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临时支护之喷混凝土边墙基座初期支护之喷混凝土隧底填充拱墙二次衬砌单侧壁(CD)法施工工序平面示意图说明:本图尺寸除钢筋尺寸以mm计外,余均以cm计。 单侧壁(CD)法施工工序横断面示意图环向间距1.2mⅥ⑤超前支护图2 CD法施工工序图ⅦⅧⅧⅧⅦ约300ⅥⅥⅦ仰拱集美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设计 . 15 、 CD 法施工工艺 CD 法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超前地质预报 测量放线 左侧拱部超前支护 右侧拱部超前支护 左侧上部开挖支护、出碴 右侧上部开挖支护、出碴 左侧上部、上部中隔壁开挖支护,同时进行左侧下部开挖支护 右侧上部、上部中隔壁开挖支护,同时进行右侧下部开挖支护 围岩监控量测 左侧 下部初期支护 围岩监控量测 右 侧 下部初期支护 底部开挖、出碴、接临时长支护 仰拱初期支护 拆除临时钢架、仰拱衬砌 仰拱填充施工 下一道工序 围岩监控量测 集美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设计 . 16 光面爆 破设计 ( 1)光爆方案 预留 光面爆破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微差起爆,炸药采用低爆速、低密度、高爆力、传爆性好的 2 号岩石硝铵炸药,周边眼采用φ 25mm,长 165mm, 80g/卷小直径药卷不隅合装药方式,其余炮眼采用φ 32mm,长 200mm, 150g/卷连续装药,富水地段选用乳化防水炸药,掏槽眼采用复式楔形掏槽或 V 形掏槽眼。 爆破材料采用塑料导爆管、非电毫秒雷管起爆,厂制炮泥堵塞,导爆管复式网路联接起爆。 光面爆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围岩强度、整体性、节理、层理等地质因素,现场围岩地质结构 变化不定 , 钻爆设计根据现场情况需进行动态调整。 同一类围岩经试爆取得的技术参数,做为初步依据,每一循环爆破作业都要由有经验的爆破工程师根据上一循环爆破效果,以及本循环围岩特征进行适当调整,选择一组最佳技术参数。 上一循环是下一循环的预设计和试爆破。 风动凿岩机钻眼,非电毫秒雷管微差起爆。 各级围岩钻爆设计详见附图 集美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设计 . 17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框图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文字说明: ①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爆破材料和出 碴 能力等因素做好钻爆设计。 钻爆设 计的内容包括:炮眼(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布置、数目、深度和角度、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 ②钻眼前,放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和断面轮廓线,并根据爆破设计标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钻眼。 ③钻眼时,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按设计的深度、角度施工,光爆设计 放样布眼 定位开眼 钻 眼 清 孔 装 药 联起爆网络 起 爆 通 风 光爆效果检查 地质调查 原因分析 修改光爆设计 否 是 集美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设计 . 18 误差控制在设计、规范要求的允许范围内。 ④装药前应将炮眼内泥浆、石屑吹洗干净。 周边眼和内圈眼采用φ 25mm 的直径药卷间隔装药,其余采用φ 32mm 药卷连续装药密切堵塞。 采用塑料导爆管联结爆破网络时接头不宜浸在水中。 ⑤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应撤 至安全地点,爆破后必须待有害气体排出后方可进入开挖面,进行地质调查,分析爆破效果,修改光面爆破设计参数。 ( 2)施工程序 施工顺序:测量放样→标出孔位→钻正顶孔→钻孔→装药连线→起爆。 放样布眼:钻眼前,测量人员用红铅油准确地绘出开挖断面的中线和轮廓线,标出炮眼位置,其误差不得超过 5cm。 定位开眼:按炮眼布置图正确钻孔,掏槽眼和周边眼的钻孔精度要高,开眼误差控制在 3cm~ 5cm 以内。 钻眼:司钻工要熟悉炮眼布置图,能熟练地操纵凿岩机械,特别是钻周边眼,一定要由有较丰富经验的老钻工司钻,以确保周边眼准确的外 插角,尽可能使两茬炮交界处台阶小于 15cm。 同时,应根据眼口的位置、岩石的凹凸程度调整炮眼深度,以保证炮眼底在同一平面上。 清孔:装药前 ,必须用由钢筋弯制的炮钩和小直径高压风管输入高压风将炮眼内石屑刮出和吹净。 装药:装药需分片分组按炮眼设计图确定的装药量自上而下进集美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设计 . 19 行,雷管要“对号入座”。 