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农广校教学实训图书阅览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观、高压走廊等要求,不宜超过西侧、北侧山脊线。 ( 2) 建筑间距:需满足日照、消防、视线干扰、卫生防疫、 22 抗震防灾、环境保护、工程管线、安全施工等要求。 ( 3) 建筑设计:规划建筑综合考虑周边建筑环境、山体天际线变化和重要视点位置上景观效果等因素,合理布置多层建筑。 规划建筑应结合城市整体风貌特色,建筑风格宜简洁现代,色彩淡雅明快。 ( 4) 空间布局:规划设计要结合用地周边实际情况,因 地制宜,合理布局。 ( 5) 绿化及环境景观设计: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供电、电讯、路灯等所需管线应地下敷设。 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问题,规划建筑尽量不要破坏周围山体植被和改变山体原貌,建筑布局依山就势与山体相融。 规划建筑体量、风格、色彩、材质等要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 ( 6) 场地设计:综合考虑规划用地地质条件、雨水收集与排放、配套设施衔接、消防车辆通行以及交通组织等问题,做好场地设计,要满足《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等相关要求。 ( 7)用地规划方案。 我国人口众多, 土地资源贫乏,本着节约土地、充分利 用地形地貌的原则,合理进行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绿化科技用地 市中小学校美化环境、净化环境、改变小气候、进行自然常识课、生物课教学实践,以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场所,同时又是师生交往、活动、休息的庭院空间,它可以从物质方面起到优化教育环境的作用,从精神方面对学生起到陶冶情操、激发学习热情和引发联想思维的作用, 23 从校园规划和建设角度统筹考虑,绿化科技用地规划设计为 面积1252 平方米 为宜。 ( 8) 建筑规划方案。 总平面设计力求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留有发展余地。 把各功能的建筑物合理搭配组合,形成 合理完整的布局。 建筑的间距应满足卫生防护、日照、防火、通风等要求。 校园环境要与建筑物融为一体,统筹安排建设,使整个校园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向功能,成为育人的良好环境和优美的人文景观,以便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休息、活动、交往的校园环境空间。 校园绿化以草坪、乔木、灌木为主,绿地或绿化率不宜低于35%。 校园周边栽植高干树木,如杨树、桦树、垂柳等;活动广场四周种植草坪,以保持视野开阔;学校涌道两侧栽植松树、云杉等树木,使之四季常青。 学校园内的各种管线应尽量布设于地下,达到安全、可靠、无隐患。 二、 建筑工程 设 计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建筑抗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程》( DB13J242020) 《最新建筑设计标准规范及规范条文说明大全》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计规范》 24 三、建筑工程 设计方案 建筑专业设计 方案 根据 国家现行职业中专学校建设标准, 本着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 确保校舍 坚固安全 的原则。 从合理开发土地和节约土地资源出发 , 按照 相关 规定, 建筑物的层高确定 米。 根据北方地区冬冷夏热的气候条件,建筑物以设计坡屋面最好,对屋面防水、隔热、保温的效果都是较好的, 也是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当前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屋面形式。 走廊的宽度不应少于规范要求。 楼梯井宽度不以大于 200 毫米,否则,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对门窗的设计,既要考虑适用,又要考虑美观。 宜采用防火木门和断桥铝合金双玻窗。 内墙装修重点在阴阳角部位,内墙的阳角和方柱均须做成小圆角,以保障学生活动、通行的安全。 外墙的装修以城市规划条件为前提,注重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并结合当 地风俗特点进行确定。 建筑 结构 专业设计方案 该项目的选址,不存在有地震断裂带、低洼地、滑坡体、泥石流和洪沟口等自然灾害地段,场址的选择为对抗震有力地段。 对建筑物建筑结构设计重点考虑安全可靠。 综合楼 的各种专业教室的开间和进深都很大, 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一方面考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较好,另一方面对适应教育发展对可变空间的需要十分有利。 对中间层的楼板结构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但要采取隔声措施。 25 屋顶结构必须确保不垮、不塌、安全可靠。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物 的 抗震设防烈度 应符合 《建筑设计防火标准》和 《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给排水 专业设计方案 ( 1)供水系统: 供水 管材宜 采用 PP— R管材。 敷设方式:地面以下的放置冻层以下敷设,地上部分设管道井。 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分设饮用水和中水两个给水系统,对节约能源大为有利。 ( 2)排水系统:报经环保局审批后,采用 PVC 管材,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在道路雨水口汇集排入城市排水管道。 ( 3)消防 设置地下 消防专用给水系统, 按防火规范布设井点。 按规定布设 消火栓及干粉灭火器,确 保消防设施完善。 通风采暖 专业设计方案 ( 1)采暖 可以采用低温地板采暖系统,在学校附近设置供暖换热站,以保证学校长期地温供暖的要求。 室外地下供暖管道应使用聚氨酯保温管,以便减少热损。 为减少扬尘和煤烟的污染,不考虑自供采暖, 纳入城镇集中供热体系。 ( 2)通风 各 综合楼 设计有对外窗,可以直接 采光和通风。 26 照明专业设计方案 校内要配置专门的配电室,控制校内的用电情况。 各功能分区、各楼层要设置配电箱,层层设控,保证用电安全。 室外管线地埋,室内暗设。 室内照明要严格按照照明设计规范执行。 为提高桌面照度,保护学 生视力,照明灯具宜采用表面反射系数高、反射曲面适应的灯罩和发光效率高的光源,不宜用裸灯。 门厅、走廊等公共部位采用声光控开关,注意节电。 弱电 专业设计方案 教工办公室设计电话、电视、网络插头,教室及各专业教室设计网络、电视插头,宿舍、门卫等设计电话插头。 校外公共场所设有监控设施,以利安全保卫工作。 第六章 环境影响分析 27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本项目建设执行国家标准,在规划设计体现环保的基础上,力求施工中和使用中环保措施 的落实。 本项目建设为非工业建筑和非工厂建筑。 主要污染物:一是施工中的粉尘、噪声、及建筑垃圾;二是使用中的废水、生活垃圾等,其余基本无污染物及污染源。 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设计原则 设计贯彻‚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方针,采取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变 废为宝的原则,搞好‚三废‛的处理和回收,使‚三 28 废‛达到国家标准,并同时采取绿化、美化措施,使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周围环境 项目 周边无工业、企业,环境优美。 区域内环境空气、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状况均良好。 项目周边无自然文物、景观和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点。 