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跨中弯矩 : M(标准值 ) = (kNm/m) 最大裂缝宽度: δfmax = (mm)。 支座弯矩 : M = (kNm/m) 抗弯拉筋构造配筋 : 配筋率 Us=% Us_min=% 抗弯受拉筋 : As = 858(mm2) 支座弯矩 : M(标准值 ) = (kNm/m) 最大裂缝宽度: δfmax = (mm)。 [竖向强度验算 ] 最大正弯矩 : M = (kNm/m) 抗弯拉筋构造配筋 : 配筋率 Us=% Us_min=% 抗弯受拉筋 : As = 858(mm2) 最大正弯矩 : M(标准值 ) = (kNm/m) 最大裂缝宽度: δfmax = (mm)。 最大负弯矩 : M = (kNm/m) 抗弯拉筋构造配筋 : 配筋率 Us=% Us_min=% 抗弯受拉筋 : As = 858(mm2) 最大负弯矩 : M(标准值 ) = (kNm/m) 最大裂缝宽度: δfmax = (mm)。 (七 ) 肋板截面强度验算 [距离墙顶 (m)处 ] 截面宽度 B = (m) 截面高度 H = (m) 翼缘宽度 BT = (m) 翼缘高度 HT = (m) 截面剪力 Q = (kN) 截面弯矩 M = (kNm)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抗弯受拉筋 : As = 729(mm2) 转换为斜钢筋 : As/cosα= 867(mm2) 抗弯拉筋构造配筋 : 配筋率 Us=% Us_min=% 截面弯矩 M(标准值 ) = (kNm) 最大裂缝宽度: δfmax = (mm)。 [距离墙顶 (m)处 ] 截面宽度 B = (m) 截面高度 H = (m) 翼缘宽度 BT = (m) 翼缘高度 HT = (m) 截面剪力 Q = (kN) 截面弯矩 M = (kNm)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抗弯受拉筋 : As = 1115(mm2) 转换为斜钢筋 : As/cosα= 1326(mm2) 抗弯拉筋构造配筋 : 配筋率 Us=% Us_min=% 截面弯矩 M(标准值 ) = (kNm) 最大裂缝宽度: δfmax = (mm)。 [距离墙顶 (m)处 ] 截面宽度 B = (m) 截面高度 H = (m) 翼缘宽度 BT = (m) 翼缘高度 HT = (m) 截面剪力 Q = (kN) 截面弯矩 M = (kNm)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抗弯受拉筋 : As = 1501(mm2) 转换为斜钢筋 : As/cosα= 1785(mm2) 抗 弯拉筋构造配筋 : 配筋率 Us=% Us_min=% 截面弯矩 M(标准值 ) = (kNm) 最大裂缝宽度: δfmax = (mm)。 [距离墙顶 (m)处 ] 截面宽度 B = (m) 截面高度 H = (m) 翼缘宽度 BT = (m) 翼缘高度 HT = (m) 截面剪力 Q = (kN) 截面弯矩 M = (kNm)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抗弯受拉筋 : As = 1888(mm2) 转换为斜钢筋 : As/cosα= 2244(mm2) 抗弯拉筋构造配筋 : 配筋率 Us=% Us_min=% 截面弯矩 M(标准值 ) = (kNm) 最大裂缝宽度: δfmax = (mm)。 ===================================================================== 第 2 种情况 : 组合 2 ============================================= 组合系数 : 1. 挡土墙结构重力 分项系数 = √ 2. 填土重力 分项系数 = √ 3. 填土侧压力 分项系数 = √ 4. 车辆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 分项系数 = √ 5. 附加力 分项系数 = √ ============================================= [土压力计算 ] 计算高度为 (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 无荷载时的破裂角 = (度 ) 按假想墙背计算得到 : 第 1破裂角: (度 ) Ea= Ex= Ey=(kN) 作用点高度 Zy=(m) 因为俯斜墙背,需判断第二破裂 面是否存在,计算后发现第二破裂面存在: 第 2破裂角 =(度 ) 第 1破裂角 =(度 ) Ea= Ex= Ey=(kN) 作用点高度 Zy=(m) 墙身截面积 = (m2) 重量 = kN 整个墙踵上的土重 = (kN) 重心坐标 (,)(相对于墙面坡上角点 ) 墙趾板上的土重 = (kN) 相对于趾点力臂 =(m)) (一 ) 滑动稳定性验算 基底摩擦系数 = 滑移力 = (kN) 抗滑力 = (kN) 滑移验算满足 : Kc = 滑动稳定方程验算: 滑动稳定方程满足 : 方程值 = (kN) (二 ) 倾覆稳定性验算 相对于墙趾点,墙身重力的力臂 Zw = (m) 相对于墙趾点,墙踵上土重的力臂 Zw1 = (m) 相对于墙趾点,墙趾上土重的力臂 Zw2 = (m) 相对于墙趾点, Ey的力臂 Zx = (m) 相对于墙趾点, Ex的力臂 Zy = (m) 验算挡土墙绕墙趾的倾覆稳定性 倾覆力矩 = (kNm) 抗倾覆力矩 = (kNm) 倾覆验算满足 : K0 = 倾覆稳定方程验算: 倾覆稳定方程满足 : 方程值 = (kNm) (三 ) 地基应力及偏心距验算 基础为天然 地基,验算墙底偏心距及压应力 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 = (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 =(kNm) 基础底面宽度 B = (m) 偏心距 e = (m) 基础底面合力作用点距离基础趾点的距离 Zn = (m) 基底压应力 : 趾部 = 踵部 =(kPa) 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之比 = / = 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满足 : e= = * = (m) 墙趾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 压应力 = = (kPa) 墙踵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 压应力 = = (kPa) 地基平均承载力验算满足 : 压应力 = = (kPa) (四 ) 墙趾板强度计算 标准值 : 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 = (kN) 作用于墙趾下 点的总弯矩 =(kNm) 基础底面宽度 B = (m) 偏心距 e = (m) 基础底面合力作用点距离趾点的距离 Zn = (m) 基础底压应力 : 趾点 = 踵点 =(kPa) 设计值 : 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 = (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 =(kNm) 基础底面宽度 B = (m) 偏心距 e = (m) 基础底面合力作 用点距离趾点的距离 Zn = (m) 基础底压应力 : 趾点 = 踵点 =(kPa) [趾板根部 ] 截面高度 : H39。 = (m) 截面剪力 : Q = (kN)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截面弯矩 : M = (kNm) 抗弯拉筋构造配筋 : 配筋率 Us=% Us_min=% 抗弯受拉筋 : As = 858(mm2) 截面弯矩 : M(标准值 ) = (kNm) 最大裂缝宽度: δfmax = (mm)。 (五 ) 墙踵板强度计算 标准值 : 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 = (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 =(kNm) 基础底面宽度 B = (m) 偏心距 e = (m) 基础底面合力作用点距离趾点的距离 Zn = (m) 基础底压应力 : 趾点 = 踵点 =(kPa) 设计值 : 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 = (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 =(kNm) 基础底面宽度 B = (m) 偏心距 e = (m) 基础底面合力作用点距离趾点的距离 Zn = (m) 基础底压应力 : 趾点 = 踵点 =(kPa) 截面高度 : H39。 = (m) 踵板边缘的法向应力 = (kPa) 踵板边缘的法向应力标准值 = (kPa) 踵板与肋结合处剪力 : Q = (kN/m)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跨中弯矩 : M = (kNm/m) 抗弯拉筋构造配筋 : 配筋率 Us=% Us_min=% 抗弯受拉筋 : As = 858(mm2) 跨中弯矩 : M(标准值 ) = (kNm/m) 最大裂缝宽度: δfmax = (mm)。 支座弯矩 : M = (kNm/m) 抗弯拉筋构造配筋 : 配筋率 Us=% Us_min=% 抗弯受拉筋 : As = 858(mm2) 支座弯矩 : M(标准值 ) = (kNm/m) 最大裂 缝宽度: δfmax = (mm)。 (六 ) 墙面板强度计算 截面厚度 : H39。 = (m) 替代土压力图形中,面板的设计法向应力 = (kPa) 替代土压力图形中,面板的设计法向应力 (标准值 ) = (kPa) [水平向强度验算 ] 净跨长为 (m) 支座处剪力 : Q = (kN/m)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跨中弯矩 : M = (kNm/m) 抗弯拉筋构造配筋 : 配筋率 Us=% Us_min=% 抗弯受拉筋 : As = 858(mm2) 跨中弯矩 : M(标准值 ) = (kNm/m) 最大裂缝宽度: δfmax = (mm)。 支座弯矩 : M = (kNm/m) 抗弯拉筋构造配筋 : 配筋率 Us=% Us_min=% 抗弯受拉筋 : As = 858(mm2) 支座弯矩 : M(标准值 ) = (kNm/m) 最大裂缝宽度: δfmax = (mm)。 [竖向强度验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