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见》也指出:到 2020 年在全省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具有浙江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使人民的体质及群众体育 的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先进省市之列。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到 2020 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总人口的 37%以上。 直辖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 100%的社区,其他城市 80%的社区建有公益性体育健身设施。 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区域 ,浙江省 体育事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水平,正处于需求旺盛的初期,其发展态势极为迅猛。 我国城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全年体育消费平均为 元。 体育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13 消费能力有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的关系。 在余暇时间的支配意向上看,在 15 类活动中,体育活动排到了第 5 位。 在存在的问题和 需要方面主要集中在场地设施方面。 对场地拥挤和器材缺少的抱怨合计为 %,对要求建体育场所的比例为 %,占第一位。 总体而言,从体育消费角度看,人们的体育意识在不断增强,“花钱买健康”正逐步被接受,高文化程度人群的体育消费明显高于其它人群,但体育消费水平依然不高,这不仅是消费意识问题,而且越来越体现为缺乏消费场所、消费项目的结果。 市场对体育消费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而且供需差越来越大。 需求预测 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及计算口径,需有 30%的体育人口。 根据湖州城市总体规划预测的人口估算, 湖州中心城区目前应有 14 万左右的体育人口。 按体育人口最低标准每周锻炼三次计,每年要为约2184 万人次的需求量提供所需体育运动的场地、器材和设备,而目前湖州市区拥有的体育场馆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大量的体育人口还只能借助于公园甚至街道进行锻炼。 按照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我省在到 2020 年末,体育人口比例将达到 45%以上。 随着我市群众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健身意识的提高,预计在“十一五”期末,体育人口将达到 45 万人,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从体育消费市场潜在能力分析。 按 2020 年调查的口径, 全国户均体育消费约为 400 元(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远不止这一数额),即使按这一口径 保守 计算, 湖州市区 108 万人口年体育消费水平在 元左右。 按 2020 年我国体育产业产值占 GDP 比重为 %的标准计算, 2020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14 年 湖州市区 亿元,体育产值应能达 亿元 ;根据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规划 纲要 , 2020 年 全市 GDP 将达 1100亿元,相应的产值应在 亿元左右。 湖州市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人均 GDP 已 达 3000 美元,人民文化生活要求日益提高,生活质量明显上升,恩格尔系数已处 中等国家之列 的 这些情况。 本文对 湖州市 体育市场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在消费体育领域,倾向 于 按 GDP比重来确定其潜在消费能力更 符合湖州市 的实际情况。 也就是说,其市场应与区域的潜在消费能力相当。 因此,当本项目建成后,为民提供了体育 休闲 消费的场所,其消费能力将会得到一定的释放。 规模确定 功能定位 全民健身中心拟建设成为项目较为齐全、设施配套完备,能满足市区群众日常体育活动和公益性体育活动的需要,又同时能承担市级单项体育比赛活动需要,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的综合性一流全民健身中心。 根据本项目特殊情况,结 合市民健身活动需要,本项目重点包括健身健美运动房、综合健身房、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室内游泳馆、室外250 米塑胶环形跑道、小型足球场、篮球和门球场等配套设施,是一处集健身娱乐休闲、多种综合性体育比赛、展览集会于一体的公共和公益性场所。 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15 功能划分 本项目的功能分为三大功能区: 第一部分为室外运动区,位于项目地块西侧。 包括 250 米塑胶环形跑道、小型足球场、篮球场二片和门球场 4片。 主要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健身活动的需要,同时兼顾举行各类小型运动会、大型集会的需要。 考虑到项目用地紧张,为提高场地利用率,室外运动 区的布置应结合场地的形态特点,以适当、灵活为原则,并体现健身、休闲、娱乐性等群众体育特点; 第二部分为室内游泳馆。 主要包括 50 米标准室内游泳池,以适应市民健身和业余训练为主,并兼顾群众性游泳比赛及承担市级单项性比赛需要; 第三部分为室内健身和管理用房。 分别设置乒乓球、羽毛球及健美健身运动馆、综合健美馆,是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部分。 建设规模 湖州中心城市目前尚没有设施比较完善的健身中心,除了一些新建小区有一定的体育健身设施外,湖州部分酒店也配有部分设施,此外在部分区域零星分布有健身健美中心 (俱乐部),但往往由于实行完全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收费标准较高,主要消费对象是经济基础较好的人士或收入较高的白领阶层,影响了市民进行健身锻练的积极性,因此去上述健身场所进行健身锻练人员占体育人口的 比例相当小。 湖州中心城市体育健身设施的不足与体育人口增长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但由于受场地条件的限制,本工程的建设并不能一次解决所有市民健身锻练需要。 根据现有人民广场的场地条件,结合 本项目的功能定位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16 和 居民日常喜爱的健身方式,本工程 各场馆的规模标准如下: ( 1)田径运动场: 250 米塑胶环形跑道( 6 道),内设小型足球场一 个。 跑道东侧设标准篮球场( 28 M 15 M) 2 片,标准门球场( 20 M 15 M) 4 片。 ( 2)健身大楼:建筑面积 13470 ㎡ (含地下车库 1710 平方米), 7层。 健身大楼及游泳馆部分楼层为群众性健身娱乐休闲性的体育场所,主要内设健美健身场地、羽毛球馆 (11片 )及乒乓球馆,部分为商业、办公用房。 ( 3)游泳馆:建筑面积 7968平方米,主体三层,局部四层。 内设10 道 50 米标准游泳池 ( 25M)和综合健身房及乒乓馆。 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17 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项目选址 选址的原则与要求 本项目 为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工程,依据《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规定要求,为满足本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本项目的建设选址应当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 1)项目选址应在城市公共体育用地区块内,符合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与周边用地功能相协调; ( 2)市全民健身中心是面向大众的体育基础设施,是适应广大市民健身强体的活动场所,人流和车流较为集中。 