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在麒麟区农村地区发展现状及模式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普惠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45 (四)继续完善麒麟区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 46 第六章 结论 .................................................................................................................. 48 参考文献 ........................................................................................................................ 51 致谢 ............................................................................................................................... 53 1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把健全国家整体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服务功能作为“十二五”期间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而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对于我国整体金融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起着严重的制约作用。 同时,农村金融又是当代 农村经济的核心,构建合理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对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0 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 四化同步 的战略部署,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 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对农村金融改革予以特别关注,在其发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文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因此,如何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农村经济特点和农民需求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 题。 本文正是基于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来探索适合我国现实国情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道路。 2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我国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所带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研究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途径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作为对目前金融体系的反思和补充,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成为解决当前农村金融所存在的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探讨普惠金融的内涵及其基本模式,在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分析我国当前农村金融现状的基础上揭示普惠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农 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实践意义 第一,有利于在我国农村形成广覆盖,低成本,服务高效的现代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更好地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偏远农村贫困者的金融服务获取困难问题,激发其参与经济活动的潜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二,有利于树立新型普惠金融服务理念,使得金融服务提供者更加关注农村中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为农村低收入者和贫困群体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促进以农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贯彻到经济活动的过程中。 第三,切切实实为麒麟区农村地区出谋划策,切切实实的 为麒麟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在麒麟区农村地区发展良好的发展普惠金融的同时,也能相当大程度的为理论意义提供依据。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研究起步较早,自 20 世纪 60 年代就已把金融发展理论运用到农村金融领域。 主要研究有 : 在农村金融管理体制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对政府与农村金融体系的关系及其干预方式和程度的研究上。 强调政府应致力于建立一个有力的政策环境,减少对农村信贷的直接干预 (Jacob Yaron 等, 1988);通过“金融约束”理论指出了 3 市场的不完 善性以及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使得在实践中“不完全市场理论”一逐渐替代“农村金融市场论”而占主导地位 (Hellman 和 Stieglitz, 1998 );在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研究方面,主要是基于对需求追随模式和供给领先模式的分析,强调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 (Hugh .T Patrick, 2020 )。 由于金融抑制的存在,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金融市场。 (Shaw 和 Mckinnon, 1998 ) 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研究方面,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农 村金融体系主要由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三种形式构成,但许多的农户贷款都遭受正规信贷约束 ( Boucher, Gine, 2020 )。 近年来,对于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研究开始增多,研究表明,正规贷款和非正规贷款在农业发展中起着同等重要作用 (Shahidur 等, 2020 ),微观金融的潜在客户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正规金融组织 ( ,2020)。 国外对于“普惠金融”的研究源于 20世纪 80 年代。 研究背景为发展中国家以服务于贫困或低收入群体的小额信贷运动的兴 起和发展。 普惠型金融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享受金融服务作为社会个体的基本权利得到基本确立。 联合国率先在宣传 2020 小额信贷年时广泛运用了这个词汇。 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普惠金融理论逐渐形成了强调社会发展目标与机构财务的可持续性并重的制度主义学派和强调普惠型金融的扶贫目标和宗旨的福利主义两大学派。 最新的实践主要是讨论如何提高普惠型小额信贷运作机制的效率。 对此,国外学者主要对两方面进行了较充分的研究 :一方面是原有开展小额信贷的非政府组织 (NGO)如何转变为正规金融组织,从而确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Jeffrey Poyo andRobin Young, 1999。 Nimal A. Femando, 2020 )。 另一方面是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存在许多优势 (Liza Valenzuela, 2020)。 作为制度主义普惠金融的倡导者, 2020 年12 月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 (CGAP)在《建设普惠型金融体系一捐赠人小额信贷实践指导方针》中提出,一方面是强调普惠型金融体系要为所有人服务,包括穷人和微型企业。 另一方面,要把小额信贷整合到金融体系当中,在法律政策和融资渠道上给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际普惠金融的发展出现了五 大趋势,即服务对象的多元化,信贷管理方式的多样化,机构和服务内容的多元化,机构规模的扩大化和机构的商业化。 4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对理论体系本身、运用现代金融理论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现实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现实应用层面。 主要研究有 :在农村金融改革研究方面,从发展金融学的角度,指出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六大协调均衡 (白钦先, 2020 )。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 (周小川, 2020)。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自由、开放的大方向己经确定,新型金融机构的股东组 成上要进一步放开 (茅于轼, 2020)。 从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应该着眼于理解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应有的地位,改革的方向应遵循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金融生态与金融资源配制的内在均衡逻辑 (张杰,2020 ) ;长期形成并不断自我强化的利益体制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根本原因 (冉光和, 2020。 政府干预的方向与基础要以农村经济现状与制度结构的现实需求为基础 (张杰,尚长风, 2020)。 应根据区域经济差异有效的进行政府干预的制度安排 (阮红新, 2020)。 应以普惠金融体系理念,促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杜晓山, 2020)。 在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研究方面,不同角度的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 (涂高文, 2020。 