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即 一 层 (大 杈 )2 枝,二层 4 枝、三层 8 枝、四层 16 枝 ,依此类推。 每个分枝处着生 一 个花序,所结果实分别称为 ‚ 门茄 ‛ (大 杈 茄子) ,‚ 对茄 ‛ 、 ‚ 四门斗 ‛ 、 ‚ 八面风 ‛ ,往上果数增多称为 ‚ 满天星 ‛。 实际上 1~4 层的分枝和结果比较有规律,果实发育也好。 圆茄果实大,到三层以上果实生长发育就 不 理想 了。 茄子是雌雄同花,以自花授粉为主,异交率在 10%以 下。 果实的形状和颜色类型很多。 果实有圆茄 、 长茄、卵茄等三个主要类型。 其植株类型与果实相关也有所不同。 果实的颜色主要有紫色、绿色、黄色和白色等。 还有一些过渡类型的颜色。 花多为单生,少数品种为簇生。 2.花芽分化 茄子因品种不同在第 2~ 4 片叶时就已开始进行花芽分化。 到 6~ 7 片时二层枝上的花芽也已分化完,三层枝上的花芽已开始分化。 茄子在幼苗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在幼苗期要加强管理 , 给以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促控结合以保证植株生长健壮 , 花芽分化良好。 茄子 花芽分化和花器发育时,受温度、光照、营养条件的影响,发育成为不同类型。 茄子花的花柱比花药长的称 ‚ 长花柱花 ‛ ,花柱与花药长度相当的为‚ 中花柱花 ‛ ,还有花柱短于花药的为 ‚ 短花柱花 ‛。 长花柱花发育良好,开花时授粉好,容易坐果,果实生长发育快。 中花柱花次之;发育最差的是短花柱花,往往难以授粉 ,几乎 大 部分花要落掉 ,即使用激素处理也只能形成小果或畸形果,所以要在 苗期加强管理,给以适当的温度、 光 照和充分的营养条件,以形成较多的长花柱花和中花柱花,减少和避免形成短花柱花。 3.根系 茄子根系发达,根系木质化比较早,不宜发 生不定根,根的再生能力也比较差。 所以育苗移栽时要注意保护根系。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茄子是喜温作物。 生长发育最适宜酌温度是; 25℃ ~ 30℃。 种 子发 芽以30℃ ~32℃ 为宜;幼苗期以白天 20℃ ~ 25℃ ,夜间在 17℃ 以 上为好;开花结果 期白天 25 ℃ ~30℃ ,夜间不能低于 15℃。 否则生长缓慢,容易落花落果。 据研究,温度超过 35℃ 时花器发育不良,短花柱花数量增加。 在日温 20℃ 、夜温 15℃ 时,从花芽分化到开花的天数比较长,约 60 天,但几乎百分之百能发育成长 柱 花。 随着温度的提高,长柱花比例下降,中、短柱 花比例上升。 2.光照 茄子对光照长短不敏感 , 属中光强作物。 幼苗期光照充足,生长健壮,花芽分化好,长花柱花多。 结果期光照充足利于茄子着色,尤其紫色茄子更为明显。 3.水分 茄子苗期需水较少,进 入 结果期后枝叶繁茂 , 水分蒸腾量大 , 需水量增加,所似要及时满足对水分的需要,否则会使果实发育停滞。 果肉变硬、果面粗糙、品质下降。 如果土壤湿度过大 , 雨水过多 而 集中 , 往往会使茄子根部呼吸和吸收受到抑制 , 落花落果,引起病害蔓延,造成大量烂果。 4.土壤营养 茄子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盐碱,适宜 ~。 茄子生长期长,需 肥量大,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必须重视追肥。 需肥中以氮肥为主,但钾不可忽视。 苗期磷肥可以多施一些,以促进根系发育和花芽分化。 