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某高速公路2标3~6km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 参照以上所有表格,将数据代入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得出以下结果: min Vl vt t=100/= 347h sVl Ra=100x100x100/()= c BiL p=13x2%/(1/225)= 平曲线计算及其要素 图 :平曲线它的所 有要素图 平面线性组合形式的基本类型就是附带着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以下是平面线形组合曲线几何元素的计算公式: 322 240hhllq R 许凡;辽宁某高速公路 2 标 3~6KM 设计 12 2432 4 2 6 8 8hhllR RR   0 90 hlR  ( ) ta n 2T R R q     0( 2 ) 21 8 0 1 8 0hhL R l R l           2YhL L l ( ) se c 2E R R R     J=2TL 式中 T切线总长, m; L曲线总长, m; YL 圆曲线总长, m; E外矩, m; J校正值, m; R主曲线半径, m;  路线转角(176。 ); 0 缓和曲线终点处(即 HY、 YH)的缓和曲线角(176。 ); q缓和曲线切线增长值, m; hl 缓和曲线长度, m。 各曲线桩号计算公式如下: ZH(桩号) =JD(桩号) T HY(桩号) =ZH(桩号) +hl YH(桩号 ) =HY(桩号 )+ yL HZ(桩号) =YH(桩号) +hl QZ(桩号)= HZ(桩号) L/2 JD(桩号) =QZ(桩号) +J/2 根据本设计 路段所处地形已经纸上定线的需要,根据等高线及地形走势等特点,满足相关设计指标及线性要求,设计全路段沿线共有 3 个交点,平曲线线形图详见附图(路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3 线平面设计图) 以下是 JD1 的曲线要素计算: 根据设计取圆曲线半径 R=700m,因此曲线的几何要素缓和曲线长度为: 偏角 a=28176。 42′ ″,缓和曲线长度 hl =150m。 ( ) ta n 2T R R q    = 0( 2 ) 21 8 0 1 8 0hhL R l R l          = ( ) se c 2E R R R    = J=2TL= 因为此曲线段符合此公式运用条件(圆曲线附带缓和曲线)代入以上公式进行计算: ZH(桩号) =JD(桩号) T=K0+ HY(桩号) =ZH(桩号) +hl =K0+ YH(桩号 ) =HY(桩号 )+ yL =K0+ HZ(桩号) =YH(桩号) +hl =K0+ QZ(桩号)= HZ(桩号) L/2=K0+ JD(桩号) =QZ(桩号) +J/2= K0+ JD1 曲线核算: JD1 K0+ ) Th ZH1 K0+ +) Ls HY1 K0+ +)(Lh2Ls) YH1 K0+ +) Ls HZ1 K0+ ) 1/2Lh QZ1 K0+ 核算没有发现任何错误,符合要求。 以下是 JD 的 2曲线要素计算: 根据设计取圆曲线半径 R=750m,因此曲线的几何要素缓和曲线长度为: 偏角 a= 13176。 51′ ″,缓和曲线长度 hl =150m。 许凡;辽宁某高速公路 2 标 3~6KM 设计 14 ( ) ta n 2T R R q    = 0( 2 ) 21 8 0 1 8 0hhL R l R l          = ( ) se c 2E R R R    = J=2TL= 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ZH(桩号) =JD(桩号) T= K0+ HY(桩号) =ZH(桩号) +hl = K1+ YH(桩号 ) =HY(桩号 )+ yL = K1+ HZ(桩号) =YH(桩号) +hl = K1+ QZ(桩号)= HZ(桩号) L/2= K1+ JD(桩号) =QZ(桩号) +J/2= K1+ JD2 曲线核算: JD2 K1+ ) Th ZH2 K0+ +) Ls HY2 K1+ +)(Lh2Ls) YH2 K1+ +) Ls HZ2 K1+ ) 1/2Lh QZ2 K1+ 核算没有发现任何错误,符合要求。 以下是 JD3 的曲线要素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圆曲线半径 R=700m,这样的话曲线的几何要素和缓和曲线长度为: 偏角 a= 15176。 44′ ″,缓和曲线长度 hl =150m。 ( ) ta n 2T R R q    = 0( 2 ) 21 8 0 1 8 0hhL R l R l          =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5 ( ) se c 2E R R R    = J=2TL= 代入以上公式进行计算 ZH(桩号) =JD(桩号) T= K1+ HY(桩号) =ZH(桩号) +hl = K1+ YH(桩号 ) =HY(桩号 )+ yL = K1+ HZ(桩号) =YH(桩号 ) +hl = K1+ QZ(桩号)= HZ(桩号) L/2= K1+ JD(桩号) =QZ(桩号) +J/2= K1+ JD3 曲线核算: JD3 K1+ ) Th ZH3 K1+ +) Ls HY3 K1+ +)(Lh2Ls) YH3 K1+ +) Ls HZ3 K1+ ) 1/2Lh QZ3 K1+ 核算没有发现任何错误,符合要求。 请查阅附表 1《直 线、曲线及转角表》。 