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配药机机械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调配环境进行了“彻底的革命”,这给我国医疗工作者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带来了启示。 配药中心能否“燎原”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西方发达国家解决静脉用药调配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 1999 年,我国第一个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建立。 此后,上海、广东、山东、北京及其他省市的许多大型三甲医院开始相继建立自己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迄今为止,全 国已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超过 100 家,这其中,山东济南齐鲁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安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设备、流程、管理、技术操作和配药品种数量等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国内虽然有 100 多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但这些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还只是各个医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外相关经验建成的,还处于各自为战、摸索前进的状态。 国内大型三甲医院众多,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能否“燎原”,业界还存有许多争议,也有许多亟待克服的障碍。 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张晓 乐向记者讲述了国内医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困境:“首先是要有需求和实力,建造一个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投资巨大,消耗不菲,必须是配药量大,同时又有经济实力的医院,才会建设这样的中心;其次是认识问题,国内大型医院众多,但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医院还只是少数,有些大型医院虽然有这样的需求,但如果认识不到建设静脉用药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5 调配中心的益处,他们也不会投资建设的;第三是标准问题,虽然 2020 年 1 月21日,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各医院要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全肠道外营养和肿瘤化疗药物等静脉液体配置中心,实 行集中配置和供应,但该规定并没有对这些中心的硬件、软件等条件进行更详细的要求,也没有对其他静脉用药配置进行规定;第四是收费问题,由于国家对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控制很严,通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药收取费用国家还没有明文规定,没有经济收益作保障,许多医院缺乏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经济动力。 ” 据吴永佩主任介绍,《规范》对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的机构与人员、环境、设施与设备、药品和物料、卫生与消毒、静脉用药调配质量管理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随着《规范》的批复、出台,同时,吴永佩主任等人也在积极地向有关部门提交 有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药费用收取标准的意见,这也将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扫除我国目前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障碍。 作为新生事物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也有自己的优势。 如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节约护理人员,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使药师从单纯发药等简单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其各自专业优势;促进临床药学全新的发展,药师通过审方、合理用药设计、参与临床查房、收集药品不良反应( ADR)信息、参与制定用药方案、确保用药安全等(参见表2)。 国内各大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之所以没有在大 医院中得到普及,国家要求、行业标准限制只是其中一方面,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各大医院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认识还不够全面。 如果各个医院能意识到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提高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方面的巨大推动作用(参见 P66《齐鲁医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6 院 PIVAS 效益分析》),没有国家要求和行业标准的规定,他们自然也会有积极性和动力来推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设。 智能化临床输液配药机所需实现的功能 有自动化控制配药来替代人工操作,提高效率,减少出错机会,避免人为污染。 具有记录配药的功能:显示病人姓名,编号, 药物清单,配药员信息,总量等。 对所配药物有基本的核对和检测功能,如澄明度的检测,在发现有不符合配药要求的情况下可自动报警。 对有配伍禁忌的药物有自动报警功能,对所配药物的母液和配药有核对功能。 整个操作动作空间必须在具有一定等级的净化空间完成,即机器必须是在封闭净化工作台上进行工作。 本设备必须具有容易自我清洁的功能和特点。 