进入结果期后要充分满足氮肥需要,同时注意施用钾肥,这样才能保证丰产、优质。 (三)品种介绍 1.圆茄 (1)六叶茄 北京地方品种。 早熟,生长势强。 一般第一花着生在第 6 节,果实圆形,黑紫色、有光泽。 肉质细密、浅绿白色,单果重 250 克左右,适宜密植,较耐低温。 适合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种植。 亩产 4000 千克左右。 (2)快圆茄 天津地方品种。 早熟,株型紧凑,生长势较强。 第一花着生在第 6~ 7 节,果 实生长发育快。 果实圆形稍扁,深紫色,有光泽。 果肉白色,品质及外观均佳。 耐寒性及抗病性较强,适合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及露地栽培,亩产 4000 千克以上。 (3)二 苠茄 天津地方品种。 中熟,生长势较强。 果实圆形稍 扁 ,紫色,有光泽。 果实硕大,平均 750 克以上,最大可达 1500 克。 果肉白色,致密细嫩,品质优。 较耐低温 、 寡光照,适合日光温室深冬茬栽培。 亩产 5000 千克左右。 2.卵茄 美引茄冠:由山东引进一代交配种。 中晚热,生长势强。 茎杆、叶片、叶柄为绿色,有短刺,果实长卵形,紫色有光泽。 果肉白色,细腻。 丰产性好,亩产9000 千克左右,适合日光温室深冬茬或早春茬栽培。 3.长茄, (1)兰苏长茄(兰杂 1 号) 兰州市西固区农技站育成 一 代交配种。 极早熟 , 生长势强 , 分枝较多,第 一雌花着生在第 7 节,且双花多。 坐 果 率高,果实细长条形,紫黑色。 肉质松软,皮薄籽少, 品质 好。 亩产 5000 千克左右。 适 合塑料大棚及露地早春栽培。 (2)兰竹长茄(兰杂 2 号) 兰州市西固区农技站育成 一 代交配种。 早熟,生 长 势强,第一雌花着生在第7~8 节。 果实长棒形,直而较粗,紫色,有光泽。 果肉松软细嫩、皮薄籽少,品质好。 较耐寒 、 耐热,适应性广,丰产,稳产。 亩产可达 5000 千克以 上。 适 合日光温室越冬茬、塑料大棚及露地栽培。 (3)黑又亮 曲哈尔滨引进一代交配种。 中早熟;生长势强。 果实紫黑色油亮。 肉质细腻,品质好。 耐寒抗病。 亩产 3000~ 4000 千克。 适合塑料大棚及露地早熟栽培。 (4)长生 1 号 一代交配种。 早熟,生长势强。 第一雌花着生在第 7~ 8 节。 果实长棒形,紫黑色。 亩产 5000 千克以上。 适合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早春栽培。 (四)栽培技术 1.茬口安排 (1)越冬一大茬 8 月上中旬育苗, 10 月 上 旬定植,元旦前后采收。 这一茬 口 育苗时正值夏秋高 温 多雨 季 节,病虫害较多,育苗难 度较大。 苗龄在 50~60 天。 定植前期温室内温度较适合茄子生长发育,但进入结果期后,正是严冬低温寡光照阶 段 ,对开花结果有一定影响。 但自元旦至春节产品陆续止市,商品价格高 , 经济效益比较好。 在整个栽培过程中加强对植株的管理,防止老化,可延长采收到翌年 67 月。 这一 茬 口 的特点是:栽培技术难度大,要求高,有 一 定 风 险。 管理得当 , 严冬有产品上市,前期经济效益好。 采收期长, 产 量高,可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2)冬春茬 10 月上中旬至 11 月上旬育苗,次年 12 月定植 , 3 月中下旬采收,可收到78 月份。 这一茬口育苗时温度、 光 照比 较适宜,定植后低温寡光 照 正是幼苗生长发育阶段,进入开花结果后温度逐步升高,光照逐渐改善,产量也稳步上升。 这一茬口的特点是开花结果避开了严冬寡光季 节 ,抢在塑料大棚茄子采收之前上市,并有 一 定产量。 