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保持架切底模的设计学士学位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一汽模具制造公司在以 CAD/CAM 加工的主模型为基础,采用瑞士汽巴精化的高强度树脂浇注成形的树脂冲模应用在国产轿 车试制和小批量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性能良好的冲压设备是提高冲压生产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高精度、高寿命、高效率的冲模需要高精度、高自动化的冲压设备相匹配。 为了满足大批量高速生产的需要,目前冲压设备也由单工位、单功能、低速压力机朝着多工位、多功能、高速和数控方向发展,加之机械乃至机器人的大量使用,使冲压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各式各样的冲压自动线和高速自动压力机纷纷投入使用。 如在数控四边折弯机中送入板料毛坯后,在计算机程序控制下便可依次完成四边弯曲,从而大幅度提高精度和生产率;在高速自动压力机上冲压电机 定转子冲片时,一分钟可冲几百片,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4 并能自动叠成定、转子铁芯,生产效率比普通压力机提高几十倍,材料利用率高达97%;公称压力为 250KN 的高速压力机的滑块行程次数已达 2020 次 /min 以上。 在多功能压力机方面,日本田公司生产的 2020KN“冲压中心”采用 CNC 控制,只需5min 时间就可完成自动换模、换料和调整工艺参数等工作;美国惠特尼公司生产的CNC 金属板材加工中心,在相同的时间内,加工冲压件的数量为普通压力机的 4~10倍,并能进行冲孔、分段冲裁、弯曲和拉深等多种作业。 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 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且其更新换代的周期大为缩短。 冲压生产为适应这一新的要求,开发了多种适合不同批量生产的工艺、设备和模具。 其中,无需设计专用模具、性能先进的转塔数控多工位压力机、激光切割和成形机、 CNC 万能折弯机等新设备已投入使用。 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国外已经发展起来、国内亦开始使用的冲压柔性制造单元( FMC)和冲压柔性制造系统( FMS)代表了冲压生产新的发展趋势。 FMS 系统以数控冲压设备为主体,包括板料、模具、冲压件分类存放系统、自动上料与下料系统,生产过程完全由计算机控制,车间实现 24 小时无人控制生产。 同时,根据不同使用要求,可以完成各种冲压工序,甚至焊接、装配等工序,更换新产品方便迅速,冲压件精度也高。 冲压模具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 模具作为现代制造工业的基本工艺装备之一,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制造技术水平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产品制造水平。 冲压模具广泛用于各种零件的生产,其设计的是否合理对冲压件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等影响很大。 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 冲压件 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 模具设计 和制造有直接关系。 模具设计与制造 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5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 1)调研搜集资料,进行方案设计。 ( 2)根据所给主要参数进行选材、选型计算、校核。 ( 3)利用 CAD(或 CAXA)软件绘图(包括:总图、零部件图)。 ( 4)完成有设计计算、选材和绘图的完整论文。 主要技术指标: ( 1)按给定的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和工艺计算确定下料的尺寸及模具结构。 ( 2)计算冲压力和 模具的压力中心,计算或估算模具各主要零件的厚度。 如凹模、凸模固定板、垫板的厚度。 力求节约成本,简化设计。 ( 3)选择压力机的吨位和模具的闭合高度。 ( 4)利拆卸、安装方便、冲压灵活。 ( 5)用 CAD(或 CAXA)软件绘制总图 1 张、零部件图若干张。 进度安排: 序号 毕业设计工作进度 日期(起止周 数) 1 2020 年 3 月 4 日 提交开题报告 1 2 2020 年 4 月 29 日 提交毕业设计初稿 9 3 2020 年 5 月 11 日 提交毕业设计正式稿 11 4 2020 年 5 月 13 日 指导教师给定成绩和 评语 11 5 2020 年 5 月 16 日 交叉评阅教师给定成绩和评语 12 6 2020 年 5 月 21 日 论文答辩 12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6 第 2 章 冲压模具简介 冲压模的分类 根据工艺性质分类 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 如落料 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着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 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 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 形状和尺寸的模具。 是将 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图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成 形,而材料本身仅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 如胀形模、缩口模、扩口模、起伏成形模、翻边模、整形模等。 