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式电站闸坝枢纽工程设计说明书本科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阔的河漫滩,其宽度为 40~ 80m,漫滩由砂砾卵石组成,其中有部份大型 漂石分布。 地层及地质构造 库区除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外,主要为三迭系,二迭 —— 石炭系地层。 三迭系西康群菠茨沟组 (T1b)分布在岩谷大桥一带,分布宽度 106m,为灰白色、浅灰色薄 —— 中厚层粉细砂岩夹石英砂岩,层状结构,块状构造。 岩层产状为倾向北西面,倾角34176。 ~ 68176。 二迭 —— 石炭系 (c— p)分布于三迭系地层北西和南东地区,在其北西侧的出露宽度为380m,南东侧的出露宽度为 464m。 其岩性为灰色、灰黑色绢云千枚岩、砂质千枚岩、石英千枚岩、夹石英岩及砂质灰岩、石英岩状砂岩、石英岩等,层状结构、块状构造及千枚状构造,是构成库盆的主要基岩。 岩层倾向上游,倾角变化大,达 46176。 ~ 67176。 泥盆系危关群上组 (Dwg2)分布于闸址区上游地段,为灰黑色炭质千枚岩、绢云千枚岩和石英千枚岩,岩层倾向上游,倾角 35176。 ~ 59176。 库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卧龙倒转向斜的南东翼,地层受构造影响较重,在走向上有扭某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某 水电站闸坝枢纽工程 11 曲现象,岩层中发育有北东、北西两组裂隙,倾角多为陡倾裂隙,其倾角一般大于 50176。 裂隙中一般无充填物,裂面闭合较好。 物理地质作用 区内为构造侵蚀高中山峡谷区,河谷两岸均为陡峭的岩质边坡,岩层受构造作用影响强烈,裂隙发育,地表浅部岩体 在风化作用、人为地质作用等综合因素影响之下,其物理地质作用较为发育,主要有崩塌、局部危岩和小型滑坡。 但是,它们对工程无不良影响,仅构成库区固体径流的物源点。 工程地质条件 组成库盆的基岩多为千枚岩,抗渗性能好,为相对隔水层。 在库区地层中呈夹层状的砂质灰岩无岩溶现象,也不会产生渗漏。 同时,岩层均倾向上游,岩层中构造裂隙主要为陡倾裂隙,闭合度较好,无倾向下游的缓倾裂隙存在,这对防止库区的渗漏有利。 从地形上看,两岸山体雄厚,无低于正常高水位的邻谷存在,也无通向库外的沟谷。 因此,库区也不存在渗漏问题。 库区右岸边 坡稳定性较好,无大型的崩塌,仅有两处危岩,其方量较小,距闸址 400~600m,对工程无不良影响。 由于库区上游河道两侧,松散堆积物较多,斜坡剥蚀作用尚未得以控制,因此,库区尚存在淤积问题,工程设计中,应加强冲、排砂工程措施。 闸坝区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在河流规划工作的基础上,选择了上、下两个闸址,经过对两个闸址进行相关的比选工作,最终确定选择上闸址。 在上闸址选择了三条闸轴线,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对该闸址的Ⅱ 上 、Ⅲ 上 两条闸轴线进行了详细勘探工作。 闸址区为高山深切峡谷河段,河床 主流位于右岸,水边线高程 ~ ,河水深 (枯水期 )~。 右岸无边滩分布,左岸有宽阔的河漫滩,且延入库区,漫滩的中心高程 1624~ 1627m。 右岸为陡峻的岩质边坡,左岸为公路,路面高程 ~ ,公路内侧为边坡陡峻的山体,外侧有部分人工堆积体。 河床为漂卵石夹沙,厚 10~ 15m,地表漂石分布较多,约占 30%左右。 两岸基岩为泥盆系危关群上组地层,其岩性为炭质千枚岩、石英千枚岩、砂质千枚岩等。 岩层倾向上游,倾角 32176。 ~ 59176。 在闸址右岸下游,有 辉绿岩侵入体,于岸边出露两段,分布宽度 98m 和 51m。 Ⅱ 上 闸轴线工程地质条件 该闸轴线方位角 187176。 ,河水面宽 20m,枯水期最大水深 ,水边线高程 ,右岸无边滩分布,左岸分布有宽 50余米的河漫滩,与公路的外坡相接,公路路面高程 1632m。 