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加工400吨小麦面粉厂项目环评报告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编号 噪声源 数量 叠加 噪声级 dB( A) 治理措施 治理后声级 dB( A) 1 磨粉机 21 台 80 安装 减振基础、 隔声门窗 70 2 震动筛 8 台 105 安装软连接、减振基础 75 3 清粉机 15 台 105 安装 减振基础、 隔声门窗、消声器 80 4 风机 6 台 100 安装在风机房内,减振基础、隔声罩 80 、固体废物 ( 1)生活垃圾 本 项目员工定员 50名,只有 10名工人吃住在厂,在厂职工垃圾产生量按 , 18 不在厂职工按 ,则产生生活垃圾 ,。 本 项目厂 内设分类垃圾箱(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箱),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 ,委托 环卫部门负责将垃圾送至垃圾 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 2)生产固废 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初清、振动筛、去石、筛理等工序产生的有机杂、 粉尘 、无机杂 、 面粉粉尘 、麦麸 等 , 工程固废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 20。 表 20 工程固废产生及排放情况 序号 主要成分 产生量( t/a) 削减量( t/a) 排放量( t/a) 处置方式 1 异种粮和 麦麸 等 29031 29031 0 作饲料再利用 2 石块、尘土等 200 200 0 外运市政填埋场 3 小麦面粉 (粉尘) 760 760 0 回用于生产 4 废包装袋 2 2 0 收集后外卖 、废气 ( 1)粉尘 项目废气主要来源于 小麦加工中的 清理单元、制粉单元、配粉单元产生的粉尘,根据类比益海(周口)小麦工业有限公司“日处理 1000 吨小麦制粉项目”,及查阅资料确定 三个排放源粉尘 产生量分别为加工原粮 的 %、 %、 %;产生量分别为 、 、 ; 产生浓度分别为 2608mg/m 10420mg/m1802mg/m3。 本项目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由 袋式除尘器除尘后 经 排气筒排 引至楼顶(约 20m)高空排放, 除尘效率按 99%计,粉尘排放浓度为 ,排放速率为 ,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二级标准的要求。 无组织排放粉尘约为粉尘产生量的 %, ,无组织粉尘经车间房顶安装的排气扇抽至室外排放。 ( 2)食堂油烟 本项目食堂燃料为清洁能源液化气,只有中午供应一顿午餐,早、晚餐不供应,供应规模为 50 人同时就餐, 2 个灶头, 属于小型食堂,经类比分析调查 工厂食堂 人均食用油用量按 10g/人 •d(一餐) , 按最高接待人数每天为 50 人, 日消耗食用油 , 19 年消耗食用油 150kg。 据类比调查,一般油烟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 3%,则日油烟产生量为 ,产生量。 每个灶头 抽油烟机 排风量以 1200m3/h,年工作日300 天,日工作时间约 2h,则年油烟排放量为 144 万 m3,产生浓度。 根据《饮 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2020)中对 “小 型 ”标准的规定,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 本项目建议食堂 油烟 净化器最低 处理效率 不低于70%, 则本项目油烟排放量为 , 排放浓度 ,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20)要求,经净化后的食堂烟气从专用烟道 引至房顶 排 放。 项目物料平衡图 原粮 面 粉 加 工 异种粮和麦糠 石块、尘土 面粉粉尘 回用于生产 面粉产品 300 400 水 10 图 3 项目生产过程中物料平衡图 单位: t/d 10 水蒸发 无组织粉尘 20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 容 排放源 污染物 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大 气 污 染 物 清理单元 粉尘 2608mg/m3, , 制粉单元 10420mg/m3, , 配粉单元 1802mg/m3, , 生产车间 无组织粉尘排放量为 餐厅 油烟 、 、 水 污 染 物 生 活废水 COD NH3N 280mg/L, 30mg/L, 厂区建有旱厕,定期委托外运堆肥,用作有机肥。 固 体 废 弃 物 磁选、去石机、震动筛 石块、 尘土 200t/a 外运市政填埋场填埋 初清、 震 动筛 异种粮、麦 糠 29031t/a 外卖加工饲料 磨粉、清粉 面粉粉尘 760t/a 回收再次加工利用 职工办公 生活垃圾 仓储、包装 废弃包装 2t/a 分类收集后外卖 噪 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 来源于 风机、打麦机、 震动筛、磨粉机、清粉机 、 等机械噪声设备 ,噪声污染源强为 80~ 105dB( A)。 