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首件施工技术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同时在吊装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盖板破损或损坏。 3.安装 盖板时,必须检查上下面的方向,斜交涵洞注意斜交角的方向,防止发生反向错误。 4. 吊装盖板时,认真做好现场安全工作,闲杂人员远离现场,工作人员带好安全帽和手套,听从指挥。 、台背回填 主体和附属工程施工完成且相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便进行台背 回填 施工,施工中必须保证不损坏构造物和严格控制填筑压实度 及填筑速度。 填筑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的松铺厚度及压实度进行施工,确保台背回填工后沉降量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工艺流程 台背画线 → 开挖台阶 → 回填土或砂且压实 → 挖除松散填土 → 压实度检测(压实度达到 96%) 施工步骤: ( 1)原地面以下台背回填施工方案处理 原地面以下台背回填宽度为方便施工预留工作宽度,该范围内回填砂冲水密实,密实度要求达到 96%,如果该范围外的土比较松散,则应把松散的土全部挖除干净。 ( 2)原地面以上按以下施工方案处理 在台背两侧从下往上按规范要求画出台背回填的分层线,用于施工 时控制台背回填的分层厚度。 涵洞首件制施工技术方案 22/46 图 48:台背回填示意 图 涵洞首件制施工技术方案 23/46 按规范要求挖出台背回填的范围:底宽 2米, 1: 1 放坡。 如果台背回填范围外的土比较松散,则应把松散的土全部挖除干净。 台背分层填砂砾土或石碴土并用压路机碾压密实,压实厚度按 15cm 控制,压实度要求达到 96%。 桥台台背回填时,锥坡填土与台背填土同时进行,并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 见 图 48台背回填示意图 涵洞首件制施工技术方案 24/46 、附属工程 ①、 浆砌片石 本涵洞附属工程多采用浆砌片石,包括: 浆砌片石基础换填、洞身内 浆砌片石盖板涵铺底 、洞口 浆砌块石八字翼墙基础 及墙身、 浆砌片石八字墙 隔水墙基础及洞口 铺砌。 砌筑石料表面应干净、无风化、裂缝和其他缺陷,石料应符合规范要求;石料的大面朝下,坡脚坡顶等外露面应选用较大的石块,并加以修整。 严格按配合比拌制砂浆, 每个施工段落必须采用有电子计量设备的强制式拌和机集中拌和砂浆,砂浆应保持适宜的和易性和流动性,随拌随用,使用时必须放置在钢板上。 砌筑时,砂浆应饱满密实,采用坐浆挤密施工;做到接缝交错、 表 面平整、勾缝严密、养护及时。 勾缝要采用凹缝,勾缝前冲洗干净,砂浆嵌入缝中与石料牢固结合。 砌体外露 面应平整,勾缝均匀美观。 砂浆初凝后,应及时进行养生,砂浆终凝前砌体覆盖保湿,保湿养护不 少于 7天。 、质量评定标准 (一)涵洞总体 基本要求 1)涵洞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有关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进行。 2)各接缝、沉降缝位置正确,填缝无空鼓、开裂、漏水现象;若有预制构件,其接缝与沉降缝吻合。 3)涵洞内不得遗留建筑垃圾、杂物等。 实测项目 涵洞首件制施工技术方案 25/46 涵洞总体实测项目 项 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1 轴线偏位(㎜) 明涵 20,暗涵 50 2 流水面高程(㎜) 177。 20 3 涵底 铺设厚度(㎜) +40, 10 4 长度(㎜) +100, 50 5 孔径(㎜) 177。 20 6 净高(㎜) 明涵177。 20,暗涵177。 50 外观检定 1)洞身顺直,进出口、洞身、沟槽等衔接平顺,无阻水现象。 2)帽石、八字墙等必须平直,与路线边坡、线性匹配,棱角分明。 3)涵洞处路面平顺,无跳车现象。 4)外露混凝土表面平整,颜色一致。 (二)涵台 基本要求 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混凝土不能出现空洞现象。 3)砌块 必须错缝、坐浆挤紧,嵌缝料和砂浆饱满,无空洞、宽缝、大堆砂浆填隙和假缝。 实测项目 涵洞首件制施工技术方案 26/46 涵台实测项目 项 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 混凝土或砂浆强度( MPa) 在合格标准内 2 涵台断面尺寸 (㎜) 片石砌体 177。 20 混凝土 177。 15 3 竖直度或斜度(㎜) %台高 4 顶面高程(㎜) 177。 10 外观检定 1)涵台线条顺直,表面平整。 2)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 %。 3)砌缝必须匀称,勾缝平顺,无开裂和脱落现象。 (三)盖板制作 基本要求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分块施工时接缝与沉降缝吻合。 3)板体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实测项目 涵洞首件制施工技术方案 27/46 盖板制作实测项目 项 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 混凝土或砂浆强度( MPa) 在合格标准内 2 高度( mm) 明涵 +10, 0 暗涵 不小于设计值 3 宽度( mm) 现浇 177。 20 预制 177。 10 4 长度(㎜) + 10 外观检定 1)混凝土表面平整,棱线顺直,无严重啃边 、掉角。 2)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 %。 (四)盖板安装 基本要求 1)安装前,盖板、涵台、墩及支承面检验必须合格。 2)盖板就位后,板与支承面必须密合。 3)板与板之间接缝填充材料的规格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与沉降缝吻合。 实测项目 盖板安装实测项目 项 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 支承面中心偏位(㎜) 10 2 相邻板最大高差(㎜) 10 外观检定 板的填缝必须平整密实。 涵洞首件制施工技术方案 28/46 五 、 人工机械设备配置 为了保证本工程 设计的质量、安全、进度,我项目部组 织强有力的技术管理力量和施工经验丰 富的施工队伍,保证 桥台 施工的顺利进行。 所投入的施工管理力量见下表 51,表 52。 表 51: 管理人员表 序号 姓 名 职 务 职称 1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2 项目副经理 高级工程师 3 项目总工 高级工程师 4 工程部长 工程师 5 工程部副部长 工程师 6 质检部长 工程师 7 安全部长 工程师 8 合约部长 工程师 9 物资部长 工程师 10 机电部长 工程师 11 试验室主任 工程师 12 测量主管 工程师 13 工区长 助理工程师 14 技术员 助理工程师 涵洞首件制施工技术方案 29/46 表 52: 施工 人员表 序号 工 种 人数 1 现场管理 2 2 模板 班组 10 3 钢筋班组 8 4 砼班组 4 5 机械操作人员 6 机械 设备 配置 为保证本 工程顺利进行,根据项目工程数量、工程进度和进度计划,按照经济适用、合理配置的原则,安排机械设备。 