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能区,教学区、办公区、教育辅助区。 3 、竖向布置 本工程场地地势平坦,新建建筑物 的室内标高与周边建筑物保持相等。 本工程场地雨水,采用暗管方式排放,向西、向北排入市政雨水系统。 六、供电 根据需要,楼内消防用电、应急照明为二级用电负荷,其余为三级用电负荷。 供电采用校区原有变电站电源。 七、给排水 本项目无生产用水,全部是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均采用校区原给水管网。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本项目只有少量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雨水采用地下雨水管网排放至市政雨水管网,屋面雨水采用外天沟有组织排放。 消防给水需要在校区设置室外消火栓,并配置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 学校校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八、防雷 与接地 防雷 建筑物、构筑物均按照三类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作防雷保护。 屋面设避雷网,避雷引下线沿墙暗设,接地电阻不大于 1欧姆。 接地 电源入楼处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 1欧姆。 凡与电气设备有关的金属外壳、构架、支架均作接地保护。 接地保护采用联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值应小于 1欧姆。 九、抗震等级 本工程抗震等级二级, 7 度设防。 第二节 设计依据 本项目设计方案主要依据于: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学校校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1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第五章 环境保护及节能 第一节 环境保护 一、污染源分析及治理措施 学校校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一)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 本项目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及办公、生活垃圾。 为确保环境卫生,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对上述污染源必须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 (二)环保治理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数量不多,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主要治理措施如下: 生活污水。 按要求采用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 处理,达标后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生活垃圾。 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箱,通过垃圾袋扎袋送至垃圾收集点,统一处理。 二、绿化 良好的绿化不仅能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而且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方面也有特殊的作用。 本项目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绿地的防护、活动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具有花、香、果、绿四大观赏特性,以确保环境优美整洁。 三、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污染源较小,污染物排放量也较少,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经处理后,完全可达到环保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学校校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染。 四、设计依据及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86)国环字第 002 号文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第二节 节能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能源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由于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较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能源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状况。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能源工作的重要性,高 度重视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目前共发布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 22 项。 能效标准的研制和颁布实施,对于我国与国际水平接轨、节能减排和克服绿色贸易壁垒等具有重要作用。 本项目能源消耗的设计依据: 学校校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国家标准《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 [2020]28 号)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学校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学校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以上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充分考虑到本行业及项目所在地区的特殊要求,是比较全面并且适合实际需要。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能耗状况 (1) 电耗能耗 :a、办公室、公共区域部分采用 H 型节能灯,照明能耗所占的比例非常大。 b、 办公电器 ,其主要的构成是计算机、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和饮水机。 (2) 水耗能耗 : 主要是办公区卫生间水耗。 (3)估计年耗量 :电能 : 万度 /年。 水能 :37600吨 /年。 能耗分析 ( 1)耗电核算 本项目建筑采用均匀和局部照明相结合的方式 ,以均匀 照明为主 ,局部照明为辅。 照明需用系数 ,损耗系数 ,照明时间全年 13**小时 (照明时间按 270天,每天 5 小时计算)。 项目能耗如下表所示: 学校校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序号 建筑物名称 建筑面积 (㎡ ) 照明强度 w/m2 总负荷 kw 1 教学楼 62** 9 2 综合楼 2860 9 3 功能楼 2640 9 4 附属楼 12** 6 5 辅助用房 **0 6 3 6 室外配套公共工程 **0 6 3 合计 本项目全年照明用电量为 : 13**= 万kwh ( 2)耗水核算 根据《山东省城市生活用水量标准(试行)》,项目计划总人数 1980人,按 40%的在校住宿计算,人均日用水量 60L,非住宿人员人均日用水量 30L,实际在校天数按 200天 /年计算,则项目人员年总用水量为16632 吨。 项目绿化用水按 2L/㎡ *周(年按 28周),项目绿化面积为 ㎡,则项目绿化用水为。 则项目总用水量为 吨。 ( 3)耗蒸汽核算 项目所耗蒸汽主要用于冬季取暖,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 , 采暖热指标按目前国家标准 平方米建筑取 60Kcal/m2*h,年需供暖按 120学校校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天计,则项目年耗蒸汽 4032 吨。 ( 4)项目年消耗能源的实物量及折标煤量情况如下: 项目能源消耗统计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年耗量 折算系数 年折算能耗( t) 1 水 吨 2 电 万度 3 蒸汽 吨 4032 合计 tce 由上表可知,项目年消耗能源实物量折标煤合计为 吨。 