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在 压力机 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只有一个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 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也称连续模) 在毛坯 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7 综合了单工序模和级进模的特点,利用机械手传递系统,实现产品的模内快速传递,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减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节俭材料成本,并且质量稳定可靠。 依产品的加工方法分类 依产品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将模具分成冲剪模具、弯曲模具、抽制模具、成形模具和压缩模具等五大类。 a. 冲剪模具:是以剪切作用完成工作的,常用的形式有剪断冲模、下料冲模、冲孔冲模、修边冲模、整缘冲模、拉 孔冲模和冲切模具。 :是将平整的 毛胚 弯成一个角度的形状,视零件的形状、精度及生产量的多寡,乃有多种不同形式的模具,如普通弯曲冲模、凸轮弯曲冲模、卷边冲模、圆弧弯曲冲模、折弯冲缝冲模与扭曲冲模等。 :抽制模具是将平面毛胚制成有底无缝容器。 :指用各种局部变形的方法来改变毛胚的形状,其形式有凸张成形冲模、卷缘成形冲模、颈缩成形冲模、孔凸缘成形 冲模、圆缘成形冲模。 :是利用强大的压力,使金属毛胚流动变形,成为所需的形状,其种类有挤制冲模、压花冲模、压印冲模、端压冲模。 模具的主要零件、作用及安全要求 工作零件 凸凹模是直接使坯料成形的 工作零件,因此,它是模具上的关键零件。 凸模 但精密而且复杂,它应满足如下要求: (1)应有足够的强度,不能在冲压过程中断裂或破坏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8 (2)对其材料及热处理应有适当要求,防止硬度太高而脆裂。 定位零件 定位零件是确定坯件安装位置的零件,有定位销 (板 )、挡料销 (板 )、导正销、导料板、定距侧刀、侧压器等。 设计定位零件时应考虑操作方便,不应有过定位,位置要便于观察,最好采用前推定位、外廓定位和导正销定位等。 压料、卸料及出料零件 压料零件有压边圈、压料板等。 压边圈可对拉延坯料加压边力,从而防止坯料在切向压力的作用下拱起而形成皱褶。 压料板的作用是防止坯料移动和弹跳。 顶出器、卸料板的作用是便于出件和清理废料。 它们由弹簧、橡胶和设备上的气垫推杆支 撑,可上下运动,顶出件设计时应具有足够的顶出力,运动要有限位。 卸料板应尽量缩小闭合区域或在操作位置上铣出空手槽。 暴露的卸料板的四周应设有防护板,防止手指伸人或异物进入,外露表面棱角应倒钝。 导向零件 导柱和导套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导向零件。 其作用是保证凸凹模在冲压工作时有精确的配合间隙。 因此,导柱、导套的间隙应小于冲裁间隙。 导柱设在下模座,要保证在冲程下死点时,导柱的上端面在上模板顶面以上最少 5 至10 毫米。 导柱应安排在远离模块和压料板的部位,使操作者的手臂不用越过导柱送取料。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9 支承及夹 持零件 它包括上下模板、模柄、凸凹模固定板、垫板、限位器等;上下模板是冲模的基础零件;其他各种零件都分别安装固定在上面。 模板的平面尺寸,尤其是前后方向应与制件相适应,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操作有些模具 (落料、冲孔类模具 )为了出件方便,需在模架下设垫板。 这时垫板最好与模板之间用螺钉连接在一起,两垫板的厚度应绝对相等垫板的间距以能出件为准,不要太大,以免模板断裂。 它包括螺钉、螺母,弹簧、柱销、垫圈等.一般都采用标准件。 冲压模具的标准件用量较多,设计选用时应保证紧固和弹性顶出的需要,避免紧固件暴露在表面操作位置上, 防止碰伤人手和妨碍操作。 冲压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步骤 ( 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根据冲压件产品图,分析冲压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原材料尺寸规格和力学性能,结合可选用设备规格以及模具制造条件、生产批量等因素,分析零件工艺性。 若工艺性不好,应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前提下,向有关人员提出修改意见,对产品做出适合工艺性的修改。 ( 2)确定工艺方案 在冲压工艺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各种可能的冲压工艺方案,经过综合分析、比较,最后确定适合于所给生产条件的最佳方案,内容包括工序性质、工序数目、工序顺序 及组合方式等。 ( 3)选择模具类型与结构形式 根据冲压件的形状特点、精度要求、生产批量、工厂模具加工条件、操作上的习惯、现有通用机械化自动化装置的特点等确定模具类型和结构形式。 ( 4)选择冲压设备 根据需要完成的冲压工序性质选定设备的类型,并进一步按照冲压加工所需要的变形力、变形功和零件尺寸,选定设备的吨位。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0 第 3 章 工艺性分析及工艺方案确定 工艺性分析 尺寸精度分析 金属冲裁件的经济精度不高于 IT11 级。 对于经济精度要求高的制件 , 外形尺寸应低于 IT10 级 , 内形尺寸 应低于 IT9 级。 而基本尺寸为 10176 ,材料厚度 ,是故 IT12 满足设计要求。 结构工艺性分析 此工件只有切底 和落料两个工序。 工件形状简单对称 ,并且工件为无凸缘圆环件 ,形状外形均满足冲裁工艺的需求。 