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增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和放坡,并注意支撑和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 ( 4)机械多台阶同时开挖,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挖土机离边坡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坍方,造成翻 机事故。 ( 5)分层开挖时上下先挖好阶梯或支撑靠梯,或开斜坡道,并采取防滑措施,禁止踩踏支撑上下。 应设安全栏杆。 ( 6)重物距土坡安全距离:汽车不小于 3m;土方堆放不小于 1m,堆土高步超过 ;材料堆放,应不小于 1m。 ( 7)爆破土石应遵守爆破作业安全有关规定。 推土机填土 ( 1)填土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 大坡度对填土,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堆填。 ( 2)推土机运土回填,可采取分堆集中,一次运送方法,分段距离约为 10~15m,以减少运土漏失量。 ( 3)土方堆至填方部 位时,应提起一次铲刀,成堆卸土,并向前行驶 ~,利用堆土机后退时将土刮平。 ( 4)用堆土机来回行驶进行碾夺,履带应重叠一半。 ( 5)填土程序宜采用纵向铺填顺序,从挖土区段至填土区段,以 40~60 距离为宜。 汽车填土 ( 1)白卸汽车为成堆卸土,须配以堆土机堆土、摊平。 ( 2)每层的铺土厚度不大于 30~50cm(随选用的压实机具而定)。 ( 3)填土可利用汽车行驶作部分压实工作,行车路线须均匀分布于填土层上。 ( 4)汽车不能在虚土上行驶,卸土推平和压实工作须采取分段交叉进行。 (三) 、填土压实方法 ( 1)一般要求 A、填土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 当采用不同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划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B、填土应从低处开始,由下向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碾压 实。 C、在地形起伏之处,应做好接 槎 ,建筑 1:2 阶梯形边坡,没台阶高可取 50cm、宽 100cm。 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大于 1: 的斜坡,碾迹重叠 ~,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 1m。 D、填土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在行车、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 预留沉降量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压实系数和地基情况等因素确定。 当土方用机械分层夯实时,其余六下沉高度(一填方高度的百分数计):对砂土为 %;对粉质粘土为 3%~%。 ( 3)机械压实方法 A、为保证填土压实的均匀性及密实度,避免碾轮下陷,提高碾压效率,在碾压机械碾压之前,宜先用轻型推土机、拖拉机推平,低速预压 4~5 遍,使表面平实;采用振动平碾压实爆破石渣或碎石类土,应先静压而后振压。 B、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平碾、震动碾不超过 2km/h;羊足碾不超过 3km/h;并要控制压实遍数。 碾压机械与基础或管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将基础或管道压坏或使位移。 C、用压路机进行填方压实,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填土厚度不应超过 25— 30cm;碾轮每次重叠宽度约 15— 25 cm,避免漏压。 运行中碾轮边距填方边缘应大于 500cm,以防发生溜波倾倒。 边角、边坡边缘压实不到之处,应铺以人力夯或小型夯实机具夯实。 压实密实度,除另有规定外,应压至轮子下沉量不超过 12cm 为度,每碾压 一层完后,应用人工或机械(推土机)将表面拉毛以利接合。 D、平碾碾压一层完后,应用人工或推土机将表面拉毛。 土层表面太干时,应洒水湿润后,继续回填,以保证上、下支接合良好。 E、用羊足碾碾压时,填土厚度不宜大于 50cm,碾压方向应 从填土区的两侧逐渐压向中心。 每次碾压应有 1520cm 重叠,同时随时清除粘着于羊足之间的土料。 为提高上部土层密实度,羊足碾压过后,宜辅以拖或平碾或压路机外补充压平压实,常用羊足碾或碾压运行方法。 F、用铲运机及运土工具进行压实,铲运机及运土工具的移动须均匀分布于填筑层的全面,逐次卸土 碾压。 ( 3)压实排水要求 A、填土层如有地下水或滞水时,应在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 B、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C、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或中间稍高两。道路增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61 项目经理部安全保护体系基本职责 ............................................................................
后, 浇筑平基砼。 施工中 严格控制基顶面标高,不高于设计高程,低于设计高程不超过 2cm;严格控制 砼配合比及坍落度。 浇筑完成后及时对砼找平,并对 平基板表面拉毛, 施工组织设计 以利于与管座衔接。 基础砼终凝前不得泡水, 并及时进行养护,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安管作业。 承插式钢筋砼管敷设 施工流程: 施工要点: ( 1)、沟槽开挖至弧形素土顶面 1020cm,然后人工修成弧形素土基础。
扳高差 ,检测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 n. 压纹或拉槽: 为使混凝土表面具有很好的抗滑性能,混凝土表面的纹理制作可采用压纹或拉槽的形式。 应及时撑握压纹或拉槽的时机,一般以抹光收浆后半小时 ,用手指轻压有软感,水泥浆又不粘手为准,砼初凝之前完成。 不管是压纹或拉槽,在施工时必须采用导向尺控制纹理的顺直,深度均匀,一般控制为 2 一 3mm左右,不能有石子或粗粒砂浮于表面。
记 录得到的数据为 a 和 b。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1 以同样的方法测定其他路段上的数据,从而计算得到个路段的交通密度。 调查数据 表 21 哲里木路交通密度调查表 调查方法 出入量法 路段 长度( )(ABL ) 初始车辆数 )(tQA )(tQB )(tE q a b )(0tE ① 1485 153 27 5 175 170 153 192 ② 520 51 5 6 50 48
即时修整。 控制原则应是“宁搞勿低,宁刨勿补”。 压实至密实度要求,压完后 ,洒水养护 5~7 天。 养生期间严禁车辆通行。 石灰、粉煤灰、级配砂石层的施工方法: 根据施工现场特点,石灰、粉煤灰、级配砂石混合料采用厂拌,基础清理干净,根据设计标高挂线摊铺,摊铺机摊铺,人工配合,石灰、粉煤灰、级配砂石混合料应均匀,色泽一致,并且无明显的粗细粒料集中现象。 履带碾压,人工配合平地机找平,修整
与 60kg/m 钢轨 12 号单开道岔基 本相同,但结构上又有了改进。 ( 1) 翼轨缓冲段冲击角有原来的 46 秒减少为 34 秒。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3 ( 2)锰钢辙叉心轨设 1:20 轨底坡,翼轨的趾、跟部设 1:40 轨底坡,直接铸造成型或机加工成型。 ( 3)护轨垫板厚度为 25mm,采用 160Mn 合金钢,安全储备大,可防止护轨垫板断裂。 ( 4)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