经加装减振基础、隔声 、隔声罩等 措施, 再经距离、绿化及厂界 衰减,最终厂界噪声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20) 2 类标准。 其他 无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拟建项目所在区域无特殊需要保护的动植物和生态保护区,不会造成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土壤、植被野生动植物、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不会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拟建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21 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 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现场勘察,本项目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成,主要生产设备也已安装完成,尚未进行生产,施工期已基本完成,因此不再对项目施工期进行评价。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行期间产生的主要污染为:废水、粉尘、噪声和固体废物等。 废气 ( 1)粉尘产生源强 项目废气主要来源于 小麦加工中的 清理单元、制粉单元、配粉单元产生的粉尘, 产生量分别为 、 、 ; 产生浓度分别为 2608mg/m 10420mg/m1802mg/m3。 本项目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由 袋式除尘 器除尘后 经 排气筒排 引至楼顶(约20m)高空排放, 除尘效率按 99%计,粉尘排放浓度为 ,排放速率为,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 二级标准的要求。 无组织排放粉尘约为粉尘产生量的 %, ,无组织粉尘经车间房顶安装的排气扇抽至室外排放。 ( 2)粉尘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采用 推荐模式清单中的估算模式分别计算污染源的污染物的下风向轴向最大落地浓度,并计算相应浓度占标率,计算结果表见 21。 表 21 纤维粉尘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距离及占标率 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 下风向预测浓度 Ci1( mg/m3) 浓度占标率 Pi1( %) 对应距离( m) 下风向最大浓度 37 本项目粉尘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为 ,对应的占标率为 %,距离为37m,距本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东南侧 120m 陈村,因此,粉尘排放不会对外环境产生大的影响。 ( 3)食堂油烟 22 本项目食堂燃料为清洁能源液化气,项目餐厅设计 2 个基准灶头,同时供应 50 人就餐, 规模属于小型食堂,油烟产生量 为 , 产生浓度。 经食堂 油烟 净化器最低 处理效率 不低于 70%处理后, 油烟排放量为 , 排放浓度 ,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20)要求,经净化后的食堂烟气从专用烟道 引至房顶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废水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废水, 本项目正常营运后 劳动定员 50 人, 少量工人、管理人员和 技术人员 10 人在厂食宿 ,其余人员 为附近村民,均 不在厂食宿。 日排水量 , 780m3/a,根据类比主要污染物产生浓度为: COD280mg/L、氨氮30mg/L,其产生量为 、氨氮。 项目建有旱厕,定期委托周边村民清运,作为周边农田生物有机肥堆肥使用。 噪声 本项目产生噪声的设备主要 分布在生产车间里的 风机、震动筛、磨粉机、清粉机等机械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噪声声级在 80105dB(A)(各设备噪声一览表详见表19, P17 页)。 本项目的高噪声设备均布置在生产厂房内部,车间为砖混结构建筑、窗户为双层塑钢玻璃,根据经验数据隔声量为 15dB(A)左右,噪声在厂区内传播,经距离的衰减 ~(A)/10m,经厂界或绿化树木可衰减 (A)左右。 本次评价以厂房外噪声值为源强,分别计算各生产车间的叠加值,然后向厂界四周做衰减计算,叠加公式选择为: 叠加公式选择为: 式中: Leq—— 等效声级, dB(A); Li—— 等间隔时间 t 时读取的声级值, dB(A); N—— 读取声级值的总个数。 评价根据最不利因素进行考虑:即所有高噪声设备同时运行,评价对隔声、减震后 1 N Leq =10lg( Σ 10Li/10) N i=1 23 的各厂房外噪声值进行叠加,叠加后噪声级为 (A),声源为新建生产车间的中心。 