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无线车库门自动控制系统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模块的 PT2262 和 PT2272 的八位地址编码端全部悬空,这样用户可以很方便选择各种编码状态,用户如果想改变地址编码,只要将 PT2262 和PT2272 的 1~ 8脚设置相同即可,例如将发射机的 PT2262 的第 2脚接地,第 3 脚接正电源,其它引脚悬空,那么接收机的 PT2272 只要也第 2脚接地,第 3 脚接正电源,其它引脚悬空就能实现配对接收。 地址设置跳线如图 7 所示,用户可以在PCB 板上直接将地址引脚( PCB 板中间 8个过孔焊盘)与 L(低电平)或 H(高电平)相连,从而实现地 址设置。 PT2262 与 PT2272 地址设置要完全一样。 当两者地址编码完全一致时,接收机对应的 D1~ D4 端输出约 4V 互锁高电平控制信号,同时 VT端也输出解码有效高电平信号。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4 直流稳压电路图 直流稳压系统包括整流器、滤波器、直流稳压器和高频滤波器等几部分,常用的直流稳压电路如图 14 所示。 一般直流稳压电源用的整流器多为单桥式整流,直流侧常采用电容滤波。 图中C1 为平滑滤波电容,常选用几百至几千微伏的电解电容,用以减小整流桥输出电压的脉动。 C2 为高频滤波电容,常选用 — F 的瓷片电容, 用于抑制浪涌尖峰。 作为直流稳压器件,现在常用的就是三端稳压器 78XX 和 79XX 系列芯片,这类稳压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负载稳定度为 15mV,具有过电流和输出短路保护,可用于一般的计算机系统。 三端稳压电源的输出端常接俩个电容 C3 和 C4, C3主要起负载匹配作用,常选用几十至几百微伏的电解电容; C4 为抗高频干扰电容,常选取 F 的瓷片电容。 为了增加直流电源系统的可靠性,有时采取分散独立供电方式。 系统总电源只提供非稳压直流电源,在各功能模块上都接有三端集成稳压器进行稳压,并配以适当的滤波电容。 这样不 仅可以提高各功能模块的供电质量,还可以消除通过电源形成的相互干扰,提高供电可靠性。 、 另外,并不是每个计算机系统都要采用图 33 所示电源系统,在交流电压波动不大的场合,交流稳压器可省略;在浪涌和尖峰电压不大的场合,隔离变压器和电源变压器可以合二为一。 这样可简化电源系统结构。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5 图 33 直流稳压系统 光耦隔离驱动继电器 耦合器( optical coupler,英文缩写为 OC)亦称 光电隔离器 ,简称光耦,是开关电源电路中常用的器件。 光耦的工作原理 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 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所以,它在各种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它已成为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光电器件之一。 光耦合器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 输入的电信号驱动 发光二极管 ( 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 这就 完成了电 — 光 — 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 由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光耦的优点 光耦合器的主要优点是:信号单向传输,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无触点,使用寿命长,传输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6 效率高。 光耦合器是 70 年代发展起来产新型器件,现已广泛用于电气绝缘、电平转换、级间耦合、 驱动电路 、开关电路、斩波器、多谐振荡器、信号隔离、级间隔离 、脉冲放大电路、数字仪表、远距离信号传输、脉冲放大、 固态继电器 (SSR)、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及微机接口中。 在单片开关电源中,利用线性光耦合器可构成光耦反馈电路,通过调节控制端电流来改变占空比,达到精密稳压目的。 光耦的种类 光电耦合器 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线性光耦,另一种为线性光耦。 非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类光耦适合于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于传输模拟量。 常用的 4N 系列光耦属于非线性光耦。 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接近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 常用的线性光耦是 PC817A— C 系列。 开 关电源中常用的光耦是线性光耦。 如果使用非线性光耦,有可能使振荡波形变坏,严重时出现寄生振荡,使数千赫的振荡频率被数十到数百赫的低频振荡依次为号调制。 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对彩电 ,彩显, VCD, DCD 等等,将在图像画面上产生干扰。 同时电源带负载能力下降。 在彩电,显示器等开关电源维修中如果光耦损坏,一定要用线性光耦代换。 常用的 4脚线性光耦有 PC817AC。 PC111 TLP521等常用的六脚线性光耦有: LP632 TLP532 PC614 PC714 PS2031等。 常用的 4N25 4N26 4N35 4N36 是不适合用于开关电源中的,因为这 4 种光耦均属于非线性光耦。