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精馏工艺初步设计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高沸物分离出去,才能得到较纯净 的精氯乙烯。 低沸塔及配套设备有低沸塔塔体、塔底再沸器,塔顶冷凝器,低塔回流 罐 ,低塔回流泵组成,塔体内径 ,高约 20m,塔板数32 块,进料板为塔顶往下数第 3 块板,进料板以上称为精馏段,有 2 块板,进料板以下称为提馏段,有 29 块板,每块塔板上有降液管和径向侧导喷射塔盘(专利技术),塔底再沸器通过热水加热使釜液沸腾汽化,产生上升的蒸汽,进料液(粗氯乙烯)和回流液沿着塔板一块一块向下流动 , 在塔板上气相在液相中鼓泡分散,充分接触,部分蒸汽冷凝,放出的热量又使部分液体汽化,冷凝时乙炔(易挥发组分)冷凝少些,氯乙烯 和高沸物冷凝多些,相反汽化时乙炔(易挥发组分)气化 多些,氯乙烯和高沸物 气化 少些,每块板都一样,这样蒸汽每经过一块板,乙炔含量就增大一次,到塔顶时就几乎是纯乙炔了,塔顶冷凝器也相 当 于一块塔板,相当于用水使部分蒸汽间接冷凝而非 用 板上液层,向下流的液体每经过一块板,乙炔(易挥发组分)含量就减少一次,到塔底时就几乎全是氯乙烯和高沸物氯乙烯精馏工艺初步设计 了 , 因此 低沸物 乙炔(包括 N2,H2)就被分离出去了。 二、 高沸塔的生产原理 低沸塔塔釜排出的粗氯乙烯还含有高沸物,还需用高沸塔把它们分离出 去。 这时氯乙烯又变成了易挥发组分了。 高沸塔 及其配套设备与低沸塔一样,塔体内径 ,高约 25m,塔板数 44 块,进料板为塔顶往下数第 30 块板,进料板以上称为精馏段,有 29 块板,进料板以下称为提留段,有 14 块板,塔板结构和原理与低沸塔相似,只不过是从塔顶出来的几乎是纯氯乙烯(易挥发组分),除少量经塔顶冷凝器冷凝回流外,大部分经成品冷凝器冷凝, 再 经固碱干燥塔除 去 水份后就得到精氯乙烯单体。 而从塔底排出的则绝大部分是高沸物了。 这样就把高沸物分离除去了。 精馏塔主要控制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一、 压力:精馏塔的操作压力是设计时选定的,应维持稳定, 可通过调节尾气流量来调节。 二、 温度:我们前面已介绍过,精馏塔每块 塔 板上都处于一个动态并由温 度对应的汽液平衡状态,也对应 着 一个动态的汽液平衡组成,因此塔顶和塔釜的温度往往决定 着 塔顶产品和塔釜产品的质量。 对于低沸塔,我们主要取塔底产品,若单体含乙炔高时,可提高塔顶和塔底温度,提高上升蒸汽量,从而使对应的塔釜液中 C2H2 组成相应下降,改善塔底产品质量。 对于高沸塔,我们主要取塔顶产品,若单体中含高沸物高时,可降低塔顶和塔底温度,降低上升蒸汽量,从而使对应的塔顶蒸汽中高沸物组成相应下降,改善塔顶产品质量。 温度的 调节可控制塔顶、塔釜的冷、热介质流量。 三、 回流比: 回流比不仅决定产品的产量也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虽然设计时已选定了,但也可小 幅度调整。 如单体含 C2H2高时, 可 相应减少低沸塔回流比,提高上升蒸汽量,使塔釜中 C2H2 更多的蒸出,改善釜底产品质量。 如单体中含高沸物高时,可加大高沸塔回流比,加大塔内下降液 体 流量,使上升蒸汽中高沸物多冷凝一些,防止带到塔顶,减少塔顶蒸汽中高沸物含量,改善塔顶产品质量。 氯乙烯精馏工艺初步设计 氯乙烯的性质 物理性质 氯乙烯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易燃、有特殊香味的气体,稍加压力条件下,可 以很容易地转变为液体。 氯乙烯稍溶于水,在 250 C 时 100g 水中可溶解 氯乙烯;水在氯乙烯内的溶解度,在 150 C 时, 100g 氯乙烯可溶解 水。 氯乙烯可溶于烃类、丙酮、乙醇、含氯溶剂如二氯乙烷及多种有机溶剂内。 氯乙烯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优异的电介性能,但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其化学式为 CHCLCH 2 ,分子量为 ,熔点为 ,沸点 ,临界压力为,临界温度为 C,气化热为 330J/g,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爆炸浓度范围为 4%22%(体积比)。 氯乙烯蒸汽压力和温度的关系: 表 氯乙烯的蒸汽压表 温度 0 C 压力 mmHg 温度 0 C 压力 mmHg 2258 3027 3789 4492 4500 5434 6676 氯乙烯精馏工艺初步设计 7586 液体氯乙烯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表 液体氯乙烯的密度 温度 0 C 密度 g/ml 温度 0 C 密度 g/ml 08955 潜热即蒸发或冷凝 1g 氯乙烯所需的热量,其与温度关系如下: 表 氯乙烯的潜热 温度 0 C 潜热 cal/g 温度 0 C 潜热 cal/g 20 20 温度 0 C 潜热 cal/g 温度 0 C 潜热 cal/g 10 30 0 40 10 50 氯乙烯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 表 常压下氯乙烯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0 C 0 10 15 20 28 溶解度 体积 /体积水 氯乙烯精馏工艺初步设计 化学性质 腐蚀性:干燥态氯乙烯不具腐蚀 性,但含水状态下会腐蚀铁及不锈钢。 