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的游梁支撑装置的cad_cam的造型设计与加工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而易见。 如抛却这些不谈,就抽油机油泵本身而言,磨损后的活塞与 衬套 的间隙漏失等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况且变化的地层因素如油中含砂、蜡、水、气等复杂情况也对每冲次抽出的油量有很大的影响。 看来,只有调速驱动才能达到最佳控制。 引进调速传动后,可根据井下状态调节抽油机冲程频次及分别调节上、下行程的速度,在提高泵的充满系数的同时减少泵的漏失,以获得最大出油量。 尤其是采用 变频调速 既无启动冲击,又可解决选型保守、线路较长等所致的功率因数 偏低等问题,获得节能增效的同时又能提 高整机寿命。 尤其是油泵的寿命,减少机械故障提高可靠性 抽油机的游梁支撑装置的 CAD/CAM 的造型设计与加工 8 第三章 数控加工 . 1 零件图分析 图 31 如零件图所示,工件为¢ 155 的圆柱型毛坯,长为 471mm。 材料为 45 钢 ,要加工成形上图。 (1) 材料选 45钢中碳热扎钢,无热处理及硬度要求的热扎钢(图 31 数控加工零件图) (2) 成型表面组成:由圆柱面、斜面、圆弧面、倒角、螺纹面以及孔组成。 各表面精度要求较高以及表面粗糙度要求为 ,用数控车削均可完成。 (3) 轴段右侧有两段顺逆圆弧 ,应选用机械间隙补偿的数控机床去完成。 工艺措施 (1) 尺寸精度要求及表面粗糙度要求,一般取表面粗糙度为七级精度,使用高等精度数控 CA6140 即可保证零件的加工要求,编程时,直接带入具体尺寸。 抽油机的游梁支撑装置的 CAD/CAM 的造型设计与加工 9 (2) 轴右侧有一段 M13 的螺纹,应选用 65176。 的螺纹车到去完成。 (3) 各成型表面连接无复杂程度中等,不须用可转位刀片,用一般车削硬质合金刀即可。 (4) 选毛坯件: 45 钢碳热扎圆钢,取 155x475mm,比图纸尺寸多出 4mm,以达到轴端面的精度要求。 (5) 数控加工前先在普床上完成外圆的准备加工,使 之为 155mm,同时获得工件的回转轴线、再平端面。 确定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1) 定位基准: X 方向:坯件回转轴线 Z 方向:坯件端面 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与工艺基准三者重合;在相应加工之前基准端面要先加工。 (2) 装夹方式:三爪自定心卡盘,手工夹紧夹持端。 对坯料多余部分插入主轴内部,加工时依次完成四根轴的加工。 在数控机床上分别加工各成型面,最后用切割刀切除。 综上所述,首先在普床上平端面、加工外圆去除表面的余量达到要求,然后把工件放到数控车床上确定左段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加工 由圆柱面、斜面、倒角、螺纹面以及孔,然后调头装夹,加工右侧的圆柱面、倒角及钻中心孔。 (3) 装夹图如图 33 所示: 图 33 装夹图 加工路线及进给路线 (1) 粗车外表面 抽油机的游梁支撑装置的 CAD/CAM 的造型设计与加工 10 先平端面,然后遵循由粗到精,从右到左(由近到远)的加工原则;加工时从右到左粗车各面,粗车时留精加工余量。 加工时用复合固定循环中的轴向粗车循环指令( G73)自动完成加工,以减少计算时间,方面编程。 加工路线 (2) 精车外表面 编程时用 G70 指令对应 G71 指令进行精车,一刀完成。 (3) 螺纹加工 由于螺纹 系易损面,应后加工。 编程时可用 G92 螺纹循环指令完成加工。 : 零件的安装与夹具的选择 ( 1)定位安装的基本原则 1)力求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和编程计算基准统一。 2)尽量减少装夹次数,尽可能在一次定位装夹后,加工出全部待加工表面。 3)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整加工方案,以便能充分发挥出数控机床的效能。 ( 2)选择夹具的基本原则 数控加工的特点对夹具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保证夹具的坐标方向要与机床的坐标方向相对固定不变;二是要协调零件的和机床坐标系的尺寸关系。 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1)当零件加工批 量不大时,应该尽量采用组合夹具、可调式夹具或其它通用夹具,以缩短生产准备时间,节省生产费用。 2)在成批生产时才考虑使用专用夹具。 3)零件的装卸要快速、方便、可靠,以缩短数控机床的停顿时间。 4)夹具上各零部件应该以不妨碍机床对零件各表面的加工。 夹具要敞开,其定位夹紧机构的元件不能影响加工中的走刀运行。 轴零件的加工工艺 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 1)零件图上尺寸数据的给出,应符合程序编制方便的原则 ( 2)零件各加工部位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 抽油机的游梁支撑装置的 CAD/CAM 的造型设计与加工 11 加工方法的选择与加 工方案的确定 ( 1)加工方法的选择 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同时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此外,还应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性的要求,以及现有生产设备等实际情况。 ( 2)确定加工方案的原则 零件上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加工,常常是通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逐步达到的。 对于这些表面,要根据质量要求、机床情况和毛坯条件来确定最终的 加工方案。 确定加工方案时,首先应该根据主要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初步确定为达到这些要求所需要的加工方法。 此时要考虑到数控机床使用的合理性和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