某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某 水电站闸坝枢纽工程 12 河床冲洪积层厚 ~ ,为不均匀级配的漂卵石类砂,密实度较好。 漂石在土体中起骨架作用,允许承载力可达 ~ ,可作为持力层。 漂卵石层中无成层的砂层分布,在闸址的下游钻孔内进行了简易抽水试验,测得其 渗透系数为 / d,属强透水层。 ZK1孔在接近基岩时 (),孔内大量漏浆,终孔后数小时,孔内有地下水涌出,测得其流量为 1/ s。 经水样分析并与河水水样对比,离子含量上区别较大,水质类型也不同,表明为基岩裂隙水,但它们对混凝土均无侵蚀性。 下伏基岩界面在沿闸轴线方向,是向右岸倾斜,呈直线型。 顺河方向上,在右岸为凹凸型,在中部和左岸均为平缓直线型,表明其下游无深潭分布。 基岩岩性为云母角岩,局部夹薄层砂质灰岩和炭质千枚岩,其岩心采取率为 66~ 83%,岩层的抗渗性能好,可作为相对隔水层。 两岸坝肩均为陡峻的岩质边坡,岩性为炭质千枚岩,稳定性较好。 右岸卸荷裂较发育,经探洞观察,其卸荷带宽 10m,但毛洞自身稳定性好,在洞深 处的一条裂隙的裂面上有泥膜充填。 在探洞的下游岸边,有三条长 2~ 5m、宽 l~ 24cm 与河流斜交的陡倾裂隙。 在左坝端上游 14m处的公路内侧,有一小规模的危岩体分布,体积约为 142m3。 两岸基岩中的裂隙均为陡倾裂隙,无倾向下游的缓倾裂隙。 Ⅲ ’ 上 闸轴线工程地质条件 闸轴线方位角 180176。 ,河床主流由右岸向左岸开始编转,河水面宽 32m,枯水期最大水深 ,水边线 高程。 右岸有狭窄的边滩,基岩裸露,边滩与下游岩嘴相连,岩嘴伸入河床 12m,其前缘宽约 4m,高程为 ,其后缘宽 16m 左右,与崖脚相接处高程。 左岸河漫滩宽 18m,与公路外侧边坡相连,在交接处有人工堆积体分布,公路路面高程 ,其内侧为岩质边坡。 河床冲洪积层的物质组成和工程特性与Ⅱ 上 轴线基本相同,其厚度为 ~ ,孔内无地下水涌出和漏浆现象。 下伏基岩界面在沿轴线方向呈“ V”型,以 ZK4孔处为最低。 顺河方向基岩界限形状在右岸为凹凸型,中部 和左岸为平缓直线型,下游无深潭分布,基岩岩性为石英千枚岩、炭质千枚岩、云母角岩和辉绿岩,其工程特性良好,为良好的下卧层。 两岸坝肩岩体均为陡峻的岩质边坡,其岩性为石英千枚岩和炭质千枚岩,岩体稳定性较好,岩层中均为陡倾裂隙,无倾向下游的缓倾裂隙,裂隙闭合度较好,岸边卸荷裂隙相对不发育。 右岸闸轴线下游伸入河床中的岩嘴为石英千枚岩和辉绿岩,其工程特性良好,是良好的抗力体,对增强坝肩和右岸闸基的稳定极为有利。 工程地质评述 某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某 水电站闸坝枢纽工程 13 该闸址无严重的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宜于工程兴建。 其中尤以Ⅲ ’ 上闸轴线最佳,故 为推荐方案,现将两轴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列于表内进行比较。 表 4 闸轴线工程地质条件比较表 序号 项 目 Ⅱ上闸轴线 Ⅲ ’ 上 闸轴线 备注 1 地形地貌 高山深切峡谷,两岸山体雄厚,左岸河漫滩宽 50米 高山深切峡谷,两岸山体雄厚,左岸河漫滩宽 20米 2 持 力 层 厚度 ~ ~ 岩性 漂卵石夹砂 漂卵砾石夹砂 其它 有局部架空现象 无 3 坝肩岩体 碳质千枚岩;右岸卸荷带宽10m;左岸局部有危岩 石英千枚岩;卸荷裂隙发育较差;无危岩分布 4 水文地质 河床下伏基岩有局部裂隙承压水 河床下伏基岩无局部裂隙承压水 5 下游抗力体 无 右岸下游侧有 第五节 建筑材料 天然建筑材料 石料 区内无条石料。 块石料可利用河床中大漂石。 熊猫河下游有花岗岩分布,可作块石料。 粘土 区内缺乏,可以从距闸址 km 的粘土料场采运。 砾卵石 分布广泛,熊猫河两岸的漫滩、心滩上均有分布。 可开采储量 万 m3,完全能满足工程所需。 砂料 区内砂料呈夹砂分散于卵砾石层中,多数为中细砂,且含一定量的泥质和粉土,筛选后不能直接用工程。 因此, 区内砂料欠缺,在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工程需要。 