感光性:会进行迅速的光化学氧化作用与聚合反应。 危害性聚合:( 1)于空气中或遇热、日光会会产生危害性聚合反应。 ( 2)通常加酚为抑制剂以防止聚合。 反应性与不相容性:( 1)与铜、铝和催化性不纯物等金属、空气、氧、阳光、点火源、氧化剂接触起激烈聚合反应。 ( 2)受热及未添加或耗尽抑制剂的情形下会发生放射性聚合反应。 ( 3)氯乙烯和大气中的氧以及强氧化剂反应会发生过氧化物,并会起剧烈的聚合反应。 分解性:燃烧会发生 HCl,CO, 2CO 及高毒性 之光气烟雾。 氯乙烯的两个反应部分,氯原子和双键,能进行的化学反应很多。 但一般来讲,连接在双键上的氯原子不太活泼,所以有关双键的反应则比有关氯原子的反应很多,现各举一两个例子如下: 有关氯原子的反应: 与丁二酸氢钾反应生成丁二酸乙烯脂: 与苛性钠共热时,脱掉氯乙烯生成乙炔: 有关双键的反应: 与氯乙烯加成生成二氯乙烷: 在紫外线照射下能与硫化氢加成生成 2氯乙硫醇: 氯乙烯通过聚合反应可生成聚氯乙烯。 氯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它的主要用途是生产聚聚氯乙烯。 氯乙烯的两个起反应部分,氯原子和双键 ,能进行的化学反应很多。 由于双键的存在,因此氯乙烯能发生氧化、加成、裂解、取代、均聚、共聚等一些列化学反应。 氯乙烯精馏工艺初步设计 第二章 主要设备工艺计算 物料恒算 精馏段的物料恒算 料液及塔顶 .塔底产品的乙炔摩尔分数 . 26 26FX 9 9 9 0 0 260 0 260 0 DX 0 0 0 4 8 26 26wX 平均摩尔质量 . )/g()( K m o lKM F )/g(0 2 )9 9 9 ( 9 9 K m o lKM D )/g(4 8 )0 0 0 4 8 ( 0 0 4 8 K m o lKM F 总物料衡算: F`=D`+W`= )/g( 5 2 5243 3 02 0 0 0 0 0 0 0 hK 易挥发组分物料衡算: `+`= = 联立以上两式得: D`= )/g( hK W`= )/g( hK D= )h/m o l( ` KMD D h/molK W= )h/m o l(0 8 4 8 5 6 3 7 9` KMW W 氯乙烯精馏工艺初步设计 F= )h/m o l( ` KMF F 塔板数的确定 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泡点进料: q=1 q 线方程为 : X=XF= 查《化学工程手册》表 4 45 得相对挥发度 a=. 相平衡线方程为 xxy 联立 q 线方程与相平衡方程得: xd= yd= Rmin= dd dD xy yx R= 2Rmin= 2=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xxXRxR RyD L`=L+qL=RD+qF= +1 =(Kmol/h) V`=V(1q)F=(R+1)D= =(Kmol/h) 提馏方程为 `` ` wxWL WxWL Ly = y1=XD= 根据相平衡线方程 y= 求得 x1= 根据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y2=+ 得 y2= 依次交替计算得: x2= y2= x3= y4= 氯乙烯精馏工艺初步设计 x4= y5= x5= 求得 x5〈 xF,则第 5 层塔板为进料板 ,精馏段所需理论塔板数为 51=4 块 . 将 x5= 代入提留段操作线方程 y= 得 y6= 将 y6= 代入相平衡线方程 y= 得 x6= 依次交替计算得: y7=00278 x7= y8= x8= 求得 x8〈 3 块理论板 . 全塔总效率 ET. 根据公式 ET= 根据塔顶 .塔釜液相组成 .查《化学工程手册》得乙炔 u1= 103mpa s 氯乙烯 u2= um= 103+() = s ET===66% 实际塔板数 . 精馏塔 N 精 = )( 4 块 提留段 N 提 = )( 3 块 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性数据计算 精馏段: 1 操作压力为 Pm 塔顶压力: PD=4+5 =( kpa) 氯乙烯精馏工艺初步设计 若取每层塔板压降 kpap 则进料板压 力 PF=PD+7 p =+7 =(kpa) 精馏段平均操作压力 Pm= )k p a( 1 22 1 1 02 FD PP 2 温度 《化学工程手册》计算出乙炔 .氯乙烯气压与沸点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 表 氯乙烯气压与沸点温度的关系 T/℃ kpa/)( 22。 