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恰县吉根乡艾提克引水渠灾后重建工程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压缩模量 (Es) 6 工程地质 评价 根据根据野外勘探成果及室内土工实验资料: 第一层:低液限粉土,建议其承载力允许值 130kpa; 第二层:圆砾,密实,强透水层,建议其承载力允许值 300kpa。 因此,建议当建筑物地基为低液限粉 土时,建议其承载力允许值 130kpa,开挖系数可按 1: ;当建筑物地基为圆砾时,建议其承载力允许值 300kpa,开挖系数可按 1:。 由于地下水水位埋藏较深,设计、施工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乌恰县吉根乡艾提克引水渠灾后重建工程 16 天然建筑材料 砂石料 : 根据 吉根乡艾提克引水渠重建 项目建设任务包括 引水 支渠 建设,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渠道垫方土料就地取材,砂砾料垫层料、卵石料在 吉根 河河床和滩地上由专业砂石料厂家筛选,平均运距 10km。 卵石从 吉根 河床及滩地采集,平均运距 10km。 砌石料从 吉根 河床上现场采集,储量满足要求,交通方便,平均运距 10km。 土料 : 根据当地严重缺土的实际情况,该工程建设时不使用土料。 水、土腐蚀性评价 在勘探深度内,渠道沿线未见地下水出露,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渠道的影响。 环境水对渠道的腐蚀主要来自渠道内的水,根据本次对渠道将引用的融雪水取样进行试验见表 32。 表 32 水易溶盐含量统计表 项目 取样 阴离子 (mg/l) 阳离子 (mg/l) pH值 矿化度 (mg/l) CO32 HCO3 Cl SO42 阴离子 合计 Ca2+ Mg2+ K++Na+ 阳离子 合 计 融水 1 融水 2 该水样 PH值为 , SO42含量为 ~ ,折算后的 CL含量为 ~,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50487— 2020)表 L . 和 ,渠内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等级为无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等级为无腐蚀。 场地地震液化及冻土评价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GB183062020)及《《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50487— 2020)该渠线沿线 场地的 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 9度,须进行液化判定。 在勘探深度内,拟建场地不存在饱和砂土,根据 《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50287— 99),可不考虑渠道沿线土的液化问题。 项目区 最大 冻土深度 ,属季节性冻土,项目区最冷月气温 一月平均气温为℃ ,属寒 冷 地区。 根据渠基土颗粒分析结果, 支 渠 0+0006+000 段 沿线渠基土主要为圆砾,土中粒径小于 的土粒含量不大于总土重的 10%,属于非冻胀性土;乌恰县吉根乡艾提克引水渠灾后重建工程 17 支 渠 6+0009+ 段 沿线渠基土主要为低液限粉土,土中粒径小于 的土粒含量 大 于总土重的 10%,属于冻胀性土。 结论及建议 项目区为中硬场地土,场地为 II 类场地,特征周期为 ,拟建 场地的 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 9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不小于 ( g 为重力加速度值),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建议当建筑物地基为低液限粉土时,建议其承载力允许值 130kpa;当建筑物地基为圆砾时,建议其承载力允许值 300kpa。 由于地下水水位埋藏较深,设计、施工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建筑所需砂石料从 吉根 河河 床上的砂石料厂, 平均运距 10km。 卵石从 吉根 河床及滩地采集,平均运距 10km。 环境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等级为无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等级为无腐蚀。 在勘探深度内,拟建场地不存在饱和砂土,因此,可不考虑渠道沿线土的液化问题。 项目区标准冻土深度 ,属季节性冻土。 支 渠 0+0006+000 段 沿线渠基土主要为圆砾,土中粒径小于 的土粒含量不大于总土重的 10%,属于非冻胀性土;支 渠 6+0009+ 段 沿线渠基土主要为低液限粉土,土中粒径小于 的土粒含量 大 于总土重的 10%,属于冻胀性土。 