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L 的 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 AT89C2051是它的一种精简版本。 AT89C 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图 44 AT89C51引脚图 电源电路 78系列集成稳压器是常用的固定输出电压的集成稳压器。 它的内部含有限流保护,采用了噪声低,温度漂移小的基准电压源,工作稳定可靠。 78系列集成稳压器为三端器件: 1脚为输入端, 2脚为接地端, 3脚为输出端,使用十分方便。 78系列集成稳压器典型应用电路如下,这是一个输出 5V 直流电压的稳压电源电路。 IC 采用集成稳压器 7805, C1,C2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 端的滤波电容, RL为负 11 载输出电阻。 当输出电流较大时, 7805应配上散热板。 图 45 电源电路 输入电路设计 按键电路 关于按键:共设计了 4 个独立按键,一个为进入调整上下限的功能键,一个为加,一个为减,另一个为确定设置键,按下调整键进入上限设置,右边红色二极管 亮,设置完上限按确定键,延时并且蜂鸣器响 1下,绿二极管亮,自动进入下限设置。 设置完下限按确定键蜂鸣器响 2 下,进入温度正常显示状态。 图 46 按键电路 12 测温电路 测温电路方面,我们选择的温度传感器是 DALLAS 半导体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只能温度传感器,不同于传统的热敏电阻, DS18B20能够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 9~12位的数字读书方式。 DS18B20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供电,一种是采用电源供电方式,此时DS18B20的 1脚接地, 2脚作为信号线, 3脚接电源。 另一种是寄生电源供电方式,如图 4所示单片机端口接单线总线,为保证在有效的 DS18B20时钟周期内提供足够的电流,可用一个 MOSFET 管来完成对总线的上拉。 当 DS18B20 处于写存储器操作和温度 A/D 转换操作时,总线上必须有强的上拉,上拉开启时间最大为 10us。 采用寄生电源供电方式时 VDD 端接地。 由于单线制只有一根线,因此发送接口必须是三态的。 这里我们把温度传感器的 DQ端与 P23相接,以 P23作为温度输入口。 温度传感器 VCC 端接电源, GND 端接地端。 如下图所示 图 47 测温电路 输出电路设计 显示电路 关于发光二极管:共设计了三个发光二极管,一个为电源指示,另外两个分别为上下限指示或温度报警指示。 当进入调整上限时红色的亮,进入下限时绿色的亮。 当正常显示温度时,温度高于上限红色的亮,低于下限时绿色的亮。 13 LED发光二极管的压降一般为 ~ V,其工作电流一般取 10~20 mA 为宜。 电阻 R=U/I ,计算得出范围在 250Ω 500Ω间,在这里取 470Ω。 图 48 温度上下限报警灯 图 49 电源指示灯 关于数码管:显示温度, 温度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数码管使用条件:a、段及小数点上加限流电阻 b、使用电压:段:根据发光颜色决定;小数点:根据发光颜色决定 c、使用电流:静态:总电流 80mA(每段 10mA);动态:平均电流 45mA 峰值电流 100mA。 静态电阻 R=U/I=5V/10mA=500Ω 为了使数码管正常工作,所需电流应大于静态电流值,故电阻要小于静态电阻,故取 470Ω。 14 图 410 数码管 15 42度,温度下限为 15度。 上限温度 16 下限温度。 此时温度为 38 度, 温度在规定范围内,绿灯指示,不报警。 此时温度为 45 度, 超过上限温度,红灯指示并报警。 17 4 如图所示。 此时温度为 10 度, 低于下限温度,红灯指示并报警。 18 电路板焊接 一、 元器件在电路板插装的要求: ①元器件在电路板插装的顺序是先低后高,先小后大,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且上道工序安装后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安装。 ②元器件插装后,其标志应向着易于认读的方向,并尽可能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出。 ③有极性的元器件极性应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要求安装,不能错装。 ④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插装应分布均匀,排列整齐美观,不允许斜排、立体交叉和重叠排列;不允许一边高、一边低,也不允许引脚一边长、一边短。 二、插装元器件焊接规范: 电阻器的插装: ①、看电阻器上的色环(高精度金属膜电阻器)或电阻器上的标示 字符排列顺序(高精度低温漂电阻器),确定电阻值是否正确,如有色环不全(字迹不清晰)或封装有破损的需更换器件; ②、弯脚插装,根据插装孔的实际间距对比电阻器的引脚,用镊子夹住引脚平移到合适位臵后快速将引脚弯下,以两引脚插装后能自行稳固为宜,同时使电阻离印制板面高度为 2mm 左右; ③、插装时注意电阻器的正反方向,正向应为从左到右前四个色环之间间隙较小,与第五个色环间隙相对较大(高精度低温漂电阻器的正反判断和集成电路相同);反之则为反向。 