所有炮眼均以炮泥堵塞,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 联结起爆网络:起爆网络为复式网络,以保证起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联接时要注意:导爆管不能打结和拉细;各炮眼雷管连接次数应相同;引爆雷管应用黑胶布包扎在离一簇导爆管自由端 10cm 以上处,网络联好后要有专人负责检查。 瞎炮的处理:发现瞎炮,应首先查明原因。 如果是孔外的导爆管损坏引起的瞎炮,则切去损坏部分重新连接导爆管即可,但此时的接头应尽量靠近炮眼。 如因孔内导爆管损坏或其本身存在问题造成瞎炮,则应参照《安全技术规程》中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理。 光爆质量检查:超、欠挖:爆破后的围岩面应圆顺平整,无欠挖,超挖量在设计和规定的范围内。 炮眼痕迹保存率:中硬岩≥ 70%、软岩≥ 50%,周边炮眼痕迹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对围岩的破坏程度:爆破后,围岩面上无粉碎岩石和明显的裂缝,也不应有浮石(岩性不好时 应无大浮石)。 炮眼利用率 80%~ 90%。 按各爆破设计装药量装药联线,塑料导爆管起爆网络采用复式联接网路。 炮孔孔口采用炮泥堵塞,炮泥由炮泥机加工成型。 ( 3)光爆结构及参数 Ⅳ、Ⅴ级围岩采用正台阶法掘进。 台阶炮孔布置、雷管段别布置、爆破网络布置见正台阶炮眼;掏槽眼孔位布置;周边光爆孔装药结构;掏槽眼、扩槽眼、辅助眼及底板眼装药结构;Ⅳ级 、Ⅴ级 围岩断面 药量及各项参数如下 ,必要时 ,人工风镐开挖,辅以弱爆破。 集美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设计 . 20 集美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设计 . 21 隧道内通风 集美隧道空压机站 设在 古蔺端右幅 洞口附近, 可用于古蔺端左右幅洞身开挖 集中供风,空压机站 设 有防水、降温和保温设施; 隧道附近无 居民 聚集 区 ,顾暂不考虑 防噪音、防振动的措施。 风管的安装和使 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 1)高压风管应敷设平顺,接头严密,不漏风。 ( 2)在洞外地段,当风管长度大于 100m 和温度变化较大时宜安装伸缩器,靠近空压机 150m 以内,风管的法兰盘接头宜用石棉衬垫。 长度大于 1000m 时,应在高压风管最低处设置油水分离器,定时放出管中的积油和水。 ( 3)洞内高压风管应敷设在电缆电线相对的一侧,风管的前端至开挖面距离宜保 持 30m,并用分风器连接高压软风管。 当采用导坑或台阶法开挖时,软风管的使用长度不宜大于 50m。 ( 4)各种闸阀在安装前应拆开清洗,阀门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 5)高压风管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有裂纹、创伤、凹陷等现象时不得使用,管内不得保留有残余物和其他脏物,在使用中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养护。 通风 当隧道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 150m 时,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采用压入式 ,通风机 采用 2 110kw 轴流式通风机。 通风机的安装与使用应 符合下列要求: 集美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设计 . 22 ( 1)主风机安装必须满足通风设计的要求,洞内 辅助风机应安装在新鲜风流中;对于压入式通风,主风机 架设在 洞口 外 30m、高度 的高架上。 ( 2)主风机应保持正常运转,如需间歇时,因停止供风而受影响的工作面必须停止工作。 ( 3)通风机前后 5m 范围内不得堆放杂物,通风机进气口应设置铁箅,并应装有保险装置,当发生故障时应能自动停机。 ( 4)通风机应有适当的备用数量。 ( 5) 当巷道内的风速小于通风要求最小风速时,可布设射流风机来卷吸升压,提高风速。 ( 6) 单独压入式的进风管口 在洞口外 30m 以外。 ( 7) 通风管应优先采用高频热塑焊接工艺加工的软风管,通风管一般 采用加长的风管节,尽量减少接头个数;风筒连接方式采用插接式反压边,减少漏风。 通风管的安装应平顺,接头严密,每 100m平均漏风率不应大于 1%。 弯管平面轴线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通风管直径的 3 倍。 ( 8) 通风管破损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当采用软风管时,靠近风机部分,应采用加强型风管。 通风管路安装完成后应调整至整个风路稳、直、无扭曲、无皱褶。 照明与通讯 ( 1) 隧道施工作业地段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采用普通光源照明时,其照度应满足要求。 集美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设计 . 23 ( 2) 在主要交通道路、洞内抽水机站等重要处所,必须设有安全照明。 漏水地段照明采用 防水灯头和灯罩等措施。 ( 3) 各种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应有专人经常进行检查维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