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毕业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49 49 7 50 7 7 50 50 8 51 8 8 51 51 9 52 0 9 9 52 52 0 10 53 0 10 10 53 53 0 11 54 0 11 11 54 54 0 12 55 0 12 12 55 55 0 13 56 0 13 13 56 56 0 14 0 57 0 14 14 0 57 57 0 15 0 58 0 15 15 0 58 58 0 16 0 59 0 16 16 0 59 59 0 17 0 60 0 17 17 0 60 60 0 18 0 61 0 18 18 0 61 61 0 19 0 62 0 19 19 0 62 62 0 20 0 63 0 20 20 0 63 63 0 21 0 64 0 21 21 0 64 64 0 桂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6 22 0 65 0 22 22 0 65 65 0 23 0 66 0 23 23 0 66 66 0 24 0 67 0 24 24 0 67 67 0 25 0 68 0 25 25 0 68 68 0 26 0 69 0 26 26 0 69 69 0 27 0 70 0 27 27 0 70 70 0 28 0 71 0 28 28 0 71 71 0 29 0 72 0 29 29 0 72 72 0 30 0 73 0 30 30 0 73 73 0 31 0 74 0 31 31 0 74 74 0 32 0 75 32 32 0 75 75 33 0 76 33 33 0 76 76 34 0 77 34 34 0 77 77 35 0 78 35 35 0 78 78 36 0 79 36 36 0 79 79 37 80 37 37 80 80 38 81 38 38 81 81 39 82 39 39 82 82 40 83 40 40 83 83 41 84 41 41 84 84 42 85 42 42 85 85 桂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7 43 86 0 43 43 86 86 0 44 87 0 0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计算 规范( JTJ D622020)规定,截面上的预压应力应大于荷载引起的拉应力,预压应力与荷载引起的压应力之和应小于混凝土的允许压应力(为 ),或为在任 意阶段,全截面承压,截面上不出现拉应力,同时截面上最大压应力小于允许压应力。 写成计算式为: 对于截面上缘 0m in 上上 WMp ( 46) ckp fWM a x 上上 ( 47) 对于截面下缘 0m ax 下下 WMp ( 48) ckp fWM in 下下 ( 49) 其中, p — 由预应力产生的应力, W— 截面抗弯模量, ckf — 混凝土轴心抗压标准强度。 Mmax、 Mmin项的符号当为正弯矩时取正值,当为负弯矩时取负值,且按代数值取大小。 一般情况下,由于梁截面较高,受压区面积较大,上缘和下缘的压应力不是控制因素,为简便计,可只考虑上缘和下缘的拉应力的这个限制条件 (求得预应力筋束数的最小值 )。 公式 ( 1) 变为上上 WMp min ( 410) 公式 ( 3) 变为下下 WMp max ( 411) 由预应力钢束产生的截面上缘应力 上p 和截面下缘应力 下p 分为三种情况讨论: 截面上下缘均配有力筋 Np上 和 Np下 以抵抗正负弯矩,由力筋 Np上 和 Np下 在截面上下缘产生的压应力分别为: 上上 下下下上 上上上 ppppp WeNANW eNAN ( 412) 桂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8 下下 下下下下 上上上 ppppp WeNANW eNAN ( 413) 将式 ( 5) 、 ( 6) 分别代入式 ( 7) 、 ( 8) ,解联立方程后得到 ))(( )()( m i n 下上下上 下上下下上 eeKK eKMKeMN m a zp ( 414) ))(( )()( m i n 下上下上 上上下下下 eeKK eKMKeMN m a zp ( 415) 令 pepp AnN 上上 pepp AnN 下下 代入式 ( 9)、( 10) 中得到 pepAeeKKeKMKeMn 1))(( )()( m i nm a x 下上下上下上下下上 ( 416) pepAeeKKeKMeKMn 1))(( )()( m i nm a x 下上下上上上上下下 ( 417) 式中 Ap— 每束预应力筋的面积; pe — 预应力筋的永存应力 (可取 ~ pdf 估算 ); e— 预应力力筋重心离开截面重心的距离; K— 截面的核心距; A— 混凝土截面面积,取有效截面计算。 AWK 上下 AWK 下上 当截面只在下缘布置力筋 Np下 以抵抗正弯矩时 当由上缘不出现拉应力控制时: pepAKeMn 1m in 下下下 ( 418) 当由下缘不出现拉应力控制时: pepAKeMn 1m a x 上下下 ( 419) 当截面中只在上缘布置力筋 N 上 以抵抗负弯矩时: 当由上缘不出现拉应力控制时pepAKeMn 1m in 下上上 ( 420) 当由下缘不出现拉应力控制时pepAKeMn 1m a x 下上上 ( 421) 当按上缘和下缘的压应力的限制条件计算时 (求得预应力筋束数的最大值 )。 