正确的插装方式应为正向插装; ④、若是纵向排列,则按色环排列,上面四个环间隙 较小,第五个环与前四个色环间隙较大(高精度金属膜电阻器)或电阻器上的表示字符为从上到下排列(高精度低温漂电阻器)。 电容的插装: ①、看电容上的文字标识,确定使用产品与器件表无误,如有封装损坏、字迹模糊或断腿则需更换器件; ②、弯腿插装 , 根据插装孔的实际间距对比电容的引脚,用镊子夹住引脚平移到合适位臵后快速将引脚弯下,以两引脚插装后能自行稳固为宜,同时使电容离印制板面高度为 2mm左右。 ③、电容排列要保证其标识字方向一致,便于观测。 焊盘左右排列的电容应使标识字面朝操作者,焊盘上下排列的电容应使标识 字面向操作者左边方向。 (电路板正面向上) 二极管的焊接 正确辨认正负极后按要求装入规定位臵,型号及标记要易看得见,焊接要求可参考电阻的要求。 19 集成电路器件的插装: ①、如器件引脚弯曲,则用镊子夹住弯曲引脚所在面所有引脚轻轻捏合以矫正; ②、如有引脚端裂或断则视为器件损坏,不予使用需更换新器件; ③、在进行插装的时候要注意器件的正反,面对器件时,器件上的标号字符应为由左到右排列。 电路板调试 最小系统的电路不工作,首先应该确认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用电压表测量接地引脚跟电源引脚之间的电压,看是否 符合电源电压,常用的是 5V 左右。 接下来就是检测复位引脚的电压是否正常, EA 引脚的电压要正常为 5V 左右。 如果补焊电源后最小系统还是不能工作,有可能是 AT89C52 单片机坏掉了,重新选择一个 AT89C52 单片机焊接。 如果是工作但是不能按需要的功能执行,也可用更换 AT89C52 单片机方法调试,但在此之前可以选择检查对应的模块是否有焊接问题,若没有再进行更换。 20 这次设计,首次动手自己设计电路。 把以往所学的理论知识投入到实际应用当中,加强了对课本上面知识的了解。 在设计过程中,针 对测温电路这方面,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 一开始的选择是采用传统的热电阻,然后采集对应温度下的电流和电压,通过 A/D 电路进单片机处理来得出温度。 这种方案的精度虽然高很多,测温范围也广,但是电路的设计复杂了很多,在编程方面也复杂了很多。 后来参考相关资料,最终选定了以 DS18B。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整时间功能模块,抢答功能模块以及报警功能模块。 各个独立模块功能调试成功后,将这些模块程序通过主程序合并在一起,最后再对合并后的总程序进行调试。 各软件模块首先要通过 PC 和仿真器进行软件调试,当仿真效果符合要求后在烧写进单片机看是否在实际电路板上正常工作。 本设计通过利用 Proteus 仿真,将所编写的程序用 wave 软件编译,所仿真原理图见 下图。 图 5 proteus仿真图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5 Session 内的用户信息,该信息仅可被该用户访问在一个 ASPApplication 中让不同的客户端共享信息可以用来配合 Microsoft Transaction 服务器进行分布式事务处理。 ⑤ ASP 的工作原理 当用户浏览网页时,客户端浏览器与 WEB 站点之间进行交互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 1 ASP 工作原理 当服务器看到文件的扩展名为 .asp 时
管理 产品添加 产品管理 查看定单 添加管理员 修改密码 分类管理 添加分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毕业设计(论文) 9 结构化设计 这一步是前期策划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做网站一定是为客户和用户服务的,所以收集他们的意见和想法是最为必要的。 这一步需要整理成文档,形成对用户兴趣的调查报告,同时让客户有关部门配合提交一份本部门需 要在网上开辟的栏目计划书,需要有关部门一定要考虑充分
1,32H,22H,00H( 2032) 30,55H,02H,71H( 2033) 49,55H,22H,00H( 2034) 38,26H,62H,00H( 2035) 27,13H,64H,60H( 2036) 45,13H,32H,00H( 2037) 34,12H,55H,00H( 2038) 23,10H,53H,51H( 2039) 42,22H,45H,00H( 2040) 31
4液晶显示器以及 2132 芯片,最终实现了垃圾桶的智能化。 通过 这次嵌入式课程设计,我认识到学好编程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了控制电机带来的好处。 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更快更好学习应用知识。 杨冬: 在大四第一学期的末尾学校给我们专业安排了为期两周的 ARM 实习课程。 因为在这学期自己作为一个大四学生也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招聘会,深知实践对于自我的重要性
图 5 系统方框图 主控电路 本设计的两轮自平衡小车采用 K60N512VM100 单片机为主控芯片。 Kiis k60 是基于ARM CortexM4 具有 超强可扩展性的低功耗、混合信号微控制器。 主控及其外围电路如图6 所示 图 6 主控芯片 编码器电路 K60 主控芯片 电机驱动 加速度传感 器MMA7260 陀螺仪L3G4200 状态显示 7 K60N512VM100 芯片电源类引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