HCAp kpa/)( 22。 HCAp 根据上表计算出乙炔气、液组成与表 温度对应的关系 .如下表 : 表 乙炔气、液组成与表 温度对应的关系 T X Y 1 1 氯乙烯精馏工艺初步设计 0 0 通过试差计算: P= )1(xxx ABAABBAA xpppp 。 塔顶温度 tD=℃ 进料板 tF=℃ tm,精 = ℃ FD tt ⒊平均摩尔质量 M . 塔顶 xD=y1= x1= M = 26+() =(kg/kmol) )/()9 9 0 (269 9 0 k m o lkgM LD 进料板 ` Fy ` Fx VFM = 26+() =(kg/kmol) m o l )6 1 . 0 0 ( k g / k6 2 50 . 0 4 1 2 )1(260 4 1 LFM 精馏段的平均摩尔质量: )/( . k m o lkgMMM VFVDV 精 )/(6 7 . k m o lkgMMM LFLDL 精 ⒋平均密度 ( m ) ⑴ 液相密度 mL. BLBALAmL ...1 ( 为质量分数 ) 塔顶: 980 759 . mL得mL.1 =(kg/m3) 精馏段平均液相密度 )/(4 5 2 02 7 6 52 3... mkgmLFmLmL 精 ⑵ 气相密度 mv. . 氯乙烯精馏工艺初步设计 )/()( 3, mkgRTMm 精精 ⑶ 液体表面张力 m . )/(4 7 0 )9 9 9 ( 9 9 . mmNDm )/()0 4 1 ( 4 1 . mmNDm )m/mN( 7 0 , 精m ⑷ 液体黏度 . )(0 1 6 )0 4 1 ( 4 1 3. sm p aPL )(1 9 1 )9 9 9 ( 9 9 9 3. sm p aDL )(1 0 4 2 ... smp aDLFLmL 精 精馏段气液负荷计算 V=(R+1)D=(+1) =(kmol/h) Vs= .. 。氯乙烯精馏工艺初步设计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66 167。 不确定性分析 .............................................................................................................
1 日 ~2020 年 4 月 30 日,前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截流施工,在围堰的保护下进行大坝基础工程施工(包括基坑排水及开挖,基础处理),然后进行大坝的填筑,在梅雨、台风汛期到来之前将大坝抢筑到拦洪水位以上。 第三阶段: 2020 年 5 月 1 日 ~2020 年 3 月 31 日,为大坝填筑期。 主要工作为大坝填筑。 第四阶段: 2020 年 4 月 1 日 ~2020 年 12 月
面处理来改善其表面湿润性能。 一般耐高温,但不耐腐蚀,能在高温、高压及高冲击强度下使用,应用范围广通量大,气体阻力小但价高且不容易清理。 根据填料材质比较应选:聚丙烯塑料的阶梯环填料 规格为 50mm25 mm mm,其主要参数如下: 公称直径DN mm 外径高厚 d h δ ,mm 比表面积α m2/m3 空 隙 率 ε % 个数 n m3 堆积密度ρ p Kg/m3 干填料因子φ m1 50
比如热的酸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也不太符合 环保理念。 八十年代中期,为了降低硫脲用量而不影响浸出率,如前所述 Schulze发明了一种硫脲浸金新流程 [17],据报导,该流程可解决硫脲消耗量高和金银回收率不稳定的问题。 其特点是在浸出矿浆中通入 SO2,并用硫脲洗涤浸渣。 硫脲作为一种易被氧化的有机物,就给料而言,在浸出矿浆中通入SO2 可解决药剂不易破坏和钝化问题,根据实验计算, 100kg
行叠加分析,确定斑块位置、所属流域、所属湿地区、平均海拔,求算各图斑的面积。 资料收集 11 ( 1) 图件资料收集 无锡市 各市(区)、县域范围内遥感影像图( 30m)、航片图、地形图( 1/50000、 1/10000);对于面积过小的湿地区域,需要收集其所在地 1/10000或者更大比例的调查图纸。 ( 2)文字资料收集 江苏省植物志; 江苏省野生动植物图鉴资料; 无锡市市 志
因其独特的优势:开发研制的早,制作过程可控,便于携带,市面上流行的比较多。 但是,不利于大量生产,正在逐步取代烧结型传感器。 薄膜型传感器主要缺点是制作过程不稳定,难以 控制,优势是功耗低,污染小,可以大量产出,因而经济效益比较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是未来传感器发展的重点 [18]。 图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性能指标 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的性能判定指标有很多:灵敏度,稳定性, 第 11 页( 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