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区民馨家园小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厕所: 20 m2 生活区宿舍: 500 m2 高峰期施工人 员在 150人左右,住宿人数 150人左右。 150 人179。 5m2/人 /2=375 m2 食堂: 150 人179。 浴室: 150 人179。 第三节 施工机具设备准备 建筑施工需要消耗巨大的社会劳动,在一些繁重的劳动施工过程中实行机械化,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保证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法的选择和施工机具的选择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在选择施工机具时,我们还要从施工组织的角度考虑到:施工方法的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的统一;施工机械的适用性与多 用性的兼顾,尽可能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和利用程度。 1. 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机械 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表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额定功率( kw)或容量( m3)或吨位( t) 品牌及出厂时间 数量 塔吊 23W 2 载重汽车 XC3260 18t 西 南 车 辆制 造 厂/ 4 钢筋弯曲机 GW40 杭州 / 2 钢筋切断机 GQ50A 11KW 太原 / 2 搅拌机 ZJM750L 9KW 天津 /20xx 2 砼输送泵 HBT50 32KW 沈阳 /20xx 1 砼振捣棒 HZ6X50 12 木工平刨床 MB504B 18KW 牡丹江 / 1 木工压刨床 MB104 10KW 牡丹江 / 1 电焊机 BX1500 13KW 天津 / 4 卷扬机 JM5 4KW 1 空气压缩机 反铲挖掘机 日立 300/1995 1 蛙式打夯机 HW70 3KW 6 汽车吊 25T 1 2. 机 电工程主要施工机械 机电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表 序号 名 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交流电焊机 BX 系列 台 2 2 电锤 TE14 TE22 台 2 3 电动套丝机 15100 台 1 4 砂轮切割机 400mm 台 2 5 电动打压泵 台 1 6 台钻 16mm 台 1 7 手枪钻 把 2 8 手动打压泵 台 1 9 氧气、乙炔焊 套 4 第四节 劳动力计划 根据工程特点、所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劳动力需用计划见表《分工种劳动力计划》。 分工种劳动力计划 日 期 木工 钢筋工 瓦工 砼工 机电 安装 特殊工种 其他 合计 基础施工 40 26 20 10 12 4 39 150 主体施工 40 20 30 4 12 4 40 150 装饰 10 2 60 4 16 4 40 136 第五节 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 工程所需主要材料将根据物资需用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选择多家合格分承包方,通过对其材料、规格、性能、服务及价格等多方面考察或试验后,确定长期稳定的分承包方。 并严格按照 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中物资采购程序来操作,以确保进场物资的质量。 第七章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根据招标文件,招标单位要求工期为 370日历日 ,我们即工程开工之日始,工程竣工之日止。 具体见施工进度计划图。 第八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节 施工测量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赤峰市 松山区 ,总建筑面积。 2. 施工测量前期准备工作 图纸审核 施工测量前应仔细审核图纸,并且同规划部门出具的详细规划相比较,相符合方可实施测量工作。 测量基准点按市规划局给定的定位桩为准。 采用 1 台尼康全站仪, 2 台 N2 水准仪及 5m 铝合金塔尺,二把 50m钢尺进行实测,上述仪器及塔尺 、钢卷尺均有合格的有效检定证书。 施工测量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执行国家法令、政策和规范,明确为工程服务,对按图施工与工程进度、质量负责的工作目的。 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检的工作方法,测法要科学、简捷、精度,符合测量规范规定,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合格后请工地质检部验收后报请监理单位及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步工作程序。 