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万吨纯净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二种,连接厂区主要出入口的道路主干道宽 8m,生产车间之间次干道宽 46m。 道路路面结构为水泥砼路面带盖板明沟,路肩宽度宜采用 1m。 18 厂区绿化布置重点在道路两旁、围墙内侧和建筑物周围,因地制宜种植适合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花草树木。 沿围墙内侧布置绿篱,厂区出入口附近可适当布置一些花坛,使全厂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空间,力求创造一个整洁、美观的生产环境,厂区绿化系数 10%。 总平面主要技术指标 总平面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指标 1 厂区用地面积 ㎡ 26400 2 建筑 面积 ㎡ 8300 生产车间 ㎡ 5500 原料仓库 ㎡ 800 产品仓库 ㎡ 1000 办公楼 ㎡ 450 化验室 ㎡ 150 配电室等附属设施 ㎡ 400 3 道路及硬化地面占地面积 ㎡ 18100 4 绿化面积 ㎡ 2640 5 绿化率 % 10 运输 工厂运输设计应符合企业总体规划要求,并根据生产要求,运输现状,统筹安排,合理组织人流、货流,确保工厂原材料运进和 19 成品运出,使运输路线短捷,经济合理,有利于提 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使厂内外运输、装卸和储存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运输体系。 全年运输量 本项目达产后,全年总运输量为 14312t。 其中运入量 1500t/a,运出量 8 万 t/a。 场区运输量表 序号 货物名称 单位 用量 一 运入 1 原辅材料 t/a 1500 二 运出 1 纯净水 t/a 8 万 三 合计 t/a 81500 运输工具的选择 本项目运输全部为公路运输,运输力量由企业自行组织解决。 建设标准 建筑设计标准 项目生产车间、仓库等建筑物设计遵 循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在满足工艺、电气及给排水等专业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布置、综合考虑,尽量做到美观与环境相协调。 建筑设计遵循: ⑴《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负载规范》( GBJ87) 20 ⑵《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 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20 版) ⑷《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687) ⑸《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⑹《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⑺《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⑻《工业建筑设计通则》 ⑼《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 GB500732020) 建筑规模 本项目所需建筑物,全部新建。 主要建筑物规模: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8300 平方米,其中主生产车间建筑面积 5500 平方米、原料仓库 800 平方米、产品仓库 1000 平方米、化验室 150 平方米、绿化面积 2640 平方米,绿化率 10%。 公用工程 给排水工程 设计依据 《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 《建筑给排水防火规范》( GB1687) 水源与水量 本项目水源为自备水井。 生产用水 t/a,生活用水量为 425t/a,能保证连续供水,且水源富余。 21 排水 本项目 生产废水主要为过滤器等冲洗污水、水桶清洗废水和软化器再生废水,产生量 1000t/a。 生活污水产生量 290t/a。 供电工程 电源 本项目用电接柳溪电网。 用电负荷 本项目用电量为 30 万 kWh/a。 弱电 本工程弱电设计内容包括:电话通讯、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厂区的办公楼内安置内线、外线分别行至单体建筑电话组线箱, 然后敷设到各需要岗位。 工艺技术方案 本项目生产工段情况简述: ( 1)多介质过滤器:吸附及机械隔离作用,用于过滤水中的有原水 储水罐 多介质过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 Na+软化器 精密过滤器 无菌水存储 产品抽检 封口 套外包装 成品 无菌自动灌装 水桶清洗或一次性聚乙烯瓶 反渗透装置 臭氧消毒 22 机物及胶体等物质。 ( 2)活性炭过滤器:吸附及机械隔离作用,用于过滤水中的有机物及胶体等物质。 ( 3)软化器(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 使用后的树脂利用 NaCl溶液进行再生。 ( 4)精密过滤器:可将水中的某些有机物和细菌截留,被过滤出来的水就基本无菌了。 ( 5)反渗透装置:用于除去水中的杂质离子。 ( 6)臭氧消毒:使用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对水的瞬间杀毒灭菌。 ( 7)无菌水存储:灌装前在无菌水罐 中存放成品水。 ( 8)灌装:将成品水在无菌条件下装进水桶并封盖,保证水的卫生质量。 设备方案 设备选型原则 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应与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相适应,满足项目投产后的生产或使用的要求; 主要设备之间、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的生产能力应相互配套; 设备质量可靠,性能优良,能够保证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稳定; 在保证设备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实用; 23 所选设备应符合国家或行业专门机构发布的有关技术标准。 设备来源 本项目所需设备全为新购置, 主要购置设备包括纯净水生产主机系统、自动灌装纯净水生产线 1条和化验室所需设备。 采用 招标的形式选购,既要保证设备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又要确保价格低廉,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 主要设备 本项目新上 自动灌装纯净水生产线 1条。 所需的单个设备主要有 臭氧发生器、全自动桶灌装机、全自动瓶灌装机 等。 设备明细表 序号 项目 数量 1 主要设备 纯净水主机系统 1 套 活性炭过滤器 3 个 软化器 3 个 精密过滤器 2 个 臭氧发生器 2 个 无菌自动灌装系 统 2 套 2 附属设备 高温电炉 1 台 电热恒温干燥箱 1 台 24 电热恒温培养箱 1 台 电热蒸馏水器 1 台 电热恒温水浴锅 1 台 光电比色计 1 套 浊度仪 1 台 余氯比色器 1 台 电导仪 1 套 酸度计 1 套 离子计 1 台 自动加码 1/1000 精密天平 1 套 托盘天平 2 台 电冰箱 1 台 高倍显微镜 1 台 高压蒸汽消毒器 1 台 节能 减排措施 首先,制定公司节能减排各种管理制度,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具体落实到人。 通过制度和机制创新,确保 各生产环节 节能减排目标得以实现和持续。 其次,工艺节能。 本工程主要工艺生产设备均选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设备,其不但具有较先进的工艺技术,而且整个生产过程为高度自动化控制,具有投资省、产量高、能耗低的显著优点。 第三,节电。 建立科学管理体制,实行计划用电,提高电能利 25 用率;设计过程中选用节电及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如采用新型低损节能型电力变压器、新型 Y 系列电动机等;合理优 化设计工厂供配电系统,降低线损率,安装无功率静电电容器自动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车间照明选用节能型灯具。 项目实施过程中,从工艺、技术、设备、物料消耗、管理制度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节能因素,做到项目实施与节能措施同步进行。 26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 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⑴ 周 围 水 体 质 量 标 准 选 用 《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GB38382020)中Ⅲ类标准。 ⑵环境噪音标准选用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20) 中 2类标准。 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选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⑴污水排放执行《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89182020)中一般保护标准。 ⑵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l6297— 1996)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DB37/5972020)。 ⑶环境噪音执行 《 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 噪声 排放 标准 》( GB123482020) 中 2 类标准。 ⑷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环境现状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27 本项目周边区域无较大的污染源,周边环境状况良好,适合项目的建设。 本项目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注重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环境保护必须依照《环境保护法》,从制度上、监测上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工作。 本项目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以及相关的产业、经济、技术、资源配置等政策,使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化、法律化。 环 境空气质量 项目 区域内主要大气质量除可吸入颗粒物外,其他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 地表水、地下水 该区域地表水满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的Ⅲ类标准。 该区域地下水满 足《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 噪 声环境 该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