对操作人员应该有权限设置。 为了更好地深广开展静脉配药中心工作,分析传统输液流程的安全隐患,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全方位、全程的无缝隙服务患者;使之延伸为人文特色的 温馨护理。 为护患创造一个安全洁净、温馨舒适的科学配药新模式,提高了医患的满意度,适应了医疗行业的发展。 证实了大小型洁净工作系统的应用使静脉输液向快捷性、准确性、安全性方向发展;深化了护理内涵;优化了工作流程,建立了医院的良好服务形象。 本次设计的要求 图纸要求 提交完整的机构装配图及主要零部件图。 图纸绘制符合国家标准,要有完备的尺寸和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装配关系及其他技术要求。 零件图不能全画成同一类零件(比如轴类),各种类型的代表零件都需要有。 图量要求 工程绘图量不少于折合成图幅为 A0 号的图纸 2张 ,计算机辅助绘图和手工绘图均应具备。 设计说明书 要求 字数 至少 1万字(字数为不含插图折合字数),要求有完备合理的设计方案,必要的设计计算和校核部分。 说明书用词恰当,撰写格式符合本专业毕业设计模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7 板。 查阅 和检索资料要求 文献类 6篇以上 ,其中近五年的文献类资料 3篇以上。 设计要求 本次为输液配药机机械部分设计,总体要求能够实现配药过程。 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8 第 2 章 方案的比较和确定 方案一 瓶子的装夹用固定式的,动作用齿轮齿条来完成。 摇动用凸轮。 如图 21 方案一为最初方案,其中 部分 内容和方案二相同。 方案二 总装配图 瓶子装夹可调,动作用液压装置来完成。 摇动用凸轮。 如图 22 各部分的动作实现 粉济瓶的装夹和摇动,及蒸馏水瓶的安装。 如图 23 用半圆弧的结构夹药瓶,可以实现自动对中,用一块板保证瓶口在同一平面上,定位上下方向的自由度。 电机带动凸轮转动,使药瓶上下移动,把药摇匀。 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9 停止时,整个夹持机构由于重力,停在最下方,可以方便的控制注射器的位置,来吸药。 凸轮使药瓶上下移动,把药摇匀。 如图 24 药瓶装夹图。 如图 25 注射器的左右 上下移动及翻转,活塞的运动。 如图 26 输液袋的安装,安瓿瓶的安装,开口,及倾斜。 如图 27 当瓶子高度比针的长度大时,就得使瓶子和针同时倾斜以完成吸药 图 22 方案二装配简图 简图 图 23 粉济瓶的装夹和摇动,及蒸馏水瓶的安装 图 简图 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10 图 24 凸轮简图 简图 图 25 药瓶装夹图 简图 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11 图 26 注射器运动简图 简图 图 27 安瓿瓶安装简图 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12 凸轮的设计。 如图 28 凸轮设计的具体做法 见参考文献 5P172。 方案三 方案三总装配图。 方案三夹瓶器用的是框架式电磁铁,西林瓶和安瓿瓶都放在圆形转盘上。 从而注射器少去了一个旋转运动 ,注射器的装夹也有所改变。 主视图如图 29,俯视图如图 210,左视图如图 211。 图 28 凸轮的设计简图 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13 图 29 主视图 简图 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14 图 210 俯视图 简图 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15 图 211 左视图 简图 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16 各 部分动作的实现 框架式电磁铁夹瓶器。 如图 212 西林瓶在转盘上的安放方式,安瓿瓶与之相同。 如图 213 注射器的装夹。 如图 214 注射器的运动。 下面的液压缸使整个装置上下运动,步进电机让 注射器旋转。 如图 215 图 212 框架式电磁铁夹瓶器 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17 图 213 西林瓶在转盘上的安放方式 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18 图 214 注射器的装夹 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19 图 215 注射器的运动 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20 方案的选择 方案一与方案二的比较 由于瓶子的规格很多,装夹瓶子用可调的更好,考虑到精度的因素,动作用液压装置来驱动更合理。 方案二更好。 方案二与方案三的比较 方案二中,西林瓶的振动是用的凸轮机构,方案三中用的是一个圆形的转盘,圆盘一转一停来实现振 动,方案二中的凸轮机构加工困难,精度不易保证,动力也没有圆盘回转平稳。 并且因为振动换成转盘式的,注射器就不用左右移动,可以减少一个运动的控制。 方案二中的夹瓶器先用的是液压缸驱动,方案三中用的是框架式电磁铁,二都比较,液压缸成本相对较高, 且体积较大控制复杂,框架式电磁铁只需要控制通断电即可。 方案三可行 综上所述方案三可行,在设计过程中也是按照方案一二三的顺序设计方案的。 通过各方面的对比,最终采用的方案三。 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21 第 3 章 主要零部件的选择设计及计算 总装配图及部件装配图 总装配图 PYJ。 如图 31 部件装配图。 如图 32 部件装配图。 如图 33 部件装配图。 如图 34 图 31 总装配图 PYJ 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22 图 32 部件装配图 图 33 部件装配图 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23 轴的装配尺寸及公差 图形关系 轴 1的零件图。 如图 35 轴 1的装配尺寸。 如图 3 37图 34 部件装配图 图 35 零件图轴 1 成都 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 24 查表以及 计算 轴的基本尺寸φ 55,φ 55 确定以后,选择的轴承。 因为轴承是标准件,所以选用的基孔制 (参照参考文献 2P51)。 配合公差为 φ 55H7/m6(参照参考文献 6P202)。 又 由参考文献 2P39 表 32 标准公差数 值查得公差为 ;表 33轴的基本偏差数值查得下偏差为 ei=+。 所以上 偏差为 es=+。 轴的基本尺寸φ 60,φ 60 确定以后。 因为基准制的选择中一般先选择基孔制。 (参照参考文献 2P51)。 配合公差为φ 60H7/js6。 又由参考文献 2P39 表32 标准公差数值查得公差为 ; js为 对称偏差,上下偏差相等, 下偏差为 ei=。 所以上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