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9千万片牛黄上清片提取车间工艺设计_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能提取罐)。 ③浸渍:装桶后缓缓加入溶剂,至高出药面数厘米,加盖放置 2448时。 ④渗漉:浸渍时间到后,开始慢慢放出浸出液,并且往药粉上面及时添加溶剂。 i 浸渍法: 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作用成分提取出来。 提取时将中草药溶解于溶剂 中,以使其有效成分浸出。 选取溶剂时依照相似相溶原理。 但浸出率较低,如果用水溶解,提取液还会发霉变质,因此注意加入适当的 防腐剂。 13 (2) 提取 挥发油 的工艺选择 : 利用挥发油的脂溶性,采用低沸点的亲脂性有机溶剂乙醚、石油醚提取。 由于乙醚等易燃、易爆等,故仅作为实验室方法。 :方法多用于含油量较高的新鲜原料中挥发油的提取,但提取不完全。 :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从天然产物中提取香料的一种新技术。 通过比较水蒸气蒸馏法 和 CO 超临界萃取法是相对安全、理想、适用的萃取方法。 但是 CO 超临界萃取设备造价投资高,操作维修复杂,不太适合于中药复方的提取,且此次设计中连翘、荆芥穗、薄荷需用量也不大,所以采用传统的水蒸馏提取法更加经济节约,设备要求低,操作也更加简单,所以连翘、荆芥穗、薄荷提取 挥发油 采用水蒸气蒸馏萃取的方法。 (3)提取工艺的确定 综上,本设计选择用水提法提取 黄芪 、栀子、桔梗、赤芍、当归 地黄、石膏、甘草、菊花;用渗漉法提取黄柏、川芎、白芷使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连翘 荆芥穗、薄荷 挥发油 后,药渣用水提法提取。 工艺流程 药材准备 牛黄上清软片牛黄上清软片的制备方法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人工牛黄 2份、薄荷 30份、菊花 40份、荆芥穗 16份、白芷 16 14 份、川芎 16份、栀子 50份、黄连 16份、黄柏 10份、黄芩 50份、大黄 80份、连翘 50份、赤芍 16份、当归 50份、地黄 64份、桔梗 16份、甘草 10份、石膏 80份和冰片 10份 具体提取流程 ( 1)连翘、薄荷和荆芥穗的提取 将连翘、薄荷和荆芥穗经预处理混合 ,粉碎成粗粉 ,然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过滤,剩下的药渣用 10倍的水煎煮一次 ,滤过 ,弃渣 ( 2) 黄芩、栀子、桔梗、赤芍、地黄、石膏、菊花和甘草的提取 将黄芩、栀子、桔梗、赤芍、地黄、石膏、菊花和甘草经预处理混合 ,粉碎成粗粉 ,向配料罐中加入 10倍量于药材的水 ,加热并保温至 50度;将三通阀切 换至配料罐位置 ,将配料罐中的水泵入隔膜压滤机 ,至压滤液回流入配料罐时 ,在搅拌条件下向配料罐中加药粉 ,在90℃的条件下进行煎煮 ,煎煮完毕后 ,将三通阀切换至滤液贮罐位置进行隔膜压滤 ,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 ,再将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 ,向配料罐中加入水 ,在 90℃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 ,之后将三通阀切换至滤液贮罐位置进行隔膜压滤 ,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 ,启动隔膜压滤机的压榨程序 ,收集压榨液;合并两次压滤液和压榨液 15 ( 3)黄柏、当归、川芎和白芷的提取 将黄柏、当归、川芎和白芷经预处理混合 ,粉碎成粗粉 ,向配料罐中加入 70%乙醇;将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 ,将配料罐中的 70%乙醇泵入隔膜压滤机 ,至压滤液回流入配料罐时 ,在搅拌条件下向配料罐中加入步骤 c1所得药粉 ,加毕 ,进行渗漉提取 ,然后用真空减压浓缩回收乙醇 . (4)合并提取液和浓缩液 ,减压凝缩至稠膏状。 ( 5)制剂 将人工牛黄和冰片研细 ,过筛 ,备用;将黄连和大黄粉碎成细粉 ,将提取 C 合并 ,浓缩成稠膏 ,加入黄连和大黄细粉 ,混匀 ,真空干燥成干浸膏 ,再粉碎成细粉 ,与人工牛黄和冰片细粉混合 ,过 100目筛 ,再加入步挥 发油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采用药剂学方法制成软材,制成湿粒,干燥后,压片即可。 提取工艺流程图 净制 切片 干燥 粉碎 提取挥发油 制浓缩液 渗漉 回收乙醇 浓缩 过滤 筛分 煎煮 煎煮 16 三、物料衡算 1 生产制度: 任务:年产量 9000 万片,根据《部颁标准》处方中各味药材的量 压 1000 片需要净药材 622 g 预处理损失按 %计算 年净药材处理量 =622 9000 104/(1000 106) = t 年预处理量 =(1— %)= t 前处理车间:年工作日 255 天,一天一班制,每班 8 小时。 提取车间:年工作日 255 天,一天两班制,每班 8 小时。 2 提取车间物料衡算 、薄荷、荆芥穗提取过程物料 查阅《中国药典》以及其他相关文献得到这十九味药材的最低含量或测得百分含量,如下表:( %) 牛黄 冰片 黄连 连翘 荆芥穗 薄荷 栀子 桔梗 赤芍 大黄 96 6 当归 地黄 石膏 甘草 黄 柏 川芎 白芷 菊花 黄芩 55 连翘 荆芥穗 薄荷的挥发油含量分别为: % % % 17 批生产处理的各味药材所需净药材量:( kg) 牛黄 冰片 黄连 连翘 荆芥穗 薄荷 栀子 桔梗 赤芍 大黄 当归 地黄 石膏 甘草 黄 柏 川芎 白芷 菊花 黄芩 药用成分提取量:( g) 牛黄 冰片 黄连 连翘 荆芥穗 薄荷 栀子 桔梗 赤芍 大黄 6 当归 地黄 石膏 甘草 黄 柏 川芎 白芷 菊花 黄芩 7799 8 3 ( 1) 衡算基准: kg/批 ( 2)衡算范围:每一个工作岗位作为一个衡算范围 ( 3)物料衡算示意 连翘、薄荷、荆芥穗提取过程物料衡算示意图 M 水汽 (100 度 ) M 挥发油 +M 水( 100 度) 中药材 M提取液 连翘、薄荷、荆芥穗 的提取罐 润湿药材用水 材用水 煎煮用水 8 18 M 药渣 ( 4)已知 1g药材吸水量为 1g,浸提用水为药材的 8倍, 提取液 /药材 . 蒸汽蒸馏得挥发油分别为 %、 %、 %,馏出时的组成 %,水汽为 100kg M挥发油 = %+ %+ %= kg M水 (100℃ ) % = M 挥发油 → M水 (100℃ ) =86(kg) 已知提取的总出液系数: 提取液/ kg 药材 M浓浸提液 (100℃ ) = = (kg) Σ输入 = Σ输出 + + 8+100=M 浓浸提液 (100℃ )+ M 挥发油 + M水 (100℃ ) + M 药渣 (100℃ ) 得: M药渣 (100℃ )= 提取液中固溶物含量分别为: 、 、 Σ 输入水量 = Σ输出水量 + 8+100=M 浓浸提液 (100℃ )- M 固溶物+ M 水 (100℃ ) + M 药渣含水 M药渣含水= (kg) 1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