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末端系统设计与冷冻热力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提供的数据可知,墙体、玻璃和窗户等围护结构的选择均符合 9 公共建筑节能标准。 计算冷负荷采用软件天正暖通 ,室内设计温度 26℃,相对湿度 60%,整栋楼(共 14 层)总冷负荷汇总如下: 表 23 冷负荷计算书_简略表 楼层 房间 工程负荷最大值时刻 (13点 )的各项负荷值 总冷负荷 新风冷负荷 总湿负荷 新风湿负荷 总冷指标 新风冷指标 总湿指标 W W kg/h kg/h W/m2 W/m2 kg/hm2 1层 1001[多媒体音像室 ] 20419.4 1002[科技资料室 ] 12879.8 1003[展览厅一 ] 52344 1004[展览厅二 ] 56149.8 1005[文印室 ] 9646 5 1层小计 151439 2层 2020[办公室 ] 1 2020[办公室 ]*6 1 2020[会议室 ] 19285 10 2020[大会议室 ] 50489.6 2020[办公室 ] 11928.4 4 2层小计 102858.3 3层 3001[办公室 ] 1 3002[办公室 ]*6 1 3003[办公室 ] 1 3004[中会议室 ] 10735.4 4727 70 3005[办公室 ] 17058.3 3006[财务室 ] 2 3007[财务室 ] 1 84 3层小计 63884.4 4层 4001[办公室 ] 31 11 4002[办公室 ] 109 4003[办公室 ]*2 1 4004[办公室 ] 1449 4005[办公室 ]*5 2 4006[党委会议室 ] 174 4层小计 56116.4 59层( 5层) 5001[办公室 ] 6467 5002[办公室 ] 109 5003[办公室 ]*2 1 5004[办公室 ] 1449 5005[办公室 ]*5 2 5006[会议室 ] 174 12 59层小计 57166.8 1013层( 4层) 10001[会议室 ] 10002[大开间办公室 ] 17659.2 10003[大开间办公室 ] 32688.7 1013层小计 56833.5 14层 14001[会议室 ] 14002[大开间办公室 ] 18167.7 14003[大开间办公室 ] 33622.9 14层小计 58400.5 工程总计 945866.5 128 13 室内热负荷计算 通过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形成的热负荷 jQ =F178。 K178。 ( tR tw ) 178。 a ( 211) 式中 jQ — 通过供暖房某一面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w; K — 该面围护物的传热系数, w/(㎡178。 k); F — 该面围护物的表面积 , m2; tR —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 , ℃; wt — 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a — 温差修正系数,对于外维护结构取 a=1;邻室为不采暖房间时,若有门窗与室外相通取 a=,若无与室外相通的门窗则取 a=. 附加耗热量形成的热负荷 附加耗热量按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计算。 考虑了各项附加以后,某面围护物的耗热量 Q(w)为: jgfmlifchj1 111 ( 212) 式中 — 附加率(或修正率) ; ch — 朝向修正系数; f — 风力修正 5%10%; li — 两面外墙修正 5%; m — 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 10%; fg — 房高附加 ≤ 15%; j — 间歇附加 仅白天用 20% 不经常使用 30%. 外门开启侵入冷风耗热量形成的热负荷 Q = Qj 178。 β kq ( 213) 式中 Q— 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 Qj — 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 β kq— 外门开启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附加率 . 14 新风热负荷 冬季空调新风热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 Q=M178。 cp178。 ( to tR) ( 214) 式中 Q— 空调新风热负荷, KW; M— 新风量, kg/s; cp— 空气的定压比热,取 ( kg178。 ℃); to— 冬季空调室外空气的计算温度,℃; tR— 冬季空调室内空气的计算温度,℃ . 整栋楼 (共 14层 )总热负荷汇总如下: 表 24 热负荷计算书_简略表 楼层 房间 各项负荷值 热负荷 新风热负荷 总热负荷 总湿负荷 热指标 湿指标 W W W kg/h W/m2 kg/hm2 1层 1001[多媒体音 像室 ] 1002[科技资料室 ] 1003[展览厅一 ] 1004[展览厅二 ] 1005[文印室 ] 1层小计 2层 2020[办公室 ] 2020[办公室 ]*6 474 2020[会议室 ] 2020[大会议室 ] 15 2020[办公室 ] 2层小计 3层 3001[办公室 ] 3002[办公室 ]*6 474 3003[办公室 ] 3004[中会 议室 ] 3005[办公室 ] 3006[财务室 ] 3812 3007[财务室 ] 3层小计 7756 4层 4001[办公室 ] 69 4002[办公室 ] 4003[办公室 ]*2 474 4004[办公室 ] 4005[办公室 ]*5 4006[党委会议室 ] 4层小计 59层( 55001[办公室 ] 5002[办公室 ] 16 层) 5003[办公室 ]*2 474 5004[办公室 ] 5005[办公室 ]*5 5006[会议室 ] 59层小计 1013层(四层) 10001[会议室 ] 10002[大开间办公室 ] 10003[大开间办公室 ] 1013层小计 30897 14层 14001[会议室 ] 14002[大开间办公室 ] 14008 14003[大开间办公室 ] 5906 14层小计 30897 工程总计 96892 17 3. 空调方案的确定 空调系统的分类 空气调节系统一般由空气处理设备、空气输送管道及空气分配装置组成。 根据实际需要,它能组成许多不同形式的系统。 在工程上应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和性质、热湿负荷特点、温湿度调节和控制的要求、空调机房的面积和 位置、初投资和运行维修费用等多方面的因素,从而选定合理的空调系统。 本工程为高层民用建筑,建筑物的功能以办公为主,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空调系统不同情况下的分类。 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介质种类分类 ( 1)全空气系统 全空气系统是指空调房间的室内负荷全部由经过处理的空气来负担的空调系统。 此种方式适用于较大房间,使用风量较大的风道或较高的风速,会产生噪音问题。 ( 2)全水系统 全水系统是指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靠水作为冷热介质来承担,因为水的比热大,所以需处理相同负荷时,水系统所需的管道占空 间减少许多,但是水只能清除余热余湿,并不能解决房间的通气问题。 所以此种系统只适用于小空间人流密度也不大,室内品质要求不高的场所。 ( 3)空气 — 水系统 空气 — 水系统是由水和空气共同承担空调房间负荷的系统,即可以用水系统来占用少量的空间来承担室内负荷,又可用新风系统提供好的室内空气品质,是现在大型建筑空调系统普遍采用的方式。 ( 4)冷剂系统 这种系统是将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直接放在室内来吸收余热余湿。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分散安装的局部空调机组,但由于冷剂管道不便于长距离输送,因此这种系统不易作为集中式空调系统 来使用。 18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类 ( 1)集中系统 集中系统的所有空气处理设备都设在一个集中的空调机房内。 ( 2)半集中系统 除了集中空调机房外,半集中系统还设有分散在被调房间内的二次设备,其中多半设有冷热交换装置,它的功能主要是在空气进入被调房间之前,对来自集中处理设备的空气作进一步补充处理。 ( 3)全分散系统 这种机组把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和输送设备集中设置在一个箱体内,形成一个紧凑的空调系统。 可以按照需要,灵活而分散的设置在空调房间内,因此局部机组不需要集中的机房。 空调方 案的比较 各种空调系统使用条件和使用特点 表 31 各种空调系统使用条件和使用特点 空调系统 适用条件 空调装置 装置类别 使用特点 集中式 房间面积大或多层、多室而热湿负荷变化情况类似; 新风量变化大; 室内温度、湿度、洁净度、噪声、振动等要求严格; 全年多工况节能; 采用天然冷源 单风管定风量直流式 房间内产生有害物质,不允许空气在循环使用 单风管定风量一次回风式 仅作夏季降温用或室内相对湿度波动范围要求严格,且湿负荷变化较大 单风管定风量一、二次回风式 室内散湿量较小 ,且不允许选用较大的送风温差 变风量 室内允许波动范围 t≥177。 