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界面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信息模块是产生的动态效果。 其所需要支持的技术也很多。 它可以通过变形、加入情景等方式新奇、有趣地过渡到下一页面。 在交互的过程中,鼠标滑过图标上方和点击产生的效果也可以有不同的动态效果设计,以增加交互过程中的趣味性和艺术行。 声音的设计与运用 声音一直是界面中非常重要的信息表达方式。 虽然没有视觉信息那么强烈,但是恰当的声音设计可以让信息的隐喻更加丰富。 声音信息的解读比视觉信息的解读更加容易,这主要依靠用户的直觉感受与生活经验。 例如,警告音往往是对现实 生活中警告的模拟。 声音信息和视觉信息的配合也是常见的信息传递模式。 在某些情境中,单有声音信息或视觉信息都无法准确表达出信息的含义,这时候两者的配合就显得很重要。 界面中的声音设计主要分为指令音的趣味性设计和结合主题的背景音乐的愉悦感和想象性设计。 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感染力。 正如电影配乐一样,选用什么样的界面背景音乐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界面背景音乐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减轻操作上带来的疲劳和乏味,还可以烘托主题,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产生积极的互动行为和消极欲望。 指令音虽然短暂,但它可以通 过设计来烘托内容,提前给用户以心理的暗示。 结合界面类型和风格而设计的指令音,不但可以体现界面使用的整体性和一致性,还因为反馈功能成为界面易用性实现的一个参考指标。 在现实的界面设计中,并非是把界面的总体规划与界面元素设计分割开来进行,这两者虽然在考虑的顺序上存在很小的差异,但更加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界面系统整体的设计,任何割裂开来分析设计问题都是不允许和不明智的做法,因此,对界面各个方面的设计其实是互相穿插存在的,任何一方面的设计都带有其他方面的元素思考。 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5 页 共 31 页 图标设计 图标设计是界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但很多书籍把太多的注意力投入到设计的过程和手段方面,对它的科学性关注不够。 仔细研究当今的图标设计,可以发现有以下不足之处:常以美为导向,图标的外观效果被给予了太多的关注,却很少去关注内容的选择;常把设计当作导向,以设计师的爱好为图标内容的选择标准,不管用户的感受;图标的设计没有规则,即使同一系统的图标之间也没有任何关联性和相似性。 以下是应该引起注意的一些地方: ,很好的视觉识别功能是他必须具备的。 图标的出现和存在价值就是为了让人们识别,所以在图标设计中,形式美并不是关键,能不能准 确地被识别才是设计师的首要目标。 好的图标有两个优点,一是功能一目了然,二是用户在明白图标的意思,可以引领所有相似的工具都使用和它一样的绘图语言。 图标在变成范例后,它就不可动摇。 有的软件开发者想试图改变范例,但这要承担令部分用户没有办法理解的风险。 太简洁的符号会影响用户理解。 即使用户以前知道意思,长时间后,也不可能留下很多印象。 假如图标中没有唤起记忆的要素,那么要想靠表面视觉来理解图标的意思就会比较困难,这个有时会让用户放弃使用。 因此在选择隐喻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容易被识别的图标可以帮助用户使用某些功 能,容易产生歧义的图标,尽管有好看的外表,甚至于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那也是不可用的。 就图标设计来言,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3个方面。 ( 1) 同一图标家族。 从前面的介绍来看,同一图标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来设计出不同尺寸和色深度的图标家族成员。 但是尺寸和色深度的变动,使得设计师要保持图标外观上的一致成了一项困难的工作。 但是不管怎样,大图标与小图标相比要相似,彩色的图标与黑白图标也要感觉不出差别,这样子用户在不同的显示环境下才能正常地使用软件。 具体的来说,应该要从色深度较高的大图标展开设计,然后再根据具体要求,弱 化那些不重要的内容,删除那些无法保留的内容,最后强化在图形中一些结构上的因素,这样各种版本感觉差不多就行了。 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6 页 共 31 页 ( 2) 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的图标要尽可能一致。 每一次操作系统的更新也到了应用软件更新的时候,软件开发商不仅仅要升级功能,还要在图形界面的风格上尽全力地追求与操作系统的一致性,这样做也是为了让用户能够在完美和谐的环境下工作。 图标的兼容指的是图标在不同的文化语义下都能被识别为同样的内容和意义。 文件夹、画笔等等都是广泛隐喻的经典范烈。 在一种文化语义下理解的事物到了另一种 文化语义下就可能不被理解,或者会被理解为其他意义。 例如,用圆形、点和短线构成的图形,在大多数地方都能被理解为船舵,而在非洲某些没有船舵的部族则可能理解不了,他们可能觉得是太阳。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鱼可以理解为年年有余,是富裕的期望,在其他文化中,就会觉得中国人的这种联系很奇怪。 即使在同一大文化背景下,也会因为次级的语义环境而产生不同的理解。 所以在设计图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用户在理解上的差异,确保不会发生理解上困难和偏差。 