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020 年销售各类农作物种子 万 吨 ,其中销售水稻种子 万吨,水稻自育品种销售量为 万 吨, 自育品种种子经营量占水稻种子经营量的%。 人员条件 XXXXXX 种业 股份有限公司 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项目 第 三 章 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17 公司 目前有在职员工 1231 人,其中:博士 12 人,硕士研究生67 人,大中专以上 836 人。 种子加工人员 141 人(具有省级以上加工证 140 名),种子仓储保管人员 233 人(具有省级以上仓储 160名)。 种子生产人员 311 名,其中种子检验人员 238 人(具有省级以上检验员证 202 名,扦样、室内检验、田间检验 190 名) , 种子经营人 员 293 人。 项目负责人王道胜, “ 种业 ” 建三江分公司总经理 ,高级管理师。 2020 年 1 月 在建三江 管理局 科研所(建三江种业)任党委副书记; 2020 年 12 月 任建三江 管理局 科研所党委书记, 2020年 5 月任建三江种业总经理。 任职期间建三江种业分别被誉为质量诚信服务先进个人;种子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建三江 管理局 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建三江 管理局 委员会先进工作者;建三江 管理局 劳动模范,近年来种子经营业绩一直为 种业 前列。 设施设备条件 ( 1) 检验设施设备 种业 拥有 水稻 种子检测检验中心面积为 5718平方米,有检验检测仪器 862 台(套) ,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现有的仪器设备基本能满足公司现行需求,用于生产用种和销售种子的净度分析、水分测定、发芽试验、健康测定、品种真实性及品种纯度测定等检验检测工作,同时在 水稻 种子生产的苗期、抽穗期、成熟期能够完成田间检验任务。 实现了 水稻 良种纯度、净度、水分、芽率等指标测定标准化,使种子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此项目成功运行后需增添一部分设备,来满足生产、加工需求。 XXXXXX 种业 股份有限公司 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项目 第 三 章 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18 ( 2) 加工设备设施 公司现有 水稻 种子加工厂面 积为 15300 平方米;拥有成套种子加工生产线 30 条,年加工能力为 15 万吨;加工仪器设备 1200 台(套) , 种子加工厂房和设备设施 均 具备自有产权。 ( 3) 干燥贮藏设施 公司拥有种子库 24 栋,面积 平方米;水泥晒场面积 平方米,网棚 平方米。 ( 4) 繁育基地 种业 现已建成稳定的种子繁殖基地 110 个,原种繁育 基地 12 万亩, 良种繁育 基地 73 万亩。 公司建立了种子繁育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符合《植物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了国家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 ( 5) 销售网络 公司通过股份制建立了方便、快捷的三级营销网络,已有 328个分销代销机构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吉林、辽宁、山东、河北、山西等 7 省各个地区(详见 种业 销售网点一览表)。 财务和机构设置 财务状况 2020 年末 , 经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公司有总资产 160647万元 , 其中货币资金 59099 万元 , 存货 79996 万元 , 固定资产 8443万元 , 无形资产 7734 万元。 负债 120201 万元,其中短期借款 35000万元,应付帐款 17121 万元 , 预收款项 39645 万元 , 其他应付款 21466万元。 所有者权益 40566 万元。 实现营业收入 141798 万元、利润总额 25604 万元、所得税 4207 万元、净利润 21397 万元。 XXXXXX 种业 股份有限公司 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项目 第 三 章 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19 内部机构设置 公司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以股东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为执行机构,监事会为监督机构,经理层为具体经营管理机构的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目前,董事会为决策机构目前,公司董事会成员 9人、监事会成员 3 人、高级管理人员 7 人。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组织设置及基本权利和义务均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各部门有明确分工,并在这个基础上各行其职 ,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使公司有高效率经营运转。 同时为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公司重构了内部组织框架,成立独立的科研育种中心。 在黑龙江省设立了科研育种分中心 研发技术力量 1 、 研发实力 种业 现已建立了初步的研发体系,在哈尔滨拥有 1个科研育种中心,在北京、吉林、海南、阿城、哈尔滨、尚志、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北安及九三设有 12 个科研育种所(育种站),拥有 113 个试验鉴定站, 26 个生态测试站及海南繁育基地。 公司还设有生物学实验室、遗传转化实验室、 分子标记实验室,拥有完整的科研设备。 直接从事 水稻 育种工作人员 130 人,每年自身科研投入占销售额的 45%, 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142 个。 ( 1)品种研发 ——自交作物育种  水稻:主要为自育水稻品种“垦稻”系列号、“垦鉴稻”系列号、“垦糯” 系列号、“三江”系列号品种,主要种植区为黑龙江省各水稻种植区。 XXXXXX 种业 股份有限公司 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项目 第 三 章 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20  大豆:有自育大豆品种 37 个,主要种植区域为黑龙江省及周边,吉林省和辽宁省部分地区。 主要品种为“北豆”、“垦农”、“ ”系列号品种、“垦鉴豆”系列号品种及“华疆”系列号品种。  小麦:主要 为自育小麦品种“垦九”、“北麦”、“垦红麦”系列号品种,主要种植区为黑龙江省和内蒙古麦类种植区。  大麦:主要为自育大麦品种“垦啤麦”系列近 30 个品种,主要种植区为黑龙江和内蒙古麦类种植区。  其它品种:有“红小豆、甜菜、葵花、亚麻”等 10 余个品种,主要种植区为黑龙江省西部种植区。 ——杂交作物育种  玉米: 2020 年止自育玉米品种 11 个,主要品种种植区域为黑龙江省第 1~ 4 积温带(活动积温为 24001911℃),品种为孚尔拉、德美亚 1 号、德美亚 2 号、德美亚 3 号,龙垦 2 号、龙垦 3 号、龙垦 4 号、龙垦 5 号、龙垦 6 号、龙垦 7 号、龙垦 9 号。  甜菜: 从 96 年开始与荷兰安地公司合作进行甜菜品种选育工作,到 2020 年共审定甜菜品种 11 个。 其中多芽品种有:普瑞宝、普莱诺、 ADV041普罗特、 CH0612 共 5 个,单芽品种有:巴士森、瑞马、奥维特、阿迈斯、 H80 SR411 等 6 个。 ( 2)科研合作 种业 在商业化育种机制尚未形成之时,为加快推进企业发展,公司积极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合作平台,从而达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有效实现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种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XXXXXX 种业 股份有限公司 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项目 第 三 章 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21 ——国内合作  参与了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签订的“中玉科企联合(北京)种业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协议书”(“ 8+1”合作),成立“中玉科企联合(北京)种业技术有限公司”。  