黄卫红, 2020)。 根据中国农村金融需求的特征 :典型的小农家族金融需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一个多层次、梯度化的农村金融制度 (王芳, 2020)。 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研究方面,有的学者提出建立“双重四元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构想 (蔡则祥, 2020)。 有的认为应该从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重构我国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顾海峰, 2020)。 国内对普惠金融的研究相对较晚, 2020 年 3 月在北京亚洲小额 信贷论坛上,焦谨璞正式提出了普惠型金融体系的概念,并构建了普惠金融的理论框架和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几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一直专注于我国普惠金融的研究和实践。 普惠型金融在促进就业、增加内需以及减少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上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应该加快普惠金融发展,走在普惠型金融的前列 !ion。 马洪范等从财政方面提出了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议。 韩俊指出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函待建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呼吁加快建设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 (韩俊, 2020。 杜晓山)研究了中国小额信贷的类型和实践中的具体操 作,指出完善的普惠型金融体系除了强调微观金融机构治理机制的健全外,还 5 要求为微观金融服务提供者降低交易成本。 在宏观层面上,普惠型金融体系要求建立适宜的法规和政策框架 (杜晓山, 2020。 2020)。 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离不开各类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 张海峰认为商业银行在参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上须找准自身定位,选择合适途径,并注意控制风险 (张海峰, 2020)。 综上所述,国外对于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研究起步较早,宏观理论研究较深入,并形成了体系较完善的农村金融理论。 国内对于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的研究上虽已积累了大量文献,并在 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方面取得了许多突出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争论仍较多,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的许多方面仍处于试点和摸索阶段。 国内研究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 :农村金融供求的研究中缺乏对影响市场供求及市场主体行为深层次因素的剖析,对农村金融竞争的特殊性及其规律缺乏有效分析。 农村金融体系构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尚未得到充分的说明。 新农村普惠型金融体系结构及关系的探索还未充分展开。 对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研究大多局限于金融机构视角和单一市场作用的发挥,对政府引导与市场作用相互协调机制重视不够等,如农村信贷的供给应如何 保证公益性、政策性和商业性协调一致等问题。 由此可见,关于新农村普惠型金融体系构建与完善的研究空间深邃,亟待进一步拓展与深入。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分别如下 :第一部分交待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然后给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所用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主要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普惠金融的内涵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内容,揭示了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分析了麒 麟区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建设的难点。 第四部分分析了麒麟区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建设的一些策略。 第五部分列举了国外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几种典型模式,并由麒麟区农村地区的建设并总结了普惠金融的系统框架。 在此基础之上,第六部分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进一步模式的研究。 6 (二)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普惠金融在麒麟区农村地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整理,主要为后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方法。 本文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首先查阅大量的文献,对我国和国外的普惠金融现状有所了解 ,然后再根据普惠金融在麒麟区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的具体问题提出具体分析。 运用实证分析、系统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麒麟区农村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建议。 7 第二章 农村普惠金融的基本理论 一、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 (一)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早期的金融发展理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一些西方经济学家逐渐认识到 金融发展滞后和金融体系效率低下是抑制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开始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格利 (J. Gurley)和肖 (E. Shaw)最早运用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范围之内研究了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他们通过建立一种由初始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逐步演进的金融发展模型,证明了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高,金融在其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强。 帕特里克 (H. T. Fatrick)在其于 1966 年发表的《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普惠金融在麒麟区农村地区发展现状及模式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0米,流水直泻,形成壮观的壶口瀑布。 地质构造 工程地段区域地质构造处在华北地区的山西台背斜与阴山隆起的接壤部位,因长期构造变动频繁,尤以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最为显著,新构造相当发育,近期地震活动频繁是地壳运动的最新表现形式。 水文地质 检测站所在地区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区,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地面水系不发达。 地下水来源于地表水补给,也因而显得不足。 公路沿线一些主要水源地
减轻检测站的工作量,减少治超工作对正常行驶车辆的干扰。 一旦出现交通严重堵塞的情况,要坚持保畅优先的原则,对明显不超限超载的车辆,可先行放行,减小检测范围,缩短拥堵时间,防止因治超而造成交通堵塞”的要求。 高低速结合动态称重系统,是一种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的治理超限超载检测模式。 在系统中,采用高速预检称重系统,对在行车道上正常行驶的载货车辆进行重量预检测,如有车辆超过系统设定 的限载值
膏应放在五进仓库内。 幕墙各种半成品堆放,应通风干燥,应远离湿作业。 2. 成品的保护措施 从幕墙构件制造到幕墙安装完毕而未验收之前都应该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防止幕墙的损坏,造成无谓的损失,我司特制定以下措施: 生产加工阶段成品保护措施 ( 1)型材加工、存放所需台架等均垫木方或胶垫等软质物。 ( 2)型材周转车、工位器具等,凡与型材接触部位均以胶垫防护
础设施估算总投资为(不含配 套投资和面向社会招商资金) 2280 万元。 基础设施投入建成后,配套投资和面向社会招商资金将全面展开,大约在 5000万元左右。 景区开发规划分近期( 19972020 年)、中期( 20202020年)、远期( 20202020)共三期实施。 总体规划的目的是实现对景区的保护、利用、开放、管理与发展。 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以内。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文化教育卫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政治建设、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二、项目建设背景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普安县中医院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务院扶持中医
层、淤泥、腐殖土、大卵石、孤石、垃圾、 苗 根、草皮以及不宜作填土和回填土料的稻田湿土,应分情况采取全部挖除或设排水沟疏干、抛填块石、砂砾等方法进行妥善处理。 果 园 道路工程 ( 1) 果 园 道路 果 园 道路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1)、道路放样 ①核查道路是否按依据点放样; ②车行道转弯处是否加宽; ③ 道路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④审核、签署施工放样资料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