设备采用光纤与核心直接互联,同时要求光口不得少于 10 个,千兆电口不得少于 20个,配置双电源冗余。 16 . 外网接入层 接入层设备完成简单的二层交换, ACL、安全等都位于这一层。 对于 办公楼接入层,外网水平区线缆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因此数据点采用千兆到桌面的工作 区连接,采用智能千兆交换机,同一弱电间内多台交换机之间采用堆叠模块互联(非级联)。 在满足 网络 高性能、高密度的接入的基础上,提供更全面的安全接入策略和更强的网络管理维护易用性,是理想的接入层交换机。 . 外网出口 针对 办公楼 外网的互联网出口,建议部署一台千兆防火墙,将强大的安全抵御功能和智能网络特性无缝集成在一个硬件平台上,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安全防护:包括增强状态安全过滤,虚拟防火墙技术,抗攻击防范能力,针对 P2P 应用进行深入内容检测并且对这些应用采取阻断的控制措施,提供丰富的日志功能和告警功能,全面 NAT 应用支持 等等功能,不但能为用户提供广泛和深入的安全防护和安全连接功能,同时可以降低与安全相关的总体拥有成本,是互联网出口安全的理想选择。 . 外网无线网 全方位无线覆盖,覆盖范围包括主要关键室内区域; 利用无线网络覆盖有线网不方便和无法布线的区域; 无线 控制器 对全网无线 AP 统一控制管理,要求配置符合 AP 数量 的授权 及 有很好的 扩展能力 本次工程外网共有 N 个 AP 点。 瘦 AP 完成 智能终端的 无线接入,无线控制器完成接入策略、认证方式、功率控制等。 通过无线控制器对无线 AP 进行集中管理,达到统一运维、管理的目的。 其中瘦 AP 实现无线信 号的处理,而 AP 管理、加密、漫游等功能全部集中到AC进行,这样可以简化整个网络的管理,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无线控制器: 本次项目采用高性能控制器,最大可管理 AP 数达到 256 个,既满足可以满足现在使用,又为将来扩容预留了空间。 无线 AP: 17 无线 AP有如下优点: 传输速率:无线双频 11n AP 要求 提供高达 300Mbps 的无线接入 速率 ,是相同环境下。 智能覆盖:为了 有效地从覆盖范围、接入密度、运行稳定等方面提供 给 用户最佳 的 无线网络 应用体验,要求无线 AP 支持 终端感知型智能天 线覆盖技术。 频谱防护:为了降低 波段的射频干扰源 对无线网络的影响,要求无线 AP 支持频谱防护功能; 造型美观:为了不破坏建筑装饰的整体效果,要求 无线 AP 兼具美观 特性 ,可 墙挂、吸顶等安装方式, 既不影响美观又能实现无线信号覆盖。 POE供电设备: 本项目采用 的 POE 供电设备实现对 AP 的远程供电, POE 供电设备可以做到如下要求 : 消除本地供电带来的 不方便取电,电源线外露造成不安全。 可远程控制 AP 开关, 实现对 无线 AP远程 控制和管理。 无线网管软件: 本项目采用无线管理系统,采用 Web 图形化 界面,为管理员提供了简便、友好的管理平台。 管理员 只要用鼠标点击,即可轻松实现设备配置管理功能,实现无线控制器、 AP、移动终端等的集中管理。 无线 网络 逻辑拓扑 图 帮助管理员 一目了然的 了解网络部署情况及 无线 设备 状态、无线 链路状态 、无线射频覆盖范围、强度、速率等。 该平台有线无线有机的结合起来,融合成一个整体,大大的减小了配置和管理难度,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轻松实现网络部署、拓扑监视、流量优化、安全认证、终端调配、热点查看等管理功能。 . 综合安防系统 . 系统概述 安全防范技术的特点在于它所采用的多元信息采集、传输、 监控、记录、管理以及一体化集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 实践证明,利用这一技术构成的安全防范系统,能为建设环境提供一个安全、便利、舒适的受保护空间。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安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对监控部位进行全天24 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当有警情发生时保安人员可及时、准确地进行处警; 18 也可在事后进行某些案件回放分析,重要时也可作为呈堂证供。 