表 设计速度 /(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一般值 /m 1000 700 400 200 100 65 30 极限值 /m 650 400 250 125 60 30 15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m 路拱 ≤% 5500 4000 2500 1500 600 350 150 路拱 % 7500 5250 3350 1900 800 450 200 辽宁某高速公路第二标段 3~6KM 设计 K0+000~ K2+ 共有 3 个交点,本设计中圆曲线的设计均满足表 对该设计时速公路圆曲线的所有要求。 许凡;辽宁某高速公路 2 标 3~6KM 设计 16 直线段的长度都满足直线段中最大与最小长度限制的要求,以此保证了行车的安全性和乘客的舒适性。 表 公路停车视距 设计速度 /(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停车视距 /m 210 160 110 75 40 30 20 查阅相关规范和资料得知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视距采用停车视距,因此在本次设计中不需考虑超车视距已经停车视距。 回旋曲线上任一点的坐标公 式: 592 2 4 44 0 3 4 5 6hhllxl R L R l   3 7 1 13 3 5 56 3 3 6 4 2 2 4 0h h hl l ly R l R l R l   在圆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公式: 0 290 ()mhmm llR       sin mx q R  (1 c os )my p R    式中 p设缓和曲线后,主圆曲线的内移值, m; ml 缓和曲线终点(即 HY、 YH)到圆曲线上任一点 m的弧长; m ml 弧所对应的圆心角(176。 ); x、 y来自于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支矩坐标, m。 具体计算数据请参阅附表 2《逐桩坐标表》。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7 3 纵断面设计及计算 纵坡 纵坡的数值反映了公路的颠簸程度,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舒适性和工程的经济型,同时也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设计纵坡时,必须对纵坡的坡长和坡度进行合理安排。 最大纵坡 汽车在上坡时,汽车受到的阻力大 ,造成汽车上坡困难同时降低其速度。 这个坡越陡,汽车上坡就越慢,速度就越慢。 如果汽车长时间爬坡,不仅会使汽车行驶缺少动力导致发动机熄火,并且恶化驾驶条件,并且长期爬坡对汽车的零部件损坏较大。 但是汽车在下坡比在上坡更需要注意行车安全性,驾驶员频繁刹车制动,这样会导致制动发热从而失效,同时给驾驶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从而给交通事故埋下了祸根。 当遇到恶劣天气时,交通隐患难以估算。 因此,在本设计中应该进行最大纵坡的限制。 最大纵坡的设计,应该从公路等级、驾驶安全、自然气候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 因此相关规范和技术标 准对各种公路最大纵坡进行了以下规定: 表 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 设计速度 /(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最大纵坡 /% 3 4 5 6 7 8 9 本次设计中设置的最大纵坡数值为 %。 最小纵坡 为了保证公路路基在阴雨潮湿环境中的排水顺畅,同时防止雨水对公路路基的侵蚀,应该按规定中采用大于等于 %的纵坡。 如果在设计出现平坡( 0%)或小于 %的坡度的时候,这时的路基边沟必须做纵向排水设计。 本设计中最小纵坡坡度为 %。 最大坡长 汽 车沿着长坡行驶时,汽车长时间抵挡行驶,会导致发动机过热,从而降低了汽车的行驶性能。 下坡时,汽车频繁刹车会对汽车的制动部件有所磨损,之后就会降低汽车寿命,同时也影响司机的驾驶安全。 综合以上两方面考虑,必须对最大坡长做出相应限制。 许凡;辽宁某高速公路 2 标 3~6KM 设计 18 表 公路纵坡长度限制 设计速度 /( km/h) 纵 最 坡 大 坡度 坡度 /% /% 120 100 80 60 40 30 20 3 900 1000 1100 1200 4 700 800 900 1000 1100 1100 1200 5 600 700 800 900 900 1000 6 500 600 700 700 800 7 500 500 600 8 300 300 400 9 200 300 10 200 在本次高速公路设计中,最大坡度为 %,最大坡长为 ≤1000m,满足规范要求。 但是坡长比较长,所以在该坡段中应设置缓和直线段以提高道路的行驶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本 设计中缓和坡段的坡度应该 ≤3%,并且坡段长度应该 ≥150m,取180m。 在平面直线上或较大半径的曲线段上应该设置缓和段,这样符合曲线设计要求,也可以提高整条道路的行车的舒适性和驾驶人员的安全性。 正因为如此,应该在该路段的头尾设置连续上、下坡标志等安全提示就及危险易发地段警示牌。 最小坡长 行车时,如果坡长太短的话,变坡点自然就变多人,然后就会行车颠簸,降低了行驶及乘坐人员的舒适度已经行车的安全性,同时也会减少公路的使用寿命。 所以应该减少纵坡上的转折点来提高整条道路上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对于司机们的 行车视距要求的满足应该从两凸形竖曲线的变坡点之间着手考虑,同时也应该保证司机有充分的反应时间和换挡时间。 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