管理得当采收期长,稳产、高产,可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2. 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栽培技术 (1)日光温室的选择 茄子是喜温蔬菜,进 行 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幼苗 及 开花结果阶段正是严寒季节,低温胁迫是主要矛盾,所 以 要求日光温室必须是保温性及采光好的二代日光温室(西北型温室)。 其结构参数为跨度 7 米,脊高 米以上,墙厚 1 米以上,后 屋面仰角 35176。 ~ 38176。 ,后屋面后部厚度 米。 前屋面基部设 防 寒沟,温室保温性达到 30℃ 以上,前屋面下部最低温度不低 于 10℃ ~ l2℃。 (2)棚膜的选择 茄子喜温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 但茄子在果实着色时要求充足的阳光,特别是紫色品种,光照不足着色不好, 影响 商品价格。 聚氯乙烯膜 (PVC)虽然保温性好,但后期透光率下降比较多,且吸尘不易清洗。 高保温多功能醋酸聚乙烯膜 (EVA)不仅保温性好,在使用后期透光率下降比较缓慢,流滴性好,不易吸尘,易于清洁,对茄子着色比较好,所以在日光温室越冬茬生产中选用这种棚膜比较好。 (3)选择品种的原则 应选择耐低温、寡光,植株生长健壮,适应性好,抗病虫能力强,早熟性好,稳产、丰产的品种。 同时在果实性状方面尽量选择适合当地消费习惯的品种。 (4)嫁接育苗 茄子枯萎病是对茄子为害严重的病害。 病菌存在于土壤中,通过根的伤口、表皮及根毛入侵为害。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药剂防治也不尽有效。 近年通过国外引进技术,经嫁接换根取得了很好效果。 砧木根系强大,不仅抗病,在日光温室地温较低的情况下,吸水肥能力也强。 所以采用嫁接育苗是日光温室茄子栽培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① 砧木 经对多种国内外引进砧木筛 选和生产检验,我省表现较好的茄砧有托鲁巴姆和 CRP。 托鲁巴姆来源于日本,它对茄子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都有很好的抗性,或达到高抗和免疫,被称为 ‚ 四抗 ‛ 茄砧,国内外应用比较普遍。 ② 砧木与接穗苗的培育 A.催芽 茄子用种量根据品种不同一亩地约 50 克左右。 接穗种子在育苗前曝晒一天,可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并有一定防病作用。 用 50% 多菌灵可 湿 性粉剂 500 倍液浸种 1~ 2 小时,或用 55℃ 温水浸种 15 分钟,水温降至 30℃ 后浸种 6~ 8 小时,洗净种皮上粘液,将种子放人盛有种子体积 l~ 2 倍洗净细沙的盆中,在 20℃ ~30℃ 的温度下催芽。 催芽最好采用变温管理,不仅发芽率高,而且幼苗粗壮。 变温管理的做法是在 25℃~30℃ 下经 16 小时,然后降温至 20℃ 下 8 小时;或 30℃下 8 小时, 20℃ 下 16‘ 小时,反复变化。 每天早晚翻动两次,见于可适当喷水,出芽后降温到 16℃ ~ 25℃ 进行锻炼。 如遇播种工作未准备好时,可将种子放在13℃ ~ 16℃ 低温下 ‚ 蹲芽 ‛ 控制其生长。 砧木托鲁巴姆种子细小 (相当于茄子种子的 1/4~ 1/5),且不易发芽,因此砧木播种要比接穗提前 15 ~20 天。 