因此,在 办公楼 ,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防范系统,不但可以改善 办公楼 的综合安全系数,而且更加强了安全保卫防范力度,对 办公楼 内人身和财产安全也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并可为 办公 楼 实现安全现代化管理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从 办公楼 实际需求出发,通过严谨的设计,建立起高效的、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安全防范网络,使整个 办公 楼 公开部位(主要出入口、大厅 、电梯轿厢、电梯厅、财务 室 、 档案室、停车场、 走 道 等)、要害部位( 信息中心 机房 、会议 室等)、设施部位等处在严密监控之中。 安全管理人员通过此高科技手段,能实时掌握 办公楼 内部及出入口走道区域人流、物流的动态变化,能随时记录、调用有关信息,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办公楼 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将充分体现系统的整体性, 数字化视频安防监控 子系统、 入侵 报警子系统系统 、 电子 巡更 系统三 大部分,不片面追求某一个子系统的无死角防范,我们将结合 办公楼 的安全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互补以及联动实现对 办公楼 的严密监控,这也是系统高性价比的体现。 三 个子系统从 “ 点、线、面 ” 三个层次对大楼进行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 . 系统设计要求 . 系统核心构架设计 办公楼 安全防范系统整体构架突出先进性、可扩展性,以获得长期的投资价值。 先进性体现安全防范系统与整个 办公楼 智能化建设的融合,而并不是简单的系统堆叠;可扩展性体现系统不能仅仅以短期需要为目标,必须满足 办公楼 智能化建设的发展需求。 充分考虑以上 两点,本次安全防范系统将采用 IP 信号传输模式,为 办公楼打造一套先进的、具有可扩展性的安全防范系统。 . 视频安防监控子系统设计 视频安防监控子系统是 办公楼 安全防范系统中技防的 重要 系统,负责对 办公楼 进行 全 面的防范,同时对重点区域实行严密监控,从系统的先进性以及可扩展性考虑,确定采用 IP 传输结构。 下面我们从系统的前端信号采集、信号传输及控制中心三大组成部分的详细设计中体现系统的稳定性、适用性以及高性价比性。 19 . 整体架构设计说明 根据 办公楼 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对整个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要求,系统采用IP化网络视频监控,整体设计思路为:集中管理 +集中数据存储。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用于整体 办公楼 的安保监控,系统将与其余例如入侵报警系统, IP 门禁系统之间形成联动,更大程度利用机防代替人防。 视频监控系统在必要时刻调阅处于安防网内的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前端摄像机图像、存储设备内存储的历史图像。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分为前端采集系统、传输交换安全接入系统、管理控制系统、视频音频存储系统、解码上墙系统 5大部件。 . 前端 视频 信号采集部分设计 前端信号采集部 分设计主要包括摄像机摆放位置即点位的设计和摄像机的选型设计: 办公楼 属于人流量大、流动性强的公共场所、因此那样对进出人员实行严密控制,很难在事前通过对人员的控制实现安全防范,其安全防范难度更大,因此在不侵害人身隐私的前提下,应在 办公楼 每个有需要的公共区域设置监控摄像机 ;如: 地面层出入口设置室内网络型高速球机或网络半球型摄像机; 地下室:在车位的过道出设置网络固定摄像机; 楼层各门厅:在各层主要门厅,电梯厅等位置设置 网络型半球 摄像机; 各层主要通道:在各层主要通道设置摄像机; 重要部位:监控中心、消防控制室 、会议室、机房信息中心等场所设置摄像机。 摄像机具体安装位置、镜头的方向设计以封锁出口为核心思路,即摄像机镜头的方向主要考虑非法入侵人员离开的路径和朝向为准; 摄像机的选型充分考虑适用性、高性价比性,需要综合考虑包括建筑空间环境、装饰环境和照明环境不同的环境因素来进行设计: 室内大范围的监控区域如大厅采用室内高速 红外网络 球型摄像机;走道、出入口属于较为狭长的空间环境,建议采用常规固定式 网络 摄像机;电梯空间狭小需设置带广角镜头的固定 模拟 摄像机,在监控画面中可同时显示电梯所在楼层, 20 便于管理人员识别电梯所在位置。 