乌恰县吉根乡艾提克引水渠灾后重建工程 18 四 工程 任务和规模 社会经济状况 吉根乡 地处乌恰县西部, 位于 祖国 的 最西部, 东西长 42km,南北宽 48km,面积1452km2。 西北与 吉尔吉斯斯坦 共和国 接壤,边境线长 , 东靠乌鲁克恰提乡,南连吾合沙鲁 乡。 乡政府所在地萨孜村,地理坐标 东经 74176。 06′,北纬 39176。 49′ ,与 县城相距 112km。 吉根乡四面 高山 环绕, 海拔高,荒漠化严重,属高寒边远山区,全乡面积 中 ,山地和戈壁荒漠占总面积的 96%。 野生 动 植 物 资源丰富,有狐狸、狼、雪鸡、雪豹、棕熊和 扫雪等 , 中药材有阿魏和当归。 吉根乡地处亚欧大陆板块的结合部,属地震多发区,据地震部门监测每年大小地震达百余次以上,地震灾害造成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较大,预防自然灾害能力低, 全乡下辖 4个村,分别为萨孜、别勒克勒达克、萨哈尔、斯木哈纳。 全乡有 598户、 2282 人 ,其中农业人口 1800 人,非农业人口 482人。 经济结构以牧业为主,主要的牲畜有马、牛、羊、骆驼、毛驴等; 全乡天然草地 万亩,人工草地 3800亩,林地 231 亩 ; 境内 309 省道和 克 孜河贯穿全乡, 2020 年底,人均年收入 1629 元。 吉根乡 人口居住比较分散,点多线长,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 %,主要以柯尔克孜族为主,有 22 个通外山口,边境线长达 ,占全县边境线总长的四分之一,护边巡逻主要靠租用马匹和徒步,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远, 乡村道路全部是河床路,经常发生洪水灾害,遇到洪水期车辆无法通行 ;农牧民在生产 生活的同时担负着守边、护边的艰巨任务。 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艾提克引水 渠从 喀什喀苏河的 巴依玛 引水 枢纽 引水。 巴依玛 引水 渠首 建于 2020年,为 1座 拦河式水利 枢纽。 水流 经渠首 进入 吉根乡艾提克引水 渠。 艾提克 渠全长 , 为沿山边的渠道, 其中: 0+000~ 6+000 长 6000m,渠床地质为 圆砾, 6+000~ 9+ 长 ,渠线 表层粉土层逐渐增厚,下层为圆砾 ,在勘探深度 6m内未能揭穿。 0+000 为巴依玛 引水 渠首,渠首左侧为引水闸,右侧为溢流堰。 溢流堰长 29m,堰高 , 引 水闸宽 , 闸墙高 ,闸门板为平面钢闸门,尺寸 (高宽 ),螺杆式启闭机。 渠首现主体结构完好, 只是引水闸前淤积,需要清乌恰县吉根乡艾提克引水渠灾后重建工程 19 淤。 0+000~ 1+000 渠段,长 1000m,渠线在台地上,渠线地质为 圆砾 ,断面为 U 型,底宽 , 渠深为 , 现浇 C20 砼衬砌结构 ,砼板厚为 8cm,此段渠道为挖方渠道,两渠堤顶宽度只有 宽, U形砼板底有裂缝,宽度约。 1+000~ 1+ 渠段,长 ,渠线在山岩的边坡上,形态为曲折的沿边渠道。 渠道断面为矩型,底宽 , 渠深 ,渠底为 C20 现浇砼板, 渠 边墙 为浆砌石结构,顶 厚 , 底厚为。 1+~ 7+809 渠段,长 ,渠线在 山边行走。 渠基 土 质 在 6+000 之 为圆砾 , 在 6+000 之后,表层为粉土层,厚度逐渐增厚,下层为圆砾,渠道断面为 U型。 底宽 , 渠深 , C20 现浇砼衬砌结构。 此段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渠底全部出现裂缝,裂缝宽窄不一,宽的达到 20cm,渠底以下形成孔洞;渠堤宽度不够,只有 宽; 3+5703+600 段 渠道损坏严重, 渠道两侧渠堤 向中间倾倒, U 形砼渠 严重变形。 7+809~ 9+ 渠段, 渠线 长 ,渠线在 山边行走。 渠线土性 表层为粉土层,厚度逐渐增厚,下层为圆砾,渠道断面为 U型。 底宽 , 渠深 ,C20 现浇砼衬砌结构。 此段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渠底部分出现裂缝,裂缝较细,部分渠段纵坡设计不合理,渠道产生淤积,甚至整个渠道被砂砾石全部淤满。 引水 渠配套建筑物共 8 座,其中: 节制分水闸 4 座 , 过洪桥 4 座。 建筑物闸由于地震部分墙体出现裂缝、倾斜,无法正常使用,部分 过洪桥 两侧挡水部分偏低,桥 前 导流堤长度不 够, 过洪桥 宽度不够,洪水 砂砾携带进渠道,影响渠道正常通水;部分渠段缺少 过洪桥 ,洪水季节泥砂随水流进引水渠 ,堵死渠道。 本次吉根乡艾提克引水渠灾后重建项目的主要任务是: 对 引水 支 渠 进行防渗改建,减少输水损失, 恢复渠道的引水和灌溉功能, 改善 吉根乡 万 亩草场正常生产 灌溉 和生态条件。 工程建设是保证 艾提克引水渠正常运行管理的需要, 也是 灌区 草场 灌溉用水,确保牧民正常生产和生活的 需要 乌恰县吉根乡艾提克引水渠灾后重建工程 20 本次计划 重 建的 艾提克 引水渠 由于 受到 2020 年 级地震的破坏 ,渠道 裂缝 、渗漏严重,建筑物 变形 , 引水渠道不能正常运行, 水资源利用率低, 造成 牧区草场灌溉用水紧张,已不能 满足 牧 区 正常基本生活生产条件。 因此,对 牧 区渠道 进行 灾后 重建 非常 迫切。 