因此全民健身中心的选址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利于人流、车流的疏散; ( 3)该项目要求用地平坦,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不易受洪水侵扰; ( 4)全民健身中心在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项目的用水量和排水量都较大,因此,要求项目所在区域有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 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18 项目位置 根据上述选址原则与要求,市体育局进行了多方案的比较,最后经市政府有关部门协调,确定市全民健身中心选址于原人民广场。 即利用老城区内的原人民广场用地,拆除地面建筑物,重新规划、布置新的全民健身中心工程,按照少花钱、办好事的原则,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人民广场的利用效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形式,更加方便舒适的体育活动环境。 本项目位于湖州市 第一人民医院的南面,地块南接苕溪西路,西临中国银行和人民路,北侧为第一医院、第十二中学和广场后路,东侧为原第一医院护士学校。 本项目用地符合湖州城市总体规划。 建设条件 自然环境条件 本项目位于湖州老城区,原来即为体育活动场地,因此用地范围内地势平坦,非常适合体育运动场地的布置和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 2.气候 湖州市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纬度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 176。 C,极端最高气温 39℃,极端最低气温- 176。 C。 多年平均相对湿 度 80%,无霜期 25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 1248 毫米,最高年降水量 1734 毫米,最少年降水量 762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19 毫米。 在 9月间易受台风影响,但风力一般不大,最大风速约 20m/s。 全年以东南偏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 3.工程地质条件 本场地参照邻近新建项目的工程地址情况,地表以下 45 米左右范围内至上而下地质结构为: ( 1)杂填土和淤填土:层厚 - 米,以建筑填土为主,含大石块、瓦块、砖石屑、石灰质及粘性土等。 下部含有机质及淤泥质土。 ( 2)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厚 - ,含砂质, 轻可塑,中压缩性。 ( 3)粉土及淤泥质粉土:层厚 - ,含砂质,稍密-中密,中压缩性。 夹淤泥粉质粘土,饱和、流塑,高压缩性。 ( 4)淤泥质粉土及粉质粘土:层厚 - ,含砂质,流塑,中高压缩性。 ( 5)粉土及粉质粘土:层厚 - ,含砂质,稍密-中密,可塑,中压缩性。 ( 6)淤泥质粘土:层厚 - 米,流塑,高压缩性。 ( 7)粉质粘土:层厚 - ,含砂质,软塑,中高压缩性。 ( 8)粉质粘土及粉土:层厚 - ,含砂质,稍密,可塑,中压缩性。 ( 9)中砂: 层厚 - ,含砂砾,松散-稍密,中压缩性。 场地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位在黄海高程 米左右,主要受大气降雨影响,随天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20 气及季节变化有升降,属浅层孔隙潜水,地下水一般对 砼无侵蚀性。 地震 历史地震资料表明,湖州市是一个地震级小、频度高、震源浅、烈度低的相对稳定地区,未发生过五级以上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20),湖州地区抗震防烈度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基础设施条件 本项目所处位置属湖州老城区的中心部位,各项公用配套设施良好,工程施工极为 方便。 ( 1)道路 工程紧挨中国银行湖州市支行、湖州第一人民医院和湖州十二中学,场地的南、北、东三边均为城市道路,附近的苕溪路、人民路为城市主、次干道。 ( 2)供水 项目供水来源为城北水厂,现有供水能力 10万吨 /日,规划扩建到20 万吨 /日。 项目的供水可从苕溪路城市管网中接入。 ( 3)排水 本项目污水管网可排入苕溪路城市污水管网,最后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 4)供电 湖州中心城老城区高、中、低压配电网比较完善。 有湖州变(城中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21 变)、紫云变、东郊变等组成完善的配电网。 工程位于中心城老城区,城市 10KV 供 电线路均为现成。 ( 5)电信 中心城市程控电话网经过几年来连续扩容,已拥有 S- 1240长途程控交换机、长途传输和长途交换设置的数字交叉连接系统( DXC)、 SDH自愈传输网、城市光缆网;建成了湖州 C3 本地数据和 C3本地 SDH自愈传输网;开通了电子信箱多媒体信息服务,帧中继等新颖电讯业务。 移动通信、无线寻呼更是快速发展;电信智能网和支撑网的建设达到了领先水平, T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已投入运行。 ( 6)老城区供热来源为统一能源(湖州)热电有限公司,位于凤凰大桥北堍,供汽能力额定为 100t/h,现实际对外供热达到 60t/h 左右,本项目热源由广场后路接入。 社会经济条件 湖州市是一座具有 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名城,因滨临太湖而得名,历来是杭嘉湖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北纬 30052 /,东经 120206 /,东临上海,南接杭州;西近南京,北与苏州、无锡隔太湖相望,既是江、浙、沪三省毗近地区重要的水陆运输要冲,又是长江下游杭嘉湖平原西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杭宁高速公路、 104国道、 318 国道、长湖申航道、宣杭铁路以及正在兴建的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贯穿境内。 湖州具有优越 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称,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也是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湖州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22 市近年来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特别是城市试点住宅小区的建设闻名于全国,已具备了向现代化大中城市发展的骨架,正在向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城市迈进。 湖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先行规划,先行发展,实现新飞跃”的十四个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湖州市全面加快发展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功能,现已逐步发展成为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工贸、旅游城市。 2020年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亿元, 比上年 增长 %, 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24866元,增长 %;实现财政总收入 ,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375 元,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88 元,增长 %。 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23。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