人员、仪器设备的配置 ⑴ 人员 ① 本工程定位测量时,由公司测量队直接组织领导调集强有力的人员和仪器设备来完成定 位及定位控制桩的测量工作。 ② 工程正常施工后测量队将派出以测量专业工程师为组长的 8 人测放组常驻工地同步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放线工作。 所有的测放人员均持有专业证书和专业上岗证书。 ⑵ 仪器设备 按施工不同节段配置不同类型仪器,全过程施工测量时配置 1台尼康全站仪; 2台 N2水准仪及 5m 铝合金塔尺;二把 50m 钢卷尺。 以上仪器和塔尺、钢卷尺均有合格的有效检定证书。 施工测量放线的基本准则 ⑴ 认真学习与执行国家法令、政策和规范,明确为工程服务,对按图施工与工程进度、质量负责的工作目的。 ⑵ 遵守先整体后局部 的工作程序。 ⑶ 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 ⑷ 测法要科学、简捷,精度要合理相称的工作原则。 ⑸ 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合格后请工地质检部门验线合格后报请监理及市规划局验线,合格后再行下步工作程序。 3. 平面施工测量 ⑴ 定位测量放线 用经校核无误的测绘院现场实测的楼座定位桩进行楼座控制段轴线定位,进而测放其它各轴及细部位置线。 每条控制段轴线两头均做砼控制桩和方向点并做严格的保护和标 识。 ⑵ 首层测量放线 用控制桩投测到一层平面上后,严格校核保证其位 置的准确性和内部各轴相关尺寸、角度的精度,然后用准确的对应原控制段轴线点对外控制桩进行检查微调,保证其内外尺寸精度和一致性。 ⑶ 二层及以上各层 当测二层以上高度时,用外控法进行轴线竖向投测,即用首层外控段在竖面留的点作为后视点,仪器架外控段控制点上向上投测到实测层上;依据控制段投测上来的点线用经纬仪测角、量边,在保证精度1/10000 后,再行放置其他轴线和细部小线。 当自检、互检无误后请质检验线合格,报监理验线合格后,再进行下步工序。 本层轴线的界线作标识,以备辨认后用。 4. 高程施工测量 ⑴ 高程引进 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由业主给定的坐标点作为高程依据进行高程点的引测,现场测定不少于 3 点。 当其误差在 4mm 以内时平差使用,当超过时,再从高程点引测进行调整(经查二点无误)。 用附合法将高程引进施工现场留标高 +据点,做标识保护,每次使用需用二点校核后再行实测。 ⑵ 首层高程测量 首层结构施工时,将高程点校核无误后,用附合法引测首层墙桩上线差不得超过177。 1mm。 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分划段内选择竖立面无障碍物地方固定二到三个 + 的准确标识点作为向上传递依据点,此依据点进行联 测其高差不得超过177。 1mm,作标识保护。 5. 精度和报验资料 ⑴ 精度 ① 平面测设精度 1/10000。 ② 各部位放线和标高竖向传递允许误差。 L ≤ 30m 允许误差177。 5mm 30 < L ≤ 60m 允许误差177。 10mm 60 < L ≤ 90m 允许误差177。 15mm 90 < L 允许误差177。 20mm ③ 标高竖向传递允许误差177。 3mm。 ⑵ 报验资料 及时、同步、规范、标准 在测放组自检、互检合格后由项目质检组查验合格后上报监理验线合格后方 可进行下步工作程序。 第二节 土方工程 1.土方开挖 基坑开挖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现场条件,按照 1:。 在开挖过程中,我们将预留一部分适合回填的土待基础施工完后及时回填。 ⑴ 工艺流程 放线→机械开挖→修整边坡、清槽。 ⑵ 操作要点 放线:按照土方开挖图,放出基坑边线、放坡边线(撒灰线)及水准标志。 土方开挖:在灰线、标高、轴线复核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挖土施工。 为防止超挖及保持边坡坡度正确,机械开挖至接近基坑底及边坡部位时均应预留 20cm 厚土层 ,由人工开挖和修坡。 弃土:本工程除留做 回填用土之外,其余土方均外运。 弃土采用自卸汽车随挖随运;由于场地较小现场不能存放土方,必须安排场外就近存土。 人工修整边坡、清槽:按照边坡灰线拉通线修整边坡,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为防止坑底扰动,应尽量减少基底土暴露时间,清槽施工应在基础施工紧前进行。 ⑶ 基槽检验 基槽挖好后,首先要进行钎探,采用梅花型钎探孔排列方式,钎探 孔间距为 ,深度为。 具体钎探布置见钎探平面布置图。 土质钎探及操作工艺: 探杆用φ 25 金属管或用φ 25圆钢,有效长 2m,使用 12 磅大锤往下砸。 落锤时高度控制在 50cm,节拍要 均匀,每入土 30cm 记录一次锤击次数。 钎探时碰到打不下去或锤击数不正常时,应立即记录下来并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报告,以便处理。 ① 工艺流程 确定打钎顺序→就位打钎→拔钎盖孔→移位→整理记录→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灌砂。 ② 就位打钎 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钎端头,锤举高度为 50cm,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③ 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 30 cm 时记录一次锤击数。 ④ 拔钎 用钢管头上扣十子扣件,扣件扣住钎竿,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 宜用砖盖孔。 ⑤ 移位 将钎杆或触 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⑥ 灌砂 打完的钎孔,经基坑验槽通过后,即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 30cm 左右可用钢筋棒捣实一次。 灌砂采用每天打完统一灌一次的方法进行。 ⑦ 整理记录 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要清楚,再经过整理签字后归档。 钎探完毕,还要会同勘察部门、设计院、甲方和监理一起进行验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钎探记录核对地质资料,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要求是否相符,如有不符,按照勘察部门和设计院的要求进行处理。 石方开挖 见第九章施工重点 2. 土方回填 ⑴ 作业条件 基础工程检查验收合格,并办理完隐检手续。 抄平做好水平标志。 ⑵ 材料要求 回填应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 使用前应过筛,粒径不大于 50mm。 土的含水率应符合规定,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回填土含水率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⑶ 工艺流程 基槽底清理→分层铺土、耙平→夯压密实→找平验收。 ⑷ 操作要点 基槽底清理:填土前要先将基槽底的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土、砂浆、石子等清除干净并报请监理验收完毕。 回填 土:回填土要分层铺填,每层铺土厚度为 250mm。 每层铺填后随之耙平。 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压,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时要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纵横交错,并严禁用水夯法。 回填土高低差位置处应做成踏步式。 找平验收:回填土每层夯实后,要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铺上一层的土。 填土全部完成后,要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高出允许偏差的地方,应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规定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见表《回填土允许偏差表》。 回填土允许偏差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顶面标高 0 5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2 表面平整度 20 用 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第三节 垂直运输与脚手架工程 1. 垂直运输 本工程结构施工垂直运输主要考虑采用一台塔吊。 混凝土的运输使用混凝土输送泵输送。 2. 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施工外脚手采用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内脚手架钢管扣件满堂脚手架体系。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⑴ 材料 材料采用φ 51* 焊接钢管,用于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斜杆的钢管长度为 ,小模杆钢管长度为。 扣件采用直角、旋转、对接扣 件,底座及其附件要求与钢管、扣件配套。 ⑵ 脚手架基本构造要求 立杆、横距为 米,纵距为 米,步距为 米,双排里立杆离墙面为 ,小横杆间距 ~。 立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在不同的步距内,大横杆错开。 立杆的垂直偏差要求,角柱垂直误差 %,其它 1%,同排的水平偏差应控制在 5cm 以内。 剪刀撑的搭设,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 45~60 度,应沿脚手架高度连续布置,脚手架两端和转角处及中间每 12 米左右设剪刀撑,剪刀撑的 宽度不超过 4 根立杆。 外排脚手架在通道口处、出入口 及下方临时建筑物上方设置安全防护棚,防护棚必须经常清除堆积杂物,以防物落伤人。 ⑶ 脚手架搭设质量要求 搭设钢管脚手架,使用钢管必须有合格证,符合规范、规程的质量要求后,才能使用。 外排架的立杆间距严格按方案施工,不准随意更改,立杆与横杆要求横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