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rtk技术在实际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GPS 观测的精度明显高于一般常规 测量,在小于 50 km 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10 6,在大于 1 000 km 的基线上可达 110 - 8。 ② 测站间无需通视。 GPS 测量不需要测站间相互通视,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点位,使得选点工作更加灵活方便。 ③ 观测时间短。 随着 GPS 测量技术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不断更新,在进行 GPS 测量时,静态相对定位每站仅需 20 min 左右,动态相对定位仅需几秒钟。 ④ 仪器操作简便。 目前 GPS 接收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操作智能化,观测人员只需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及开机后设定参数,接收机即可进行自动观测和记录。 ⑤ 全天候作业。 GPS 卫星数目多,且分布均匀,可保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续进行观测,一般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⑥ 提供三维坐标。 GPS测量可同时精确测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其高程精度已可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GPS 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来确定待测点的位置。 常规的 GPS 测量方法,如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高精度的结果,而 RTK 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 Real time kinematic)方法,是 GPS 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高精度的 GPS 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 RTK 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在 RTK 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 GPS 观测数据,并在毕业设计 第 12 页 共 21 页 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不到 一秒钟。 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可在固定点上先进行初始化后再进入动态作业,也可在动态条件下直接开机,并在动态环境下完成整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 在固定整周未知数以后(得到固定解),只要能保持四颗以上卫星相位观测值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则流动站可随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 RTK 系统可应用于两项主要测量任务,即测点定 位和测设放样。 在基准站和流动站协同工作的情况下,用户携带流动站系统,在测区往来行走,对特征点进行采点测量。 任何性质的点都可做定位测量,如道路的中线、池塘的周边、路灯杆位和建筑物拐角等。 测点可以是原有的境界标记,也可是需要首次定位的新标记。 这一功能使 RTK 最适合于在测图和放样中应用。 RTK 系统可用于地形测量、面积测量和建筑测量,也可以用于测量料场及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测设放样任务只能在 GPS 的 RTK 操作模式下完成。 某一物体的放样包括对定义该物体所在位置的一点或多点的定位。 取得某一点的坐标后,用户 需要在地面上找到与该坐标对应的确切位置。 传统的做法是,全站仪测定持杆员的当前位置,并指挥其行进一定的距离后最终到达正确的位置。 而 RTK 流动站操作员行进中则可观察掌上电脑屏幕来确定自己的当前位置。 掌上电脑存有目标点的坐标。 由于 RTK 系统已知其当前位置和要寻找的目标点位置,系统可给用户导向到正确位置。 这一功能使得 RTK 成为非常有效的放样工具。 任何物体都可由 RTK 来测设放样,如道路、输电线路、油气管线、 DTM 及地下管线等等。 在大多数这类测量中, RTK 系统比传统全站仪系统的效率要高很多,而且只需单人操作。 在博兴县地形测量中,运用了 RTK 技术进行图根控制测量,探索了一条进行大面积图根控制测量的新路子。 GPS 技术应用 1. 控制测量 为满足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测绘的需要,城市控制网具有控制面积大、精度高、使用频繁等特点,城市 Ⅰ 、 Ⅱ 、 Ⅲ 级导线大多位于地面,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这些点常 被破坏,影响了工程测量的进度,如何快速精确地提供控制点,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 常规控制测量如导线测量,要求点间通 视,费工费时,且精度不均匀。 GPS 静态测量,点间 不需通视且精度高,但需事后进行数据处理,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结果,如内业发现精度不符合要求则必须返工。 应用 RTK 技术将无论是在作业精度,还是作业效率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2. 像控点测量 像控点测量是航空摄影测量外业主要工作之一,传统的方法要布设大量的导线来测量毕业设计 第 13 页 共 21 页 部分平高点,内业再空三加密。 采用 RTK 技术测量,只需在测区内或测区附近的高等级控制点架设基准站, (若测区内或测区附近无高等级控制点,可先加密 ) ,流动站直接测量各像控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对不易设站的 像控点,可采用手簿提供的交会法等间接的方法测量。 