如采用变温处理催芽,可提前 10 天左右出芽。 B.苗床准备及播种 苗 床准备:秋播一般在露地进行。 选用未种过茄科的园田土 7 份、腐熟马粪2 份、大粪干 1 份,砸碎混匀过筛,喷洒 50% 多菌灵 500 倍液拌匀,盖塑料薄膜闷 1~ 2 天后备用。 苗床上搭建小拱棚防雨遮荫。 播种:接穗在苗床播种,以后进行分苗。 砧木播于 8 厘米 8 厘米营养钵内。 接穗 : 营养土平铺于 苗 床内,厚约 10 厘米,浇透水,待水渗 下 后,将接穗种芽均匀撒播在床面 , 再覆 土 约 1 厘米 , 盖上地膜 , 使地温达到 20℃ 以上。 出苗后揭去地膜。 白天保持 20℃ 25176。 夜间 15℃~17℃ 并及时在苗床 上 撒约 2~3厘米营养 土 ,填缝保墒,子叶展平后再撒 _一 次。 真叶顶 心 时间 苗。 使株距保持在 2 厘米 x2 厘米左右。 砧术: 可 将装 有 营养 土 的营养钵整齐码放在 苗床 内,浇 水 两次,保证浇足浇透,待水渗下 后 点播种芽。 每钵 2~粒, 再 覆 1 厘米厚的营养土,盖上地膜,同样管理至出苗,适时 间 苗 , 每钵留 一 株。 接穗 2 片真叶时 , 选晴 天 上午分苗。 分苗床准备与播种床相同。 分苗方法与番茄,辣椒 相同。 分苗株行距 8 厘米 8 厘米。 分苗后保持温度白天 30℃ ,夜间15℃ 左右。 如夜温过低可 扣 小 棚 保温。 接穗缓苗后要浇一次透水,以后砧木与接穗都要根据墒情浇水。 砧木更要注意其表现,如果表现缺水就进行 补浇。 ③ 嫁接 嫁接方法有劈接和靠 接 两种。 劈接法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嫁接时要求砧木5~ 6 片真叶;接穗 4~5 片真叶,茎粗 3~ 4 毫米,半木质化时最好。 具体作法是 :先把营养 钵 砧木苗保留 2 片真叶,在高约 3 厘米处切去上面部分,从中间劈开 1厘米深接口。 然后将接穗苗从床 中 拔出,保留 2~ 3 片真叶,在 半木 质化处 (即茎紫绿相 间 处)向 下 部削成楔形长约 1 厘米,立即插入砧木, 一 边表皮必须与砧木 表皮(韧皮部)对齐,然后用圆孔嫁接 夹 固定好。 整齐的码放到嫁接苗床内。 ④ 嫁接 苗 的 管 理 嫁接整床选在光温条件好的地块 , 苗 床上 设拱棚,以便保温 保 湿。 将嫁接苗整齐紧凑地码在苗床内 ,在 营养钵间隙溜浇 一 次透水,然后将拱 棚 扣严, 前 5~6天保持高温高湿,白天, 25℃ ~27 ℃ ,夜间 20℃ ~22℃ , 空气 湿度 95% 以 上, 有利于伤 口 愈合。 这时期要严防强光直射,避免造成棚内高温、干燥缺水,嫁接苗失水萎蔫,降低成活率。 要适 度 遮荫,但早晚和阴 天要见 光。 6~ 7 天 后 ,适当通风降低湿度,注意不能喷水或将棚膜上 的 小水滴散落在接 口上, 引起腐烂。 缺水时也可溜灌一次。 10 天 后 伤口基本愈合 , 逐步揭去棚膜,及时抹去砧木萌芽。 嫁接 苗长 到 5~6 片,真叶即可定植。 兰州市农科所 试 验研究出用番茄 (毛粉 802)作 砧术嫁接 , 其嫁接亲和 力 和共生亲和力都表现较好。 但生长后期接日处表现肿大 ,植 株需要 立 支架支撑。 (5)定植 ① 整地施肥。 茄子比较耐肥,在日光温室栽培追肥不太方便,所以基肥要多施一些。 一般每亩施农家肥 7000 千克以上,油渣 150~ 200 千克,磷二铵 20~30 千克、硫酸钾 20~ 30 千克、过磷酸钙 50~ 100 千克 , 混合均匀,三分之二撒入 地面深翻作垄,其余三分之一集中施人垄底。 作垄高度 15~ 20 厘米,垄宽 80厘米,垄沟宽 50 厘米。 ② 定植覆膜。 选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