在 外有较好的正在开采的砂料场,建议采用。 材料物理力学指标 见表 5。 等人工材料物理力学参数请查阅有关规范和手册。 某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某 水电站闸坝枢纽工程 14 第六节 施工条件 砼 鱼潭 水电站对外交通方便,沿熊猫河左岸有省级干道公路通过。 闸址区河谷狭窄,深切呈“ V”形,两岸山高坡陡,山体相对高差达 300m 左右,山坡坡度一般 40176。 ~ 50176。 ,制约施工交通和工场布置。 工区气候温和,降雨丰沛、湿润。 洪水具有山溪河流特点,陡涨陡落,一般呈单峰过程,一次洪水历时 2~ 3天,洪水位变幅 2m 左右。 当地建材 储量丰富,开采受季节影响小,开采方便,运距短。 施工用电由当地电网提供,坝区有已建成的 10Kv输电线经过。 工程施工宜引入招标机制,选择合适的专业队伍采用机械化施工,以加快工程进度,按时建成发电。 某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某 水电站闸坝枢纽工程 15 表 5 材料物理力学指标表 层 位 岩 性 容 重 (t/m3) 抗 压 强 度 抗 剪 强 度 允许承 载 力 单 位 抗力系数 渗透 系数 允许坡降 边 坡 坡 度 干 燥 饱 和 摩擦系数 凝聚力 RD RW tgφ C R K0 K jp 临 时 永 久 Mpa Mpa Mpa Mpa Kg/cm3 x101 m/d Q4 漂卵石夹砂 ~ 0 ~ 12~ 47 ~ 1: ~ 1: 1: ~ 1: Dwg21 碳质千枚岩 60 35 ~ ~ 30~ 35 ~ 1 1: 1: Dwg21 石英千枚岩 80 50 ~ ~ 2~ 3 30~ 40 ~ 1 1: 1: Sm 绢云千枚岩 砂质千枚岩 60 35 ~ ~ 2 40~ 50 ~ 1 1: 1: 砂质灰岩 80~ 100 70~ 90 ~ 5~ 6 50~ 60 ~ 1 1: 1: 石英岩 110~ 120 100~ 110 6~ 7 60~ 80 1: 1: 辉绿岩 190 140 ~ ~ 7~ 8 80~ 90 1: 1: 表 6 金属结构相关参考信息 项目 门叶重 (t) 埋件重 (t) 启闭机型号 容量 (t) 单重 (t) 备注 泄洪闸平板工作门 QPQ2x80 160 泄洪闸平板检修门 PQY2x25 50 轨距 ~ 冲沙闸平板工作门 QPQ2x40 80 8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鱼潭水电站闸坝枢纽工程 16 第三章 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的级别 第一节 工程等级 水利水电工程的等别,在《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 分)》SDJ121978 之中作出的规定,将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划分为五类,综合考虑水库的总库容、防洪库容、灌溉面积、电站的装机容量等,工程规模有库容决定。 鱼潭 电站是一个有日调节性能的引水式水电站,无防洪、灌溉、航运、和漂木等综合要求,按《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 》 SDJl2— 78 规范及补充规定, 鱼潭 水电站装机容量在 ~ 410 KW之间,工程规模属小 (Ⅰ )型电站,工程等级定为四等工程,永久性主要建筑物包括拦 河闸坝、进水 口 等按 4级设计,次要建筑物按 4 级设计,临时性建筑物按 5 级设计。 