污染物与污染源 本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建筑垃圾、厕所粪便、洗浴废水、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 厕所粪便、洗浴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及时清理、打扫,保持干净整洁。 施工中的环保 ( 1)环境污染 的防治 本项目施工中的染物,主要是旧建筑物拆时及筑材料在装卸、堆放、搅拌过程中会产生的粒子状态污染物又称固体颗粒污染物如降尘和飘尘;内燃机械和车辆排放尾气、沥青烟等产生的气体状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 施工现场防治污染的主要措施是: A、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 B、高大建筑物清理垃圾时,要使用封闭式的容器或者采用其他措施处理高空废弃物,严禁凌空随意抛撒。 C、施工现场道路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道 29 路扬尘。 D、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白灰等)的运输、储存要注意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少飞扬。 E、车辆开出工地要做到不带泥沙,基本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F、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不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G、机动车都要安装减少尾气排放的装置,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H、工地茶炉采用电热水器,大灶选用消烟节能回风炉灶,使烟尘降至允许排放范围为止。 I、拆除旧建筑物时,适当洒水,防止扬尘。 ( 2)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 文明施工主要包括: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科学组织施工,使生产有序进行;减少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遵守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规定和要求,保证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使用中的环保: ( 1)废水:室内卫生间采用污、废水分流系统。 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废水一并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化粪池深埋校园地下并做好防渗措施。 室外采用雨、污水分流排放系统,雨水排入城市 30 雨水管网。 ( 2)废弃物:在学校内合理布置废物箱,以收集生活垃圾。 并安排保洁人员进 行定时清理、打扫,以保持校区内的清洁、卫生。 二、安全卫生 校园内附属工程建设后,路面平坦、无积水,主要道路用彩砖铺砌,防止尘土飞扬。 污水排放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垃圾集中在规划区域指定的地方处理。 三、绿化 校园内除必要的道路外,主要以绿地为主,按规划方案在楼前兴建一定数量的花园、绿地,并种植杨树、垂柳、云杉等树木消化来自道路的噪声和粉尘。 第七章 节 能 分析 31 一、设计依据 (一)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 环资 [2020]2505号); 《中国节能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科技部 2020 年 12 月);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 2020年 65 号);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 第 530号; 《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 2020年 5月);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2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T501892020);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2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20); 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20); 1《关于印发 (2020 年度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第一批编制计划 )的通知》(冀建质 [2020]046号); 1《关于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冀发改环资 [2020]152号); 1《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围发[2020]15号)。 (二)节能背景分析 32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节约能源是 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 2020 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 GDP)能耗将由2020年的 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 20%左右。 ‛。 国家《十一五节能中长期计划》提出,到 2020 每万元 GDP 能耗由2020 年的 吨标准煤下降到 吨标准煤, 20202020 年均节能率为 %;城镇新建建筑实现节能 50%,其中直辖市率先达到节能 65%。 到 2020 年 每万元 GDP 能耗下降到 吨标准煤,20202020年年均节能率为 3%,主要产品(工作量)单位耗能指标: 2020年总体达到或接近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国际先进水平;2020年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指出:‚十一五‛期末万元 GDP 能耗下降到 吨标准煤,比‚十五‛期末总体节能降低 20%左右,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节能法规和标准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形成政府引导下市场主体自觉完善节能的新机制。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 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能源是 中国崛起的动力。 33 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耗量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 8 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 40%;消耗每吨能源实现的 GDP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30%。 河北省由于高耗能产业比重偏大,致使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能源自给率不断降低,对外依存度加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等指标高位运行。 2020 年全省能耗总量比 2020 年增加 %,高于 GDP增幅 6个百分点:单位 GDP 能耗、工业增加值能耗为 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