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7 图 35光耦隔离驱动 当有车辆进入时,红外被阻断,计数器加 1,存好车 后,人员出来,红外再次被阻断,计数器再加 1,当计数器等于 2时,车库门经过一段延时后落下,出库时,人员进入,红外被阻断,计数器加 1,车辆出库,红外再次被阻断,计数器加 1,当计数器等于 2时,车门经过一段延时后落下。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8 图 36红外对管 限位开关 车库门上升时下限位开关闭合,上升到一定高度,接触到上限位开关,上限位开关打开,电机停转,同理,车库门下降时上限位开关闭合,下降到一定高度,接触到下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打开,电机停转。 图 37限位开关 第 4 章 系统程序设计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9 程序流 程图 图 41自动车库门示意图 开始等待信号,是否接到信号,如果没有接到信号,红外检测有信号,报警,否则继续等待。 如果接到信号,车库门照明,电机正传,车库开门,车库门上升到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0 一定高度上限位开关打开,停止。 门口红外感应,计数器加 1,车是否到位,如果到位红外感应为 1,没有到位继续等待,人出来门口红外继续感应,计数器加 1,延时 ,电机反转,车库门下降到一定高度,下限位开关打开,电机停转。 电机正反转程序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s1=P3^2。 //正转键 sbit s2=P3^3。 //反转键 uchar table[]={0x10,0x08,0x04,0x02}。 //正转数组 uchar table1[]={0x02,0x04,0x08,0x10}。 //反转数组 void delayus(uint i) //延时函数 { while(i)。 } void main() { uchar i,flag。 while(1) { //按键扫描 if(s1==0) {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1 delayus(1000)。 if(s1==0) { while(!s1)。 flag=0。 } } if(s2==0) { delayus(1000)。 if(s2==0) { while(!s2)。 flag=1。 } } if(flag==0) //正转 { for(i=0。 i4。 i++) { P0=table1[i]。 delayus(500)。 } } if(flag) //反转 {for(i=0。 i4。 i++) { P0=table[i]。 delayus(500)。 }}}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2 结 论 拿到这个课题时 , 我第一次读过去 , 脑袋 里留下了大概的设计要求。 就是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自动门的打开与关闭,还有就是限位开关控制自动门电动机的到位停止。 这是汽车进出库必须的要求。 还有就是室照明灯的要求。 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控制,看一下就可以想象出来车进出的情况。 但是到了真正编写程序的时候,发现并不是那么的容易。 车库门打开,如果光线差的话照明灯也打开。 然后车进入库内,门自动关闭。 到了这一环节,我一开始是考虑用两个压力传感器库外库内各一个,当车入库时,碰到外面的传感器时自动门不动作,而碰到室内的压力传感器时门就会关闭,车出库时反之。 可是,研究了好长时间,发 现我们能力有限,虽然很简单,但是却很饶人。 于是我就回来继续思考,我想到了另一个方案,就是在自动门的下面放一个压力传感器,然后用一个定时器, 30秒左右的时间,当汽车走到车库门口时,碰到压力传感器,然后计时器开始工作, 30秒后接收到信号,门开始自动关闭。 并且简化了程序,避免了两个传感器交叉使用时会产生的混乱。 但是,我又发现另一个问题,如果车行道门口突然停住了,定时器五秒后门开始关闭,这样的话就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而且上网查了一下压力传感器的价格,发现他不是太便宜,用在家用车库中不切实际。 结果发现不可行。 后来, 经过老师的指导,用无线接收模块和红外传感器控制自动门的关闭,结果发现可行,并且能达到要求的控制要求。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3 致 谢 在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要衷心感谢四年来一直真心爱护我,热情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 在这个设计中我既找到了很多不足,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在此,我非常感谢在论文写作期间给予我帮助的人们。 我首先向指导我的管老师表达诚挚的谢意,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广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务实的工作态度,使我受益匪浅。 我不仅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科研的方法,还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这将使我终生受 益。 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管老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指导我如何准备材料,整理文章以及写作过程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才使我的论文获得全面改进,顺利完稿。 最后,谨向所有曾经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 向审阅本论文的各位专家表示深深的谢意。