工程实施后,通过对 艾提克 引水 渠进行防渗处理及渠系建筑物配套建设,可保证 牧 区 草场 适时适量引水,便于计划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减少渠道在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从而保证灌区 草场基本用水需求。 工程建设是改善灌区及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灌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牧 区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和技术不到位,渠道 建设标准低,运行时间长,破损严重。 项目 区土壤质地以砂质土为主,透水性强,渠道在输水过程中,渗漏损失严重。 工程实施后,可改善灌区农民生产的基础条件和灌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工程的建设有利于灌区人民 稳定 的 收入 ,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项目 区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以 柯尔克孜族 为主。 灌区生产以 牧 业为主,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本工程的建设围绕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改善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工程实施后,将提高 牧 区 草场 供水的保证率,提高水分生产率,降低用水成本,减轻广大 牧 民的负担,增加 牧 民收入,使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更加稳定团结。 工程建设是发展节水农业和建立节水型社会的需要 工程的建设能触动和培育 牧 民的节约用水意识,改变农民用水观念,促使农民提高灌水技术和灌溉管理水平,为全社会树立节水观念和建立节水型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畜 平衡 草场资源和草畜平衡分析 现状 项目区可利用草场共有 万亩,草地类型属高寒草原草场,这一带草场属优良草场,产草量 136万 kg,现已超载过牧,超载牲畜 225 头(只)。 乌恰县吉根乡艾提克引水渠灾后重建工程 21 表 41 现状项目区草场 产量 及载畜 量计算表 序号 项目 草场 备注 1 可利用面积(亩) 8000 2 单位产草量( kg/亩) 170 3 总产草量(万 kg) 136 1 2 4 牧草利用率( %) 75 5 可食草量(万 kg) 3 4 6 畜均日食量( kg) 4 7 理论载畜量( 标准畜 只) 698 5247。 6247。 365 8 实际载畜量( 标准畜 只) 923 9 超载(只) 225 畜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 从表 451 可以看出,现状年项目区草场 不能 满足现有牲畜的需求,因此,要解决好项目区草畜不平 衡的矛盾,进一步发展项目区畜牧业,调整畜群和畜种结构的同时,还要重点实施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和建设。 合理利用 灌溉 草地,有序放牧,提高 灌溉 草场利用率; 项目区 灌溉 草地利用率较低,只要合理利用 灌溉 草地,有序放牧,可以提高 灌溉 草场利用率。 加快人工灌溉饲草料基地建设; 饲草料基地建设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促进该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根本,农业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 50%以上。 因此,没有发达的畜牧业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所以,建设好饲草料基地是大力发展其他产业的良 好契机。 制定科学合理畜牧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具体实施,避免盲目性; 根据《克州牧区规划》和《乌恰县畜牧业发展规划》,项目区到设计水平年( 2020年),通过 增加 项目区人工饲草料地 苜蓿 面积 1100 亩 ,增加灌溉牧草 4100 亩,从而来缓解草场过度放牧的状况,使项目区草场总 灌溉面积达到 13200亩。 设计水平年项目区人工饲草料地生产情况及供需平衡分析见表 42。 乌恰县吉根乡艾提克引水渠灾后重建工程 22 表 42 设计水平年 项目区草场 产量 及载畜量计算表 序号 项目 草场 备注 1 可利用面积(亩) 13200 2 单位产草量( kg/亩) 180 3 总产草量(万 kg) 1 2 4 牧草利用率( %) 75 5 可食草量(万 kg) 3 4 6 畜均日食量( kg) 4 7 理论载畜量(标准畜只) 1220 5247。 624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