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控制与检测课程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送往比较器,与设置的温度进行比较,控制发热元件的工作,从而控制水温,使其保持在某一范围。 4 设计原理与功能说明 元器件选用原理 (一)温度传感器简介 温度传感器 控制温度设置 比较器 发热元件 放大电路 指示器 被控对象 LM35 是电压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其特点如下: ( 1) 可直接校正摄氏温度。 ( 2) 线性温度系数: +10mV/℃。 ( 3) 温度范围: 50~+150℃。 ( 4) 非线性度低于 177。 1/4℃。 ( 5) 输出抗阻(在 1mA 负载时):。 ( 6) 工作电压范围: 4~30V。 ( 7) 成本低。 LM35 传感器采用了 TO46 和 TO92 封装,其等效电路及封装形式如下图 41 所示。 LM35 的最大额度参数范围:电源电压为 +35~;输出电压为 +6~;输出电流为 10mA;存放温度对于 TO46 封装为60~+180℃ , TO92 封装为 60~+150℃ ;工作范围对于 LM35 和 LM35A 为50~+150℃ , LM35 和 LM35A 为 40~+110℃ , LM35 为 0~+100℃。 图 41 LM35 的等效电路图及封装形式 ( a) 为 LM35 内部电路;( b) LM35 的封装形式 (二) LM35 的基本应用电路 图 42 为 LM35 的基本应 用电路。 图 42( a)为采用 LM35 构成的单电源温度传感器电路,其中 Uo 为相应温度的输出电压。 图 42( b)为采用LM35 构成 +2~+150℃ 温度传感器电路。 图 42( c)是采用 LM35 构成的满程摄氏温度计,输出 Uo=+1500mV,相当于 +150℃ ; Uo=+250mV,相当于+25℃ ; Uo=550mV,相当于 55℃。 图 42 LM35 的基本应用电路 ( a) 单电源温度传感器;( b) +2~+150℃ 传感器;( c)满程摄氏温度计 (三)放大电路 由于 LM35 输出的电压信号较小,须经运算放大器放大后才能推动电压表进行温度指示。 如图 43 所示, 0~100℃ 相应输出电压为 0~10V。 (四)比较器 图 44 中, UREF控制温度设定(对应控制温度), Rf2用于改善比较器的迟滞特性,决定控温精度。 图 43 运算放大器 图 44 电压比较器 (五)三极管管脚的判定 B代表基极, c代表集电极, E代表发射极。 1 .基极的判定 将数字表的一支表笔接在晶体三极管的假定基极上,另一只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如果两次测量在液晶屏上显示的数字均为 0 . 1V ~ 0 . 7V ,则说明晶体三极管的两个 PN 结处于正向导通,此时假定的基极即为晶体三极管的基极,另外两电极分别为集电极和发射极;如果只有一次显示 0 . 1V ~ 0 . 7V 或一次都没有显示,则应从重新假定基极再次测量,直到测出基极为止。 2 .三极管类型、材料的判定 基极确定后,红笔接基极的为 NPN 型三极管,黑笔接基极的为 PNP 型三极管; PN 结正向导通时的结压降在 0 . 1V ~ 0 . 3V 的为锗材料三极管,结压降在 0 . 5V ~ 0 . 7V 的为硅材料三极管。 3 .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判定 有两种方法进行判定:一种是用二极管挡进行测量,由于晶体三极管的发射区掺杂浓度高于集电区,所以在给发射结和集电结施加正向电压时 PN 压降不一样大,其中发射结的结压降略高于集电结的结压降,由此判定发射极和集电极。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 hFE 挡来 进行判断。 在确定了三极管的基极和管型后,将三极管的基极按照基极的位置和管型插入到卢值测量孔中,其他两 个引脚插入到余下的三个测量孔中的任意两个,观察显示屏上数据的大小,找出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交换位置后再测量一下,观察显示屏数值的大小,反复测量四次,对比观察。 以所测的数值最大的一次为准,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卢,相对应插孔的电极即是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 第二种方法 电解电容有正负极之分 ,标记不清时用欧姆档测量 ,表笔交换测两次 ,漏电小的那次红表笔是正极 (使用数字表时 ,) (注意 :指针表时黑表笔 接的是正极 ). 其它容量小的电容 ,用指针表欧姆档的高档位测 ,有充放电现象 ,可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