尽量不要在图标中运用文字。 图标中的文字可能会让人感到不知该怎么办,导致阻碍 跨文化上的交流。 图形的特点主要在于它的直观性,可以通过模拟已有的东西,让用户凭借简单的视觉对比和经验就能知道图形代表的内容及含义。 语言则不是这样的,世界各地甚至于同一国家里人们使用的语言都是不太一样的,因此在母语国家看起来容易被理解的文字,对其他国家及地区的人来说那就是天书。 图标应该要在当前的显示器分辨率下,如果看起来比较好才行。 因为一个个的像素点在一起就组成了屏幕,水平或垂直的直线以及斜线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曲线的显示效果不太理想,不规则的像素排列会形成锯齿状,影响线条的流畅性。 即使现在 许多系统都支持真彩色,对图标尺寸的限制也可以放宽,图标的设计自由度和变化越来越大,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设计。 一方面,用户的显示器不太一样,即便使用同一操作系统,也要照顾到好坏不一的显示效果。  操作图标 操作 图标 说明 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7 页 共 31 页 新建 绿色主色 编辑 具有笔状图形 查询 放大镜 删除 红色主色 下载 向下箭头  提示图标 提示 图标 说明 下级目录 省略号 帮助 问号 警告 感叹号 返回上一级 向左方向箭头 返回首页 房子 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8 页 共 31 页 第 四章 软件界面设计流程 目标用户研究 在界面产品越来越面对个人用户的今天,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成为设计人员的第一选择。 在这一设计方法体系中,目标用户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工作有可能是在设计之初,也有可能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 在用户研究中,人体工程学、心理工程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都会提供有益的指导。 用户的背景,如性别、年龄、文化背景、职业、受教育程度、经历、身体条件;用户的工作环境,如周围的物理环境、工作设备、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用户的任务组织,如任务种类、工作流程,都是需要深入调查与分析的。 在目标用户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定义界面设计面向的用户群体,即如何定义目标用户并找到合适的用户研究对象。 一般可以设定一些参数来对目标用户进行定义。 例如,要设计一个用于手机无线环境下的银行支付软件界面,可以使用两个参数来定义目标用户:使用手机无线平台的经验;使用银行支付系统的经验。 进行用户定义的目的是为了在进行用户研究时找到正确的用户进行研究,而不会因为找不到恰当的用户导致结果错误。 用户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包括间接收集资料、展开问卷调查、实境调查、观察、访谈级焦点小组等。 把这些方法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 为背景调查、观察、访谈 3 大类。 这一方法的核心是输入现有的背景资料,输出对于用户研究有用的信息。 具体的方法有: ( 1)间接收集资料 在分析类别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间接分析资料,也就是在图书、报刊、互联网上搜集与设计内容相关的各种背景资料。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与设计相关,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但是搜集的这些间接资料,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 时效性。 2) 重复资料。 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9 页 共 31 页 3) 非权威资料 ( 2)竞争对手分析 无论是成功的产品还是失败的产品,竞争对手的产品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对于成功 的竞争产品,需要对其设计、商品表现进行分析,获得有益的设计经验;对于失败的竞争产品,则要从失败的原因入手,避免同样的错误发生在自己身上。 观察是用户研究方法中最常用到的类型。 观察法需要设计人员进入到用户使用同类界面的情境中去,直接接触用户及系统,能够方便地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但观察法也有其弱点,那就是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费用。 通过观察,设计人员可以获得一下信息:用户的使用环境;环境对界面的影响;用户完成一个任务的过程、用户是否同时还在使用其他的产品或界面;什么任务占去了用户大量的时间;用户使 用产品交互系统的方式;用户在使用什么术语等。 具体方法有以下两种: ( 1) 跟随影子法。 由字面意思可想到,跟随影子法师指用户使用界面系统时设计人员跟随着用户的操作进行观察,就好像是用户的影子。 在跟随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了解到用户的使用习惯,体会到用户使用系统的感受,还可以和用户进行交流、沟通。 当然,这些都是第一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