结合装饰环境考虑:地下室、室外都是没有吊顶的情况,须采用壁装放式,地下室的出入口适合选择枪式固定摄像机;地上楼层通常都会有吊顶,可选择吸顶安装的球机和半球,包括安装方式的设计、摄像机的颜色选择都需要根据最终的装饰方案确定,本次 我 司 将根据我们丰富的智能化建设经验进行设计。 . 信号传输方式设计 由于安全防范系统的特殊性,稳定性是衡量 办公楼 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指标,建议 办公楼 视频安防监控子系统采用 全 IP 传输方式方式实现传输。 电梯摄像机采用传统模拟信号由专用线缆通过编解码器传输信号。 就地集中到所在区域的监控专网,通 过监控接入交换机 直接连接到监控专网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整个系统采用高性能 IP 专网承载监控图像,不存在图像衰减问题,同时通过组播方式支持多个人同时查看同一热点,系统可实现无阻塞交换,无任何瓶颈。 可以保障这样大规模监控系统的“看、控、监、管、用”综合性能。 . 控制中心设计 办公楼 的智能 监控系统总计建设 N 个监控 接入点。 对于 办公楼 监控系统的存储平台具体要求如下 : ( 1)要求监控控制平台的数据库在纪录图像信息的同时,还应纪录与图像信息相关的检索信息,入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 平台应能存储音频信息并保持 30天;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可配置专用存储设备备份。 ( 2)图像存储设备满足采用 MPEG4/2视频编码格式进行图像存储。 跟进需要扩展。 ( 3)具有足够的扩展空间,存储的 模拟摄像机 图像数据应保证 FULL D1(720 576)以上的图像分辨率 ,高清网络摄像机 应保证 (1280 720); ( 4)监控图像存储时间不小 30天,经过复合后的报警图像应按相应的报警处置规范做长期的保存。 ( 5)应考虑对录像文件的采取防篡改或完整性检查 措施;支持按图像来源、纪录时间、报警事件类别等多种方式对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检索,支持多用户同时并发访问同一数据源; 21 ( 6)支持图像纪录、网络回放的双工、双码流模式。 ( 7)设备管理:要求平台内的存储系统,在同一的管理平台下,实现对所有存储软硬件资源的配置及查询,系统性能的实时监视,系统设备的故障报警监视、故障诊断、及定位分析、报警日志的创建及维护等。 ( 8)安全认证:验证用户的访问权限和优先级,监测和纪录用户进行的访问和操作等;验证接入设备的合法性,并注册合法设备。 . 存储系统设计 此次存储 IP SAN部署依 据系统 在安全防范系统中部署一套或多套存储设备,作为监控录像使用。 . 显示部分设计 画面显示部分设计,监视器是 CCTV 系统的终端显示设备,它用来显示、监测被摄体的图像,整个系统的状态都体现在监视器的屏幕上,最终反映系统的优劣,因此监视器的选择在 CCTV 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设置一套 3*4 共 12台 46 寸的液晶拼接单元。 所有监控画面通过监视器轮巡显示, 液晶显示器置于操作台上, 作为录像查看和报警联动画面显示用,全面监看与重点监看相结合 )。 . 系统管理平台设计 基于网络传输为基础的 IP 智能监控管理系统一般包括管理服务器 软件、存储管理服务器软件、流媒体服务器软件等各种管理平台服务器软件。 视频监控系统软件平台是 IP 视频监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核心。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软件平台,实现 IP 视频监控系统的统一管理、统一控制、统一存储、统一媒体转发调度。 软件系统各部件之间采用标准的信令、媒体、存储和视频编解码协议,可以实现各功能部件的灵活部署,系统容量可弹性扩展。 软件平台各部件通过 HA 和负载均衡设计,实现电信级的高可靠性保证,满足电信级和高端行业应用的可靠性要求。 在 大楼 监控中心配备一 台 网络视频管理 平台服务器 ,实现对监控点的实时管理 ,并配备 相应 IPSAN 的存储系统实现视频图像的存储。 为保 安防 专网的安全性,故在设计时在网络部分增加了相应的网闸做为安全设备,由于网闸等安全设备对流量控制都有较高限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