合成噪声对厂界的影响 以噪声源在传播过程中的距离衰减因素为主,对于传播发散、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因素的影响未做考虑,噪声在传播过程中随距离的衰减按下公式计算: LP=L 合 - 20lgr- 8 式中: LP—— 预测点的噪声值, dB(A); L 合 —— 点声源合成噪声值, dB(A); r—— 衰减距离( m)。 根据项目建成后生产设备的噪声叠加值及平面布置情况,计算出噪声源强对各个厂界的预测结果,详细见表 22。 表 22 厂界各预测点和敏感点的预测结果 单位: dB(A) 预测点位 治理后叠加源强 源强距离厂界( m) 噪声贡献值 厂东界 45 厂南界 62 厂西界 235 厂北界 135 项目只在白天进行生产,由表 22 可以看出,项目运营期间,生产过程中主要设备噪声源强经距离衰减对各厂界预测点位的贡献,能够满足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 类标准, 对厂界噪声环境影响很小,能够满足声环境功能区的要求。 固体废物 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初清、振动筛、去石、筛理等工序产生的有机杂、 粉尘 、无机杂 、 面粉粉尘 、废包装袋 以及职工生活垃圾等 ,具体产生量祥见 表 20( P18 页)。 本项目 小麦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异种粮和麦糠 29031t/a,收集后外卖加工饲料;筛选出的石块、尘土 200t/a,收集后及时外运至市政指定填埋场进行填埋;除尘器收集的小麦面粉 760t/a,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再次利用。 废弃包装袋来源于外购原料小麦包装和小麦面粉成品包装中的破损包装袋、包装材料,年产生量为 2t/a,分类收集后外卖。 纵上所述,本项目的固体废弃物均得到妥善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4 风险评价 粉尘爆炸的防范措施 粉尘爆炸要具备五个条件,防爆措施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措施,即拆去爆炸链条中的任 一环节,使不构成粉尘爆炸条件,例如连续清除粉尘,使粉尘云不可能产生或其浓度远低于爆炸浓度;避免各种点火源;惰化气体等。 二是一旦发生粉尘爆炸,则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如采取抑爆、隔爆、泄爆等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环境管理制度 ( 1)企业应建立健全 HSE 管理体系(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并严格予以执行。 ( 2)严格执行我国有关的劳动安全、环境保护、工业卫生设计的规范和标准,最低限度的清除事故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因事故引起的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 ( 3)加强工厂、车间的安全环保管理,对全厂职工 进行安全环保的教育和培训,实行上岗证制度。 具体要做好厂区内禁止抽烟及其他烟火、职工应穿防静电功能的工作服、不能穿钉鞋等。 ( 4)建立应急预案、并与当地的应急预案衔接,一旦出现事故可借助社会救援,使损失和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 5)定期检查生产装置和设备,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以保证设备在寿命期限内不发生事故。 定期对设备及密封管道进行检修,从粉尘泄露源头杜绝事故隐患。 ( 6)在粉尘浓度比较高的车间配备 24 小时有效的粉尘报警仪。 ( 7)应明确 24 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应急预案 项目事故的应急 预案包括应急计划区的确定及分布、应急保护目标、应急组织、应急撤离、应急设施、报警、通讯、应急处置、应急监测等方面。 工厂应根据本厂生产车间布局以及可能引起的粉尘爆炸事故的特点,确定应急计划区,并将其分布情况绘制成图,以便在一旦发生紧急事故后,可迅速确定其方位,及时 25 采取行动,项目应急计划区主要为面粉生产车间。 ( 1)工厂应急组织 ① 组成人员 设立厂内急救指挥部,有厂长及各有关生产、安全、设备、保卫、环保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负责现场全面指挥,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分工,厂内设立专业救援队伍,救援人员应按照专业分工, 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的原则,事故发生后,可立即负责事故控制、救援、善后处理,每年初要根据人员的变化进行组织和调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