主要施工机械 设备 见表 53 表 53: 主要施工机械 设备 表 编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挖掘机 沃尔沃 290 台 1 2 装载机 徐工 ZL50G 台 1 3 压路机 洛阳一拖 20T 台 1 4 汽车 吊 三一 25T 台 1 5 自卸汽车 台 4 6 砼罐车 台 5 7 交流电焊机 BX16302 台 1 8 气割设备 台 1 9 柴油发电机 组 100KW 台 1 涵洞首件制施工技术方案 30/46 六 、 质量保证措施 1. 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 ( 1)、设置现场工程质量控制机构,配备足够的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质检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 2)、设置工作独立、拥有足够权力的质量保证部门,部门中应配置足够数量且经过培训、有资格的质量保证人员,负责向上级管理部门及业主提交质量管理工作报告,提交与质量活动相关的各类管理人员资历清单。 ( 3)、参加施工各类人员均为经过培训的合格人员,对特殊工艺、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有经国家授权的有关机构颁发的特殊工艺、特殊工程作业人员操作证书。 2.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坚决贯彻执行以下的工程质量控制原则 ( 1)、贯彻执行“谁施工,谁负责工程质量”的原则。 ( 2)、贯彻执行“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第一负责人 ”的原则。 3.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 ( 1)、建立质量管理程序,设立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行政管理系统,抓好施工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查和监督。 ( 2)、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文件要求,接受业主及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检验与监查,对不符合项必须采取纠正措施。 ( 3)、建立并实施质量保证记录系统,对记录的编写、收集、分发、标识、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等做了明确的规定。 每三个月一次向业主提交质量趋势分析报告。 ( 4)、制定不符合 项控制程序,及时将不符合项报告及其建议的处置方案和有关技术处理 案报业主及其代表审查认可,并接受业主及监理对纠正行动的验证。 对严重有损于质量和重复发生的不符合项以及质量下降趋势的状况,必须认真分析、鉴别并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其重复出现。 ( 5)、对构成本分项工程主体的材料、半成品供货商进行资格评价并将评价 涵洞首件制施工技术方案 31/46 报告报业主审查认可,必要时业主可参加资格评价工作或委派监理公司参加资格评价工作。 ( 6)、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科学管理方法,抓好关键部位、工序的质量关,严格执行“三级质量检查”制度,即班组自检,工区复检,项目部专检。 填写检查验评表,逐级签字,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 序不能施工。 ( 7)、建立质量评定制度,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评定,创建样板工程,及时反馈工程质量信息,把评定结果作为制定项目施工计划的依据之一,制定工程创优规划,明确工程创优目标,层层落实创优措施,责任到人。 建立质量奖罚制度,明确奖罚标准,做到奖罚分明,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 8)、开展 QC 活动,成立 QC小组,定期进行 QC 小组成果发布,巩固和扩大 QC 小组活动成果。 4. 落实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 1)、工程施工前,按照设计技术规格书、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等设计文件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 编制质量计划、质量控制程序,经工程监理单位审查批复后实施。 ( 2)、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国家颁布的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指导施工,并结合实际建立保证质量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坚持执行“三个百分之百”的技术管理制度,即设计图纸必须详细审核,未经审核的设计图纸不交付施工;方案必须批准,未经批准的方案不得施工;技术必须交底,特别是在施工前要详细进行技术交底,把施工要点、质量标准通过各种形式写出来,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 3)、分项工程主管工程师,根据施工任务和质量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做 好各项工程衔接,认真进行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及防污染措施的检验,对施工中每道工序,按技术标准的要求检验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或业主代表 签 认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同时对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管理,使整个工程施工处于受控状态。 ( 4)、把好各工序中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关,对加工的半成品按要求认真 检 涵洞首件制施工技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