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2000吨蜂蜜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3 该项目覆盖 6 个乡镇 119 个行政村 986 个村民组,扶持发展180 户贫困户,每户带动发展 10 户,养蜂站扶持 200 户,共计2020 户,受益人口 万。 附分乡扶持带动统计表 项目投资构成分析 该项目设计建设期为 4 年,总投资 40O 万元,其中引进外资3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75%,地方配套资金 100 万元占总投资的25%。 项目资金筹措及还款计划 资金筹措 该项目除引进外资 300 万元外,地方自筹资金 100 万元,采取安排信贷资金,投放给养蜂户,作为购买种蜂用。 信贷资金还款从实施的第二年 (2020 年 )生产利润中开始偿还,到 2020 年还清。 14 第九章 项目投资效益评价 通过该项目实施,在 原蜜粉资源基础上,培植 1000 亩蜜粉资源,使项目区内四季山花烂漫,蜜粉资源不缺,生态效益显著,同时通过蜜蜂传花授粉有效保护了农作物和经济林木产量和质量。 二、经济效益 通过对项目区养蜂业的产品产量及其经济效益概算,经济效益显著。 到 2020 年 (项目实施第 4 年 )实现生产蜂蜜 306 吨,王浆 9 吨,产值 万元,每群成本 (折旧费 10 元,饲料费 90元,劳工费 20 元,防疫费 10 元,杂费 元,税 元 )152元,共计成本 万元,其中上交税收 万元,获利 万元。 三、社会效益 本项目选择 6 个乡镇实施,使 180 户贫困户致富, 2020 户脱贫, 万人受益,并且满足了市场对蜂产品需求。 四、社区能力建设成果 养蜂业是一项收益高、见效快、产品丰富、生态效益好、用途广泛的重要立体养殖业,它不与畜禽养殖业争地、争粮,有利于人多地少贫困山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该项目既有短期效益又有长期效益,使项目区农户稳步发展,加快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步 15 伐。 第十章 项目实施组织与管理 项目建设实施管理方案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由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畜牧局局长任副组长,稳坪镇、桶井乡、长堡乡、共和乡、堰塘乡、荆角乡分管乡镇长为成员,以保证对该项目实施的领导。 成立项目技术指导小组。 由县畜牧局分管副局长任组长,养蜂管理站站长任副组长,项目区乡镇畜牧站站长为成员,统一制定实施技术方案,加强对该项目实施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并要明确专人蹲点抓示范,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 县养蜂管理站牵头,重新组建 “ 德江县养蜂协会 ”实施乡镇成立分会,加大对养蜂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生产效益,同时以协会为 “ 龙头 ” ,加大对项目生产及其 产品的产、供、加、销一体化服务功能。 实施 6 个乡镇,首先每乡镇选择 30 户积极性高,有基础的农户进行扶持,并签订发展效益合同,产生效益后要无偿扶持 10 户农户发展养蜂业。 该项目主要落实在乌江沿岸乡镇,一是结合退耕还林政策,栽种洋槐、乌桕蜜源植物;二是充分利用冬闲地种植油 16 菜、紫云英,既使农户增收又能为蜜蜂提供蜜粉源。 节项目建成运行管理方案 行政管理:养蜂业直接在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之下从事生产、加工及营销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分别带领行政包村干部及村组干部把养蜂生产当作其 工作的主要任务完成。 负责宣传、发动、联系、协调,组织资金、物资到位。 制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年终纳入考核内容,作为评先选优、晋职晋级的依据。 技术管理: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负责进行业务技术资料编印、业务培训、规划,实施操作指导,资料及数据搜集等工作。 一是要广泛推广运用模式化养蜂技术,实现 “ 三化 ” 养殖。 即:蜜蜂品种良种化、蜂器具标准化、技术措施规范化;二是推广 “ 三带 ” 工作。 即大蜂场带小蜂场,师傅带徙弗,老养蜂员带新养蜂员;三是认真抓好产前产中前后配套服务,确保养蜂效益。 为保证技术指导到位,制订业务人员考核办法,严格奖惩。 财务管理:根据项目实施方案,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凭实际支出发票,交项目领导小组审验列支,做到专款专用。 财务管理人员同时做好 资金使用跟踪调查,督查资金使用。 县养蜂管理站,养蜂协会要抓好配套服务,借助于现疏理的流通渠道,一是要抓好为蜂器具、蜂药品供应工作;二是要抓好蜂产品的销售加工,确保蜂农养殖效益。 项目以滚动发展机制 养蜂投资小、见效快,为加速我县山区更多贫困人口脱贫致 17 富,一是根据扶持发展签订效益合同,在项目实施期内,每户每年要无偿提供 50— 100 脾种蜂,扶持带动其他贫困农户走上养蜂脱贫致富道路;二是县养蜂管理站、养蜂协会通过项目设计的流动资金组织销售、加工产生效益后,要在实施期内每年无偿为其他贫 困农户提供种蜂,在项目区内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第十一章 生态建设及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建设对项目区生态建设的影响 自古以来,德江县广大农民就有饲养中蜂的习惯,德江地形复杂,气候温和,各乡镇的蜜粉源植物,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四季都有开花的,据测算,德江蜜粉资源可载蜂 20200 群以上。 德江现存栏意蜂 3000 群,设计饲养 9000 群,总计 12020 群,并且该项目还设计培植蜜源 10000 亩,养蜂潜力很大。 同时,蜜蜂在采集花蜜花粉的过程中,能为多种农作物及果树、疏菜传花授粉,因此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及其经济 林产量和质量。 其产品蜂蜜、蜂蜡、王浆、花粉和蜂毒等多种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而且也是食品、医药、国防、电讯、纺织和外贸等多方面的重要物资。 养蜂是一种主体养殖,大力发展养蜂能加速生态建设的进程。 项目建设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环保措施 “ 蜂飞蝶舞 ” 乃自然景观,只要适时追花夺蜜,综合利用资 18 源,不但能大幅度提高养蜂效益,而且能充分发挥蜜蜂传花授粉的作用,大幅度提高果蔬及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本项目的实施对环境绝对没有污染。 第十二章 结论 项目符合省委、省政府黔党发 [2020]14 号文件和地委、行署铜党发 [2020]15 号文件,地区行署《牵动发展畜牧业战略》精神以及县委、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若干意见》和第 “ 十一五 ” 扶贫攻坚战略决策。 项目实施区内蜜粉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有一定基础条件,实施单位技术力量雄厚、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可行,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 项目产品的方案设计和营销策略对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项目经济效益显著,既富民又富县,同时有较好的社会、生态效益。 综上所述:项目选择正确,立项条件成熟,发展时机较好综合效益 显著,项目方案可行,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群众致富意义重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