像控点的精度要求对于 RTK 测量来说是不难达到的。 与传统作业相比较,它不需要逐级布设控制点。 与静态 GPS 测量相比,缩短了作业时间,因而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功效至少提高 3~ 5 倍。 RTK 测量技术用于市政道路中线或电力线中线放样,放样工作一人也可完成。 将线路参数如线路起终点坐标、曲线转角、半径等输入 RTK 的外业控制器,即可放样。 放样方法灵活,即能按桩号也可按坐标放样,并可以随时互换。 放样时屏幕上有箭头指示偏移量和偏移方位,便于前后左右移动, 直到误差小于设定的为止。 建筑物规划放线,放线点既要满足城市规划条件的要求,又要满足建筑物本身的几何关系,放样精度要求较高。 使用 RTK 进行建筑物放样时需要注意检查建筑物本身的几何关系,对于短边,其相对关系较难满足。 在放样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测量点位的收敛精度,如果点位收敛精度不高的情况下,强制测量则有可能带来较大的点位误差。 在点位精度收敛高的情况下,用 RTK 进行规划放线一般能满足要求。 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 RTK 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址点坐标,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在土地分类及权属调查时,应用 RTK 技术可实时测量权属界限、土地分类修测,提高了测量速度和精度。 RTK 技术还可用于地形测量、水域测量、管线测量、房产测量等方面。 用 RTK 测图,可不用布设图根控制,仅依据少量的基准点,即可直接测定地形地物点坐标,如果用专业测图软件,通过电子手簿记录即可实现数字化测图。 在水下地形测量是, RTK 能自动导航和按距离或时间间隔自动采点,只要将天线高量至水面,加水深改正后,即可高精度的实时测定水下地形点的三维坐标,由专业软件成图。 GPSRTK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的优点 ( 1)高精度的 GPS 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 RTK 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在 RTK 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 GPS 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毕业论文rtk技术在实际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下的 CAD/CAM/CAE一体化的三维软件。 Pro/Engineer 软件以参数化著称,是参数化技术的最早应用者,在目前的三维造型软件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 计(论文) 11 领域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Pro/Engineer 作为当今世界机械 CAD/CAE/CAM 领域的新标准而得到业界的认可和推广,是现今主流的 CAD/CAM/CAE 软件之一,特别是在国内产品设计领域占据重要位置。
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为指标来对“三全食品”公司进行经营业绩分析与评价。 中原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本 科毕业论文 7 3 “三全食品”公司经营业绩的单项分析与评价 “三全食品”公司偿债能力的分析与评价 偿债能力指标的建立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 资产 偿还长期 债务 与短期债务的能力。 企业有无支付现金 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
8位准双向 I/O口线,名称为 ~ 电路设计 ( 1)时钟电路的设计 时钟是单片机的心脏,单片机各功能 部件的运行都是以时钟频率为基准,有条不紊地一拍一拍地工作。 因此,时钟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速度,时钟电路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单片机系统的稳定性。 STC89C52 片内由一个反相放大器构成振荡器,可以由它产生时钟。 常用的时钟电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部时钟方式,另一种为外部时钟方式。 本设计采用
集。 这样就可以防止非法入侵者从内部盗用 IP 地址从其他可接入点入侵的可能。 从这种划分方法本身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划分的方法的优点是定义 VLAN 成员时非常简单,只要将所有的端口都定义为相应的 VLAN 组即可。 适合于任何大小的网络。 它的缺点是如果某用户离开了原来的端口,到了一个新的交换机的某个端口,必须重新定义。 Switch(config)vlan 2
很难适应新环境。 了解环境进入角色。 社会好比是一个大 舞台,每个人部有自己的角色位置。 毕业生进入新单位后,首先应该认清自己在工作环境中所承担的工作角色以及这个角色性质、职责范围,弄清楚工作关系中上级赋予自己的职权和自己承担的义务。 只有这样,才能尽心尽力地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如果角色意识淡漠,一意孤行,我行我素,该请示的擅作主张,该自己处理的事务不敢作主或推给上司、同事
成绩的评定程序: ( 1)在答辩过程中,答辩委员根据评分比例和答辩实况 对本组学生分项记分,填写《毕业答辩记录与评分表格》。 ( 2)答辩结束,答辩组长组织答辩委员对照《毕业答辩评分标准》,对本组学生在充分商讨和原记分的基础上确定综合评定等级; ( 3)按照以上成绩构成比例,计算总成绩,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单》,并由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审查签字后,由教学秘书网上录入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