1℃,显热负荷变化较大 19 半集中式 房间面积大但风管不宜布置; 多层多室层高较低,热湿负荷不一致或参数要求不同; 要求各室空气不要串通; 要求调节风量 风机盘管 空调房间较多,空间较小,且各房间要求单独调节; 建筑物面积较大但主风管敷设困难 诱导器 多房间层高低,且同时使用,空气不允许互相串通,室内要求防爆 分散式 各房间工作班次和参数要 求不同且面积较小; 空调房间布置分散; 工艺变更可能性较大或改建房屋层高较低且无集中冷源 冷风降 温机组 仅用于夏季降温去湿 恒温恒湿机组 房间全年要求恒温恒湿 常用空调系统比较 表 32 常用空调系统比较 比较项目 集中式空调系统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 单元式空调器 设备布置 与机房 空调与制冷设备可以集中布置在机房; 机房面积较大 只需要新风空调机房面积;风机盘管可以安装在空调机房内; 分散布管,敷设各种管线较麻烦 设备成套、紧凑,可以放入房间也可安装在空调机房; 机房面积小,只需集中式系统的50%,机房层高较低;机组分散布置,敷设各种管线较麻烦 风管系统 空调送回风管系统复杂 ,布置困难; 支风管和风口较多时不易均衡调节风量 放室内时,不接送、回风管; 当和新风系统联合使用时,新风管较小 系统小,风管短,各个风口风量的调节比较容易达到均衡; 直接放。空调末端系统设计与冷冻热力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明显。 如今我国洗衣机 制造水平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比较热门的品牌有 海尔 、 松下、 小天鹅 、三星、 西门子、三洋 等。 行业现状 洗衣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主要原因是微处理器的出现,这种小型的处理器使得洗衣机有着更多的功能。 制 造商把编写好的各种程序 输入 微处理 器 , 可以进行多种洗涤效果,实现对于不同材料的衣物 专项 洗涤。 人们只需要轻松的按几个按键,就可以实现衣服的自动洗涤。
同叶片与气缸叶片槽的配合一样,气缸与滚套的厚度方向也有严格的尺寸配合要求,同样要对其进行分组管理后再进行装配。 装配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间隙,否则将会引起下面的问 题 :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机械装备系机制专业 12 机制 05 班 14 号奎京 9 间隙过小 —— 噪声和磨损增大、功率上升、耐久性能降低等 间隙过大 —— 制冷能力下降、效率低 零部件状态
图 21模块化注释: 1) 模拟信号收集部分 : 敏感、 转换 以及放大 三部分。 敏感元件代表测量 的模拟信号 和测出的 粉尘浓度;因为信号比较小,所以增加信号放大电路; 数字信号是由 两条路上的 5V 模拟信号被 ADC0809 了 的,再送入至 单片机中。 2) 显示 :粉尘浓度。 3) 看门狗 :是系统重启,正常工作。 4) 键盘电路:超过 时 报警。 由于环境对粒度以及浓度的要求不同
孔内投掷稻草、水泥袋等物或者将其缠于铲具之上。 2) 成孔过程中发现桩孔下部杂填土垮壁及缩径现象,为防止浇注 砼和成桩时产生断桩,要求在垮桩、缩径位置严格控制护筒的上拔速 度,并且要求将护筒反复抽动,使之具有类似复打作用。 一是使砼密 8 实,二是使砼与孔壁紧贴增大桩的摩阻力,并堵死浇注砼时地下水上涌的通道。 3) 少数孔内含有较多地下 水,要求在浇注前用潜水泵或冲锤将其 抽干或冲干
在 30~ 250℃的氧化行为进行研究后,指出当煤粒度 lmm 时氧化速率与 粒径无关,并认为孔径 100 埃 的孔在煤氧化中起主要作用 ; A. Kucuk[4]( 2020)等通过 对土耳其褐煤实验研究,得出混合粒 度煤样的氧化速率大于单一粒度煤样的氧化速率。 ( 3)煤岩成分。 煤岩成分对煤的自燃倾向 性 表现出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煤岩成分一般分为丝煤、暗煤、亮煤和镜煤四种。
..................................................14 模具类型的选择 .......................................................................................15 模具工作零件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