附: 工程 等别 工程 规模 分等指标 水库库容 (亿 m3 ) 防洪 灌溉面积 (万亩) 电站装机容量 (万 kw) 保护城市及工矿区 保护农田(万亩) 一 大( 1)型 10 特别重要的城市、工矿区 500 150 75 二 大( 2)型 10~ 1 重要城市、工矿区 500~ 100 150~ 50 25~ 75 三 中型 1~ 中等城市、工矿区 100~ 30 50~ 5 ~ 25 四 小( 1)型 ~ 一般城市、工矿区 30 5~ ~ 五 小( 2)型 ~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鱼潭水电站闸坝枢纽工程 17 工程等别 永久性建筑物的级别 临时性建筑物的级别 主要建筑物 次要建筑物 一 1 2 3 二 2 3 4 三 3 4 5 四 4 5 5 五 5 5 5 第二节 洪水标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20, 设计洪水为 50。引水式电站闸坝枢纽工程设计说明书本科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制点设置。 ① 平面控制测量是确保隧道在规范允许误差内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面控制网精度应为国家三、四级平面控制网,本工程采用由北京测绘院提供的地面控制网系统并将控制点转移到安全地点并加以拴桩,井间拴桩 2~3 个,埋设稳固可靠可长时间使用,经复核后报监理验收。 ② 联系测量时采用联系三角法或前方交会法在竖井内设 2~ 3 个点并多次复核,调整洞内测量控制点
负责组织实施。 (6)指导安全员的工作。 充分支持安全监察部门和安全监察人员履行职责。 (7)负责本工程职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 认真组织与检查每周一次的安全日活动。 (8)负责组织每月一次的安全施工检查与整改。 严格遵守文明施工的规定,确保在本工地施工范围内做到文明施工。 (9)认真执行安全施工与经济挂钩的管理办法,严肃查处违章违纪行为。
慰使司署衙,由旧司城(今两河口旧街)迁来,向长庚死后,由其胞弟向国栋承袭,于康熙58年将新司城建成。 新司城座北朝南,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城内除了土司署衙而外,还有三府衙门 等建筑,城分为正街和下街。 正街长一里,东西贯通,下街长半里,与正街成 “T”字形,街道宽敞,市面繁荣。 房屋全由木质结 构转角楼组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城里还有 “摆手堂 ”、 “登坛 ”和龙山寺
由电动机极数和电源频率而定。 旋转磁场的 转速 n1 称为同步转速。 它与电网的频率 f1 及电机的磁极对数 p 的关系为: n1=60f1∕ p (21) 转子在磁场中相对定子有相对运动,切割磁场形成感应电动势。 转子铜条有电流,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转子就会旋转起来。 综上所述可知,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动的基本工作原理。 ( 1)三相对称绕组中通入三相对称电流产生圆形旋转磁场。 ( 2)
计算宽度; 39。 2ib 、 39。 39。 2ib 为转子齿部计算宽度,一般取靠近齿最狭小的 1/3处的宽度。 (3) 轭部截面积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0 定子轭部截面积: 39。 3 2 6 211 0 . 9 5 0 . 1 9 5 3 3 1 0 6 1 1 3 1 0 mj F e t jA K l h m 转子轭部截面积: 39。
Email: 底岩石为粉砂岩、中细砂岩、粗砂岩,厚度大于 ,属中硬岩石,岩石硬度 f 值为 3~ 4。 煤层顶、底板 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见表 123。 煤层顶底板 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 表 123 采样位置 岩石 名称 比重 ( g/cm3) 单向抗压强度( MPa) 天然状态 抗拉 强 度 ( MPa) 天然状态 直剪 强度 ( MPa) 软化系数 煤层 编号 采样 地点 位置 天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