三、建筑节能措施 本项目拟采用以下节能措施: 节能建筑规划设计 根据校舍功能要求和 **的气候参数,在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体型、间距、层高、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外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等热工特性及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绿化设计,设计要有利于施工和维护,全面应用节能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能耗量,获得理想的节能效果。 建筑朝向及平面形状 ( 1)同样形状的建筑物 , 东西朝向比南北朝向的冷负荷小,因此学校建筑应尽量采用东西向。 如对一个长宽比 为 4∶ 1的建筑物 , 经测学校校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试表明:南北向比东西向的冷负荷约增加 70%。 在校舍内布置空调房间时,尽量避免布置在南北朝向的房间及南北墙上有窗户的房间以及平屋顶的顶层房间。 ( 2)门卫室属于设有空调系统的建筑,其空间布局应十分紧凑,尽量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和窗洞面积,这样可以减少空调负荷。 体形系数的定义是建筑物外表面积 F与其所包围的体积 V之比值。 对于相同体积的建筑物 ,其体形系数越大 ,说明单位建筑空间的热散失面积越高,研究表明,体形系数每增大 ,能耗指标约增加 %。 因此 ,出于节能的考虑 ,广电大厦在建筑设计时 应尽量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 但如果出于造型和美观的要求需要采用较大的体形系数时 ,应尽量增加围护结构的热阻。 ( 3)绿化对气候条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调节改善气温,调节碳氧平衡,减弱温室效应,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减低噪声,遮阳隔热,是改善微小气候,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节约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 增强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改善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直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冷热负荷。 据有关资料介绍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每增大 1W/M2 K。 在其他工况不变条件下 ,空调系统设计计算负荷增加近 30%。 所以改善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建筑设计上的首要节能措施,我国《采暖通风和学校校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0 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42)对空调建筑外维护的传热系数作了规定,对舒适性空调的最大传热系数规定为 ~ ,可采用玻璃棉、聚苯乙烯板、加气混凝土等 保温材料 ,也可采用双玻璃、顶层架空隔热层等空气间层起隔热作用。 ( 1) 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可有效减少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从而减少各主要设备的容量,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 采用新型墙体材料与复合墙体围护结构。 在进行经济性、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 ,在墙体内外侧敷设保温隔热的新材料。 ( 2) 对垂直墙面可采 用外廓、阳台、挑檐阳等遮阳设施和浅色墙面、反射幕墙、植物覆盖绿化等。 ( 3) 门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面积约占建筑外维护结构面积的 30%,其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 2/3,其中传热损失为 1/3。 所以门窗是外维护结构节能的重点。 所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条件下,尽量减少外门窗洞口的面积。 ( 4) 设置遮阳设施,考虑空调设备的位置。 减少阳光直接辐射屋顶、墙、窗及透过窗户进入室内,可采用外廊、阳台、挑檐、遮阳板、热反射窗帘等遮阳措施。 门窗的遮阳设施可选用特种玻璃、双层玻璃、窗帘或遮阳板等。 ( 5) 采用热阻大、能耗低的节能材料制造的新型保温节能门窗(塑学校校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1 钢门窗)可大大提高热工性能。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玻璃的选材。 玻璃窗的主要用途是采光,但由于玻璃窗的耗冷量占制冷机最大负荷的20%~ 30%,冬季单层玻璃窗的耗热量占锅炉负荷的 10%~ 20%,因而控制窗墙比在 30%~ **%范围内时,窗玻璃尽量选特性玻璃,如吸热玻璃,反射玻璃,隔热遮光薄膜。 四、运营节能措施 为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能源,在材料应用、设备选型等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 设备选型时选用能耗低、性能优良、便于操作的设备。 所有设备一律选用符合 国家有关规定的节能型产品,绝不允许使用国家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 电气设备选用新型高效节能型产品,减少电能损耗。 配备专用动力线,供较大负荷的电器使用,以降低线耗,提高供电质量。 变压器选用新型高效节能型,并加装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减少无功损耗。 推广应用节能、高效、合适、安全、有益环境的绿色照明灯具,提高用电效率。 加强管理,制定能源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节能指标的落实情况,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学校校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2 五、 节水措施 项目用水主要是师生的日常生活用水和绿化用水。 为控制用水,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拟采取以下措 施: 制定用水计划,做到合理用水。 节约用水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是减少新水量的摄取。 定期检查隐蔽水管,检查内部供水系统,及时修理有毛病的水箱、水龙头及其他供水设施,降低输水管网、用水管网、用水设备(器具)的漏损率。 积极稳妥地推行污水再生利用,提高生活污水的回收率和重复利用率。 卫生间和洗刷间均采取节水器具。 卫生间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不得使用螺旋升降式水龙头、不得使用一次性冲水量超过 9升的便器水箱。 采用瓷芯水阀和铝塑复合管材。 保持树木与草坪合理比例,控制绿化用水。 路面设计有利于地表水流入绿地,使用滴灌、微喷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不得使用漫灌方式。 根据土壤旱情合理确定用水量,浇水时间不宜选择在中午等温度较高时间进行,避免水分较快蒸发。 重点用水系统和设备应配置计量水表和控制仪表。 完善和修订有关的各类设计规范,明确水计量和监控仪表的设计安装及精度要求。 重点用水系统和设备应逐步完善计算机和自动监控系统。 加强项目区内精神文明建设,使职工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减学校校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3 少不必要的浪费,自觉节约用水。 除上述措施外,管理机构应加强管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按期对各类设备、管道、器具等进行检修,减 少跑、冒、滴、漏现象,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学校校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4 环境保护依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