材料工艺性分析 材料 Q 235 钢含碳量适中综合性能好,由于强度低 ,塑性好 ,适用于制造受力不大的冲压件和拉深件 ,并有利于冲压成形和制件质量的提高 ,还具有良好的冲压成形性能 ,即有良好的抗破裂性 ,良好的贴模和定形性 ,所以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 工艺方案的确定 确定工艺方案的原则 由以上分析可知 , 冲裁件具有尺寸精度要求不高 , 板料壁厚为 4mm等特点 .为保证孔位精度。 采用导正销精定位 , 自然漏料方式的冲裁模结构形式。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1 工艺方案 由该工件的设计简图可知 ,该工件涉及到切料 ,成形 ,切底三种工序 ,应设计要求 ,本设计只设计成形后的切底模。 工艺方案流程图:切料――拉伸成型――切底――退料。 第 4 章 冲压工艺设计与计算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2 排样及利用率计算 由于材料是半成品 ,因而不需要进行排样及利用率的计算 . 计 算冲裁工序力 因采用刚性卸料装置和自然漏料方式 ,只用计算冲裁力和推件力即可。 (1)计算冲裁力 由采用 Q 235 钢 ,查表 13 得 MPa350 ,由平刃冲裁时 ,冲裁力 KLtFc K 为系数,常取 K , 为材料抗剪强度 则KNK L tF c 0 0 53 5 041 7 KNK L tF c 7 13 5 (2)推件力包括切底和落料两个工序 . 查表 216,得 dK .取 n=3, 由式 FKtFt 可得 )( 21 FcFKtFt = 1 3 40 4 (3)计算冲裁工序力 由于采用则性卸料装置和下出件时 ,Fx 由模具来承担 ,所以不予考虑。 则冲裁工序力为 : F= Fc1Fc2+Ft=+=, 约为 946KN。 选择压力机 选用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应大于冲裁工序力,即 FFp ;最大闭合高度应大于冲裁模闭合高度 5mm; 工作台面尺坟应能满足模具的正确安装。 综上所述,查表 15 可得,可选 J23125 开式可倾式曲柄压力机。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3 冲裁压力中心计算 因 为 工件 图 形 对 称,所以落料 时 的 压 力中心在 对 称中心上。 计算凸 \凹模的刃口尺寸 确定冲裁间隙 为了保证冲裁模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设计时的初始间隙就必须选用适中间隙范围内的最小冲裁间隙 minZ。 合理最小冲裁间隙的确定可以采用查表法。 即查《模具设计与制造》表 213 确定冲裁间隙为 Zmin=,Zmax=。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计算的刃口尺寸为冲孔刃口尺寸,采用配制加工,刃口尺寸以凸模为基准,凹模尺寸。轴承保持架切底模的设计学士学位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10 图 反正切法结构框图 ..................................................................................11 图 线性化解算基本结构 ..............
数选择方法如下: ① 刀尖角 刀尖角的大小决定了刀片的强度。 在工件结构形状和系统刚性允许的前提下,应选择尽可能大的刀尖角。 通常这个角度在 35 度 到 90 度 之间。 R 型圆刀片,在重切削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易产生较大的径向力。 ② 刀片形状的选择 刀片形状主 要依据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形状、切削方法、刀具寿命和刀片的转位次数等因素选择。 正三角形刀片可用于主偏角为 60 度 或 90 度
内力较小,假设 140 ,则 , 所需的截面面积为: 23 mmfNA mmlii xyx 4 02 0 0 00 , 选择 5452 等肢角钢相并, 5452 的截面系数为 cmA , cmix 37..1 , cmiy . ( 1)强度验算: 223 /215/ mmNfmmNAN n 满足要求 ( 2)刚度验算:
的建筑先可以采用碎石桩 (砂桩 )进行处理,碎石桩 (砂桩 )增加了地基密实度和抗剪强度,使地基土密室均匀,在软土中使用碎石桩 (砂桩 ),一般挤密作用不明显,主要是靠置换。 对于饱和的软塑 —— 流 塑的地基土,经过处理后,必须经过预压后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施工工艺选择上,采用振冲法施工 (湿法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场地因素和泥浆排放因素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对策很多,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
润滑功能的工 程塑料代替,这样不仅简化了结构,而且节省了大量的有色金属,降低成本。 本次设计中采用复合轴套, 即采用 HT18— 38 作套,内表面涂复尼龙 1010 制成复合轴套 δ′值指复合轴套尼龙层厚度的参考值。 a) 上轴套尺寸系列 如表 14所示 : 表 14 上轴套尺寸 参数符号 数值 ( mm) 参数符号 数值 ( mm) dc d1 d2 d3 d4 210 210 230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专用纸 5 第 3 章 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以及工艺尺寸链计算 加工余量的 确定 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 3种:分析计算法、经验估算法和查表修正法。 ( 1)分析计算法 本方法是根据有关加工余量计算公式和一定的试验资料,对影响加工余量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和综合计算来确定加工余量。 用这种方法确定加工余量比较经济合理,但必须有比较全面和可靠的试验资料。 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