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大街断头路打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本项目拟建工程场地工程地质属于断馅盆地,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内蒙地槽区的次级构造单元锡林郭勒复背斜的北翼,土层主要分为粉细砂层、细中砂层,其中①粉细砂层:土黄色,稍湿,稍密。 成分主要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厚度 米,地基承载力fk=120KPa。 ②细中砂层:土黄色,稍湿 饱和,稍密,成分主要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厚度 米,地基承载力 fk=140KPa。 本项目拟建 场地为中软场地土,场地土类别为Ⅲ类,抗震设防烈度小于 6 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小于 ,属于地震灾害发生概率较低地区。 对此,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厅关于旗、县(市区)执行抗震设防要求, 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按 6度、设计基本加速度按 考虑。 根据 地区常年气候特性,该地区 50 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为, 50 年一遇的基本雪压值为 ,场地内的土层标准冻结 20 深度为 米。 水文地质方面, 市中心城区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潜水,水位埋深较深,水质对钢筋混凝土等 建筑材料没有明显的腐蚀性。 气候条件 市地处中纬度内陆西风带,属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迅速、风多风大、雨量少;夏季凉爽多雨,雨量变率较大;秋季天气凉爽,多晴朗天气,风力不大,气温稳定;冬季漫长严寒,总降雪量一般 10~ 20 毫米。 年平均气温 0~ 3176。 C,降雨量 200~350 毫米,蒸发量 1500~ 2700 毫米。 日照时数 2900 小时以上,最高达 3200小时,是我国太阳辐射较为丰富的地区。 平均冻土深度 ,最大冻土深度。 经济社会环境 市 域条件运输条件 近年来, 市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通疆达海的运输通道日趋完善。 其中: ( 1)公路建设方面:境内贯穿两条国道、两条省道,并与华北、东北和自治区西部地区相连,可通往全国各地。 目前丹东至 高速公路已列入振兴东北建设规划。 ( 2)铁路建设方面:建成锡桑线、锡多铁路,铁路年运力达到 2600万吨以上。 围绕打造大规模的煤炭运输通道,开工建设 火车东站,正在积极推进 —— 多伦铁路复线、 —— 巴彦宝力格煤田、 ——二连浩特、 —— 乌兰浩特 和 —— 赤峰克旗等 5 条铁路前期工作,打通连接东北、华北地区的铁路运输通道。 21 ( 3)航空建设方面:现有 4C 级机场,可起降 737 中型客机,有直达北京、呼和浩特的定期航班和通往各大城市的临时旅游航线。 目前正在实施 机场改扩建工程,其对机场航站楼、跑道及停机坪进行全面改造升级,计划 2020 年底前竣工运营。 社会环境条件 市作为锡林郭勒盟盟府所在地,是锡林郭勒盟的中心城市和经济领头羊。 “十一五”以来, 市在盟委、行署和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 危机和各种困难挑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 1)综合实力不断跃升。 “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 2020年的 亿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亿元,年均增长 %。 人均生产总值由不足 3900 美元提高到 11200 多美元,增长近 2 倍。 地方财政总收入从 亿元增加到 亿元,年均增长 %,由全区 101 个旗县市区的第 38 位跃升到 16 位。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 3 亿元增加到 亿元,年均增长 29%。 ( 2)结构调整扎实推进。 “十一五”期间全市 国民经济实现了由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 煤、电、油、肉、乳、矿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非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 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步伐加快,与新型工业化延伸配套和协调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初步实现了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为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强劲动力。 22 ( 3)基础建设成效明显。 “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8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 倍,年均增长 %。 新增公路里程 657 公里、铁路运 营里程 186 公里,完成 4C 级机场改造,并建成一批重点输变电工程和水利工程。 “两转双赢”战略深入推进,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总体遏制、局部明显好转。 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城市功能日渐丰富,人居环境逐步改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 4)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累计达到 亿元,是“十五”期间的 倍,年均增长 %。 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之本,为民承诺的实事件件落实。 尤其是就业、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普遍获益。 与 2020 年 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净增 1 倍和 倍。 2020年分别达到 18330 元和 9587 元,年均增长 15%和 %,超过全区年均增速 4 个和 8 个百分点。 (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逐年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不断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 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软实力得到加强。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场址及其周边条件 周 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 23 本项目拟建场址处于 市中心城区东南部,属于城市向西拓展区范围,所在区域主要以居住与商业用地为主,四周无较大工业厂房和高层建筑,无较大污染源,视野开阔,周边区域空气清新、环境良好。 