参与了“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科企合作(“ 9+1”合作)”。  签署了关于“提升种子产业育种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战略合作计划(框架)”。  与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 种业 ” (佳木斯)科研育种中心。 ——对外合作  保持和推进与德国 KWS 公司、荷兰 SESVanderhave 公 司、先正达公司、拜耳公司等的良好科研合作关系。 研发投入及研发强度 公司近三年共投入研发资金 万元,研发费用平均占销售额的 %。 研发资金实力雄厚,可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公司目前承担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863 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14 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研项目 23 项,自立研发项目 24 项,与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农垦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合作研发项目 31 项。 承担国家 水稻、 玉米、大豆等作物原种和原原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承担国家玉米、大豆、甜菜、大麦青稞 等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承担国家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 玉米生物育种能力建设与产业化建设项目 、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建设项目。 承担国家、黑龙江省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多点次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任务。 XXXXXX 种业 股份有限公司 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项目 第 三 章 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22 协作或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公司在 水稻 方面的合作,主要与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水稻研究所 分别开展了农作物联合育种、联合制种、引种鉴定等方面紧密的合作。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是 “ 种业 ” 的水稻研发中心,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主要围绕黑龙江垦区水稻生产,开展水稻科研与推广 、试验与示范、宣传与科技服务。 主持和参加研究国家、省、部及农垦总局级科技攻关项目 124 项,获得国家、部、省、局级科技进步奖 53 项,选育水稻优良品种 39 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4 项。 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在垦区及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成为主栽品种。 水稻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年均新增社会经济 178500 万元,为黑龙江垦区水稻种植,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黑龙江垦区水稻生产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自 1999年就积极开展了生物技术育种,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验。 先后与中国农科 院上海植生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国家杂交稻育种中心等单位签订合作育种协议。 投资 1600 多万元建成了生物工程实验室、生理生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土壤化验室,拥有超速离心机、高速冷冻离心机、米类外观品质判别仪等仪器设备 100 多台套。 该院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寒地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水稻院士工作站,国家杂交水稻育种中心 分中心。 目前从事水稻育种的科研人员共有 16 人,正高 3 人、副高 6 人、中级 4 人、初级 3 人,其中博士 3 人,硕士 11 人。 人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配备合理。 XXXXXX 种业 股份有限公司 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项目 第四章 市场供求 分析 23 第 四 章 市场 供求 分析 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一、水稻种子市场供求现状 黑龙江省及垦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战略基地,素有“中华粮仓”之称誉。 黑龙江省 2020 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 5585 万亩,占目前黑龙江省耕地面积的 %;垦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 2323 万亩,占垦区粮食总播种面积的 %,占黑龙江省水稻播种面积的 %。 目 前 黑龙江省 每年 需要水稻 种子 约 28 万吨, 水稻良种供应量为21 万吨; 黑龙江垦区每年需要 水稻种子 12 万吨 , 水稻良种供应量为 万吨。 由于 水稻 良 种生产,只在专业育种单位进行保持性繁殖,受 资金和条件所 限,每年的生产需求与实际供给的数量、品质存在差距。 有些种子经销部门种子质量尤其纯度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良种数量有限,很多品种来源复杂,其销售纯度不达标;农民自繁自用、自由串换种子,导致品种混杂、退化现象十分严重,产量下降,品质不一,抗性降低。 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建立高标准的 良种 基地,能持续不断为生产提供质量有保证的优质高产稻种,才能保证黑龙江省用种安全。 二、水稻种子市场发展趋势 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是中国人的主要食粮, 2020 年垦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 2180 多万亩,到 2020 年达到 2323 多万亩,垦区全年需 求水 稻种子 12 万 吨;全省达到 5585 万亩,需要水稻种子 28 万吨。 北方粳稻生产承载着国家 “口粮安全”历史重任。 千方百计地发展北方粳稻生产 , 增加粳稻总产量已势在必行。 随着江河地表水的有XXXXXX 种业 股份有限公司 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项目 第四章 市场供求 分析 24 效利用,黑龙江省及垦区水田面积有逐年递增的趋势,种子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但从北方粳稻生产长远形势看 , 单靠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来提高总产量的潜力会越来越有限 , 出路只有依靠科技进一步提高单产、保证稳产。 因此,加强新品种扩繁基地建设,是实施种子工程、提高农业优良品种覆盖率,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 产品市场目标、销售渠道 一、目标市场 本项目培育水稻 大田用 种的目标,是立足垦区三江平原及农业综合开发区,辐射全省及周边省份,主要是黑龙江省第 三 积温带、第 四 积温带水稻区,包括佳木斯、牡丹江、建三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