可由前桂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9 面的式推导得: pepcdA feeKK eWWeKMKeMn ))(( )()()( m i nm a x下上下上下下上下下上下上 ( 422) pepcdA feeKK eWWeKMeKMn ))(( )()()( m a xm i n下上下上上下上下上上下下 ( 423) 有时需调整束数,当截面承受负弯矩时,如果截面下部多配 39。 下n 根束,则上部束也要相应增配 39。 上n 根,才能使上缘不出现拉应力,同理,当截面承受正弯矩时,如果截面上部多配 39。 上n 根束,则下部束也要相应增配 39。 下n 根。 其关系为: 当承受 minM 时, 39。 39。 下上下 下下上 nek Ken (424) 当承受 maxM 时, 39。 39。 上下上 上上下 nek Ken (425) 下图为计算得各单元配筋面积 图 (m2) 表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 2 估算配筋面积 (m2) 单元号 单元号 上缘 下缘 单元号 单元号 上缘 下缘 配筋面积 配筋面积 配筋面积 配筋面积 1 1 44 44 2 45 2 2 45 45 3 46 3 3 46 46 4 47 4 4 47 47 5 48 5 5 48 48 6 49 桂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0 6 6 49 49 7 50 7 7 50 50 8 51 8 8 51 51 9 52 9 9 52 52 10 53 10 10 53 53 11 54 0 11 11 54 54 0 12 55 0 12 12 55 55 0 13 56 0 13 13 56 56 0 14 57 0 14 14 57 57 0 15 0 58 0 15 15 0 58 58 0 16 0 59 0 16 16 0 59 59 0 17 0 60 0 17 17 0 60 60 0 18 0 61 0 18 18 0 61 61 0 19 0 62 0 19 19 0 62 62 0 20 0 63 0 20 20 0 63 63 0 21 0 64 0 21 21 0 64 64 0 22 0 65 0 22 22 0 65 65 0 23 0 66 0 23 23 0 66 66 0 24 0 67 0 24 24 0 67 67 0 25 0 68 0 25 25 0 68 68 0 26 0 69 0 26 26 0 69 69 0 27 0 70 0 桂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1 27 27 0 70 70 0 28 0 71 0 28 28 0 71 71 0 29。路桥毕业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实用手册》表 得,要使表面粗糙度 达到 时, f=, ap=1mm 3) 决定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由《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表 ,当 d=125mm 时,Z=12,ap,f, Vt=124m/min, nt=316r/min,Vft=304mm/min。 各修正系数为: Kmv=Kmn=Kmv= Ksv=Ksn=Ksv=1 13 故: Vc=Vt**1= n=nt**1=Vf=Vft**1=由机床
径 177。 10mm 尺量 3 主筋间距 177。 10 ㎜ 尺量 4 箍筋间距 177。 20mm 尺量 当钢筋笼过长时分段制作,吊放入孔时再分段焊接;两节间采用单面搭接焊,注意焊接时上下节段要保持顺直,入孔后牢固定位。 吊装时,吊点位置要适当,保证钢筋笼起吊不变形。 吊放钢筋笼用汽车起重机进行,钻架配合。 注意不撞孔壁,防止坍孔,并防止将泥土杂物带入孔内。 为了保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
llFMallFlFllFFM HyDzEyByCyAy 03221 lFMaFlFllFFM HzDyEzBzAzCz 032121121 lllFMallFlFllFFM HzDyEzBzCzAzNF Ay NF Az NF Cy NF Cz 做剪力图 QyF 、 QzF 如下所示
节的设置,就满足了渡线道岔处于定位时,分别经渡线两道岔定位的平行进路的建立。 如图 21 中 3 号与 5 号道岔间以及 21 号与 25 号道岔间的绝缘节,也为了满足平行作业的需要。 有了这两组绝缘节就可以同时建立 1/3 号道岔与 5/7 号道 岔反位以及21号与 23/25 号道岔反位的平行进路。 7)在有连续交叉渡线布置时,见图 21,为满足 1/3 号道岔反位与 17/19 号道
象越严重。 此时刀尖也越容易磨损,以加工表面质量也越差。 切屑的形状可以随切削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在生产中可通过采取不同措施来得到理想的切削,以 保证切削加工的顺利进行。 图 24 切削的种类 积削瘤 在一定条件下切削塑性金属时,常发生刀具前刀面靠近切削刃的部位,粘附着一小块很硬的金属,这就是积屑瘤或称刀瘤(图 25)。 图 25 积屑瘤 积屑瘤的形成 切屑与刀具在第Ⅱ变形区发生强烈的挤压和摩擦
K19+350 水泥路 路面全部损坏,坑槽占 95%,面积达 10640m2。 K19+350K23+850 水泥路 路面几乎全部损坏,坑槽占 90%,面积达 28350m2,其间有两处水泥六角块砌筑路段,共计长 210m,面积 1470m2,该砌筑路段有 100m左右的沉陷。 K23+850K26+820 同上 路面全部损坏,坑槽占 90%,面积达 18711m2。 公路损坏原因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