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计算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9a)进行计算,即 mm)][( 3 223dHEdtZuuKT  ( 1)确定公式内的个计算数值 1)试选载荷系数 .31tK 2)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9550 42 22  n PT 3) 由表 107选取齿宽系数 1d 4)由表 106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MP aZ E  5)由图 1025d 按齿面硬度查得: 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MPaH 6003lim 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MPaH 5504lim  6)由式 1013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823 103 2 )83 0 082( 1 76060  hjLnN88234  iN 7)由图 1023 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HNK , 4 HN 8)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 1%,安全系数 S=1,由( 1012)得   M P aM P aSHNH 3l i m33     M P aM P aSHNH 4l i m44   ( 2)计算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15 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 直径 td3 ,代入中较小的值 ][H td 2)计算圆周速度 v smsmndv t 9 8 0 0 0 0 1 0 0 060 23   3)计算尺宽 b mmmmdb td   4)计算尺宽与齿高比 b/h 模数 mmmmzdm tt  齿高 mmmmmh t 5 5 7  hb 5)计算载荷系数 根据 smv / , 8 级精度,由图 108 查得动载系数vK 直齿轮 1  FH KK 由表 102 查得使用系数 1KA 由表 104 用插值法查得 8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时 HK , 由 hb , HK 故载荷系数 5 7 5 F   HHVA KKKK 6)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由式 ( 1012)得 mmmmKKddFtF 1 9 7 33t33  7)计算模数 m mmd t 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16 按齿根弯曲 强度设计 mmmmzdm  由式( 105)得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为  3 2322 F SaFad t YYz YTKFm   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 )由图 1020c 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MPaFE 5003  ,大齿轮的弯曲强度极限 MPaFE 3804  2)由图 1022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FNK , FNK 3)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由式( 1014)得    M P aKM P aKFNFFEFNF ssF E 444333 4)计算载荷系数 K   FFVAF KKKKK 5)查取齿形系数 由图 1017 查得。 43  FaFa YY 6)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由图 1018 查得 77。 43  SaSa YY 7)计算大小齿轮的  FSaFaYY 并加以比较 mmd  mmm 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17 计算项目 计算及说明 计算结果 几何尺寸计算    0 1 6 2 4 1 . 5 77 7 1 0 1 2 8 444333FSaFaFSaFaYYYY 大齿轮的大一些 ( 2) 设计计算 mmm  对比计算结果 ,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m 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由于齿轮模数 m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即模数与齿数的乘积)有关,可取由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 并就近元整为标准值mmm 23  ,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mmd  算出小齿轮齿数 325 9 9  mdz 大齿轮齿数 z ,取 1134z 这样设计出的齿轮传动 ,即满足了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又满足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并做到结构紧凑 ,避免浪费。 (1)计算分度圆直径 mmmzd mmmzd 2261132 6432244 33   ( 2)计算中心距 mmdda 1 4 52 2 2 6642 43  mmm 23  323z 1134z mmd mmd 2266443 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18 轴系结构设计 、轴的结构 尺寸设计 (3)计算齿轮宽度 mmdb d 646413   所以取 mmBB 64mm70 43  , 一、高速轴 根据结构及使用要求 ,把高速轴设计成阶梯轴且为齿轮轴 ,共分 7段 ,其中第 5段为齿轮 由于结构及工作需要将该轴定为齿轮轴 ,因此其材料须与齿轮材料相同 ,均为 40Cr,热处理为调质处理 , 材料系数 C为 106。 所以 ,有该轴的最小轴径为 : mmnPd 4 3 02 . 7 31 0 6C 331111  , 第一段轴的尺寸计算 由主教材表 查得载荷系数 K=, mNT  , nc TmNKTT  3 4 选用梅花形弹性联轴器 4218 62282 YYLM ,与轴相连的轴孔直径为 18mm,轴孔长度为 42mm,与电动机轴连接的轴孔直径为28mm,轴孔长度为 62mm。 则: 第一段 mmLmmd 40,18 11  为了满足半联轴器的轴向定位要求 第二 轴段左端要求制出一轴肩;固取 2 段的直径 d2=22mm。 左端用唇形密封圈密封,经过画图确定 L2=52mm。 第三 段的长 度, 经过第二次放大,查取轴承 7205AC,所以d3=25m, L3=15mm。 由于第四段轴应比小齿轮的齿根圆要低,所以取 mm32d4  mmBB 64mm7043  , d1=18mm L1=40mm, d2=22mm L2=52mm, d3=25mm L3=35mm, d4=32mm L4=82mm, d5=33mm L5=38mm, d6=25mm, L6=20mm, d7=25mm, L7=15mm,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19 由画图确定长度 L4=82mm。 第五段是齿轮轴段长度为 L5=38mm。 第六段考虑轴承安装方便 D6=25,L6=20 第七段安装轴承 d7=25mm, L7=15mm。 二、中间轴 由于结构及工作需要将该轴定为齿轮轴 ,因此其材料须与齿轮材料相同 ,均为 40Cr,热处理为调 质 处理 , 材料系数 C为 106。 所以 ,有该轴的最小轴径为 : mmnPd 0 0 6C 33 2212 。 为了保证减速器美观,中速轴选择的轴承为 7206AC 从而d1=30mm, L1=16mm, 第二段为方便轴承安装 D2=36mm L2=20mm L2=74mm; 第三段为齿轮轴段 d3=62mm, L3=68mm; 第四段了满足齿轮的轴向定位,所以 d4=48mm, L4=10mm; 第五段和大齿轮配合所以,其直径尽量取标准值 d5=36mm,其长度为一级大齿轮宽度 B22=352=33mm, L5=33mm, 第五段要与轴承配合,所以 d6=30mm, L6=36mm。 d1=30mm, L1=16mm, d2=36mm L2=20mm d3=62mm, L3=68mm d4=48mm L4=10mm d5=36mm L5=33mm D6=30mm L6=36mm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20 计算项目 计算及说明 计算结果 三、低速轴 低速轴的材料为 40Cr,材料系数 C 为 106。 最小 轴径为 mmnPd 333313  ,查主教材表 取K= 则 ; Tc3=KT3=*= mTn 第七段轴端要与联轴器相连,所以选取的联轴器为滑块联轴器 8235 62356 1 YJWH 所以 d7=35mm, 轴段的长度为联轴器长度减去 2mm, L7=622=60mm; 第六段为了满足联轴 器的轴向定位,所以 mmd 4035*)~(*235)~(*2d d 776  , 此处采用毡圈密封,轴段的长度为 L6=48mm; 第五段轴段,经过二次放大,且应该满足所选取的轴承的内径值。 所用的轴承是圆锥滚子轴承型号为 6209,所以d5=45mm, L5=20mm; 第四段的直径经过放大一次 d4=54mm, L4=52mm; 第三段轴段是轴肩,需要对第二级大齿轮进行轴向定位,所以 ,所以 L3=12mm; D3=60 第二段与二级大齿轮有配合关系所以取标准直径 d2=50mm,此段的长度为 L2=62mm; 第一段轴也要与上述的轴承 配合所以 d1=45mm, L1=39mm。 d7=35mm L7=60mm d6=40mm L6=48mm d5=45mm, L5=40m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