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4 参 考 文 献 [1] 胡乾斌,李光斌,李玲等 .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0, 8 [2] 王永军、从玉珍 主编,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9年 8月 [3] 赫芸主编,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 子工业出版社 ,2020。 [4] 谢子美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2020 [5] 马忠梅,籍顺心,张凯,等 .单片机的 C 语言应用程序设计 [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20, 143- 164 [6] 王守中 . 51 单片机开发入门与典型实例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 [7] 康华光主编,电力电子基础 (数字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8] 康华光主编,电力电子基础 (模拟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9] 胡伟 , 季晓衡 .单片机 C 程序设计及应用实例 [M].北京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20, 470478 [10] 余永权等著 . 单片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M]. 北京 : 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 [11] 童本敏等编 , 标准集成电路数据手册 , 北京 : 电子工业出版社 [12] 廖玄九编,《电工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13] 秦世才,高运清 .现代模拟集成电子学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20. [14] 苏文平编 . 新型电子电路应用实例精选 [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5] 陈大钦 .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 电子电路实验•设计•仿真(第二版)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5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6 附录 1:车库门自动控制原理图 1 2 3 4 5 6ABCD654321DCBA。新型无线车库门自动控制系统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注入金沙江,全长 122km, 平均流量 ,最大流量 422m3/s, 整个 ****盆地地表水体均通过以礼河自然排泄。 易通河为一条人工河,水源引自毛家村水库, 上、中游自西向东流至华泥村以南后,转为 自东向西流过评估区 南 部 ,在鱼洞村汇入 以礼河 (图)。 两河流均 距评估区较远且 低于评估区,对拟建工程无影响。 评估 区内无河流、湖泊、水塘分布, 仅 发育 C C2 两条冲沟
挂网负载两方面提供实时运行数据,确定影响电能质量的因素何在;通过该装置为某些对电能质量非常敏感的用户的连续加工生产线的电能质量符合性评估提供数理依据;为普通居民提供断电记录的同时,还能监控计量线路有无窃电行为发生。 该装置对电网运行参数实时监测的结果将有利于人们科学地建设电网和使用电器设备,将有力地推动电力公司的经营目标从供电充足可靠的数量目标向符合公共安全的高质量电能方向转变。 8 三
养,微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例如分泌的多糖 )供给异养产电微生物进行氧化分解, MFC通第一章 文献综述 5 过这种藻菌增效的方式进行产电。 藻菌协同产电的现象在自然生境中多见。 例如沉积型 MFC中就存在藻和细菌形成的生物膜,彼此之间形成增效关系。 He等 [21]曾在一个未添加任何有机物或营养物的淡水沉积物MFC中观察到电流的产生;电流强度在光 照阶段下降,在黑暗阶段上升
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而且要达到对环境无污染 ,必须与堆肥化处理配合 ,但该方法是实现塑料包装废弃物回归大自然循环的好办法 【 8】。 化学回收再生 化学回收再生主要应用于塑料包装方面,作为调和塑料与环境的可行性办法而受到广泛的欢 迎 ,该方法是把包装盒废弃物由聚合物分解为单体、化合物、燃料等可再用成份 ,使塑料回收真正成为可循环的过程。 其与一般分解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运动障碍、恶心、腹泻、尿液变色。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 多巴胺减少引起的帕金森症状和治疗引起的运动并发症与在纹状体棘状神经元中表达的谷氨酸受体功能的改变有关 [19]。 选择性拮抗 NMDA 受体的药物不但能减少运动并发症 ,还能改善帕金森症状。 常用有金刚烷胺 (amantadine)、美金刚(memantine)和 MK801。
共 37 页 第 7 页 国内有关叶片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主要是对己有叶片进行仿真与数值分析,基本没有提出实用的系统设计和校核方法,未能说明叶片怎 么样从无到有的设计过程,同时尚缺乏有针对性的设计依据和准则,对于与结构设计相关的载荷等问题也没能给出明确且有意义的答案,其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也都是基于实际叶片测量数据 [9],基本没有针对自主设计叶片的校核分析。 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的一个主要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