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410县道高墩施工(高处作业)安全专项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A1# 线2墩配电设施4 0 0 A1 0 0 0 A4 0 0 A4 0 0 A4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6 3 0 A闲置2# 线4 0 0 A闲置3# 线4 0 0 A4# 线2 2 5 A5# 线2 2 5 A6# 线7# 线8# 线4 0 0 A闲置4 0 0 A闲置vv70ccx6500A 5专变S91000KVA10.5+2*2.5%/0.4KVD,ynllUk=6%配电设施4 0 0 A1# 线码 头配电设施4 0 0 A1 0 0 0 A4 0 0 A4 0 0 A4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4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4 0 0 A4 0 0 A4 0 0 A1 0 0 0 A4 0 0 A北索塔区配电设施2# 线6 3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4 0 0 A4 0 0 A4 0 0 A1 0 0 0 A4 0 0 A索塔试桩区配电设施3# 线6 3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4 0 0 A4 0 0 A4 0 0 A1 0 0 0 A4 0 0 A1墩配电设施4# 线4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4 0 0 A4 0 0 A4 0 0 A1 0 0 0 A4 0 0 A5# 线4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4 0 0 A4 0 0 A4 0 0 A1 0 0 0 A4 0 0 A6# 线7# 线8# 线2 5 0 A2 5 0 A闲置闲置闲置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4 0 0 A4 0 0 A4 0 0 A1 0 0 0 A4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1 0 0 A4 0 0 A4 0 0 A4 0 0 A1 0 0 0 A4 0 0 A1墩配电设施1墩配电设施1墩配电设施1墩配电设施 图 59 施工现场临时 用电 接线图 ⑲ 机械设备的安全 使用 技术保证措施 ① 墩 柱 施工过程中, 拟定选用 QUY50A 液压履带式起重机, 为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顺利,履带吊的相关技术参数必须符合施工高度、角度、重量的要求。 同时 履带 起重机作业时与脚手架、防护架、上下人梯处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用于人员上下的钢梯安装选址在作业机械干扰较少的地方。 表 51 QUY50A 液压履带式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名称 单位 数 值 最大额定起重量 t 50 主臂长度 m 1352 副臂长度 m ~ 主臂 +副臂最大长度 m 43+= 起重臂变幅角度 186。 3080 工作 钢绳提升 钢丝绳直径 216。 20 m/min *高速 70 低速35 17 速度 速度 下降 m/min *高速 70 低速35 起重臂上升 钢丝绳直径 216。 16 m/min *45 起重臂下降 m/min *45 回转速度 r/min 行走速度 km/h * 爬行能力(带基本臂,司机室置于后方) % 40 柴油机额定输出功率 kW/r/min 128/2020 整机质量 t 50(基本臂 50t吊钩 ) 履 带接地比压 MPa 主提升倍率 t 9 配重质量 t 起重力矩 t m 180 主机运输尺寸 (长 宽 高 ) mm 6745 33003080 *速度随机载荷不同而变化 图 510 QUY50A 履带吊起重范围图 18 图 511 QUY50A 履带吊 作业与设施之间安全距离保障平面示意 ② 对主要的起吊设备,电、气焊等工具均专门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 ③ 特殊工种如起重指挥、机驾司 机等持证上岗,密切配合,按操作规程作业。 墩 柱 上下采用无线电对讲机一对一发布指令,吊机起、落都必须发出警铃信号。 ④ 设置照明系统。 墩 柱 施工 24h 不见断施工,晚上施工照明系统非常关键,我部拟在墩 柱 四周设置 4~ 6 盏强光 等灯 ,保证施工区域内明亮。 ⑤ 施工便道设置规范的交通标志,确保进出车辆各行其道。 严禁违章超车、会车及超速行车等现象。 ⑳ 其它相关安全 技术 保障措施 ① 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每道工序施工前的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及操作技能培训。 19 ②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并按规定配戴劳动保护用 品,和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品。 ③ 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高跟鞋、硬底易滑鞋和裙子进入施工现场。 ④ 从事架子施工的人员,要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能持证上岗;对进行模板施工,高度超过 2 米的架子要由架子工去完成。 在边缘处应设置高于 ~ 米护栏或架设护网,且不低于 米,并要求稳固可靠。 ⑤ 施工作业搭设的扶梯、工作台、脚手架、护 柱 栏、安全网等,必须牢固可靠,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架子工程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0)和《 铁路 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规定要求。 ⑥ 人员上下通行要 由斜道或扶梯上下,不准攀登模板,脚手架、或绳索上下,并作好进入口等防护措施的管理。 ⑦ 作业用的料具应放置稳妥,小型工具应随时放入工具袋,上下传递工具时,严禁抛掷。 进行两层或多层上下交叉作业时,上下层之间应设置密孔阻燃型防护网罩加以保护。 ⑧ 脚手架拆除时,经工程技术部门和专职安全员检查同意后方可拆除,并按自上而下,逐步下降进行;严禁将架杆、扣件、模板等向下抛掷。 ⑨ 在施工区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并随施工进度及时下移。 明火作业必须申办二级动火申请,严禁在基坑内 20 存储备用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 物品。 ⑩ 严禁从业人员饮用、服后可能影响判断力的酒精饮品及其它物品后进入施工现场,任何正受这些物品影响的人员必须立即离开工程施工区域。 ⑪ 建立健全各工种、各施工环境下的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做好上岗前安全施工培训工作。 施工机械、机具使用、管理、维护 安全保证措施 ⑪ 履带吊使用、管理、维护 安全保证措施 ① 驾驶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起重机技术性能。 执行规定的各项检查与保养后,方可启动发动机。 注意各种仪表指示,认为正常后,才可开始工作。 ② 开始工作前,应先试运转一次,检查各限位保险是否齐全正常,各机构 的工作是否正常,制动器是否灵敏可靠,必要时应加以调整或维修。 ③ 起重机工作前检查距尾部的回转范围 50cm 内无障碍物。 ④ 起重机吊起满载荷重物时,应先吊起离地面 20~ 50cm,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和绑扎的牢固性等,确认可靠后,才能继续起吊。 ⑤ 起重臂最大仰角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 ⑥ 起重机吊起重物时,应严格注意起吊重物的升降,不使起重吊钩到达顶点。 ⑦ 起重机必须至于坚硬而水平的地面上,如地面松软不平时, 21 应采取措施整平。 起吊时的一切动作要以缓慢的速度进行,严禁同时进行两个动作。 ⑧ 起重机 工作完毕后起重臂停在约 45176。 处,离开作业面,停在坚硬可靠的地基上。 然后将发动机熄火关闭电门,操纵杆推进空挡位置,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 冬季应将水箱、水套中的水放尽,水门打开。 锁住驾驶室门窗后,驾驶员方可离开。 ⑨ 如遇重大构件必须使用两台起重机同时起吊时,构件的重量不得超过两台起重机所允许起重量总和的 3/4。 绑扎时注意符合的分配,每台起重机分担的负荷不得超过该机允许负荷的 80%,以免任何一台负荷过大造成事故。 在起吊时必须对两台机进行统一指挥,使两台机动作协调相互配合,在整个吊装过程中,两台起重机的吊钩滑车组都 应基本保持垂直状态。 起重机操作时必须有有效指挥证的指挥工指挥。 ⑫ 液压汽车吊使用、管理、维护 安全保证措施 ① 不准载荷行驶或不放下支腿就起重。 在不平整的场地工作前,应先平整场地,支腿伸出应在吊臂起升之前完成,支腿的收入应在吊臂放下搁稳之后进行。 支腿下要垫硬木块,在支点不平的情况下,应加厚垫木调整高低,以保持机 柱 水平。 ② 起重工作完毕后,在行使之前,必须将稳定器松开,四个支腿返回原位。 起重臂靠在托架上时需垫 50mm 的橡胶块。 吊钩挂在汽车前端时钢丝绳不要收得太紧。 ③ 工作中如遇故障,应按规定顺序查清原因予 以排除。 如本人 22 不能排除,应及时报修。 ④ 操作前应检查距尾部回转范围 50cm 内无障碍物。 ⑤ 操作中必须遵守“十不吊”等有关安全规定。 ⑥ 操作工必须持证上岗,指挥必须持证指挥。 ⑬ 运输车辆使用、管理、维护 安全保证措施 ① 机驾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规定,证、照齐全,严禁驾驶与证不符的车辆,严禁酒后开车。 ② 发动前必须将变速杆放到空挡位置,并拉紧手刹车。 ③ 发动后必须检查各种仪表、方向机构、制动器、灯光等是否灵敏可靠,并确认周围无障碍物后,方可鸣号起步。 ④ 车辆涉水和通过漫水桥或路况 不清时,必须先查明行车路线、路况,并需有专人引车;如水深超过排气管时,严禁强行通过;严禁熄火。 ⑤ 在坡道上被迫熄火停车,必须拉紧手制动器,下坡挂倒档,上坡挂前进档,并将前后轮楔牢。 ⑥ 车辆通过泥泞路面时,必须保持低速行驶,严禁急刹车。 ⑦ 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必须装防滑链条,下坡时严禁滑行,并用低速档控制速度,严禁急刹车。 ⑧ 车辆陷入坑内,如用车牵引,必须有专人指挥,互相配合。 ⑨ 自卸汽车的补充要求: ,必须检试倾卸液压机构。 ,自卸车就位后,拉紧手刹车。 如挖斗必须 23 越过 驾驶室顶时,驾驶室内严禁有人。 ,必须选好地形,并检视上空和周围有无电线,障碍物以及行人。 卸料后,车斗必须及时复原,严禁边走边落。 ,必须和坑边保持适当安全距离,防止边坡坍塌。 ,必须撑牢车箱,以防车箱突然落下伤人。 ⑩ 平板拖车的补充要求: 、电线插头接好。 钢板支架、拖挂装置、安全防护网必须符合要求。 ,必须先察看路线,制定运输方案。 、周围无障碍物的地 方,拖车必须制动,车轮必须楔紧。 15 度。 下坡必须提前换档,严禁中途换档。 ⑭ 空压机使用、管理、维护 安全保证措施 ① 作业条件。 ,基础要符合规定。 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停置后,应保持水平,轮胎应楔紧。 24。 贮气罐须放在通风良好处,半径 15m 以内不得进行焊接火热加工作业。 管路每三年应作水压试验一次,试验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的 150%。 压力表和安全阀每年至少应校验一次。 、润滑等情况,拖行速度不超过 20 ㎞ /h。 ② 作业前的检查 ,加添润滑油的品种、标号必须符合规定。 ,各运动部位及各部阀门开闭应灵活,并处于起动前的位置。 ,并保持畅通。 ,待运转正常后,再逐步进入载荷运转。 ,应将输气管道 联接好,输气管道应保持畅通,不得扭曲。 并通知有关人员后,方可送气。 在出气口前不准有人工作或站立。 ③ 作业中安全注意事项 ,各种仪表指示值,应符合原厂说明书的要求。 ,安全阀应灵活有效。 、排气阀,轴承及各部件应无异响或过热现象。 25 、中间冷却器、后冷却器内的油水排放一次。 贮气罐内的油水每班必须排放一至二次。 ,应立即停机检查,找出原因待故障排除后,方可作业: Ⅰ .漏水、漏气、漏电或冷却水突然 中断。 Ⅱ .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的指示值超过规定。 Ⅲ .排气压力突然升高,排气阀、安全阀失效。 Ⅳ .机械有异响或电动机电刷发生强烈火花。 ,不得立即添加冷水,必须待气缸体自然降温至 60℃以下方可加水。 ,应立即切断电源,待来电后重新起动。跨410县道高墩施工(高处作业)安全专项方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轴重、轮压、轮胎接地面积,与标准车的要求相差不应超过表 1 规定的值。 如有不符,应适当调整。 弯沉仪的组成 : 弯沉仪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 弯沉仪长度有两种:一种 ,前后臂分别为 ;另一种加长的弯沉仪长 ,前后臂分别为 和。 当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上测定时,宜采用长度为 ,并采用 BZZ100标准车。 这是因为随着公路路面刚度提高,弯沉仪影响半径也越来越大。 弯沉测试频 率
量管理工作; g)对有严重质量事故隐患,限期不能得到整改的,有权决定停止施工,并及时上报; h)参加有关施工质量工作会议及各类质量安全检查,负责与当地质监部门的业务联系; i) 发生质量事故应按规定程序上报,参加质量事故分析,按 “ 四不放过 ” 原则参与质量事故处理和检查补救措施的落实 . 14 安全员安全生产职责 a)参加本队的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高中度风险及其危险源的确定
K19+350 水泥路 路面全部损坏,坑槽占 95%,面积达 10640m2。 K19+350K23+850 水泥路 路面几乎全部损坏,坑槽占 90%,面积达 28350m2,其间有两处水泥六角块砌筑路段,共计长 210m,面积 1470m2,该砌筑路段有 100m左右的沉陷。 K23+850K26+820 同上 路面全部损坏,坑槽占 90%,面积达 18711m2。 公路损坏原因 一
普通角闪石及副矿物。 ③ 脉岩: 区内岩脉数量较少,主要为大理岩脉( Mb)。 矿床地质 1)矿体特征 本区共发现含磁铁矿化带 4条,分别是 : Fe Fe Fe Fe4 号矿化带。 其中 Fe1 赋存于中元古代小张家口辉石岩体东部的中细粒含磁铁辉石岩中, Fe4赋存于太古界崇礼群涧沟河组 地层中。 Fe1号矿化带长 748m、 Fe2号矿化带长 1050m、 Fe3号矿化带长 800m、
3。 66 电 气 安 全 66 第 十 一 章 消 防 67 建筑 物耐火等级 、防雷等级 67 消 防 给 水 设 计 67 第 十 二 章 节 约 能 源 68 第 十 三 章 筹 建 进 度 69 1 3 . 1 筹 建 进 度 69 第十四章 投 资 估 算 和 资 金 筹 措 70 1 4 . 1 投 资 估 算 70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 73 第 十 五 章 财 务 分 析 74
.............................................61 降低水化热质量保证措施 .............................................................................................................62 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