道路交通条件 根据 市道路交通现状和城市规划提出的道路交通规划,本项目拟建场地处于 市中心城区中部偏东,区域范围东侧为南北纵向的东二环路、西侧为南北纵向的海河路、南北两侧分别为东西横向的团结大街和察哈尔大街,区间内与多条道路相互交叉,所在区域路网是 市中东部连接城区内外的交 通路网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市政公用设施条件 本项目拟建场地地处 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向东拓展的重点建设区域,目前周边的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供热管网、电力与通讯管线等市政公用设施正在建设和完善当中。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本项目拟建区域的现状主次干道沿路均敷设有给水管网、污水管网、雨水管网、供热管网、供电管线( 10KV)和有线电视与通讯光缆,可满足沿线各类城建项目的接入需要。 施工条件 本项目建设场地属于 市中心城区范围,交通运输便利,工程地质优良,周边各类建筑材料供 应充足、各类施工队伍众多,能够满足本项目拟建工程的施工条件和要求。 24 场址条件评价 本项目拟建场址位于 市中心城区范围内,拟建场地已由 市人民政府批准用于市政道路建设用地,场地较为平坦,周边无工业污染源和其他环节污染和危险因素,区域内无不良工程地质条件,可完全满足本项目的工程建设和投入运行。 25 第四章 规划 建设方案 总体 规划方案 总体规划原则与采用的规范标准 规划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 工程设计和建设在满足国家相关的规范、规定、技术标准的前提下,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 1)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质量。 ( 2)按照所在区域总体规划要求确定道路等级和配套管网布置方案。 ( 3)处理好地下管线与地上设施的关系,贯彻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力争避免道路被反复开挖。 ( 4)根据交通工程的要求,合理设置道路交叉口,处理好人、车、道路、环境之间的关系。 ( 5)节约用地、建设土方量,节省工程造价。 ( 6)合理利用当地材料等,注重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减少排放。 采用和执行的规范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_37202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 GB502209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 JGJ502020)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CJJ4491)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09296) 26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 CJJ1202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 JTG D502020)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 GB57681999)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 CJJ452020)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 GB500542020)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 GB5028298)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 GB50013202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 GB500142020)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2682020) 其他与拟建工程相关的现行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技术规程 总体 布置方案 由于 本项目拟建道路是根据 市城市道路现状与城市道路规划要求实施建设的断头路打通工程,拟建道路是 市由东向西横穿城区的那达慕大街向东延伸段,其起点为海河路、讫点为东二环路。 对此,本项目拟建道路作为横穿城区的那达慕大街延伸线,根据 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交通规划,结合拟建区域区位条件、道路现状和与周边区域的关联性,其道路总体定位沿用那达慕大街的道路等级,按城市主干路、道路等级按二级规划,其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也按与现状路一致的 36 米设计,设计时速 40 公里,道路走向为东西向(由于城市总体朝向原因,实 际为整体向东南偏 45176。 )。 主要节点方 案 根据项目区道路现状和规划,本项目拟建区域网络呈网格式布局, 27 各条路均相互交叉。 因此,根据所在区域路网规划,本项目拟建道路与沿线其他道路之间的节点均采用平面交叉式节点,路口交通采用信号灯控制方案,并通过采取科学的路口渠化手段、完善的交通管理设施、全面的路况监管等措施保障所在道路系统的畅通运行要求,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的方便、快捷、安全、顺畅。 工程建 设范围和技术标准 工程建设范围 根据规划设计要求和建设规模方案,本项目拟建道路工程建设范围包括道路 铺设及其照明系统安装和依附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管道敷设工程,工程建设规模为道路总长度为 2270 米,其中具体建设规模如下表所示: 建设规模一览表 序号 建设项目 单位 建设规模 备 注 1 车行道铺设 m 2270 路宽 26米,占地 59020m2 2 人行道铺设 m 2270 路宽 10米,占地 22700m2 3 给水管道敷设(单线) m 2270 DN300 钢丝骨架 PE 给水管 4 污水管道敷设(单线) m 2270 DN400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5 雨水管道敷设(双线) m 4540 DN500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6 路灯安装(双线) 盏 114 250w+150W, 10m 灯杆 技术标准 (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Ⅱ级) ( 2)道路长度: 2270 米 ( 3)道路宽度:车行道 26 米、人行道 10 米 28 ( 4)设计车速: 40km/h ( 5)路面设计轴载: BZZ100 ( 6)抗震设防标准: 6 度 ( 7)设计车道数:双向 6 车道 ( 8)横断面形式: 2 块板 ( 9)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 ( 10)道路设计年限: 15 年 道路工程方案 道路平纵横设计方案 道路平面设计 本项目拟建区域地势较 为平坦,拟建道路总体呈东西直线型走势,各条道路相互交叉形成棋盘式平面路网结构。 根据规划设计条件和建设规模方案,本项目拟建道路总长度为 2270 米,道路红线宽度为 36 米,其中车行道宽度为 26 米(双向 6 车道)、人行道宽度为 10 米(两侧各 5 米)。 道路纵断面设计 本项目拟建道路沿线地势较为平坦,地面自然坡度较小,因此设计道路标高基本以现场地标高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